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調查顯示:台灣人的保單常識連60分都沒有!健保不給付的,實支實付都會理賠嗎?

富邦人壽日前發布「國人保單健檢大調查」,結果顯示,國人普遍對於自身的保單內容「很不熟」,連60分的及格分數都不到。每兩個人就有一人沒有做好年度保單檢視工作,比重達58.3%,更有60.3%的受訪者表示,只有在遭遇意外的時候,才會想要把保單拿出來看一看。
如何選擇實支實付醫療險?
「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主要是支付健保不給付的自費範圍,跟一般常見的「日額手術險」有所不同,例如升等病房差額、自費藥物或醫療材料等,都屬於實支實付的範圍。由於近年住院自費可能性漸漸提高,因此實支實付為因應健保不足的部分,變得越來越重要。不過還是要特別強調,並非所有自費項目實支實付都能理賠,還是得依照條款及自費內容才能判斷。
常見實支實付問與答
「實支實付」顧名思義就是看「實際支出」的費用多少,保險公司再「按實給付」給你,但並非所有的項目都包含在內。以下列出關於實支實付常見的幾個問題,來看看你的觀念是否正確吧!
適合投保實支實付的對象
1.原有保單只有傳統型的醫療險(僅理賠住院天數或手術等)。2.擔心健保不支付的高額花費無法負擔(例如七萬元的心臟支架)。
3.新生兒寶寶或年輕人,想選擇保費便宜,保障好的醫療保險。
4.想讓自己或家人在生病時擁有較好的醫療品質,讓保險減輕負擔。
實支實付的理賠項目
1.病房差額費用(升等單人房或雙人房的病房費用)。2.醫療費用(又稱「雜費」,主要理賠健保不給付的部分醫療費用)。
3.手術費用(理賠健保不給付的手術費用)。
Q:住院花多少,實支實付就賠多少嗎?
不一定。首先要看條款,確認自費範圍是否在理賠項目。其次要看支出的額度有沒有超過保險金額。(例如投保額度十萬,但如果花十五萬,最終還是只會理賠上限十萬而已)。
Q:只要是健保不給付的,實支實付都賠嗎?
不一定。實支實付雖然會理賠自費,但其中也有「除外責任」的限制。並非所有自費實支實付都可以概括,所以條款的文字也很重要。
Q:什麼是「轉換日額」?
住院醫療花費不高的時候,理賠金額就不多,例如住健保房,又沒花到多少醫療費用的時候。此時要看保單條款有沒有「轉換日額」,如果有就能夠轉換以住院天數來做理賠。例如日額一千元,住院五天,轉換後就理賠五千塊。要注意的是,「轉換日額」跟「實支實付」大多只能二擇一。目前有少數實支實付,是有同時「給付日額」的,可以留意一下。
Q:如果沒有用健保身分就醫呢?
實支實付是利用健保支付當第一層的給付。當健保範圍包不住的時候,實支實付就成為第二層的保護傘。因此如果沒有用健保身分去就醫,那麼實支實付會直接變為第一層來承受醫療費用,此時的支出金額會大幅增加,理賠金額增加,表示整體費率可能增加。
對於乖乖使用健保身分的人來說這並不公平。因此主管機關為避免爭議,於示範條款規定,非健保身分或去非健保醫院就醫時,理賠金額要打折。這樣對其他保戶才公平。但打折不得低於65%(目前最高為85%)。
Q:投保實支實付好,還是日額手術險好?
這兩個險種的優缺點不同,無法比較,要看每個人當時遇到的狀況才能夠判斷 實支實付的優點是遇到高額自費時,可以發揮很大的功用;缺點是住健保房且自費金額不高時,理賠的金額可能受限。日額手術的優點是當住院天數長,或進行難度較高的手術,理賠金額表現就不錯;缺點則是目前平均住院天數下降,不理賠自費項目。
Q:有終身的實支實付嗎?
有,但保費不便宜。很想投保「終身」實支實付的讀者,我會建議詳細瞭解保單內容及保障項目之後再做決定。
Q:有投保終身醫療,還要買實支實付嗎?
不一定,要看每個人的狀況而定。兩者的條款跟給付內容大不相同。終身醫療為傳統的日額手術險,不給付自費支出。如果遇到高額的醫療花費還是得自掏腰包喔。如果擔心高額自費的朋友,還是建議視情況考慮規劃實支實付來加強保障。
挑選實支實付的重點
我建議注意五個重點,分別是:醫療費用額度、轉換日額額度、住院天數增加時是否增加額度、條款細節(如門診手術、概括條款等)、整體保費是否合理。
實支實付首重醫療費用(雜費額度),因為醫療費用太低,就失去它最大的優勢了。花費高,就用雜費理賠;花費低,就改日額理賠,所以轉成日額的理賠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對我來說,保險這兩個字代表的是讓保險公司轉嫁無法承受的巨大風險。而什麼是巨大風險?門診一次付一千,你可以承擔嗎?住院一次付兩千,你可以承擔嗎?手術一次付三千,你可以承擔嗎?以上對個人來說,都算是小風險。
如何去評估大風險呢?只需要花點時間去思考以下兩個問題:你比較擔心住院十天,還是一百天?你比較擔心自費三萬,還是自費三十萬?如果你是選擇後者,那麼恭喜,你已經明白先保大,再想小的意義了。
當然,如果預算OK,保大又保小也是可以,但多數人的預算都是不OK的。再次強調,買保險最重要的三個基本觀念:不要去冒「自己承擔不起」的風險,不要去冒「因小失大」的風險,多考慮「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選擇實支實付醫療險,跟我建議其他保險的原則都是一樣,重點都是要考量到「最壞的部分」。針對「住院」這點,每個人最擔心害怕的有兩種狀況,分別是「住院天數過長,把醫院當成第二個家」以及「醫療費用過高,被高額的自費項目壓得喘不過氣」。所以在選擇實支實付的時候,這兩點最重要。
試著將以下這三種狀況套用到你選的實支實付理賠金額,是否跟心中所想的相同。如果理賠金額跟想像的差異很大,或許得再多考慮一下。
1.住院一百天:轉日額理賠多少?
2.住院花三十萬:醫療費用理賠額度多少?
3.住院一百天+醫療費用三十萬:能賠多少?
把最壞的情況,去對應到你的保障內容,看看理賠多少,就可以知道這份規劃在極度糟糕的時候,能發揮多少效用。
淺談保險觀念
作者: 林政華(大仁)
出版社:一心文化
出版日期:2020/07/01
作者簡介
林政華(大仁)
公勝保經大仁事業部經理,人身、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2014年人身保險經紀人合格。
曾經面臨家庭年收入八十萬,卻得繳六十萬保費的困境。後來發現臺灣大多數人的保險觀念偏差,導致許多家庭買錯保險,審慎思考後決心辭掉原本的工作,以保險為志業,期許自己能夠讓臺灣的保險環境往好的方向前進。
接觸保險約八年多,專門研究保險法學,處理實務理賠爭議。擅長以風險管理的思考角度,傳遞淺顯易懂的保險觀念。
現為「淺談保險觀念」網站和臉書粉絲團版主。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