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以往推不了的專案能加速進行!外在衝擊,為何是「破壞式創新」最好時機?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商業趨勢

以往推不了的專案能加速進行!外在衝擊,為何是「破壞式創新」最好時機?

以往推不了的專案能加速進行!外在衝擊,為何是「破壞式創新」最好時機?
撰文者:黃齊元
摘要

1.企業或個人,面對危機時,必須有3種能力:第一是「應變力」,不能一下子被擊垮;其次是「生存力」,氣要夠長,能撐下去;最後是「復原力」,要能換一個方式,重新站起來。

2.企業有很多方式可延續生存力,第一是縮小規模、降低成本,第二是啟動傳承,第三是轉型新商業模式。

過年的時候,我清理書架,看到一個食物的空瓶,放在一堆書後,我隨手把它丟掉。 

突然,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瓶子中居然有一隻會飛的小蟲子,我不知道是什麼,讓我嚇了一大跳。這個瓶子至少放了一年,而且是封閉的,那為什麼裡面有生物可以存活?也許糕餅的碎末形成支持生命的生態系,但也沒有太多的空氣啊!只能說某些生物的生存力非常強,相較之下人類實在太脆弱了。

武漢肺炎發生了2個多月,然而中國大陸許多地方仍然處於封鎖,大部分企業也陷於停擺,即使復工,能否回到以前的生產力,都是問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年初時,看到台灣一片生氣蓬勃,非但未受中美貿易大戰影響,反而相對受惠,在亞洲四小龍中名列前茅,因此我著手寫一篇關於台灣生命力的文章。

誰知不過幾個禮拜,風雲變色,連台灣也不能置身事外,許多行業受到重創,奄奄一息,這個「生」不再是「生長」,反而變成了「生存」,每個人都要努力想法子,在惡劣的環境中活下去。

不管是企業或個人,面對危機時,必須有3種能力:第一是「應變力」,不能一下子被擊垮;其次是「生存力」,氣要夠長,能撐下去;最後是「復原力」,要能換一個方式,重新站起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近我協助一家企業找策略買家。這家公司過去年年賺錢,但去年發生了一個事件,摔了一跤。問題是他們資本額太低,沒有做好應變準備,因此一旦發生意外,便措手不及。台灣很多企業都有類似問題,對未來假設過於樂觀。

前一陣子遠航因為發不出薪水,無預警宣布停業,後來雖然找到金主,但已經太遲,被交通部廢止民用航空運輸業許可,這也是沒有做好應變準備的例子。

企業要能居安思危,看懂大趨勢,在自己還有價值時,把公司變現,或進行策略聯盟。箇中中高手是尹衍樑,三年前他把中國大潤發在高點出脫,賣給阿里巴巴。否則若拖到今天,電商取代實體商店,疫情衝擊零售消費,就算想賣,也不會有人買,只能像特力中國,認賠殺出。

這一波武漢肺炎,掃到很多產業,觀光、航空、零售業不用說,業績呈懸崖式下跌,上週微風宣布裁員。但那些工廠在中國的電子業、汽車業一樣損失慘重。

媒體業也很淒慘。最近巴菲特出清手上所有出版業務,上週美國第二大報業集團McClatchy申請破產保護,這都是數位化趨勢造成的影響。武漢事件是導火線,引爆了許多隱藏的炸彈。

有些趨勢原先看起來似乎很有前景,但可能一夕歸零,大型郵輪就是一例。現在郵輪越造越大,超級豪華,連我都很想去體驗。但看到鑽石公主號的例子,簡直是海上監獄,這個商業模式受到嚴重打擊。

要加強應變力和生存力,組織設計和文化很重要。佐里(Andrew Zolli)在《恢復力》(Resilience)這本書中提到,系統恢復力是建基於多元性和差異性上。

任何地方如果只存在一種聲音,會造成表面堅強,但實質脆弱的假象。這正是中國大陸當局現在所面臨的難題,台灣的優勢是能包容多元價值。

Resilience這個字的意思是「韌性」,其精神在於彈性與多元性。遇到了危機,不管來自大自然、社會或商業,我們不能硬槓,只能順著趨勢慢慢解決。101大樓裡有裝一個超大球型阻尼,在地震來襲時會配合搖擺,抵銷震波。

進入21世紀,崩潰將成為「新常態」,而我們甚至無法預測其形式。在這個越來越複雜的世界,我們無法避免衝擊,只能建造更好的「避震器」。

我認為未來的系統除了「多元性」以外,還需有「多核心」、「多連結」和「多地域」等特性。武漢肺炎導致中國工廠全球供應鏈一夕間斷鏈停擺,就是最好的教訓。現在很多公司想在台灣或東南亞分散生產基地,但都緩不濟急。

未來組織會走向「網絡化」,分散在不同地方,每一個都是獨立個體,具有一定程度自主性,但又彼此互相連結,形成一個既鬆散又廣布的生態聯盟,不像過去「原料東南亞、製造中國、研發台灣、市場美國」那麼單一分工。

美國及中國當今最優秀的企業,都有類似特質。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說,會議要有效,必須能用2片披薩餵飽參加者(大約6-7人)。阿里巴巴的靈魂不是馬雲,而是旗下公司,很多獨自事業體都極為成功,比如說支付寶或餓了麼。

企業有很多方式可延續生存力,第一是縮小規模、降低成本,第二是啟動傳承,第三是轉型新商業模式。其實外在衝擊,是啟動內在「破壞式創新」最好的藉口,很多以往推動不了的專案,可以加速進行。然而台灣企業有這種覺悟的,仍然不多。

所謂的復原力,絕不是萬靈丹,也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這是一個漫長的療癒過程,就像癌症病人,並非吃特效藥就能康復,而要從飲食、運動、身心靈改造來進行全方位調整,甚至要搬離生活和工作的環境。

武漢肺炎最大的貢獻,在於讓我們了解環境破壞的力量和人類的脆弱。我們原以為科技和資本是無敵的,可以改造世界,但「生態系」畢竟和生物的本質脫離不了關係!

讓我們從絕地求生開始,重新找到再生和永生的道路!

責任編輯:洪婉恬
核稿編輯:陳慶徽

復原力 武漢肺炎 台商 衝擊 生存力 趨勢
老總的兩岸手札
老總的兩岸手札
黃齊元
展開箭頭

大中華地區金融界最負盛名的投資銀行家,投資銀行界的領軍者 ,具有超過30年投資銀行和創投經驗,曾主辦多件港股、紅籌股、H股、B股、台資企業股票上市、私募股權融資、企業兼併收購項目;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中國大陸併購公會理事,2008年度榮獲中國大陸併購公會"最佳併購交易獎",2010年度再獲台灣證交所最佳證券承銷商(海外組)。美國史丹福(Stanford)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職:藍濤亞洲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共同發起人/蔚藍華騰智慧顧問公司董事長/智門SmartGate創辦人。

黃齊元網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