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台灣人的怪怪國際觀:「我們這是做外銷的,很厲害捏!」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台灣人的怪怪國際觀:「我們這是做外銷的,很厲害捏!」

台灣人的怪怪國際觀:「我們這是做外銷的,很厲害捏!」
來源:Ian Liao@flickr, CC BY 2.0
撰文者:劉揚銘
獨立觀點 2014.05.02

在台灣談經濟,大部分時候不是經濟學,而是經濟神學。我們有許多不可質疑的教條,比如「台灣市場太小」「經濟成長要靠外銷」「賺不了外匯的產業沒有競爭力」「你做服務業當然薪水比較低」。

大部分人嘴巴說的「拚經濟」其實就是「拚出口」。在這種萬般皆下品,唯有外銷高的經濟觀之下,不禁令人好奇,如果台灣人統一地球,大概也只能外銷到天狼星才能發展經濟吧!(先不要問天狼星在哪,總之是一個GDP比地球高很多的地方,畢竟不外銷難道你想鎖國……不,鎖星嗎?難道不怕地球被銀河系邊緣化嗎?)

你得承認,如果一個沒有外星貿易的地球也能創造經濟成長,沒有外銷出口的台灣當然也行。注意,這裡不是說對外貿易不好,只是提出一項事實:即使沒有外貿,或進出口互相抵消(出超等於零)的經濟體,也能夠發展經濟──靠的是創新、技術進步提升生產力、創造新市場來促進民間投資與消費。用專業術語來說,這叫做內生型的經濟成長(endogenous growth),無關任何外部條件。

廣告

走過經濟奇蹟的台灣人,都被教育成認為「賺外匯」比「賺島內的錢」還偉大。正是這種「唯有外銷高」的信念,形塑了我們偏頗的國際觀,導致當前經濟的種種問題──GDP無感成長,受僱階級薪資低落,加工出口的幽靈纏繞不去,認為厲害的人應該出國、留在本土很沒競爭力。

台灣人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出口貿易占台灣GDP的70%,所以經濟成長大部分要靠外銷」。例如馬總統今年3月23日針對服貿協議開中外記者會的時候,就有這麼一句:「各位都知道,台灣是一個小而開放的經濟體,經濟成長7成要靠對外貿易。」

注意,這句話是錯的!

的確,台灣的出口貿易額大概有GDP的7成那麼多,但是出口額還要減掉進口(也就是所謂的淨出口),才構成GDP的元素。而台灣的淨出口只占GDP總額的10%不到,也就是說,一年的經濟總額有90%以上要靠內需,其中民間消費大概就占掉60%,投資和政府支出大概分占20%與10%。

廣告

我們這麼說吧,如果家裡有4個小孩,老大賺了6成的錢,老二賺了2成,老三和老四各賺了1成。結果老爸卻說,想讓家裡更有錢,投資重點應該放在小弟身上,你覺得這有道理嗎?

●主計處2013年的統計:
(國內生產總額)GDP/14.5兆=
(民間消費)8.7兆+(投資)2.8兆+(政府支出)1.7兆+(出口-進口)/10.6兆-9.3兆

過去我們老是認為賺外匯很棒,為什麼?外匯耶!同一個東西外銷到先進國家可以賣更高價啊,台灣人又不喜歡貴的東西!賺了外匯可以回來發展經濟啊,賺新台幣,感覺錢都在同一個地方打轉,不會增加(那麼你得先解釋,為什麼錢都在地球裡打轉,也能增加)。

我們認為把最好的產品賣給外國人,很值得驕傲,農人說出「阮這攏系做外銷ㄟ呢!」的時候,臉上總是笑得開懷,很多品牌廣告主打的是「行銷歐美數十國,現在回到台灣」,電子大廠老是把規格最好的產品先賣到國外,因為台灣市場很小不夠看,跟大客戶做生意才有得賺。

當然,賺外匯是提升收入的捷徑,但重點在於賺了外匯要「回來發展經濟」,設法用這些用多賺的錢提高國人的收入,增加民間消費與投資,才是完整的方法。但是在「唯有外銷高」的心態之下,我們老是壓低匯率、用租稅優惠來補貼出口產業,寄望它們帶動經濟,卻也造成內需發展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舉例來說,有個家庭一開始比較窮,老爸拿三個哥哥賺來的錢去補貼小弟,讓小弟有能力把產品做好,賣給比較有錢的外國人。沒想到小弟賺了外匯回來,老爸卻不用錢回饋家人,反而繼續堅持:「家裡只能靠小弟賺錢了,哥哥們賺不了錢是因為太沒競爭力,我們要繼續投資小弟才行!」幾個哥哥還很被虐狂地想,沒錯啊!因為我們只服務家裡的市場,薪水低很正常的……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新台幣貶值是好事」,貶值對做外銷的人很好,但是台灣真正從事外銷的人口有多少?估計不會超過35%(把所有製造業、金融業的就業人口加起來,也才占31%),我們要求內需市場的大部分人勒緊褲帶,用各種政策支持外銷,還集中到更少數的資通訊與電子產業上,扶植了許多工商大老。再讓他們繼續綁架租稅、匯率各種政策,還回頭說:「服務業就是沒有外銷競爭力,所以賺不到錢!」真不知拿掉匯率和租稅優惠,讓市場真的回歸「自由競爭」之後,這些企業的競爭力還剩下多少?

「萬般皆下品,唯有外銷高」的神學,已經影響到台灣的經濟結構,過度偏斜依賴出口產業,就更容易受到國際景氣的衝擊,也造成國內薪資停滯不前。我們當然不是說外貿不重要,而是要指出內需產業長期被忽視、歧視的現象。只要低匯率、救出口的思維無法反轉,我們的薪資就沒有成長的餘地,GDP永遠只會無感成長。

經濟發展本來就應該內外兼顧,如果GDP總額全世界排名第27的台灣,都自認為內需市場太小、小到不值得發展,那排名後面的140個國家大概也只能出口到美國或等死吧!永遠只有一招「出口拚經濟」的經濟學,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難道創新技術、提升生產力的內生成長,不值得我們發展(喔,想發展你可以到國外呀!台灣市場很小,做不起來的啦,然後厲害的人只好離開這個經濟體),非要繼續30年來壓低成本賣給有錢人、努力賺價差的方法嗎?

破除經濟神學的第一課,就是看穿出口救經濟的神話,我們已經做了太多向外看、外求於人的努力,該是時候重視內需,打造一個內外兼顧的經濟體。

2013年各產業就業人口比例(單位:千人)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勞工統計:各行業就業人口

有關讀者留言,以下是我的回應:

GDP組成的數字,筆者的理解並沒有錯誤;而讀者指出,「拿掉出口就剩18%」,則是為了凸顯出口對台灣的重要。

要特別強調的是,這篇文章的觀點,並沒有「否定」台灣外銷或出口的重要性,而是希望台灣能夠擺脫「萬般皆下品、唯有出口高」的思想。所以與讀者們指出「出口對台灣很重要」這一點是不衝突的。的確,出口對台灣很重要,但「不是只有出口重要」。正如筆者在文章中所寫的:「我們當然不是說外貿不重要,而是要指出內需產業長期被忽視、歧視的現象。

一個體質良好的經濟體,必須是外銷和內需兼顧。台灣的問題絕對不是「外銷不夠」,而是「島內投資不足」。從下表中可以看出,我們最喜歡用來比較的南韓和香港,投資佔GDP的比重都在25%以上,但台灣卻不到20%。但台灣淨出口佔GDP的比重,卻比南韓和香港高出數倍。

資料來源: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fields/2259.html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如何外銷 台灣外銷產品 台灣外銷產業 台灣內需市場 外銷 台灣外銷 台灣 外銷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