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週末小旅行》[宜蘭大同].寒溪神社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生活 | 旅遊

週末小旅行》[宜蘭大同].寒溪神社

週末小旅行》[宜蘭大同].寒溪神社
寒溪吊橋
撰文者:Tony

宜蘭大同鄉的寒溪部落,族人來自泰雅族南澳群,日治時代明治45年(1912)由南澳山區遷徙至此, 包含寒溪社、四方林社、小南社、大元社、古魯社等五個部落。如今分別居住於寒溪、新光、華興、自強等四個社區。

寒溪,舊稱「寒死人溪」,是番社坑溪的支流,由於溪水特別冰涼,而被稱為「寒死人溪」, 日治時代《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1907~1917)即標示此地為「寒死人溪」,並註明是塔貝賴社(To-Be-Ra)的移住地。 寒死人溪後來改稱「寒溪」,而遷入此處的塔貝賴社,就被稱為「寒溪社」。

寒溪部落位於宜33線里程9.5K處,最著名的景點是寒溪吊橋,長達324公尺,是宜蘭縣第一長的鋼索吊橋, 如彩虹般的跨越河床寬闊的番社坑溪,連結對岸的華興社區。 華興社區的住民來自泰雅族南澳群的魯奇雅伕社(Regea),明治45年(1912)遷移至此地, 改名為「大元社」,是寒溪五社唯一定居於番社坑溪左岸的部落。

廣告

寒溪吊橋來回的距離長達0.6公里,加上橋上停留看風景,來回步行時間一、二十分鐘,已算是一條健行散步的吊橋步道了。 橋下寬闊的河床,枯水時期,不見流水,河床可以行駛車輛,兩岸的運輸往來,不必繞遠路。

寒溪吊橋的橋頭附近,就是寒溪部落的核心區域,派出所、小學、社區活動中心、教堂、 住家、民宿、餐廳、雜貨店都集中於這一帶。

寒溪國小,是一所百年小學,創建於日治時代大正3年(1914), 前身為「寒溪蕃童教育所」。校舍前有一棵老樟樹,枝葉茂盛, 而日治時期的校舍已無留遺跡。

寒溪國小

廣告

穿過校園操場,來到校園一角的遊戲場,看見一條石階健康步道,通往小學的後山腰的寒溪神社, 這是我探訪寒溪部落的主要目的地。

拾階而上,才約二、三分鐘,就看見右側草叢佇立著片片板岩堆砌的駁坎, 是寒溪神社的山坡護牆。步道的左側的路旁有一長方形的石槽, 是昔日神社入口的手水缽,以供參拜者洗手與漱口之用。信眾在此潔淨,然後進入神社,以表敬意。

從步道轉入右側的小徑,進入神社遺址。寒溪神社的格局大致維持完整,依山坡築成上中下三層平台, 中軸線的寬闊石階通道為神社參道,信眾由下拾階而上,來到拜殿,然後向最上層的神社本殿膜拜。 參道路旁及廣場有略為破損或殘破不全的御神燈(石燈籠),而雜草蔓生,環境髒亂,顯得荒涼。 從現場看來,神社曾經整理,並鋪設一些新的步道,有栽種杜鵑花及櫻花,曾經幽雅, 或許後來遊客不多,又缺乏維護,變得像廢墟般,就更難吸引遊客的造訪了。

寒溪神社(寒溪祠)

寒溪神社最具歷史特色的遺跡,是神社的拜殿遺址旁的廣場立有一塊「銃獵之廢」石碑及「誓詞碑」。

日本人以武力促使台灣原住民部落歸順後,即強迫收繳部落的槍枝,以防範原住民再以武力抗爭, 同時也可防止部落之間的戰爭。

寒溪五社共立的「銃獵之廢」碑及誓詞碑,是在昭和8年(1933)。這一年,寒溪神社落成。 族人在神社立碑立誓將遵守規範,不會使用槍械,會遵守政府的政令。

寒溪神社,正式的名稱是「寒溪祠」,是屬於位階較低的地方性神社,祭祀日本天照大神和白北川宮能久親王。 寒溪祠是當時日本推動「皇民化運動」時期,「一庄一街一神社」政策下的產物, 台灣各地的街庄與原住民部落都紛紛建立這種地方小型神社,而台灣本土的宗教信仰則開始受到打壓。

這場隆重熱烈展開的建造神社的運動,短短十餘年之後,就隨著日本戰敗投降,而消聲匿跡。 台灣各地的日本神社,或被舊物利用,改造成忠烈祠;或者拆除改建,移作它用;或任其荒廢於原址,淪為廢墟。 寒溪神社也沒有能逃過這樣的命運。

日本神社消失於台灣,直接的原因當然是來自戰後遭到國民政府的清算破壞, 而更根本的原因,則是因為神社的宗教信仰,並不曾真正的在台灣獲得人心。

戰後的台灣,又經歷時代的動盪,歷史變得詭吊, 一些台灣人在心情上反而懷念起日本人的統治時代。

然而即使情緒如此, 我所認識的這些老一輩的台灣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祀奉日本的天照大帝, 心中信仰的仍然是台灣傳統的神祇,如媽祖、佛祖、觀音菩薩、天公、王爺、開漳聖王、三官大帝、三山國王、土地公、地基主,或者是信仰其他的宗教。

堅定的宗教信仰,能承受苦痛,以抵抗來自政治的迫害,雖然會因被打壓而沉寂一時, 但總能默默流傳,以等待復興之日。 今日的台灣社會,人民已享有宗教信仰的完全自由,即使有民眾興建日本神社,願意祀奉天照大帝, 也不會受到政府或別人的干預。然而沒有人會這麼做,事實明顯可見。

日本神社是外來的宗教,並不是其不得人心的原因。 天主教及基督教的信仰,也是外來的,而且最晚進入台灣的山地部落, 如今則成為台灣原住民最虔誠的宗教信仰。

失敗的豈只是日本神社而已?天后媽祖、關聖帝君、開漳聖王、三山國王、清水祖師爺等神功顯赫的漢人神祇,直到今天, 都還難以立足於台灣的原住民部落。其歷史原因,與日本神社的情形有前後相似之處。

原文請見

作者簡介_Tony

Tony,1961年,台北市人,一位熱愛山林的文史工作者,長期在北台灣各地旅行、登山、探索古道,著有《台灣古道地圖》、《台灣郊山地圖》、《大台北自然步道》、《桃竹苗自然步道》《宜蘭自然步道》等書。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小旅行 週末 大同 宜蘭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Tony
展開箭頭

Tony,1961年,台北市人,一位熱愛山林的文史工作者,長期在北台灣各地旅行、登山、探索古道,著有《台灣古道地圖》、《台灣郊山地圖》、《大台北自然步道》、《桃竹苗自然步道》《宜蘭自然步道》等書。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