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上有光:屬於你的引導式筆記

出 版 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5/4/17

定價:350元

現在優惠價 79折 277

加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下次買

我們身上有光:屬於你的引導式筆記

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

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我們身上有光》實踐手冊
與你一起反思、記錄
在不確定的未來,活出自己的光彩
這是專屬於你的成長智慧之書


這本精心設計的筆記書,是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的紐約時報暢銷冠軍《我們身上有光》的實踐手冊,為我們提供實用工具,陪伴我們走過生活的種種挑戰,在面對不確定、困境與自我懷疑時,依然能站穩腳步,找到內在的力量。

本書以全新、互動且充滿啟發性的形式,將蜜雪兒的智慧化作實際行動。結合創意練習、深度書寫引導、習慣追蹤工具等,引領讀者釋放內在微光,誠實地面對自己、經營人際關係,並在關鍵時刻選擇「高尚回應」。透過她一貫坦率而溫暖的筆觸,分享自己如何一次次跨越難關,並將她依循多年的信念與方法,化為我們可實踐的指南。

這不只是一本筆記書,更是蜜雪兒向我們發出的溫柔邀請——學會傾聽內心的聲音,感受身體與情緒的訊號,允許自己放慢腳步、適時休息,勇敢訴說內在的掙扎。優先照顧自己的身心,養成休息與修復的習慣,都是我們應該給予自己的溫柔與關愛。

──暖心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張?仁Jill(國際慈善顧問、作者)

★本書特色
1. 讀者期待的自我成長筆記書,由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親自引導。
2. 採PUR膠裝,方便書寫記錄。
3. 內頁採兩個特別色設計,印製精美,閱讀舒適。
4. 提供實作練習小工具,協助你一步步練習、反思。
5. 互動式編排,指引你動手筆記,為自己量身而寫。
6. 既是獻給自己的珍貴禮物,也是最值得珍藏與分享的贈禮,送給你在乎的人,陪伴他們走向更好的自己。

本書延伸《我們身上有光》的思考和睿智語錄,提供可具體執行的思考工具,幫助我們調整步伐,傾聽內心,懂得休息和自我療癒,練習點亮自己身上的光──

● 練習一:從小處著手
做什麼可以幫助你梳理思緒?找一件你熱愛動手做的事,或只是每天早上說一句肯定自己的話,從小力量開始,創造你的正向時刻。

● 練習二:在害怕中找到安全感
找出你經常害怕的事,是怕尷尬、失敗、改變、失去、寂寞、或被拒絕?拆解你的念頭是理性或非理性、是內在或外界造成?當你能夠解讀你的害怕,便能學會不再害怕面對害怕。

● 練習三:將差異轉化為優勢
你與別人的差異或弱點都可以成為你的力量,把你的不同點當作正面優點,並練習從新的角度重塑這些特質,思考如何將這些不同變成你力量的源頭。

● 練習四:以友誼為後盾
找到你可以自在相處、分享脆弱的人,他們會讓你的生活有歸屬感。可以為友情創造儀式和慣例,例如在固定時節聚會,能讓你們長久維繫情誼。

● 練習五:不當事事插手的母親
讓孩子練習承擔他們能做到的小責任,比如自己設鬧鐘起床。不要急著幫孩子解決問題,放手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學習與成長。

● 練習六:高尚回應別人的低劣攻擊
面對別人的攻擊,在做出反應前先停頓一下、想一想,練習把本能的反應轉化為思考後的回應,不妨事先為不同情緒訂出回應計畫。

小力量
不怕害怕
源頭
後盾
孩子們會好好的
高尚回應

參考資料

小力量

如果你正拿著這本手冊,我想我們是英雄所見略同:你也像我一樣,滿懷抱負,每天努力活得更好,更充實。或許每個問題在你看來都十萬火急,或許你對人生胸懷大志,不斷以大膽的計畫驅策自己,不浪費一丁點時間。但或許你和我一樣對自己很嚴苛,或許你發現自己被無止境地拚命努力弄得身心俱疲。我看到那樣的你。

當你想有所作為,當你想改變世界,心理健康有時確實會干擾你,那是因為本該如此。健康的基礎是平衡,平衡的基礎是健康,我們需要悉心加以維護,有時更要對心理健康保持警惕。你的心靈不斷笨手笨腳地抓住控制桿,一面思索如何發揮熱情、企圖心和遠大夢想,一面思索如何處理傷痛、局限和恐懼,同時設法使你保持穩定。它有時或許會踩剎車,試圖讓你稍微放慢腳步。

當它察覺有問題時,比如你跑得太快或用難以持久的方式做事,或當你陷入思維障礙或有害的行為模式,它可能發出求救信號,請留意你的感受,注意身心發出的訊號。當你或你認識的人遭遇難題,苦苦掙扎,別怕向外求援,其實許多人都會尋求專業支持以維持心理健康,例如與諮商師或學校輔導老師交談、打求助專線,或諮詢醫療服務機構。請記住,你從不孤單。沒關係,你可以調整腳步、休息一下、大聲說出你的難處。沒關係,你可以把自身的福祉擺在第一位,養成休息和復原的習慣。

至於希望為世界做出貢獻,我覺得把那些巨大的、一不做二不休的目標化整為零,切割成許多小塊,可能也很有用,這樣一來,你比較不會覺得招架不住或精疲力竭,或陷入徒勞無益的感覺。這些都不算挫敗,會造成挫敗的是,只追求「最好」卻無視「夠好」,而被宏大的目標困住,甚至還沒出發就裹足不前;當問題顯得如此龐大,使得我們放棄一小步一小步前進,放棄去管理還可以控制的部分。別忘了優先處理你能處理的事,即便只是為了保存實力並擴大個人往後的可能性。

當你把重心放在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往往是看似不重要的日常作為和活動,或你內心的想法──會重新獲得我喜歡稱之為「小力量」的東西。對我而言,我最明確的小力量就來自編織,每當我滿腦子想著災難和厄運,無法思考時,每當我覺得怎麼做都不夠,焦躁感開始翻湧、深感無力時,我就會拾起棒針,讓雙手有機會接掌大局,讓棒針碰擊聲靜靜帶領我遠離困境。

在編織時,一件新作品的第一針叫起針,完成的最後一針叫收針。我發現這兩個動作能使人感到無比滿足,就像某個可管理、可窮盡的事物固定了兩端,在這永遠混亂不定世界,帶給我有始有終的感受。每當你覺得快要被周圍的事情吞沒,我建議你試著朝另一個方向前進──從小處著手,尋找可以幫助你梳理思緒的事情,讓它給你些許可以暫時鬆一口氣的滿足感。那不見得是編織,幾乎任何嗜好或作為,都可以是培養小力量的工具,也許是打網球、散步、蓋鳥舍,或晨起說一句肯定自己的話。

我並非告訴各位,編織(或任何嗜好)是萬靈丹,它不會終結種族歧視、消滅病毒或戰勝憂鬱,它無法創造公平正義的世界,不能減緩氣候變遷,也不會修補任何一個失靈的大環節。它太微小,力有未逮。它太微小,簡直不痛不癢。這就是我要傳達的部分重點。我逐漸明白,有時當你故意把小事放在大事旁邊,大事會變得比較容易應付。當事事都開始顯得巨大無比,因而令人生畏,彷彿無法克服,當我想太多、看太多或情緒太過激烈,我學會選擇從小事入手。

這本筆記書接下來各章節的目的是,協助你找出個人的小力量工具,並顯示可以從小處著手做出成果,可以投注心力於鄰近大目標、大夢想的小事。其實這麼不只可行,更是幫助你克服困難時刻,使腳步站得更穩的關鍵工具。

 

【反思】

你最近遇到過什麼讓你覺得焦慮、沮喪或缺乏信心的事?你是否記得當時你在哪裡,正在做什麼,或與誰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最近有什麼時候,你注意到自己覺得鎮定、穩當或自信?有那種感覺時你正在做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旦我發現生活失去平衡,有事情令我心神不寧,我第一步會先翻找我的工具箱,嘗試不同方法讓自己重回正軌,其中有許多都是小事。有時我最需要的只是出門散散步、做運動出出汗或睡一夜好覺,不然就是打起精神,做像整理床舖那麼簡單的事,或者只是沖個澡,換一身體面的衣服。有時我需要跟朋友長談,或花時間獨處,寫下自己的思緒。在某些情況下我明白,我只需要不再迴避一直拖延的事,像是做某項計畫或某種互動。有時我發現助人也能受益,哪怕只是做件小事,令某人的一天過得更輕鬆愉快。有很多時候,一次開懷大笑就能令我重新調整心情。

正是這些小小的調整幫助我們解開巨大的結,正是這種「無所謂而為」的作為滋養了我們。我發現小勝利也可以累積,一項小成功經常引來另一項成功,一次平衡會創造更多次平衡。有時只靠嘗試一件新事物,完成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任務,我們可以逐步帶動自己,走向更遠大的行動和影響。

 

【反思】

回頭再看看前面的清單。有多少次你因為發揮小力量而感到平靜、穩定、自信?當時你那麼做是有心或無意?如果把你在那些時刻所做的事想成是工具,而非一時心血來潮,試想你對那份清單會不會有不同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可以怎麼做,以繼續發揮小力量,創造更多這種正面時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些「小」活動或工作,可以使人沉浸其中,把情緒穩定下來。有些則可能是更多壓力和挫折的來源,並且同樣的活動可能帶給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我喜歡編織,可是如果要我先生編織,而不是看書或打高爾夫,他會開始滿頭大汗。

 

「沒關係,你可以調整腳步,休息一下,大聲說出你的難處。沒關係,你可以把自身的福祉擺在第一位,養成休息和復原的習慣。」

 

【反思】

當你覺得心緒不寧、失去平衡時,會如何在你的生活中體現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透過編織了解到(如同透過生活中其他許多事),要獲得更大的答案,唯一方法就是一次織一小針。一針一針地織,直到織完一整排。然後你往上織第二排,接著往上織第三排,再往上織第四排。最後靠著努力和耐心,你開始隱約看出圖案本身。你看見某種答案,那正是你所期盼的,一個新安排在你手中現出雛形。」

 

【反思】

你是否有過那種感受,就是在努力追求某個目標時,即使那是你熱愛的極想達成的目標,心理健康卻受到負面影響?請回想那種經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回想一些改變你日常生活的小事,無論是正面或負面,請列舉於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以上列舉的事項中,假設你的心理狀態比當時實際情況更正面或平靜,你會不會準備得更好,或會有不同的反應?如果是,會有什麼差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子可能很辛苦又不那麼辛苦;挑戰可能看起來十分艱鉅,過一會兒也許變得可以克服,兩小時後又令人難以招架。這不僅取決於你的情況,也取決於你的心情、態度和立場,一切都可能在轉瞬間改變。我們會受最微不足道的因素鼓舞或擊垮:陽光是否燦爛,我的頭髮看起來怎樣,我睡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是否有人會費心向我們投來善意的目光。我們也許會也許不會大聲承認把許多人擊潰的其他各種力量,那些受到歷代體制壓迫而形成的社會條件,它們當然都存在著。

在每天一開始,往往是我們可以決定要如何去迎接這些挑戰的時機。早晨以後可能發生很多事,使你備感挫折,無能為力,或原定計畫被打破,不過要是從頭開始就針對那些力量為自己打氣,你保持彈性的機率便會增加。只是我們很容易一早起來,抱著批評的想法展開這一天。鏡子可能是個可怕的地方,許多人很難輕鬆走向它,尤其是一大清早。我們可能本能地以嚴苛的態度評價自己,我們經常吸收針對自己外表的負評,這些訊息讓我們覺得被物化、沒有價值或不被看見。

女性在打扮和品味上,也一直受到比男性更高標準的要求,因此在可以安心出門上班或甚至只是展開新的一天前,她們需要進行更繁複、更昂貴、更費時的準備工作。我個人有許多早晨是打開浴室的燈,看了一眼,然後忙不迭地想趕緊把燈關掉。與自己面對面,我會忍不住開始細數我的缺點,只看到乾燥和浮腫的地方,只認出我可以也應該更好的部分。我一估量自己,就馬上想離自己遠一點。我的一天從分裂開始,一半是批評者,另外一半是小丑;這邊傷人,那邊受傷。那樣的感覺糟透了,很難擺脫。那就是我想在這裡談的,以善意展開一天的可能性。

我是從好友朗恩身上,學到這個小力量工具。朗恩每天早上起來,會對著浴室鏡子裡的自己微笑,然後熱情地跟自己打招呼:「早啊,兄弟!」從不例外。我猜想,好友朗恩也和其他人一樣,在鏡子前經常顯得疲憊而浮腫,他肯定也有許多需要受檢驗和挑剔的缺陷。但他首先看到的、他選擇認出的,是一個完整的人,是他真的很樂意見到的人。

朗恩不同於許多人的是,他已領悟到,厭惡自己不是開啟新的一天的好起點。仔細想想,他那句表達同理與認可的簡單訊息,正是很多人拚命想從別人身上(像是父母、老師、上司、愛人等人)索取的東西,卻因為終究不可得而傷心欲絕。對我來說,「早啊,兄弟!」這句話的妙處,在於它並不是特別費勁。它算不上鼓舞士氣的精神喊話,不需要激情或口才,也不需要相信即將展開的一天會璀璨輝煌、充滿新機會和正向成長,它只是一句親切的問候──以溫暖的語氣說出幾個字。因此,或許我們更多人可以嘗試去做的事情。

我們許多人很難接受鏡子中的自己,尤其是一大清早的時候。我們對要符合打扮和品味的高標準感到壓力,特別是女性通常必須做到,我也不例外。但我最近一直在嘗試,早上起床後,用心給自己一個善意的開始。我讓自己轉念,給自己更溫柔、更刻意的想法,那經常只是對我能夠再次重新開啟新的一天,表達安靜而感恩的謝意

 

【反思】

既然你已準備好在早晨給自己一些善意的開始,我邀請你來挑戰一下,在未來五天,每天早上運用一句自我肯定的話,然後回到這裡回顧你這幾天的體會和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的挑戰活動中,你每天一早起來就對自己說好話而不是批評,感覺如何?在一天的開始快樂地向自己問好,會如何改變你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位一直在練習善意問候自己的小力量,現在我們要把小力量的範圍向外擴大:想一想,然後列出人生中你總是樂於見到或是能帶給你歡樂時刻的幾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要向誰表達感謝,為誰感到快樂,理由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多少人記得那位見到我們比其他一切都高興的老師、家長、教練或朋友的面孔?研究顯示,當老師花時間站在門口逐一歡迎學生,課堂上的學習參與度會提高20%以上,擾亂行為也同時減少。」

 

回想一下,是否有某個人對你展露善意,使你對眼前的日子或環境改觀?請寫封簡短的信給這個人,告訴他,他對你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習慣追蹤表】

現在我邀請你練習運用你的小力量工具箱,在未來一個月裡,記下你採取下列恢復身心健康行動的頻率(也請增加一些你發現自己特有的習慣與工具):

 

1 在工作或學業之餘,花時間做手工藝或從事嗜好活動:

2 打電話給朋友:

3 享受遠離螢幕和電子裝置的時間:

4 早上善意地向自己打招呼:

5

6

7

8

9

10

 

現在你的小力量工具箱已填滿,你也準備好面對並克服人生必不可免的各種壓力與不確定性,因為你知道,從自己很好控制的小事,可以獲得許多滿足和平靜,腳步會站得更穩一些。

請記住,這件事的門檻很低。從善意開始不見得需要大張旗鼓,你不必宣告你一天打算做哪些事,不必深入挖掘新的信心泉源,也不必假裝自己所向無敵,這些都不需要大聲說出來,也絕對不需要在鏡子前完成。你只要用某種方式,試著把內心的批評者擋在門外,把喜悅推到面前,以些許溫暖迎接你的凝視,即使只是隱喻上的凝視,說出某種親切的問候。

同樣請記得,小習性幾乎都因為對大目標無關緊要而產生。偶爾你會想要讓自己享受小小的樂趣。

 

這就是小的力量,中介步驟的重要性在此,投入直接在眼前的工作具有抒解作用,由此出發更有可能走到終點。我們藉此方法從太遠大的目標回歸到自己已有的成績,這才是不斷成長之道。

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我們身上有光》實踐手冊
與你一起反思、記錄
在不確定的未來,活出自己的光彩
這是專屬於你的成長智慧之書


這本精心設計的筆記書,是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的紐約時報暢銷冠軍《我們身上有光》的實現手冊,為我們提供實用工具,陪伴我們走過生活的種種挑戰,在面對不確定、困境與自我懷疑時,依然能穩穩站立,找到內在的力量。

本書以全新、互動且充滿啟發性的形式,將蜜雪兒的智慧化作實際行動。結合創意練習、深度書寫引導、習慣追蹤工具等,引領讀者釋放內在微光,誠實地面對自己、經營人際關係,並在關鍵時刻選擇「高尚回應」。透過她一貫坦率而溫暖的筆觸,分享自己如何一次次跨越難關,並將她依循多年的信念與方法,化為我們可實踐的指南。

這不只是一本筆記書,更是蜜雪兒向我們發出的溫柔邀請——學會傾聽內心的聲音,感受身體與情緒的訊號,允許自己放慢腳步、適時休息,勇敢訴說內在的掙扎。優先照顧自己的身心,養成休息與修復的習慣,都是我們應該給予自己的溫柔與關愛。

──暖心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
張?仁Jill(國際慈善顧問、作者)

★本書特色
1. 讀者期待的自我成長筆記書,由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親自引導。
2. 採PUR膠裝,方便書寫記錄。
3. 內頁採兩個特別色設計,印製精美,閱讀舒適。
4. 提供實作練習小工具,協助你一步步練習、反思。
5. 互動式編排,指引你動手筆記,為自己量身而寫。
6. 既是獻給自己的珍貴禮物,也是最值得珍藏與分享的贈禮,送給你在乎的人,陪伴他們走向更好的自己。

本書延伸《我們身上有光》的思考和睿智語錄,提供可具體執行的思考工具,幫助我們調整步伐,傾聽內心,懂得休息和自我療癒,練習點亮自己身上的光──

● 練習一:從小處著手
做什麼可以幫助你梳理思緒?找一件你熱愛動手做的事,或只是每天早上說一句肯定自己的話,從小力量開始,創造你的正向時刻。

● 練習二:在害怕中找到安全感
找出你經常害怕的事,是怕尷尬、失敗、改變、失去、寂寞、或被拒絕?拆解你的念頭是理性或非理性、是內在或外界造成?當你能夠解讀你的害怕,便能學會不再害怕面對害怕。

● 練習三:將差異轉化為優勢
你與別人的差異或弱點都可以成為你的力量,把你的不同點當作正面優點,並練習從新的角度重塑這些特質,思考如何將這些不同變成你力量的源頭。

● 練習四:以友誼為後盾
找到你可以自在相處、分享脆弱的人,他們會讓你的生活有歸屬感。可以為友情創造儀式和慣例,例如在固定時節聚會,能讓你們長久維繫情誼。

● 練習五:不當事事插手的母親
讓孩子練習承擔他們能做到的小責任,比如自己設鬧鐘起床。不要急著幫孩子解決問題,放手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學習與成長。

● 練習六:高尚回應別人的低劣攻擊
面對別人的攻擊,在做出反應前先停頓一下、想一想,練習把本能的反應轉化為思考後的回應,不妨事先為不同情緒訂出回應計畫。

小力量

如果你正拿著這本手冊,我想我們是英雄所見略同:你也像我一樣,滿懷抱負,每天努力活得更好,更充實。或許每個問題在你看來都十萬火急,或許你對人生胸懷大志,不斷以大膽的計畫驅策自己,不浪費一丁點時間。但或許你和我一樣對自己很嚴苛,或許你發現自己被無止境地拚命努力弄得身心俱疲。我看到那樣的你。

當你想有所作為,當你想改變世界,心理健康有時確實會干擾你,那是因為本該如此。健康的基礎是平衡,平衡的基礎是健康,我們需要悉心加以維護,有時更要對心理健康保持警惕。你的心靈不斷笨手笨腳地抓住控制桿,一面思索如何發揮熱情、企圖心和遠大夢想,一面思索如何處理傷痛、局限和恐懼,同時設法使你保持穩定。它有時或許會踩剎車,試圖讓你稍微放慢腳步。

當它察覺有問題時,比如你跑得太快或用難以持久的方式做事,或當你陷入思維障礙或有害的行為模式,它可能發出求救信號,請留意你的感受,注意身心發出的訊號。當你或你認識的人遭遇難題,苦苦掙扎,別怕向外求援,其實許多人都會尋求專業支持以維持心理健康,例如與諮商師或學校輔導老師交談、打求助專線,或諮詢醫療服務機構。請記住,你從不孤單。沒關係,你可以調整腳步、休息一下、大聲說出你的難處。沒關係,你可以把自身的福祉擺在第一位,養成休息和復原的習慣。

至於希望為世界做出貢獻,我覺得把那些巨大的、一不做二不休的目標化整為零,切割成許多小塊,可能也很有用,這樣一來,你比較不會覺得招架不住或精疲力竭,或陷入徒勞無益的感覺。這些都不算挫敗,會造成挫敗的是,只追求「最好」卻無視「夠好」,而被宏大的目標困住,甚至還沒出發就裹足不前;當問題顯得如此龐大,使得我們放棄一小步一小步前進,放棄去管理還可以控制的部分。別忘了優先處理你能處理的事,即便只是為了保存實力並擴大個人往後的可能性。

當你把重心放在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往往是看似不重要的日常作為和活動,或你內心的想法──會重新獲得我喜歡稱之為「小力量」的東西。對我而言,我最明確的小力量就來自編織,每當我滿腦子想著災難和厄運,無法思考時,每當我覺得怎麼做都不夠,焦躁感開始翻湧、深感無力時,我就會拾起棒針,讓雙手有機會接掌大局,讓棒針碰擊聲靜靜帶領我遠離困境。

在編織時,一件新作品的第一針叫起針,完成的最後一針叫收針。我發現這兩個動作能使人感到無比滿足,就像某個可管理、可窮盡的事物固定了兩端,在這永遠混亂不定世界,帶給我有始有終的感受。每當你覺得快要被周圍的事情吞沒,我建議你試著朝另一個方向前進──從小處著手,尋找可以幫助你梳理思緒的事情,讓它給你些許可以暫時鬆一口氣的滿足感。那不見得是編織,幾乎任何嗜好或作為,都可以是培養小力量的工具,也許是打網球、散步、蓋鳥舍,或晨起說一句肯定自己的話。

我並非告訴各位,編織(或任何嗜好)是萬靈丹,它不會終結種族歧視、消滅病毒或戰勝憂鬱,它無法創造公平正義的世界,不能減緩氣候變遷,也不會修補任何一個失靈的大環節。它太微小,力有未逮。它太微小,簡直不痛不癢。這就是我要傳達的部分重點。我逐漸明白,有時當你故意把小事放在大事旁邊,大事會變得比較容易應付。當事事都開始顯得巨大無比,因而令人生畏,彷彿無法克服,當我想太多、看太多或情緒太過激烈,我學會選擇從小事入手。

這本筆記書接下來各章節的目的是,協助你找出個人的小力量工具,並顯示可以從小處著手做出成果,可以投注心力於鄰近大目標、大夢想的小事。其實這麼不只可行,更是幫助你克服困難時刻,使腳步站得更穩的關鍵工具。

 

【反思】

你最近遇到過什麼讓你覺得焦慮、沮喪或缺乏信心的事?你是否記得當時你在哪裡,正在做什麼,或與誰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最近有什麼時候,你注意到自己覺得鎮定、穩當或自信?有那種感覺時你正在做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旦我發現生活失去平衡,有事情令我心神不寧,我第一步會先翻找我的工具箱,嘗試不同方法讓自己重回正軌,其中有許多都是小事。有時我最需要的只是出門散散步、做運動出出汗或睡一夜好覺,不然就是打起精神,做像整理床舖那麼簡單的事,或者只是沖個澡,換一身體面的衣服。有時我需要跟朋友長談,或花時間獨處,寫下自己的思緒。在某些情況下我明白,我只需要不再迴避一直拖延的事,像是做某項計畫或某種互動。有時我發現助人也能受益,哪怕只是做件小事,令某人的一天過得更輕鬆愉快。有很多時候,一次開懷大笑就能令我重新調整心情。

正是這些小小的調整幫助我們解開巨大的結,正是這種「無所謂而為」的作為滋養了我們。我發現小勝利也可以累積,一項小成功經常引來另一項成功,一次平衡會創造更多次平衡。有時只靠嘗試一件新事物,完成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任務,我們可以逐步帶動自己,走向更遠大的行動和影響。

 

【反思】

回頭再看看前面的清單。有多少次你因為發揮小力量而感到平靜、穩定、自信?當時你那麼做是有心或無意?如果把你在那些時刻所做的事想成是工具,而非一時心血來潮,試想你對那份清單會不會有不同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可以怎麼做,以繼續發揮小力量,創造更多這種正面時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些「小」活動或工作,可以使人沉浸其中,把情緒穩定下來。有些則可能是更多壓力和挫折的來源,並且同樣的活動可能帶給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我喜歡編織,可是如果要我先生編織,而不是看書或打高爾夫,他會開始滿頭大汗。

 

「沒關係,你可以調整腳步,休息一下,大聲說出你的難處。沒關係,你可以把自身的福祉擺在第一位,養成休息和復原的習慣。」

 

【反思】

當你覺得心緒不寧、失去平衡時,會如何在你的生活中體現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透過編織了解到(如同透過生活中其他許多事),要獲得更大的答案,唯一方法就是一次織一小針。一針一針地織,直到織完一整排。然後你往上織第二排,接著往上織第三排,再往上織第四排。最後靠著努力和耐心,你開始隱約看出圖案本身。你看見某種答案,那正是你所期盼的,一個新安排在你手中現出雛形。」

 

【反思】

你是否有過那種感受,就是在努力追求某個目標時,即使那是你熱愛的極想達成的目標,心理健康卻受到負面影響?請回想那種經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回想一些改變你日常生活的小事,無論是正面或負面,請列舉於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以上列舉的事項中,假設你的心理狀態比當時實際情況更正面或平靜,你會不會準備得更好,或會有不同的反應?如果是,會有什麼差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子可能很辛苦又不那麼辛苦;挑戰可能看起來十分艱鉅,過一會兒也許變得可以克服,兩小時後又令人難以招架。這不僅取決於你的情況,也取決於你的心情、態度和立場,一切都可能在轉瞬間改變。我們會受最微不足道的因素鼓舞或擊垮:陽光是否燦爛,我的頭髮看起來怎樣,我睡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是否有人會費心向我們投來善意的目光。我們也許會也許不會大聲承認把許多人擊潰的其他各種力量,那些受到歷代體制壓迫而形成的社會條件,它們當然都存在著。

在每天一開始,往往是我們可以決定要如何去迎接這些挑戰的時機。早晨以後可能發生很多事,使你備感挫折,無能為力,或原定計畫被打破,不過要是從頭開始就針對那些力量為自己打氣,你保持彈性的機率便會增加。只是我們很容易一早起來,抱著批評的想法展開這一天。鏡子可能是個可怕的地方,許多人很難輕鬆走向它,尤其是一大清早。我們可能本能地以嚴苛的態度評價自己,我們經常吸收針對自己外表的負評,這些訊息讓我們覺得被物化、沒有價值或不被看見。

女性在打扮和品味上,也一直受到比男性更高標準的要求,因此在可以安心出門上班或甚至只是展開新的一天前,她們需要進行更繁複、更昂貴、更費時的準備工作。我個人有許多早晨是打開浴室的燈,看了一眼,然後忙不迭地想趕緊把燈關掉。與自己面對面,我會忍不住開始細數我的缺點,只看到乾燥和浮腫的地方,只認出我可以也應該更好的部分。我一估量自己,就馬上想離自己遠一點。我的一天從分裂開始,一半是批評者,另外一半是小丑;這邊傷人,那邊受傷。那樣的感覺糟透了,很難擺脫。那就是我想在這裡談的,以善意展開一天的可能性。

我是從好友朗恩身上,學到這個小力量工具。朗恩每天早上起來,會對著浴室鏡子裡的自己微笑,然後熱情地跟自己打招呼:「早啊,兄弟!」從不例外。我猜想,好友朗恩也和其他人一樣,在鏡子前經常顯得疲憊而浮腫,他肯定也有許多需要受檢驗和挑剔的缺陷。但他首先看到的、他選擇認出的,是一個完整的人,是他真的很樂意見到的人。

朗恩不同於許多人的是,他已領悟到,厭惡自己不是開啟新的一天的好起點。仔細想想,他那句表達同理與認可的簡單訊息,正是很多人拚命想從別人身上(像是父母、老師、上司、愛人等人)索取的東西,卻因為終究不可得而傷心欲絕。對我來說,「早啊,兄弟!」這句話的妙處,在於它並不是特別費勁。它算不上鼓舞士氣的精神喊話,不需要激情或口才,也不需要相信即將展開的一天會璀璨輝煌、充滿新機會和正向成長,它只是一句親切的問候──以溫暖的語氣說出幾個字。因此,或許我們更多人可以嘗試去做的事情。

我們許多人很難接受鏡子中的自己,尤其是一大清早的時候。我們對要符合打扮和品味的高標準感到壓力,特別是女性通常必須做到,我也不例外。但我最近一直在嘗試,早上起床後,用心給自己一個善意的開始。我讓自己轉念,給自己更溫柔、更刻意的想法,那經常只是對我能夠再次重新開啟新的一天,表達安靜而感恩的謝意

 

【反思】

既然你已準備好在早晨給自己一些善意的開始,我邀請你來挑戰一下,在未來五天,每天早上運用一句自我肯定的話,然後回到這裡回顧你這幾天的體會和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的挑戰活動中,你每天一早起來就對自己說好話而不是批評,感覺如何?在一天的開始快樂地向自己問好,會如何改變你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位一直在練習善意問候自己的小力量,現在我們要把小力量的範圍向外擴大:想一想,然後列出人生中你總是樂於見到或是能帶給你歡樂時刻的幾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要向誰表達感謝,為誰感到快樂,理由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多少人記得那位見到我們比其他一切都高興的老師、家長、教練或朋友的面孔?研究顯示,當老師花時間站在門口逐一歡迎學生,課堂上的學習參與度會提高20%以上,擾亂行為也同時減少。」

 

回想一下,是否有某個人對你展露善意,使你對眼前的日子或環境改觀?請寫封簡短的信給這個人,告訴他,他對你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習慣追蹤表】

現在我邀請你練習運用你的小力量工具箱,在未來一個月裡,記下你採取下列恢復身心健康行動的頻率(也請增加一些你發現自己特有的習慣與工具):

 

1 在工作或學業之餘,花時間做手工藝或從事嗜好活動:

2 打電話給朋友:

3 享受遠離螢幕和電子裝置的時間:

4 早上善意地向自己打招呼:

5

6

7

8

9

10

 

現在你的小力量工具箱已填滿,你也準備好面對並克服人生必不可免的各種壓力與不確定性,因為你知道,從自己很好控制的小事,可以獲得許多滿足和平靜,腳步會站得更穩一些。

請記住,這件事的門檻很低。從善意開始不見得需要大張旗鼓,你不必宣告你一天打算做哪些事,不必深入挖掘新的信心泉源,也不必假裝自己所向無敵,這些都不需要大聲說出來,也絕對不需要在鏡子前完成。你只要用某種方式,試著把內心的批評者擋在門外,把喜悅推到面前,以些許溫暖迎接你的凝視,即使只是隱喻上的凝視,說出某種親切的問候。

同樣請記得,小習性幾乎都因為對大目標無關緊要而產生。偶爾你會想要讓自己享受小小的樂趣。

 

這就是小的力量,中介步驟的重要性在此,投入直接在眼前的工作具有抒解作用,由此出發更有可能走到終點。我們藉此方法從太遠大的目標回歸到自己已有的成績,這才是不斷成長之道。

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我們身上有光》實踐手冊
與你一起反思、記錄
在不確定的未來,活出自己的光彩
這是專屬於你的成長智慧之書


這本精心設計的筆記書,是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的紐約時報暢銷冠軍《我們身上有光》的實現手冊,為我們提供實用工具,陪伴我們走過生活的種種挑戰,在面對不確定、困境與自我懷疑時,依然能穩穩站立,找到內在的力量。

本書以全新、互動且充滿啟發性的形式,將蜜雪兒的智慧化作實際行動。結合創意練習、深度書寫引導、習慣追蹤工具等,引領讀者釋放內在微光,誠實地面對自己、經營人際關係,並在關鍵時刻選擇「高尚回應」。透過她一貫坦率而溫暖的筆觸,分享自己如何一次次跨越難關,並將她依循多年的信念與方法,化為我們可實踐的指南。

這不只是一本筆記書,更是蜜雪兒向我們發出的溫柔邀請——學會傾聽內心的聲音,感受身體與情緒的訊號,允許自己放慢腳步、適時休息,勇敢訴說內在的掙扎。優先照顧自己的身心,養成休息與修復的習慣,都是我們應該給予自己的溫柔與關愛。

──暖心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
張?仁Jill(國際慈善顧問、作者)

★本書特色
1. 讀者期待的自我成長筆記書,由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親自引導。
2. 採PUR膠裝,方便書寫記錄。
3. 內頁採兩個特別色設計,印製精美,閱讀舒適。
4. 提供實作練習小工具,協助你一步步練習、反思。
5. 互動式編排,指引你動手筆記,為自己量身而寫。
6. 既是獻給自己的珍貴禮物,也是最值得珍藏與分享的贈禮,送給你在乎的人,陪伴他們走向更好的自己。

本書延伸《我們身上有光》的思考和睿智語錄,提供可具體執行的思考工具,幫助我們調整步伐,傾聽內心,懂得休息和自我療癒,練習點亮自己身上的光──

● 練習一:從小處著手
做什麼可以幫助你梳理思緒?找一件你熱愛動手做的事,或只是每天早上說一句肯定自己的話,從小力量開始,創造你的正向時刻。

● 練習二:在害怕中找到安全感
找出你經常害怕的事,是怕尷尬、失敗、改變、失去、寂寞、或被拒絕?拆解你的念頭是理性或非理性、是內在或外界造成?當你能夠解讀你的害怕,便能學會不再害怕面對害怕。

● 練習三:將差異轉化為優勢
你與別人的差異或弱點都可以成為你的力量,把你的不同點當作正面優點,並練習從新的角度重塑這些特質,思考如何將這些不同變成你力量的源頭。

● 練習四:以友誼為後盾
找到你可以自在相處、分享脆弱的人,他們會讓你的生活有歸屬感。可以為友情創造儀式和慣例,例如在固定時節聚會,能讓你們長久維繫情誼。

● 練習五:不當事事插手的母親
讓孩子練習承擔他們能做到的小責任,比如自己設鬧鐘起床。不要急著幫孩子解決問題,放手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學習與成長。

● 練習六:高尚回應別人的低劣攻擊
面對別人的攻擊,在做出反應前先停頓一下、想一想,練習把本能的反應轉化為思考後的回應,不妨事先為不同情緒訂出回應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