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日經中文網》「蘋果變心」給鴻海提出考驗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日經中文網》「蘋果變心」給鴻海提出考驗

日經中文網》「蘋果變心」給鴻海提出考驗
以美式作風見長的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23)日在上午11點不到就「迅速」把鴻海股東會結束,有別於郭台銘時期動輒開到下午。 (攝影者:侯良儒)
撰文者:中村裕
日經中文 2020.08.20
摘要
鴻海自2016年後盈利能力逐漸下降,未來將面對立訊、緯創與和碩組成的「新兩岸大聯盟」分食iphone市場,今年接棒的劉揚偉前路挑戰重重。

台灣鴻海精密工業失去了以往的強勁勢頭。美國蘋果等客戶的業績表現強勁,但鴻海自身的盈利能力卻逐年下降,中國大陸的新興企業和台灣的競爭對手正在構建包圍網,試圖奪取訂單。卡里斯瑪(Charisma、超凡領袖型)創始人郭台銘卸任已有1年。對於作為新首腦的董事長劉揚偉來説,難題堆積如山。


劉揚偉在8月12日的記者會上強調稱,他們(競爭企業)無法憑藉1家公司對抗鴻海,因此組建聯盟,正試圖與我們展開競爭。但鴻海很強大,影響有限。鴻海這一天發佈了4~6月財報。雖然確保利潤增長,不過營業收入減少3%。擠滿鴻海總部記者會會場的機構投資者和記者的問題並非針對財報,而是集中於不遠的未來前景。

原因是進入7月後,鴻海的周圍迅速發生激烈變化。電子代工服務(EMS)領域世界最大企業鴻海的競爭對手和碩聯合科技與緯創資通等台灣大型企業相繼和中國大陸新興電子代工服務企業立訊精密工業展開資本合作。

競爭對手展開資本合作

另外,緯創資通還將中國工廠的一部分出售給立訊精密工業。有觀點認為和碩聯合科技也將把旗下的強有力企業出售給立訊精密工業。呈現出編織鴻海包圍網的「新兩岸3家聯盟」正走向實現的狀況。3家聯盟有望開展零部件互通有無等大量業務合作,獲得成本優勢。

廣告

蘋果iPhone的生産由鴻海承擔逾6成。如果形成3家聯盟的話,單純計算,將形成分羹剩餘不到4成的格局。

主導這一重組的是蘋果,而且其計劃還有續篇。蘋果正尋求調整已長期沿用的委託體制。此前訂單全部交給台灣企業,大部分在人工費低廉的中國大陸製造,但今後大體上一分為二的構想正逐步被敲定。

根據這個構想,在全球約2億部的銷量中,在中國大陸銷售的約3000萬部將以中國大陸企業為中心生産。作為代工企業被視為最有競爭力的是以立訊精密工業為中心的「新兩岸3家聯盟」。鴻海在中國大陸的絕對優勢將因此瓦解。


針對在中國大陸市場以外銷售的智慧手機,蘋果將把生産地的中心改為印度。和碩聯合科技7月決定進駐印度。鴻海和緯創資通相繼計劃對印度進行追加投資。據稱鴻海已啟動高價位的iPhone11的生産。在中國丟失的份額只能在印度挽回。

蘋果調整委託生産體制將獲得很多優點。其一是避免中國風險。在中美對立激化的背景下,生産體制的一極集中存在危險。雖然美國並未對智慧手機徵收高關稅,但很難説今後沒有可能性。與中國華為技術的智慧手機一樣,對於在中國大陸製造的通信設備來説,信息洩露的警惕感也難以消除。

另一個優點是採購價格的降低。中國的工廠人工費在最近數年增至2倍以上。這也是鴻海的盈利能力下降的原因。但是,中國企業立訊精密工業有望獲得中國政府的補貼。生産委託對象容易確保收益,對蘋果來説並非壞事。

收益走上下坡路

鴻海的全年凈利潤以2016年為頂峰持續下滑,而且仍未止跌。2016年收購了夏普,但收益卻走上下坡路。在8月12日的財報發佈會上,鴻海方面透露稱,今年7~9月的營業收入預計出現2位數的減少。

廣告

面對這一困境,就任1年的劉董事長將給出怎樣的答案呢?劉揚偉在美國的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取得碩士學位。設立過若干企業,其中1家出售給了鴻海,也有企業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等,作為「幹將」而聞名。

劉揚偉與郭台銘相識是在1988年。雙方通過企業的買賣等加深信賴,2007年應郭台銘的邀請加入鴻海。劉揚偉作為特別秘書輔佐郭台銘,在2019年接過經營重擔之前,擔任鴻海的半導體業務公司的首腦。

針對劉揚偉的作用,郭台銘今年1月對台灣媒體表示,雖然是緊急與自己交接,但比自己幹得好,感到滿意。這席話彰顯出對耿直的劉揚偉不變的信賴。

但在1月以後,郭台銘突然從有關鴻海的工作場合銷聲匿跡。雖然如今仍是董事,但連6月的股東大會都以私人理由缺席。雖然傳出很多猜測,但一位行業相關人士表示,「在業務上,對於長期交往的中美兩國,需要兼顧雙方的面子,因此郭台銘參與經營沒有好處。處於完全交給劉揚偉的狀態」。

如果説郭台銘的經營風格是以當機立斷作為優勢的話,那麼劉揚偉則是通過符合邏輯的判斷推進經營的類型。劉揚偉肩上承受的壓力目前並不輕。

(本文轉載自日經中文網,不代表本社立場)

【更多日經中文】

中國立訊正在成為「第二個鴻海」

鴻海能從代工手機轉型到代工汽車嗎

責任編輯:梁喆棣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劉揚偉 鴻海 緯創 和碩 蘋果
日經中文
日經中文
日經中文
展開箭頭

日經中文網是日本最大財經媒體《日本經濟新聞》的中文網站。日經中文網洞悉東亞經濟動態,聚集政治、文化、國際關係熱點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