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拒絕給年輕人建議的企業家?!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拒絕給年輕人建議的企業家?!

拒絕給年輕人建議的企業家?!
來源:epSos.de@CC BY 2.0
撰文者:鍾子偉

我們許多人之前都參加過不同的生涯座談會或是領導才能和青年研討會。許多都很類似,半天或全天的活動,分成不同的座談,主題可能是在新創公司、大跨國企業工作,或是在新聞媒體裡面工作是什麼情況。每個主題都會有一個主持人,通常會有3到4位講者,大概會有一個小時,講者會在台上描述他們的工作,試著給年輕參加者建議或是在那個產業工作是怎樣的情況,看看這對他們的未來是個好選擇,而參加者多半是學生或年輕上班族。講者多半是50或60歲的知名經理人。

幾週前,一個非營利組織問我,是否可以幫忙聯繫一個大跨國公司的前台灣區總經理。這個公司在IT軟體產業有很多產品,而在她退休前,在她帶領之下,台灣分公司有一個成果非常棒的20年,是在該公司史上最快的成長時期。該非營利組織在幾個月內希望夠辦一場整天的職涯研討會,希望能夠邀請她成為一個講者,分享她的職場成長以及最終帶領這樣一家大公司的經驗。

我問她是否能夠來參加這場研討會。

廣告

她問了很多細節,特別是參加者的目標年齡。

我很快速的簡介了一下,並解釋這個組織的目標是提供學生和要開始工作的年輕人課本和教室以外的學習機會,了解真實世界的樣貌,讓他們可以做更好的選擇,不用老是盲目的聽從父母或是社會所講。所以平均而言,年齡大約在20到25歲。

她頓了頓,想了幾秒鐘。

「那這個組織不應該邀請我。我不是給建議最好的人選,對那個世代不是那麼有價值了。」

廣告

她解釋:

「我們這一代很幸運,30年前佔據一個能夠見證台灣經濟第一波起飛的位置。我們在台灣逐漸現代化、富有以及在國際舞台上發聲時看見並抓住了機會。那是個很棒的年代,也是很令人興奮的年代,但同時那也是完全不同的年代。那時候是靠進出口和外包製造,對於我們那代的企業領袖,是很容易想像也是我們決策經驗擅長的所在。現在世界變化很快,而且是完全不同的情況。

我自己有三個小孩。一個在電子商務工作、一個是大數據科學家,另外一個還在念奈米科技相關的博士。他們全都比這個活動的目標觀眾年長,而當我在他們那個年紀時,我三個小孩現在的工作都還沒出現;甚至連產業都還不存在,我怎麼可能給他們有關的好建議呢?

這就是當你變老的時候會發生的事情;在某些時候,在你後面會有越來越多生活經驗,你開始不是根據開放思維、創意和想像來做決定,而是根據你之前所學到的經驗。如果問題或面對的選擇是在非常類似的情境,那一個比較年長、更有經驗的經理人的建議可能會有用。但如果情況是像現在這樣,活動的主要重點是給年輕時代理解現在不同產業和生涯是什麼情況,以及他們需要有什麼樣的技能和思維才最適合,那很有可能我的建議就沒什麼用,甚至是有害的,因為我已經限制了他們自由思考和想像,給了他們過時的建議,可能是在30年前有用,而現在已經不適用了。

當我這幾年看著我孩子長大,我聆聽他們的問題,並試著給他們建議時,我真的體會到作為一個母親,我能夠給他們最好的支持是鼓勵他們去追尋自己的熱情,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當他們回家談他們的問題時能夠感到舒適和安全,而我可以給他們關於重要人生決定的建議,但如果是職場建議?我很小心。」

不要盲目聽從30年前適合的建議;現在可能是會限制或傷害你。世界已經很不一樣了。我們都各自在想著她剛剛所說,中間有幾秒鐘的空檔,我們還在想著接下來要說什麼。她接著說:

「如果這個座談是關於上一代管理者在台灣上一個經濟成長期是如何管理和影響公司,有點像是分享歷史故事和描述我們所見和所做,那就會是個適合的角度。但如果目標是要給年輕人關於職場生涯選擇有洞見的建議,那最好是找30或40歲的人;最好是只年長幾歲,但已經看過足夠的道路和選擇,而且是跟現在年輕人可能會遇到的情況相關。」

這個組織已經有很多次找不同產業的領導人。這是少數例子但他們不只拒絕,而且是認為他們自身的經驗過時,而且可能對年輕世代沒那麼有幫助。

這個世界每天的變化越來越快,這世界現在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我們全都希望對每個年輕世代能夠很有幫助。但我們如何做卻非常不同。有些老師、主管、企業領袖和父母家人相信他們帶來過去成功的思維和原則,能夠100%適用在他們的子女身上,所以常常強迫他們不得質疑的遵從,並認為這是做重要人生決定的正確方式。

對他們而言很難也很罕見去承認他們可能會錯,有些建議可能是有害的。

但有時候,我們能給的年輕世代最好的支持,是有開放的心態去承認有些過去成功的經驗不見得總是適用現今世界,永遠堅持絕對對錯而沒有灰色區域反而會限制真正的潛力,有時候與其一直說教或是給建議,我們能給最好的支持是單純的聆聽,並讓年輕人自己做決定。

作者簡介_鍾子偉(Joey)

出生於台灣,在美國長大。12歲回到台灣,20歲出版第一本書,23歲於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門工作,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台灣人。25歲在紐約Ralph Lauren實習,26歲畢業,是台灣模擬聯合國推展協會創會理事長。28歲當上中國三麗鷗總經理,現年30歲,離開三麗鷗在台北創業。著有《放膽去闖,上海職活的故事》、《記得你22歲的眼神》。

「哈佛之後的人生」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企業家 年輕人 工作
哈佛之後的人生
哈佛之後的人生
Joey Chung (鍾子偉)
展開箭頭

出生於台灣,在美國長大。12歲回到台灣,20歲出版第一本書,23歲於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門工作,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台灣人。25歲在紐約Ralph Lauren實習,26歲畢業,是台灣模擬聯合國推展協會創會理事長。28歲當上中國三麗鷗總經理,30歲離開三麗鷗在台北開始創業。

出版作品:《記得你22歲的眼神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