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國立名校大學變成窮孩子得不到的「奢侈品」,都是法令害的!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國立名校大學變成窮孩子得不到的「奢侈品」,都是法令害的!

國立名校大學變成窮孩子得不到的「奢侈品」,都是法令害的!
撰文者:柯宜姍
非法之境 2014.08.14

每年8月,總是會有大學入學相關新聞報導出現,告訴大家,那間高中出了什麼科系的榜首,該名榮登金榜的同學,她/他的家庭背景是如何,今年也不例外。

不過,新聞當中也有著以下發人省思的相關報導:台大學生有不低的比例,來自台北市高社經地區家庭;和「對照組」新聞,即因家貧而必須拼命打工的學生,「…成績優異,原本可以考上台北的台大或政大等名校,但…高分就讀宜蘭大學可免學費、領獎學金,她放棄念法律系夢想,就讀宜蘭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近八成就讀私立大學必須打工,其中近一成五從事辛苦的勞動工作」,對他們而言,即使聰明才智足夠,國立名校大學也彷彿是一個完全買不起的奢侈品,window shopping去校園逛逛看看還可以,卻沒有辦法「買」下它。

「一律平等」的教育機會?

廣告

憲法規定,人們有受國民教育的權利與義務,而且也告訴我們,國民受教育的機會,一律平等。所以,為了落實此等政策,除了少數應適用特殊教育的人士外[註1],所有國民都將適用相同的一套教育體系和制度。

以國民教育而言,現行的法律強迫6歲到15歲的國民,無論如何一定要去學校念書受教育。所以只要年齡到了,不管是男生女生、住在什麼地方、成長的環境是什麼,除非自願選擇私立學校就讀,否則大家都得按學區去上小學、念國中。

即使城鄉差距等資源分配,導致教育內容與品質不一致,強迫大家去念書的國民教育,就此而言,在形式上和實質上,或許某程度還是相對平等的。不過,將國民教育的理念往後延伸至高中(職),而在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12年國教,和隸屬高等教育的大學,此等牽涉到「晉升」制度的教育,可能就不是它表面上看來這麼平等了。

基於「相同的事件應為相同之處理」,現行設計的教育「晉升」制度,以同樣的入學要件和內容,普遍性的適用在每一個同樣要進高中、上大學的同學身上。此種立基於形式上的平等,而設計出來、經常變動的複雜的申請或考試入學方式,在每一年除了需要考生、家長和老師全心全力準備,而搞得焦頭爛額之外,同樣或近似資質的學生,卻會因為出身經濟弱勢家庭及環境,面對此種複雜的制度,欠缺資源不知如何處理,或根本無力面對,而讓他們不知所措。

廣告

不知所措的結果,要不是根本無法達標,不然就是不知如何選校,或是即使可以如願到想要的學校就讀,也會發現沒有適當而大量的補助管道(例如大量的低息貸款和各方提供的獎學金),可以讓他們安心的完成學業,只好讓他們「下放」以屈就。

鞏固於資產階級的教育

擁有資源和權力制定教育法令的資產階級,所制定出來的教育制度,雖然在形式上提供了大家平等的入學機會,卻透過實質上的各種不平等,將教育「資產階級」化,將教育-或更為優質的教育,鞏固為資源相對而言較為優渥人士的所有,而不是適才適所者的所有。

因此,貧窮或資源欠缺家庭的子女,從13、14歲開始,暑假不是像別人一樣,為了將來的升學,去補習或進修才藝,出國壯遊,而是為了賺取學費,到工地打工,結果發生死傷慘劇,也非新聞;占盡國家社會資源的國立大學,多是天龍國精華地帶的子女去就讀,就讀私立大學者,卻在拼命打工補貼家用,畢業時非但未若國立大學的畢業生,有較好的機會受到雇主青睞,念的學校也有可能因為日趨少子化,而乏人問津,逐漸倒閉退場

隨著貧富差距擴大,此種現象將日趨嚴重。因應對策,或者是給予實質不平等者適當的援助與補貼呢?

資產階級仍掌控教育法令生殺大權,兩手一攤,「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註2]。

[註1]:本文針對的是一般性教育,而非特殊性教育,例如資優教育、才藝教育,或是因為身體功能未達一般人標準所施行的教育,例如盲人教育、啟智班教育等等。

[註2]:此出自日本名作家太宰治之遺作《人間失格》。

《憲法》

第21條
人民有受國民教育之權利與義務。

第22條
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保障。

第159條
國民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

《國民教育法》

第2條
凡六歲至十五歲之國民,應受國民教育;已逾齡未受國民教育之國民,應受國民補習教育。
六歲至十五歲國民之強迫入學,另以法律定之。

《強迫入學條例》

第2條
六歲至十五歲國民(以下稱適齡國民)之強迫入學,依本條例之規定。

作者簡介_柯宜姍

在台北市出生、長大。小時候喜歡畫畫,最大的夢想曾是當漫畫店老闆,長大後卻進了哈佛法學院念碩士,當了律師。曾從律師界轉戰金融界,在美國紐約梅隆銀行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香港分行環球信託部擔任副總裁執行跨境交易,是極少數由法律界轉戰國際金融資本市場的台灣律師。離開金融界後回法律界自行創業,現為立凱法律事務所(IK Partners) 創所律師。喜歡詩歌、音樂、戲劇、閱讀、唱歌和游泳、慢跑及練瑜珈,將和朋友間的知心交流視為人生一大樂事。

「非法之境」臉書

「非法之境」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孩子 奢侈品 名校 大學
非法之境
非法之境
柯宜姍
展開箭頭

一個法律人,以不那麼法律的角度,說著當下形形色色的人生。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