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香港青年談佔中》如果這次失敗了,我想逃到台灣去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香港青年談佔中》如果這次失敗了,我想逃到台灣去

撰文者:康育萍
商周茶館 2014.10.01

今年「十一」的香港夜空,看不見放了十七年的煙花,卻多了一個比「祖國生日」(中國十一國慶)更值得紀念的日子。

10月1日前一晚,「佔領中環」行動進入第三天,金鐘地鐵站旁的海富大樓、公民廣場前,超過十萬香港人身穿黑衣、別著黃絲帶,高喊「自己的香港,自己救」、「還我公平正義」……,一邊往政治總局方向前進。

突然間,雷雨交加,眾人急忙拿出雨傘,紅、黃、藍、綠各種顏色,那一刻,從天橋下往下看,比煙花還耀眼的花朵,正在綻放。

廣告

在28日港警以催淚瓦斯驅逐人群後,雨傘和口罩成了佔中運動的標準配備與精神象徵。30日晚間香港下起大雷雨,金鐘夏愨道聚集數萬人集體撐傘,隨著雨勢變大群眾情緒愈發高昂,集體呼口號、唱歌長達數分鐘,這場運動成了名副其實的「雨傘革命」。(攝影.曾千倚) (攝影者:曾千倚)

(攝影.曾千倚)

9月28日晚間,香港警方施放催淚瓦斯、胡椒煙霧,驅離聚在金鐘一帶抗議的民眾,消息一出,震驚港台。隔夜,我和攝影記者抵達香港,一落地,走進機場,便聽到講著普通話的廣播說:「旺角、銅鑼灣、金鐘、中環附近有『意外事件』,請旅客注意交通安全……。」

原來,佔中在政府眼裡,是一場意外。

廣告

確實,一開始只是不到5千人參與的行動,如今,卻變成13萬人上街頭,據點也從計畫的中環,擴展到其他三地,橫跨九龍半島和港島區,讓人吃驚。尤其,一直以來,我們總認為香港人對政治冷感,不像台灣激情。

直到走進抗爭人群中,我才意識到,過去,即使遭遇再大困難都平靜無波的香港人,早已是煮沸的水,鍋蓋一掀,就等著噴發。

「很多人只是單純不爽,對霸權不滿,看不慣地產商蠻橫作風,根本不是為了爭普選。」旺角街頭,一位27歲、從事金融業的先生說。

四個佔領區中,就屬旺角最不平靜。珠寶、鐘錶、藥妝店林立的彌敦道,少了提著大包行李的中國旅客,六、七台兩層樓高的巴士,直接擋在路中央,彷彿巨型路障,其他像卡車或紙箱、垃圾桶,都成了人們封鎖道路的工具。

一切好像進入無政府狀態,連24小時行駛的小巴,都因為重要道路封閉,司機索性亂喊價,開出兩倍價格載客。

而佔領區內,有人唱歌、彈吉他,停駛的巴士上,貼滿香港特首梁振英的肖像,上頭寫著「不要梁書記治港」、「打倒萬惡共匪」字眼,幾個古惑仔忙著鼓譟……,還有台跑車直接朝著人群衝來,挑釁意味十足。

在這裡,佔中像個情緒出口,只要對社會有所不滿,不管是誰,都能平等發聲,引領所有人一起呼口號,甚至逼得珠寶商周大福全港三分之一的店歇業,全港零售業損失金額超過4百億港幣,奪回擠滿中國人的街道,「這是第一次,由我們自己開路。」路途上,香港友人不只一次興奮地對我說。

來到金鐘、中環,雖然氣氛相對平和,反而卻像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只見數千名學生躺在地上休息,臉上戴著前一晚抵擋催淚瓦斯的口罩、護目鏡,與圍欄外的警方對峙,也有人猜測,十一前,港府將發動第二次鎮壓。

於是,我問一位坐在陸橋上的十八歲女孩,情況如此危險,為什麼還來?

從9月28日港警以催淚彈驅散佔中運動人潮後,運動仍持續進行已達數日,關於「加油」、「打氣」、「撐下去」的標語隨處可見。(攝影.曾千倚) (攝影者:曾千倚)

沒想到,正準備大學重考的她,開始談起港府對於集會遊行的規範,有多不合理,「政府把場地給了愛國組織使用,一般人根本沒有權力,」接著仍難掩氣憤,「跟九七前相比,香港都變得不香港了!」因此,她決定參與佔中,這是她留守的第三個夜晚。

「不對啊,那時妳才一、兩歲,怎麼會記得狀況?」我反問她。

「上YouTube看影片啊,或google其他資料,因為我們想知道過去的香港是什麼樣子。」女孩身旁的男同學急著插話。香港的九○後也許對九七沒印象,但對接受過公民教育,父母是經歷過六四天安門事件啟蒙的一代,加上親眼目睹過去這十多年來,香港與中國靠攏的改變,他們更深刻的認知,唯有香港人才能替自己做主。

「如果這次真的失敗了,香港沒有民主,我想逃到台灣去。」喜歡看台灣偶像劇、綜藝節目的她笑說。

香港爆發回歸17年來最大示威抗爭,「和平佔領中環」運動,數萬人上街爭取「真普選」,運動中四處可見學生自發性製作多樣道具彰顯訴求,在物資補給站前,知名的紐約觀光T-Shirt “I Love NY” 被改為”I Love HK”. 上面寫滿表達渴望「民主」、「和平」的留言。(攝影.曾千倚) (攝影者:曾千倚)

「但台灣不像香港繁榮,經濟成長停滯,年輕人薪水可能比香港還低。」我提醒她。

「So what?經濟好就代表一切嗎?」剛才插話的同學突然問,一時之間,我說不出話來。

這是香港年輕一代的心聲,也是為什麼花了一整個晚上,走遍四大現場,看見的卻是一個比一個還稚氣的面孔,因為他們知道,香港沒有退路了。

「勝利是不會自己走向我來,我必須自己走向勝利。」金鐘抗議現場的天橋下,這張標語,格外醒目。

「佔中」運動四周圍只要有空白牆面就會被參與者充份利用,金鐘夏愨道旁有學生用粉筆塗鴉「自己香港自己救」字樣。(攝影.曾千倚) (攝影者:曾千倚)

半年前,太陽花學運正在熱頭上,台灣社會因為服貿瀰漫著一股「不想成為下一個香港」的擔憂,我和同事飛來香港,拜訪了不同年齡、職業、階層的香港人,聽他們說著,對中國的愛恨情仇。

「香港全部東西都是大陸來的,香港沒有工廠,也沒有農業,你看這些盤子、食物,都是大陸、大陸、大陸,雞蛋也是大陸,全都是大陸,香港沒有大陸會死啊!」

幾乎每個受訪者,都承認香港需要中國,但他們同時也不滿,隨之而來的改變,不管是政府緊縮言論自由、「雙非」排擠醫療資源,連中國旅客搶地鐵座位……,各種改變,香港人看在眼裡,感受在心裡,卻很少轉化成行動。

當時,我們為這趟採訪,下了個註解,台灣人像火,為了想要的東西,會不顧一切代價去爭;香港人卻像水,逆來順受。現在,香港藏了多年的怒火,正在燃燒,香港人開始用屬於自己的方式,捍衛民主價值,這早已不是任何一個政治人物、團體,或台灣經驗可以指導的了。

「這次行動,要達到什麼結果,才算真正的成功?」天剛亮,我和香港朋友走了一整晚,到蘭桂坊的翠華餐廳吃著遲來的晚餐。他曾待過台灣三年,也常去中國工作,我想,他能給我一個好答案。

「也許,就像台灣一樣,一人一票,可以做到真正的選舉吧!雖然希望渺茫,但香港就像個成績不好的小學生,過去從不認為自己可以考一百分,但至少現在,我們覺得有可能了。」

十一前的那個晚上,我站在公民廣場前,聽著現場13萬人一起喊著「香港人,加油」高舉雙手,用成千成萬支手機打燈,那是比國慶煙花,還美麗的亮光。

大雨過後,群眾收起雨傘,但高亢的情緒仍在,用手機形成燈海照點亮中環夜空。(攝影.曾千倚) (攝影者:曾千倚)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失敗 香港 佔中 記者
商周茶館
商周茶館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每個星期四,熱騰騰的《商業周刊》準時上架。一周出刊一次、一年有52個星期;可是,還是有好多採訪幕後,還有好多現場第一手觀察,還有好多只有記者才看得到的小花絮,在一年一萬多頁的紙本雜誌上,你看不到。《商周茶館》開張,吃完了雜誌主菜,再來茶館喝喝茶;商周記者們把藏在報導背後的許多小故事,和讀者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