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賈伯斯學簡報:從平凡到驚豔,18堂課教你創造iPhone級簡報體驗

出 版 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5/5/29

定價:420元

現在優惠價 79折 332

加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下次買

跟賈伯斯學簡報:從平凡到驚豔,18堂課教你創造iPhone級簡報體驗

卡曼.蓋洛Carmine Gallo

最深度、最全面的賈伯斯簡報密技:
用故事吸引 × 用體驗打動 × 用排練升級
翻轉你的溝通方式,讓你的簡報體驗像一場好萊塢大片!
★step by step學賈伯斯做簡報,你也可以震撼全場!
★長銷全球,不敗的簡報溝通指南
★微軟、臉書、Google、輝瑞、可口可樂必備的專業培訓

Apple Store員工必讀──
「這本書教我們如何掌握賈伯斯的溝通技巧,
就像是蘋果這位共同創辦人親自指導我們銷售過程。」


+2001年10月23日iPod發表,賈伯斯:「iPod,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一句話就顛覆市場。
+2007年1月9日iPhone發表,全球媒體一致盛讚:「蘋果重新定義了手機。」
+2008年1月15日MacBook Air發表,賈伯斯從牛皮紙袋中抽出MacBook Air,瞬間驚爆全場!
+2010年1月27日iPad發表,推出「比筆電更貼近人心,比手機更強大」的iPad,讓質疑者全成了擁護者。

賈伯斯的簡報至今無人能超越!
賈伯斯讓一場產品發表會成為經典傳奇的一刻。他的產品發布不只是宣傳新技術,更是一場震撼人心的體驗。

賈伯斯的簡報其實有章法可循!
最棒的是,賈伯斯的簡報方法竟可以按部就班學習。
溝通傳播技巧教練卡曼.蓋洛,專門培訓全球頂尖企業CEO和高階主管。他逐一拆解賈伯斯簡報中的奧祕,iPod、iPhone、MacBook Air、Leopard、iTunes、iCloud、iPad一眾產品發布經典再現!帶你一起練習賈伯斯的簡報密技。

18個簡報進化方法 × 賈伯斯實戰解析=讓你的溝通深入人心!
本書詳細剖析賈伯斯的經典簡報,從規畫故事到活化簡報效果,再學習肢體和口語表達,讓你的簡報生動自然又令人難忘──

● 用故事吸引
→回答觀眾最在意的一件事:「這跟我有什麼關係?」
→用一句話概括新產品的核心特色,不斷出現這句話
→創造反派與英雄角色,吸引聽眾投入你的敘事

● 用體驗打動
→投影片要簡約,別用項目符號!
→包裝你的數據,與聽眾切身相關
→善用道具、示範和見證,感受更鮮活

● 用排練升級
→錄下簡報影片,留意肢體和聲音表情
→多排練,讓一切看起來自然隨意

簡報技巧絕不僅止於傳達投影片,你在推銷一個想法,甚或與客戶或老闆交談時,都是在進行簡報。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展示自己,而擅長表達的人,總是能率先脫穎而出。

◎本書特色
1.系統化詳解賈伯斯簡報名場面,就像大神親自示範

詳細解讀賈伯斯的經典產品發表會,如iPod、iPhone、MacBook Air、iTunes、Leopard等,透過有條理的18堂課分析,和一目瞭然的表格說明,幫助你系統化學習。想將顧客變成品牌粉絲,有這本就夠!

2.新增附錄內容,分析賈伯斯2010年和2011年的精彩簡報
本書新增的「附錄」詳細解析iPad、iPhone 4、iPad2和iCloud的新品發布,依然典型的賈伯斯風格,締造出無與倫比的精彩時刻。

3.學校沒教的簡報風格,讓你更有效溝通
無論你是推出新產品的執行長、向投資者推銷的創業者、想簽訂交易的業務、還是試圖激發學生的教育工作者,用賈伯斯的簡報技巧來溝通,能讓你更有效說服對方,提升你的影響力。

4.不只是學簡報技巧,更改變你的思維模式
當你學會像賈伯斯一樣簡報,將不再只是「說明產品」,而是試圖「打動人心」,你開始注重觀眾的體驗、客戶的需求,你的視野和思考將全面進化。

◎專業推薦
我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希望在職場中影響更多人、推動更多改變、展現更多價值的專業人士。它會讓你明白,一場好的簡報,不是讓人說你講得好,而是讓人說「我想跟你合作」。──孫治華(策略思維商學院院長、簡報實驗室創辦人)

對我來說,這不只是一本文案或簡報技巧書,更像是一堂「如何讓想法被理解、被記住、被相信」的溝通課。它提供了很多可以立即實作的工具,也讓人重新思考溝通的本質,是我們如何走進對方的心中。──張忘形(溝通表達培訓師)

如果你曾因簡報而感到沮喪,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表達,我誠摯推薦你細細閱讀這本書。它不只會教你完成一場簡報,更會幫你建立一種「有邏輯、有影響力地說話」的能力。──林長揚(企業簡報教練)

賈伯斯的簡報方式,讓產品發表會成為「科技界的好萊塢大片」,因為他不只是說服,而是讓觀眾參與,帶來強烈的興奮與共鳴。──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作者)

現在你可以向賈伯斯和蓋洛這兩位最優秀的大師學習,無論你是演講新手還是專業講者,本書都會讓你想要一再拜讀,如同人們對iPhone的熱愛。──大衛.米爾曼.史考特(David Meerman Scott),《新行銷聖經》(The New Rules of Marketing & PR)作者

事先提醒:一旦讀了這本書,你的演講模式從此將徹底改頭換面。──馬汀.林斯壯(Martin Lindstrom),《買我!從大腦科學看花錢購物的真相與假象》(Buyology)作者 

本書揭示了精彩演講背後的運作原理,為你提供快速入門指南,幫助你設計出能引發觀眾熱情共鳴的演說。──克里夫.艾金森(Cliff Atkinson),《跳脫框架,用視覺說故事,以小搏大的逆轉勝簡報術》(Beyond Bullet Points)作者

推薦序
好簡報讓人願意跟你一起前進──孫治華
讓溝通變得有力量──張忘形
簡報力就是你的影響力──林長揚
像賈伯斯一樣,讓簡報成為你的影響力場域──劉奕酉

作者序

序幕˙ 如何在觀眾面前展現超凡魅力
為何不是我?/三幕式演出/你的賣點是什麼?

【第一幕˙創造故事】
第1景˙ 用非數位工具計畫

分項列點會扼殺效果/以故事為中心/精彩簡報的九大要素
第2景˙ 回答最關鍵的問題
傳聞屬實/跟我有什麼關係?
第3景˙ 培養救世般的使命感
現實扭曲力場/做你熱愛的事/激勵人們共創美好未來/電腦和咖啡的共同點/不同凡「想」
第4景˙ 創造推特式的標題
少於140個字元/蘋果重新定義了手機/網路的無限魅力,麥金塔的極致簡約/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Keynote力壓PowerPoint的標題大戰
第5景˙ 規畫路線圖
為什麼金髮女孩沒有遇到四隻熊/蘋果的三腳凳/賈伯斯與鮑爾默對「三」的熱愛/以路線圖規畫議程/運用三法則
第6景˙ 設定反派角色
問題+解決方案=賈伯斯風格/在CNBC闡述蘋果的立場/蘋果教/我會被吃掉嗎?/終極電梯簡報的四個問題/反派角色:便利的敘事工具
第7景˙ 勝利英雄登場
英雄的使命/「我是Mac」vs.「我是PC」/三十秒內找出問題及解決方案/賈伯斯賣的不是電腦,而是體驗/

【中場休息1˙遵守十分鐘法則】

【第二幕˙打造極致體驗】

第8景˙ 發揮簡約禪意
2008年Macworld:簡約的藝術/Let’s Rock發表會/經驗證據/圖優效應/賈伯斯愛用照片/簡化一切/簡明英語運動
第9景˙ 包裝統計數字
價格減半,效能雙倍/具體、切身相關、具情境意義/藉由類比包裝數字/數字高手
第10景˙ 使用生動詞彙
賈伯斯與比爾.蓋茲的直白英語對決/避免過多專業術語/就像是?…
第11景˙ 與人分享舞台
大腦渴望變化,將舞台交給擅長的人/最佳銷售利器/客戶購買的首要原因/該讚揚的就要讚揚/賈伯斯甚至與「自己」分享舞台!
第12景˙ 善用示範道具
川崎式簡報示範法則/劃時代的示範/享受示範的樂趣/專注於一件事/驚奇元素
第13景˙ 揭開驚呼的瞬間
將產品發表會提昇到藝術境界/單一主題/投下驚喜的震撼彈/開創新局的革命性產品

【中場休息2˙席勒汲取大師經驗】

【第三幕˙ 完善和排練】
第14景˙ 掌控舞台魅力

「那位讀稿先生是誰啊?」/改善肢體語言的三大技巧/說話也有個人風格/發揮你理想的領導力
第15景˙ 讓一切看起來輕而易舉
一窺幕後的魔法/賈伯斯、喬丹與邱吉爾的共同點/一萬小時的大師之道/讓影片成為你的好幫手/五步驟練習「即興」發言/最好的緊張解方
第16景˙ 穿搭合宜服裝
第17景˙ 拋開腳本
五步驟拋開講稿/必要時如何有效利用筆記提示
第18景˙ 樂在其中
不必為小事驚慌失措/現在,資訊娛樂登場!

謝幕˙ 還有一件事

附錄˙ 賈伯斯風格的簡報

參考資料

好簡報讓人願意跟你一起前進
孫治華 策略思維商學院院長、簡報實驗室創辦人


從邏輯到感動,從說明到行動:這本書告訴你,商業簡報可以多有「Fu」
身為一位簡報策略與溝通技巧的講師,我最常被問的一句話是:「簡報是不是就是把資料整理好、秀秀數據、邏輯清楚地講出來就夠了?」
我的回答總是:「這樣做,你會讓人覺得你很厲害,但不會讓人想跟你一起走。」
在商業世界裡,我們需要的不只是邏輯,更是一種能讓人「行動」的簡報力。而這本《跟賈伯斯學簡報》教的不是只是簡報技巧或設計排版(他沒碰這塊),而是如何
設計一場讓人難忘、感動、願意相信與投入的「體驗」。

傳達故事與情感,才是商業簡報最有價值的事
職場中最強大的武器,其實是商業溝通技巧──如何讓人理解你傳遞的價值。這本書之所以獨特,是因為它幫助我們跳脫「資訊傳遞」的思維,把簡報拉回「價值轉換」的本質。
邏輯只能讓人覺得你很厲害,但只有情感與故事,才能讓人願意跟你一起前進。賈伯斯的簡報從來不是在說明產品的規格,而是在說一個「這東西怎麼讓你的生活變得更美好」的故事。他講的是信念,是理想,是「Why」。

商業簡報,不只是說服,更是引發共鳴
如果你是一位需要提案、報告、招商、教育訓練的工作者,你一定會遇過這種情況:內容明明很清楚,但對方就是沒有感覺,甚至無動於衷。這不是你的內容不夠好,而是沒有設計「體驗」。
本書從賈伯斯的發表會中抽絲剝繭,拆解他如何透過三幕劇結構、畫面設計、語言節奏與情感鋪陳,讓一場簡報成為一場觀眾坐得住、聽得懂、記得住,甚至會分享出去的演講。
這裡面沒有艱深的理論,有的是一種你看完就會想「啊!原來這才是簡報的樣子!」的實戰洞察。

賦予技術與理論價值的,是聽眾的痛點
一場簡報,真正的主角永遠不是簡報者,而是觀眾的痛點與需求。《跟賈伯斯學簡報》提醒我們:簡報的任務不是炫技,而是引發理解與共鳴。
無論你用的是再高深的策略、再複雜的分析模型,都要回到一句話:「這件事,對他有什麼意義?」
這本書讓我們重新思考簡報的價值:不是在講我們想講的話,而是講對方渴望聽見、能被啟發的話。

這不只是一本簡報書,更是一本溝通戰略書
我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希望在職場中影響更多人、推動更多改變、展現更多價值的專業人士。它會讓你明白,一場好的簡報,不是讓人說你講得好,而是讓人說「我想跟你合作」。
如果你已經會做簡報,這本書會讓你成為領導觀眾的高手。
如果你正在學簡報,這本書會讓你避開枯燥與混亂的套路,從第一場就走在對的路上。
從今天起,讓我們不只會講重點,更學會講「有Fu」的簡報。

-------------------------------------
讓溝通變得有力量
張忘形 溝通表達培訓師


先說,如果你想要學的是投影片製作技巧,或是上班會用到的簡報,這本書不太適合你。因為我覺得這本書是為了影響力而設計。
你一定有看過不同的兩種簡報,有些簡報你會感受到他在唸稿,感覺很想要下台。而另一種簡報,卻讓你像是看完一場演出,內心被什麼悄悄打開了。
這本書想要給你第二種簡報,不教你怎麼排版、怎麼說明、怎麼掌控時間。而是想要告訴你,賈伯斯是怎麼樣把一段思維、情感,甚至一個願景「放進你的腦中」。
作者卡曼.蓋洛用一種非常易懂又具說服力的方式,拆解了史蒂夫.賈伯斯簡報背後的魔法:那些讓人讚歎的發表會、那些鏗鏘有力的語句,並不是天生的魅力,而是深思熟慮、處處用心的設計。
從開場的第一句話、主題句、道具安排,到情緒起伏和收尾的驚喜,就像是一場電影的劇本,被分鏡、排練、雕琢。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是他不只是告訴你技巧,而是在教「你怎麼想」,才決定「你怎麼說」,這也是我覺得在表達裡最重要的事。
比方說,你有沒有發現賈伯斯從來不用條列式?因為那不會讓故事活起來。為什麼大家都在期待他說的one more thing?因為他是用電影的三幕劇結構來設計簡報,讓最棒的東西最後才出現。
簡報對他來說,不是報告,而是邀請觀眾走進他的宇宙。
書中提到很多我喜歡的細節。像是他總是在演講中安排反派角色,用意不是要表達我們的生活中有壞人,而是為了創造「我們為什麼需要這個產品」的共同感。或者他總用一句很精簡的標語,讓觀眾瞬間記住主旨,例如「iPod,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既有畫面感,又讓你馬上知道你會得到什麼。
這些精密的設計,讓整個發布會變成一場大型的表演。以前我們害怕別人向我們推銷,但每次蘋果發布會前,卻有成千上萬個人在等待,甚至因為時區,我們這裡還要熬夜才能看。
所以我們也可以透過這本書,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簡報經驗。例如我以前只在意「我要說什麼」,卻沒問過「聽眾在乎什麼」,如果當時看過這本書,或許我能說得更少,卻讓人記得更多。
《跟賈伯斯學簡報》對我來說,不只是一本文案或簡報技巧書,更像是一堂「如何讓想法被理解、被記住、被相信」的溝通課。它提供了很多可以立即實作的工具,也讓人重新思考溝通的本質,是我們如何走進對方的心中。
所以如果你真的是上班要用這個方式簡報,我猜老闆可能沒時間等你。但如果你是創業者、老師、銷售人員、大型提案的職人,或是想在社群說出個人品牌,只要你想讓說話變得有力量,這本書就是一本值得慢慢消化的好書。
最後,我想引用書裡一個讓我印象很深的概念:「你在推銷的,不是產品,而是一個更好的未來。」而這個未來,就從翻開這本書開始。


-------------------------------------
簡報力就是你的影響力
林長揚 企業簡報教練


我是一名簡報教練,平時在各大企業分享簡報技巧。教課時,我很常被學員問一個問題:「不擅言辭、很內向的人,也能做出讓人印象深刻的簡報嗎?」
我總是回答:「可以的,因為我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雖然我的工作需要經常對大家講話,但其實我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內向者。現在大家流行說自己是「I人」,我不只是I,還是那種在跟人說話時,腦筋常常一片空白的人。因此無論是在社交場合與人交談,或是在會議中突然被點名發言,我都會非常緊張,甚至難以順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當我站上簡報現場時,卻反而能侃侃而談,把內容講得讓人想聽、聽得懂、用得上,甚至一路走到今天,成為一名在各大企業授課的簡報教練。這不是因為我有什麼驚人的天賦,而是靠著一次次的練習與摸索走來的結果。
當年下定決心要研究簡報技巧的我,收集國內外各種簡報書籍反覆閱讀,也找了許多知名簡報講者的影片反覆觀看與拆解。慢慢地,我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的簡報方式,讓我每次上台都能達成目標。後來,甚至因為簡報教學的機會而與總統見面。我不是因為外向才會做簡報,而是因為學會了簡報,才慢慢建立了自己的表達方式。簡報成為我和世界對話的工具,也讓我被眾人看見。
在那段研究的過程中,我被一個人深深吸引──史蒂夫.賈伯斯。
在科技與商業的世界裡,賈伯斯的名字幾乎等同於創新與魅力。他不只創造了劃時代的產品,更把產品發表簡報變成一場場令人難忘的傳奇。他的簡報不只是資訊的宣傳,而是一種震撼人心的體驗。
賈伯斯為什麼吸引人?因為他說的是故事,而不只是數據。他運用畫面、節奏、對比與情緒,設計了一場又一場讓人記得的「體驗」。我當時花了很多時間研究賈伯斯的簡報方法,光是實踐其中一兩個技巧,就讓我的簡報效果大大提升。
如今,你不需要像我當初那樣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因為這本《跟賈伯斯學簡報》已經把他的簡報祕訣系統化整理出來。書中介紹的紙筆規畫、回答關鍵問題、善用標語等十八種簡報進化技巧,都能幫助你高效率地規畫整場簡報,讓觀眾從第一秒就進入情境、期待後續、記住你想說的重點。
如果你曾因簡報而感到沮喪,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表達,我誠摯推薦你細細閱讀這本書。它不只會教你完成一場簡報,更會幫你建立一種「有邏輯、有影響力地說話」的能力。
你不需要成為賈伯斯,也能說出動人的簡報;你只需要從這本書開始,找到適合你自己的簡報方式。你也許沒有華麗的舞台特效,但你有觀點、有責任、有想完成的任務──這些都值得被好好傳達,也值得被認真聽見。
如果你曾覺得簡報是壓力,是需要硬著頭皮撐完的任務,請你翻開這本書,讓它帶你重新認識簡報。你會發現,簡報不只是呈現,更是一種改變世界的方式。從說服一位客戶、爭取一筆預算、到推動一個新想法開始,你會驚喜地發現,影響力就是這麼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
作為教學者,我佩服這本書的邏輯性與實用度;作為內向者,我更感謝它加深了我的信念:「即使我不是話多的人,也可以有說服力。」
如果一個內向、不擅言辭的我,都能透過簡報找到自己的聲音,那麼你也一定可以。
讓我們一起閱讀這本《跟賈伯斯學簡報》,提升簡報能力,一點一滴,累積屬於你的影響力吧!

-------------------------------------
像賈伯斯一樣,讓簡報成為你的影響力場域
劉奕酉 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作者


每一場好的簡報,都是一次影響力的放大。
賈伯斯以極具感染力的方式,將技術產品轉化為震撼人心的故事,這背後並非天賦,而是一種精心設計的表達方式。你不必成為賈伯斯,但可以學習像他一樣讓簡報成為你發揮影響力的場域。
當AI已經能做好簡報,那麼人如何發揮影響力?關鍵在於傳達有力量的觀點。這本書不只是教你「如何做簡報」,更是學習視覺化溝通與影響力傳遞的底層邏輯。

影響力來自於「結構化」的思考
簡報的問題往往不是內容不足,而是缺乏結構。賈伯斯善用三幕劇結構,讓複雜概念變得直覺易懂。例如,2007年iPhone發表時,他不是直接介紹技術,而是用「iPod、手機、網路通訊裝置」三個熟悉的概念引導觀眾進入新認知。這種「分三幕」的結構對表達觀點極具啟發性:

‧第一幕:先建立熟悉感,引導觀眾進入你的世界。
‧第二幕:創造出新認知,打破舊框架,引導思考。
‧第三幕:強化關鍵訊息,透過故事、數據或視覺元素提升記憶點。

這與我在拙著《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中強調的「從想法到觀點,再到視覺化」概念相通。本書將這種思維方式應用於簡報場域。

簡單不等於「簡略」,而是「減法後的力量」
我們習慣認為簡報應該「資訊完整」,但賈伯斯卻極端減少文字,使關鍵訊息一目瞭然。他的作法是每張投影片只傳遞一個核心概念,讓視覺成為說服力的一部分。例如,在發表MacBook Air時,他沒有列出技術規格,而是直接從信封袋中拿出筆電,讓「全球最輕薄筆電」的概念瞬間植入觀眾心中。
這與《看得見的高效思考》強調的視覺化原則一致:好的視覺化不在於增加資訊,而在於讓資訊可感知、可記憶、可行動。在簡報設計時,你可以思考:

‧如何用最少的元素讓觀眾記住核心訊息?
‧你的投影片是否輔助說話,還是讓觀眾忙著讀內容?
‧有沒有一個視覺化的關鍵動作,使你的訊息變得難忘?

從「資訊」傳遞,到「影響力」輸出
對於企業領導者、創業者或專業人士而言,簡報不只是報告進度,更是影響決策、推動行動的關鍵時刻。真正有影響力的簡報者,能夠塑造「峰值體驗」,讓觀眾不只是聽懂,而是記住、認同、願意行動。
賈伯斯的簡報方式,讓產品發表會成為「科技界的好萊塢大片」,因為他不只是說服,而是讓觀眾參與,帶來強烈的興奮與共鳴。設計簡報時,可以問自己:

‧觀眾的感受是什麼?(不是我要說什麼,而是他們會怎麼記住?)
‧這場簡報的「峰點」時刻在哪裡?(如何創造類似「MacBook Air信封袋」的瞬間?)
‧簡報結束後,觀眾會願意做什麼?(你期待他們的行動是什麼?)

這些問題,決定了簡報的影響力。

讓簡報成為你的競爭力,發揮個人影響力
這本書不只是關於簡報技巧,而是一本影響力輸出指南。
在資訊超載的時代,能夠「抓住注意力、影響決策」的人,將擁有更大的競爭力。而這份競爭力,不只是來自內容,更是來自你如何設計訊息,讓它變得可見、可記憶、可行動。讓簡報成為你的影響力場域,讓你的觀點真正被世界聽見。

一起買優惠組合

跟賈伯斯學簡報:從平凡到驚豔,18堂課教你創造iPhone級簡報體驗

定價420元

75折/ 315

Google必修的圖表簡報術(修訂版):Google總監首度公開絕活,教你做對圖表、說對話,所有人都

定價420元

75折/ 315

聯購價

630

加入購物車

跟賈伯斯學簡報:從平凡到驚豔,18堂課教你創造iPhone級簡報體驗

定價420元

75折/ 315

Google必修的圖表簡報術(練習本):Google總監親授10堂課×100道練習題=圖表做熟、重點

定價540元

75折/ 405

聯購價

720

加入購物車

跟賈伯斯學簡報:從平凡到驚豔,18堂課教你創造iPhone級簡報體驗

定價420元

75折/ 315

財星百大企業搶學的.1分鐘GPS溝通術:會議、簡報、信件、LINE、電話……必備的職場高效溝通指南

定價350元

75折/ 263

聯購價

578

加入購物車

第4景 創造推特式的標題

今天,蘋果重新定義了手機!

──賈伯斯,2007年MACWORLD

 

 

「歡迎來到2008年Macworld,今天的氣氛顯然有些不同。」賈伯斯以這句開場白巧妙暗示了他主題演講的重磅消息,推出一款超薄筆記型電腦。正如一些觀察家形容的,沒有任何隨身電腦能與這款僅1.36公斤重、薄至0.4公分的「夢幻筆電」相媲美。賈伯斯很清楚大家會絞盡腦汁來形容這台筆記型電腦,因此他直接替大家下了定論:「MacBook Air,全球最輕薄的筆記型電腦」。

MacBook Air 是蘋果推出的超薄筆記型電腦,最貼切的形容就是,全球最輕薄的筆記型電腦。當時在Google上搜尋「world’s thinnest notebook」(全球最輕薄的筆記型電腦),結果顯示約三萬筆相關資訊,其中絕大多數是在產品發布後寫的。賈伯斯透過一行簡短的描述或標語來概括新產品的核心特色,讓外界無需猜測。這些標語通常精準有效,媒體常常會直接引用原文。事實上,記者(以及你的觀眾)都希望能找到定義產品類別的方式,以及一句話的形容。不如主動出擊,自己寫下這句標語吧。

賈伯斯創造的標語具體明確、容易記憶,最棒的是,可以輕鬆放進一則推文中。推特徹底改變了商業溝通的方式,迫使人們用簡潔的語言表達,每則貼文的長度限制為140個字元,包括字母、空格和標點符號在內。例如,賈伯斯對MacBook Air的描述只有30個英文字元(包括空格和句點):The world’s thinnest notebook.(全球最輕薄的筆記型電腦。)

賈伯斯幾乎為每一款產品都設計了一句話的簡短描述,而且都是早在簡報、新聞稿和行銷素材之前的規畫階段就精心設計好了。最重要的是,這些標語都保持一致。2008年1月15日,也就是MacBook Air發布的那天,這句標語反覆出現在每個傳播管道中,包括簡報、網站、訪談、廣告、看板和海報。

在以下列點中,你會看到蘋果和賈伯斯如何一致地傳達MacBook Air的核心願景。

 

˙什麼是MacBook Air?簡而言之,就是全球最輕薄的筆記型電腦。──主題演講

˙全球最輕薄的筆記型電腦。──賈伯斯投影片上的文字

˙這是MacBook Air,全球最輕薄的筆記型電腦。──主題演講結束後,在CNBC的採訪中介紹新款的筆記型電腦MacBook Air

˙我們決定打全球最輕薄的筆記型電腦。──同一場CNBC採訪中,第二次提到MacBook Air

˙MacBook Air,全球最輕薄的筆記型電腦──蘋果官網首頁上全螢幕新產品照片搭配的標語

˙蘋果推出MacBook Air,全球最輕薄的筆記型電腦。──蘋果公關新聞稿

˙我們打造了全球最輕薄的筆記型電腦。──賈伯斯在蘋果新聞稿中的引述

 

大多數講者都無法用一句話概述自己的公司、產品或服務,因此在早期規畫階段如果沒有準備好宣傳標語,要傳遞一致的訊息幾乎是不可能的。整場簡報的內容應以此標語為中心展開。

賈伯斯在台上宣布宣傳標語的那一刻,蘋果的公關和行銷團隊隨即總動員。海報掛在Macworld展覽會內、廣告牌豎立在城市中、蘋果網站的首頁展示新產品和標語,報紙、雜誌、電視和廣播上的廣告也都強調這個標語。不論是「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還是「全球最輕薄的筆記型電腦」,這些標語在蘋果的所有行銷通路上都保持一致,反覆宣傳。

 

蘋果重新定義了手機  

2007年1月9日,《電腦世界》雜誌(PC World)刊登了一篇文章,宣布蘋果將「重新定義手機」,推出一款結合手機、iPod、和網際網路應用裝置三種功能的全新產品,就是iPhone。iPhone果然徹底顛覆了整個產業,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最佳發明(2008年底上市才短短兩年,iPhone就已經取得智慧型手機市場13%的市占率)。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標題並非出自《電腦世界》編輯的手筆,而是來自蘋果公司的新聞稿,賈伯斯也在Macworld的主題演講中一再重申這個標語。蘋果的標語具體明確,令人印象深刻,而且一以貫之:「蘋果重新定義手機」。

在iPhone發表會的主題演講中,賈伯斯總共五次提到「重新定義手機」這句話。在向觀眾詳細介紹這款手機的功能後,他再次強調:「我相信,等你們有機會拿到手機之後,就會認同我們確實重新定義了手機。」

賈伯斯沒有讓媒體自行下標,而是親自寫下標語,並在簡報中反覆提及。他在詳細介紹產品之前便先宣布標語,接著再透過示範來說明產品細節,而在結束解說時再次重申標語。

例如,賈伯斯首次介紹音樂創作軟體GarageBand時這麼說:「今天我們要推出一個很酷的產品:iLife家族系列的第五款應用程式,名叫GarageBand。什麼是GarageBand呢?這是一個全新的專業音樂工具,但適合所有人使用。」此時賈伯斯的投影片與標語相呼應,畫面顯示的文字正是:「GarageBand,全新的專業級音樂工具」。隨後,賈伯斯用比較長的一句話來描述產品:「它能將你的Mac變成專業級的樂器和完整的錄音室。」這是賈伯斯介紹產品典型的作法,他首先揭示標語,再進行詳述,也會不斷重申這個標語。

 

網路的無限魅力,麥金塔的極致簡約     

原版的iMac(「i」代表網際網路)使上網變得比以往更簡單了,用戶只需要兩步驟就可輕鬆上網,正如影星傑夫.高布倫(Jeff Goldblum)在一個熱門廣告中宣稱的:「沒有第三步了。」這個產品的推出在1998年激發了電腦產業的創新,成為十年來最具影響力的電腦發表之一。根據Macworld.com的報導,iMac的推出挽救了於1997年重返蘋果的賈伯斯,以及當時被媒體宣告幾乎快要垮台的蘋果公司。iMac沒有配備軟碟機,這在當時是一項大膽的舉措,也引起了不少質疑,賈伯斯必須為這款顛覆傳統的產品營造出興奮感。

賈伯斯在介紹這款電腦時說道:「iMac將網路的無限魅力與麥金塔的極致簡約結合在一起。」他身後的螢幕上只簡單地顯示著一句標語:「iMac,網路的無限魅力、麥金塔的極致簡約」,接著說明這款電腦鎖定的目標,是那些想要「簡單又快速」連結上網的消費者和學生。

賈伯斯創造的標語之所以有效,正是因為他都是從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回答「跟我有什麼關係?」這個關鍵問題(參見第2景)。為什麼你應該在意iMac?因為它可以讓你體驗到「網路的無限魅力與麥金塔的極致簡約」。

 

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 

蘋果公司還創造了一個史上最經典的產品標語。根據作家利安德.卡尼的說法,最初iPod的描述是由賈伯斯親自敲定的,在2001年10月23日的發表會上,賈伯斯原本可以說:「今天我們要推出一款攜帶超方便、新的MP3播放器,重量只有184克,配備5GB容量,還有蘋果獨有的簡便操作。」當然,賈伯斯並沒有這麼說,只是簡單地說:「iPod,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絕對沒有人能用更簡潔的語言來描述了,口袋裡能裝進一千首歌,還能多說什麼呢?一句話切中要點,也回答了「跟我有什麼關係」這個關鍵問題。

當天報導這場發表會的許多記者都將這段描述用在新聞標題中。美聯社記者馬修.福達爾(Matthew Fordahl)報導的標題就寫道:「蘋果全新的iPod播放器可以『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蘋果的標語之所以令人難忘,是因為它符合三個標準:簡潔(僅27個英文字元〔1,000 Songs in Your Pocket.〕)、具體(一千首歌)、且提供了個人益處(可以將歌曲隨身攜帶)。

以下列出其他符合這三個標準的蘋果標語範例,雖然有些稍長,但還是可以放進一則推特貼文中:

 

˙iTunes新升級:歌曲全面告別數位版權約束!(DRM-free)──iTunes音樂商店改版,2009年1月

˙業界最環保的筆記型電腦。──MacBook新系列,2008年10月

˙全球最受歡迎音樂播放器,再次全面升級。──推出第四代iPod nano,2008年9月

˙iPhone 3G,價格減半、效能雙倍。──推出iPhone 3G,2008年7月

˙讓Mac用戶更忠誠,讓PC用戶也心動。──推出iLife ‘08,2007年7月

˙蘋果重新定義了手機。──推出iPhone,2007年1月

˙專業桌機的性能與視覺體驗,融入全球頂尖的筆記型電腦設計。──推出17吋MacBook Pro,2006年4月

˙Mac電腦最快速的瀏覽器,史上公認最佳之作。──推出Safari,2003年1月

 

Keynote力壓PowerPoint的標題大戰

相較於蘋果的Keynote簡報軟體,微軟的PowerPoint有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它的普及度。微軟占據90%的電腦市場,而在10%的麥金塔電腦用戶中,許多人仍然在用專為麥金塔設計的PowerPoint軟體。雖然沒有PowerPoint或Keynote進行簡報的實際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Keynote的簡報數量與PowerPoint相比實在微不足道。雖然大多數熟悉這兩種軟體的簡報設計師偏愛採用更優雅的Keynote系統,但他們也會告訴你,大部分送到客戶上手的專案還是利用PowerPoint完成的。

我在第1景中提到過,本書對任何簡報軟體沒有特定立場,因為所有技巧同樣適用於PowerPoint或Keynote。話雖如此,Keynote還是賈伯斯偏好的應用程式,而他為介紹這款應用程式創造的推特式標題,無疑是引人注目的焦點。賈伯斯在2003年Macworld大會上告訴觀眾:「這是我們今天要發表的另一款全新應用程式,名叫Keynote。」接著表示:

 

Keynote是專門為重大簡報而設計的一款應用程式【螢幕顯示:「關鍵簡報時刻」】。這原本是為我個人打造的【螢幕顯示:「為我量身打造」】,我需要一款應用程式,能製作出像我在Macworld發表會上所展示的極具視覺效果簡報。團隊為我打造了Keynote,現在我想分享給大家。我們聘請了一位低薪的測試人員,讓他為這款應用程式測試了一整年,這就是他【螢幕顯示賈伯斯的照片,觀眾哄堂大笑】。與其播放一堆關於投影片的投影片,不如讓我親自展示一下吧【走到舞台右側,開始示範新軟體】。

 

我們再次看到,蘋果在發布新產品時,所有行銷媒介展現出高度一致性。蘋果新聞稿將Keynote描述為「關鍵簡報時刻的最佳選擇」。這句標語完全可以放進推特貼文中,而且在不透露細節的情況下,一句話就講完所有訊息。想要深入了解的客戶可以去看新聞稿、觀看賈伯斯的示範、或是查看蘋果官網的線上解說。這個標語本身已經傳遞了充足的資訊,我們知道這是一款專為簡報設計的新應用程式,適用於那些攸關職業成敗的關鍵時刻。額外的驚喜是,這是為賈伯斯量身打造的,對於許多經常需要做簡報的人來說,這句標語足以引起興趣,促使他們試用這款軟體。

新聞系所的學生在學校第一天就開始學習如何下標題。標題是吸引讀者閱讀報章雜誌或部落格文章的關鍵,標題很重要,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為自己的部落格、簡報、推特貼文和行銷材料編寫文案,學會寫出引人注目且描述清晰的標題,對專業成敗變得更加重要。

 

導演筆記DIRECTOR’S NOTES

˙為自己的公司、產品或服務建立宣傳標語,用簡單的一句話陳述願景。最有效的標語應簡潔、具體,且能提供個人益處。

˙在你所有的對話和行銷資料中不斷地重複這個宣傳標語,包括簡報、投影片、宣傳冊、廣告文宣、新聞稿、網站等。

˙切記,你的標語是要向觀眾呈現更美好的未來願景,重要的不是你而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