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週末小旅行》溪山百年古圳步道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生活 | 旅遊

週末小旅行》溪山百年古圳步道

撰文者:Tony

溪山百年古圳步道

溪山百年古圳步道是台北市政府大地工程處新規劃完成的一條水圳生態步道。

這條步道位於士林溪山里的半嶺聚落,擁有古圳、老樹、梯田、瀑布、土地公廟等人文及自然風光。

廣告

半嶺,因位於外雙溪通往坪頂(今平等里)的半山腰而得名。早期先民入墾此地,尋覓水源,修築水圳,在山坡地闢出一塊塊的梯田,種植水稻為生,在此形成半嶺聚落。

半嶺的水圳歷經百年歲月,逐漸毀損,古圳荒廢,市政府大地工程處以「活水」及「親山」為主軸,以「水之村」為主題, 營造社區環境,陸續完成了古圳的修復,並鋪設步道,沿途設有洗衣池、洗腳平台、觀景平台,並設立導覽解說文字,以恢復早期農村的風貌,同時也提供市民一處休憩悠遊的景點。

步道旁的雀榕老樹及洗衣池

百年古圳步道的入口位於至善路三段71巷21弄,就在小19公車半嶺站的對面,巷子口的圍牆有「溪山百年古圳」的標誌。

廣告

由這條鋪著整齊石板步道的巷子走進去,彎繞過幾戶人家,穿過聚落,經過一間紅磚古厝,來到了一處休憩廣場。

廣場旁有一棵雀榕老樹,樹幹滿覆綠蕨,樹前有一座小池塘,引入圳水,池邊設有洗衣台,社區家庭主婦可以來此清洗衣物。廣場另一邊,有洗腳平台,並放置了一塊磨刀石。農民從山上務農歸來時,先在此洗去塵泥,順便磨礪鋤刀等農具,然後再回家。 洗腳台後方有一棵龍眼樹,充滿了當地人兒時攀樹摘龍眼的記憶。

小小的空間環境設計,保存了當地社區的共同記憶,也勾起了我這個外來遊客的童年記憶。回想起舊時家門前的小圳溪,溪邊也有一塊塊的洗衣石,記得水岸旁有兩棵芭樂樹,品種不同,芭樂果肉一白一紅,芭樂開花結果時,孩童們攀爬搶摘的情景,此時又清晰浮現於腦海。

續往前行,變為緩緩上坡的水泥小路,前方農寮路邊有一棵高大的朴樹,樹幹須一兩人才能合抱。續行不遠,轉為石階路,兩側種有一排竹林,竹子既是農家實用的經濟作物,同時也能提供農民路途往來的遮蔭納涼。步道兩旁的山坡為農圃梯田,昔日主要種植水稻,如今景觀凌亂失序,有改闢為魚池,有改種果樹,或者搭建網室栽培蔬菜,或者已經荒蕪,由此可以看見山村農業轉型的嘗試與掙扎的痕跡。

觀景平台

爬上石階路,抵達山腰,路旁有一座大型的水泥儲水槽,左邊的水圳,就是百年古圳了。

古圳沿著山腰流至此處,進入儲水槽,以提供農業灌溉之用。步道就沿著水圳而行,一路平緩好走。

水圳路視野開闊,沿途有展望,而圳道水流滯緩,沒有生氣。步道旁另外設置了幾條長長的塑膠管,分擔了水圳的任務,也帶走了水量。

來到步道途中的觀景平台,這裡設有座椅供遊客休憩,可以眺覽外雙溪對岸的大崙尾山、雙溪中央社區及遠處台北盆地的風景。由於面向西方,所以這裡也可以欣賞夕陽美景。我在清晨時來訪,太陽東升,圳路涼爽,日曬不到,走來相當舒適自在。

過了觀景平台,水圳旁有一座古樸的土地公廟,紅磚砌造,模樣樸拙。續行不遠,就抵達步道終點的管制門。此處有一條溪澗由上而下,越過水圳路,上游河床落差處形成小瀑布。

溪山百年水圳步道全長0.5公里,從步道入口走至終點約20分鐘而已。瀑布所在的溪澗是水圳的水源之一,而水圳主要的水源更在600公尺之外,有水管沿著山腰通往水源處,而後續已不見水圳,可能已經毀損,所以才會被塑膠水管所取代。

步道終點處的旁側另有一條往上行的小徑,我以為只是通往溪澗瀑布取水的水管路而已,當時沒有特別留意。後來查閱資料,才知道這是一條農徑,可以經過上方的農園,通往平菁街,出口在大坪尾公車站附近,然後可以從洞天法國農莊(平菁街140號)接平菁步道(舊稱「平明步道」),返回半嶺聚落,與這條百年古圳步道形成一條環形路線。這樣就可以彌補平溪百年古圳步道略嫌簡短、才剛熱身就已走到終點的運動量不足之憾了。附帶一提此一訊息以供山友們參考。

原文請見

作者簡介_Tony

Tony,1961年,台北市人,一位熱愛山林的文史工作者,長期在北台灣各地旅行、登山、探索古道,著有《台灣古道地圖》、《台灣郊山地圖》、《大台北自然步道》、《桃竹苗自然步道》《宜蘭自然步道》等書。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水圳 週末 小旅行 步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Tony
展開箭頭

Tony,1961年,台北市人,一位熱愛山林的文史工作者,長期在北台灣各地旅行、登山、探索古道,著有《台灣古道地圖》、《台灣郊山地圖》、《大台北自然步道》、《桃竹苗自然步道》《宜蘭自然步道》等書。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