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1.央行總裁楊金龍近日在立院備詢時指出,新台幣28字頭,可能是短期新常態。
2.強勢新台幣,意味著其他大多數外幣兌換新台幣,會出現比過去更多的匯損,不過,對於持有外幣計價基金的投資人,最該關注的,其實是手中標的報酬是否符合預期,因匯率變動而因此挪動資金,恐導致更多資金的摩擦成本。
新台幣的「28元」新常態,會如何牽動台灣人近3.5兆元的境外基金投資部位?
10月15日,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赴立院質詢時指出,雖然央行無法針對匯率做明確預測,但新台幣匯價28字頭,的確可能是短期的新常態。
然而,當強勢的新台幣成為匯率市場的主旋律,手上持有美金計價基金的投資人,需要因為潛在的匯損,轉換成較具優勢的台幣計價商品嗎?
「這是本末倒置。」南台科技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朱岳中直言,就基金投資而言,標的選擇仍是判斷投資的核心,投資人首要該關注的,是手上投資的商品和市場,投資報酬率是否符合預期。
朱岳中表示,手中已經持有外幣計價基金部位的投資人,現在換回台幣,匯損就是擺在眼前,做這動作注定是吃虧,不過,若以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若該標的報酬仍符合預期,那其實不管匯率如何變動,投資人都應照原先計畫持續投入。
他舉例,以今年至今績效最佳的境外基金商品「摩根士丹利美國增長基金 A」為例,若是以美元計價投資,目前累計績效漲幅甚至破百,來到了103.36%,然而,即使是以新台幣計價投資,仍有93.35%的高報酬率。
對比同期間新台幣兌美元的4%升幅,朱岳中直言「你都已經賺了100%,還care(在乎)那4%嗎?」。他強調,投資商品的績效,其實才是所有基金投資人該注意的第一件事。
曾任職多家金融機構的基金教母蕭碧燕也提到,匯率的變動,並不會影響她個人的投資步調。
蕭碧燕表示,若基金投資人每次遇到匯率大波動,就想要調整持有基金的計價幣別,不僅多出很多摩擦成本,「換到最後面會很痛苦。」因此,她也同意,基金投資的本質,就是要找到可以帶你你足夠獲利,抵抗匯損的好標的。
不過,根據統計,綜觀過去20年的匯率史,新台幣落入28元區間的時間,占比不到3%,這樣史上難得一見的弱美元時局,基金投資人又可以如何佈局?
朱岳中指出,站在長期投資立場,若是投資像是海外市場,建議直接選用同計價別的外幣帳戶去扣款。例如,投資美股市場,就用美元帳戶去扣款。
如此一來,即使新台幣匯率短期出現變動,因為放眼的是長期投資報酬,投資人便不需因此過度擔憂匯率變動帶來的損失。
此外,由於多數海外市場,都有美元計價的商品,再加上,美元目前的確處在史上難得的低檔價位,朱岳中認為,現在開始買美元,不僅可將匯兌成本壓低,未來不管要做什麼海外投資佈局,美元也是適用範圍最廣泛的主流貨幣。
縱然,沒有人能預期,新台幣究竟會強多久,甚至它是否會進一步邁入27字頭,但,對於基金投資人來說,此時除了是檢視手上投資標的強弱的好時機外,其實也是多換一些美元儲備,降低未來海外投資成本的好時機。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