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不習慣邊走邊吃的日本人,也抵擋不了珍奶的魅力!台灣手搖店成功登陸,日本最愛這5家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不習慣邊走邊吃的日本人,也抵擋不了珍奶的魅力!台灣手搖店成功登陸,日本最愛這5家

不習慣邊走邊吃的日本人,也抵擋不了珍奶的魅力!台灣手搖店成功登陸,日本最愛這5家
不只台灣人愛手搖飲,手搖飲的魅力連日本人也無法抵擋,近年有越來越多家手搖飲插旗日本。(圖片來源/yummy.ph)
撰文者:信傳媒 秦宛萱
信傳媒 2019.02.19

如果一天沒喝手搖飲你會感到渾身不舒服嗎?台灣人有多愛喝手搖飲,以下數據可以幫你解答,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每年可賣出10.2億杯茶飲,平均每人每年喝44杯,另外截至2018年2月台灣手搖飲家數達2.1萬家,手搖飲料市場總銷售金額達509億新台幣,且持續還在成長。

現在手搖飲的魅力不僅讓台灣人無法抵擋,這股手搖飲熱潮也吹往向來不習慣邊走邊吃的日本。

在日本開手搖店門檻有這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說到最愛喝珍珠奶茶的日本人,相信不少年輕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是日本youtuber三原慧悟,他不僅為他最愛的珍珠奶茶寫歌,還將600公升最大杯珍珠奶茶的金氏世界紀錄留在台灣,然而不只他對珍珠奶茶高度熱愛,手搖飲更是在日本年輕人間掀起熱潮,吸引台灣各家廠商積極搶攻日本市場。

舉凡你叫的出名字的手搖飲料店,春水堂、CoCo、斜角巷、貢茶、日出茶太、一芳、五十嵐、茶湯會,和天仁茗茶等多家台灣飲料店都能在日本的街頭看到。

有別於進軍東亞其他國家,事實上台灣手搖飲要插旗日本有更高的門檻。

首先,走在日本街頭,你很難發現垃圾桶,而日本人也沒有邊走邊吃、喝的習慣;第二,日本人不會一次喝這麼多飲料,很多飲料都是小包裝;第三,價格高,以50嵐為例,以新品牌「KOI Thé」拓展海外市場海外直營店,投資金額門檻看高,再加上日本要求食物不得含防腐劑,一杯定價60元的珍珠奶茶,到日本要賣540日幣(約新台幣150元),日本也成為該公司珍珠奶茶賣最貴的地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珍珠奶茶會逐漸受到日本人的注意,則是因為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台灣人熱情援助日本,讓日本人對台灣好感度大增,台灣的美食更是大受矚目,珍珠奶茶更是名列前茅。

日本人最愛這5大手搖店

根據報導,其中又以春水堂、貢茶、CoCo,鹿角巷、KOI Thé這5大品牌格外受到注目。

春水堂除了是台灣最大的店面是茶館連鎖店龍頭,也號稱為台灣珍珠奶茶的始祖。2013年春水堂進駐東京的一級戰區代官山,還一度創下需要排隊3小時才能入場的紀錄,至今擁有8家分店,2017年春水堂在大阪首間分店開幕,日媒還以「春水堂點火,台灣甜點熱潮在日本發燒」為標題報導,顯示台灣手搖飲受日人喜愛的程度越來越高。

值得一提的是,春水堂曾與菲律賓快樂蜂餐飲集團合作進軍中國市場,最終因大陸茶原料無法到達春水堂要求,加上兩岸風土民情不同,最後選擇撤出中國市場。

發跡於高雄的貢茶(GONG CHA)近年則積極進軍世界市場,在全球擁有1100家分店,2015年於東京原宿開幕,目前共有27家分店,預計於今年春天還會有福岡和沖繩店開幕。另外,貢茶更是受到韓國人歡迎,目前在韓國展店逾400家,一杯單價150元的珍奶,還被韓國人喻為「茶界的星巴克」。

鹿角巷(台灣稱斜角巷)與日本Potomak餐飲連鎖公司結盟進軍日本市場,2017年在東京新宿開第一家分店,目前共有15家分店,以台灣最夢幻手搖飲號稱的斜角巷,在日本也以堪稱網美的外型,成功攻陷日本。

而台灣人熟悉的CoCo、50嵐(KOI Thé)則專攻年輕人市場,店面前經過經常可以看到日本中學生大排長龍。

不過,也並不是沒有失敗的案例,如2013年赴日的Comebuy,為台灣第一家進軍日本的手搖飲料店,但因為錯誤的規畫,僅僅一年三個月就結束營運,再加上,日本消費市場汰舊換新的速度相當快,新鮮感過後,眾多赴日的飲料到底哪家能日本打穩根基,還有待觀察。

※本文獲信傳媒授權轉載,原文:珍珠奶茶的魅力連日本人也擋不了 台灣手搖飲成功登陸日本

延伸閱讀:

政府一直加碼推都更為何無效?專家:忽略了人性的貪婪
雙子星開發案將會是柯文哲、蔡英文的政治資產或負債?
心中要有成長50%的魄力!兆豐金張兆順靠兩大靈感經營金融機構

責任編輯:黃楸晴
核稿編輯:洪婉恬

ph youtuber 三原慧悟 小米智慧垃圾桶 仁寶 天 仁 天仁茶王 509茶王
信傳媒
信傳媒
信傳媒
展開箭頭

我們是一群對新聞有熱情、對新網媒發展趨勢很關心的人,對媒體的天職念茲在茲。我們相信媒體監督可以產生力量,透過新科技和社群傳播,可以發揮更大威力。當力 量夠強大、夠聚焦,就能改變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的不合理。

我們想發動一場「媒體的群眾運動」,讀者既是新聞的發動者,也是新聞的參與者 ,而 《信傳媒》就是公民的舞台,也是跨領域串聯各界資源的平台,是一個會自己成長的 「有機媒體」。

我們解讀新聞、傳遞進步觀念,也要搭橋,讓企業資源通往被政府遺忘的角落。做出有 品質、有價值的新聞內容,是我們最深切的自我期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