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吃好食就是保健》無毒、有機、小農等於貴?120元套餐就吃得到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生活 | 美食

吃好食就是保健》無毒、有機、小農等於貴?120元套餐就吃得到

吃好食就是保健》無毒、有機、小農等於貴?120元套餐就吃得到
日本人來台灣契作的屏東牛蒡(攝影/上下游林慧貞)
撰文者:林慧貞

中午,松江市場旁的小巷子傳出這樣的對話:「這牛蒡我掛保證,要不要生吃看看?」說罷,臉上洋溢著滿滿自信的老闆,迅速拿來一根細長新鮮牛蒡,3、4個客人連皮帶肉,送往口中。「好吃耶,為什麼你的牛蒡這麼有水分,我去市場買都脆的!」「這是日本來和台灣農民契作的品種啊,只留下細的,其餘粗的全送到日本了,當然好吃啊。」

上述的對話可不是發生在菜市場,而是一間名為「食在地,台灣素」的小餐廳,透明玻璃窗上的台灣地圖,從北到南、從西到東,印著生產者的照片,和那根沒有烹調過的牛蒡一樣,原汁原味、一清二楚。

找食材,直接突襲業者工廠

廣告

店內裝潢就是一目瞭然的生產者地圖,旁邊還有小海報簡介生產者(攝影/上下游林慧貞)

這家今年2月才開張的素食餐廳,藏身在台北行天宮附近的錦州街,簡單擺上七、八組塑膠桌椅,加上一個冰箱和小櫃檯,遠遠看就跟普通小吃店差不多,但只要仔細留意門口的生產者地圖,馬上明白這家店臥虎藏龍。

「把食材全部公開,就沒有食安問題,」50多歲的老闆林朗秋戴著眼鏡,瘦瘦高高的身軀掛著一條綠色圍巾,說到食材,眼睛都亮了起來。他說,拿得出證明的人,要嘛問心無愧,要嘛違法事情早就隱藏好了,「只靠一張薄薄的紙確保食安,是件很偷懶的事。」

不迷信標章報告,能進到店裡的食材,都是他從網路、產地一個個打聽拜訪,到田裡和農民面對面溝通,光找醬油就花了2、3個月,跑遍全台20家工廠,「好東西不怕人家看,全部的供應商我都可以公開,你拿隨身碟存都沒問題。」他自信地說。

廣告

當了保健食品業務30年,林朗秋有一套觀察工廠的小撇步,業者說取得ISO認證,他在電話中詢問工廠管線怎麼配、水路往哪走,下次打電話時,不忘提醒業者:「你上次說那個管線啊⋯⋯」,考驗業者說法是否一致;甚至藉故買產品,直接突襲業者工廠。

選用當季小農食材,順天吃飯

林朗秋在食品保健廠工作半輩子,卻在人生下半場轉業,還堅持走友善餐飲的窄路,他說得雲淡風輕:「因為我認同這片土地。」跑業務嚐盡全台美食,他發現,這塊土地總有一些傻瓜,默默守護祖傳味道,40歲青農甘願放棄生技公司職位,回鄉種牛蒡、來自韓國的媽媽堅持使用沒農藥的高麗菜做泡菜,種下他開台灣料理店的心願。

開設素食店則是誤打誤撞,一開始本來提供葷食,但可能受到簡樸背景吸引,走進來的顧客有8成吃素,他和老婆索性主打素食店。

很多人把有機、素食,和昂貴劃上等號,但這裡的餐點每份不超過120元,75元的素香飯,鋪著滿滿的非基改豆皮、有機青江菜、小白菜、紅蘿蔔、無農藥台版越光米,只用簡單的醬油調味,附贈無限量供應的味增湯和桂花烏梅汁,不像一般餐飲店淡如水的免費冷飲,林朗秋堅持採用台南無漂白天然紅冰糖,每週六晚上親手熬製8小時。

一份籐原豆腐套餐120元,附贈無限供應的非基改味增湯,和精心熬煮的烏梅汁(攝影/上下游林慧貞)

店內的米,來自台中大甲30歲的農民馬聿安。談起這段緣分,林朗秋臉上掛起微笑,他說,一開始透過網路和朋友介紹,選了幾個農民留聯絡訊息,本來已打算買某農會的米,但馬聿安趕在最後一刻聯繫,洽談時,這個頂著博士生學歷的年輕人,從選用台南16號品種,講到何時施肥、種法、留種。

看著他熱切解釋的神情,林朗秋心想:他不就跟我一樣,想要認真連結這塊土地嗎!雙方一拍即合「食在地,台灣素」,就此成為馬聿安在台北第一個銷售點。林朗秋打包票說:「這可能不是最好吃的米,但卻是台灣囝仔最用心種出來的米。」

這間店裡,大部份的食材來自和馬聿安一樣的小農戶,每天都有「開獎時間」,連老闆都不知道每天的菜色。昨天下午訪問到一半,一大箱青菜從西螺遠度而來,拆開禮物,今天的獎是當天現摘的青江菜、蘿蔔,在炎熱的夏天,這樣的菜色已算不錯。

但為何偏好找小農合作?「在台灣,友善環境小農的處境很可憐,大通路一次要500公斤,考量成本,不會找10個農民各分50公斤,」他語帶無奈地說,每個人都只想壓低採購成本,小農永遠被犧牲。

內採用小農無毒米,吃完還可直接買(攝影/上下游林慧貞)

平價有機省錢法:減少食材浪費

然而,林朗秋不是佛心來著,也不是浪漫主義者,管理出身的他,對數字比誰都敏感,雖然進價高,但餐廳已能做到損益兩平,祕訣無他,只是減少食材浪費。

他拿出兩顆彩色甜椒,指了紅椒略顯暗紅的底部解釋,這是水傷,另一個黃椒鮮豔漂亮,但尺寸小於一個拳頭,「這樣的次級品,農家至少有3分之1,價格打對折再對折可能都還沒人要買。」其實,上不了市場的彩椒,削成小塊燙過後,和一般彩椒沒兩樣。

黃椒尺寸太小就被打為次級品,紅椒則是遭遇水傷,色澤不整齊(攝影/上下游林慧貞)

此外,其他商家挑掉的葉菜可能高達一半,這裡能用就用,耗損率最多不超過3成;盡量選用家常、大宗農作物,捨棄一斤600元的蓮子。

最重要的是,這裡充分實踐「直接跟農夫買」的精神,林朗秋說,傳統產銷經過層層轉手,農民拿到的錢不到末端價一成,這次颱風後他比較,一般餐廳拿到的慣行菜價格,竟比他的進貨價還高。

業務的訓練,讓他發展出隨機應變的功夫,曾有農民忘記寄貨,前一天晚上11點才打電話通知,他馬上叫農民把車子停到交流道,找野雞車連夜送貨;再不行,各自從雲林、台北到苗栗會合。總之,除了老天爺的脾氣,什麼事都能解決。

吃好食,就是最好的保健

素香蓋飯鋪上滿滿的有機蔬菜,主打平價有機(攝影/上下游林慧貞)

把錢省在該省的地方,加上臨機應變的行動力,「食在地」成功打出在地特色,加上最佳大廚—老婆李玲燕的鼎力支持,已有忠實客戶天天報到。

住在附近的黃光嫻吃到變朋友,昨天下午光臨時,還特地送老闆一包鳳梨乾,她讚不絕口地說,添加冰糖的烏梅汁嘴巴會酸酸的,這裡完全不會,可見老闆小細節也很用心。

林朗秋坦言,清淡的口味年輕人較難接受,雖逐漸獲利,來客量仍不穩定,「但同樣面對業績壓力,現在走得更踏實,」未來希望能拓展分店,採用更多小農食材。「其實我何德何能,根本沒什麼技術,是農民原料好。吃好食物,就是最好的保健。」

※本文獲「上下游」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_上下游News&Market

(1) 建立一個關注農業、食物與環境議題的網站,一方面聘請專職記者進行專題報導,同時也邀請各界作者,在此發表包含食物、耕作、農地保存、食 育教育、綠能生活的文章,交換更多元的訊息。
(2) 主動進行農產品開發,提供給消費者健康的在地食物,也讓農村的經濟更活潑。
(3) 提供其他對友善土地有幫助的相關產品,讓消費成為改變的力量。

「上下游News&Market」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台北小農餐廳
上下游News&Market
上下游News&Market
上下游News&Market
展開箭頭

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是一個關心農業,以及友善土地議題的社會企業,我們主要推動下面三項工作: (1) 建立一個關注農業、食物與環境議題的網站,一方面聘請專職記者進行專題報導,同時也邀請各界作者,在此發表包含食物、耕作、農地保存、食 育教育、綠能生活的文章,交換更多元的訊息。 (2) 主動進行農產品開發,提供給消費者健康的在地食物,也讓農村的經濟更活潑。 (3) 提供其他對友善土地有幫助的相關產品,讓消費成為改變的力量。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