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中國創業家,活下去才重要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創業心法

中國創業家,活下去才重要

中國創業家,活下去才重要
中國美國國旗
撰文者:changyn
科技報橘 2011.11.01

TechCrunch Disrupt第一次在美國以外的地方舉行,選在北京。

為什麼是北京?因為中國市場,屬於,真正的創業家。那些極度渴求成功、願意為了成功冒險犯難的創業家。

這是為什麼,TC disrupt必須選在這裡。

廣告

近一年去過北京或上海的人,一定會對整個社會追求成功的絕對飢渴狀態,印象深刻。

吃火鍋沒位置要排隊,你可以在旁邊下棋、讓專人清理你的眼鏡、作水晶指甲。即使位置不夠,也要無所不用其極地,把客人留在餐廳裡。入座開始用餐,你可以指定自己的服務員,想要下麵條,麵師傅走到你身邊直接打拋麵條給你看。看見客人受傷手上綁著繃帶,服務員在飯後水果盤上,用番茄醬寫著「早日康復」。即使已經吃飽要離開,也要無所不用其極的,讓客人想要再來光顧。

 同樣的例子,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21歲已經學了三年功夫的按摩師傅,清洗時動作細柔,按摩時力道有致,茶冷了,立刻幫你換上一杯,你沒開口他不會煩你,看你想聊天,他一臉熱誠的和你說著,他怎麼從鄉下內地來到大城市,還有他怎麼努力攢錢,準備三年後自立門戶也開家按摩店。這個打扮其實還蠻入時的年輕人,很明確的讓我知道,如果我真的對他個人的故事這麼有興趣,他可以有問必答,只要在他服務的這段期間讓我感到賓至如歸就好。

說真的,我在台灣還沒這麼輕鬆地跟替我服務的人相處過。或許是因為,他那麼專注著在做著他的工作,同時心中充滿希望的那個樣子,讓我感覺,我也對著他24歲創業當老闆的人生大計有了點貢獻,也跟著愉快樂觀起來。

廣告

專門關注亞洲科技業發展的科技部落客Willis Wee描述自己的中國經驗。他說自己其實從來沒真的喜歡過中國,但這幾年卻被中國市場「驚人的能量」所深深吸引。在北京的咖啡館,你可以隨時見證「新事業的開展故事」。免費的wifi,中文或英文的交談,聊的,都是怎麼開始一個新的事業。在北京,Wee遇到愈來愈多國外人,少數已經在中國待了10多年,還能用中文和本地人溝通,做的事業或許不同,但都有個共同的感觸:整個中國,因為處處是機會,而充滿著興奮樂觀的氛圍。

來自新加坡,大陸排名前幾名的團購網站窩窩團創辦人James Tan,大學時就到北京念清華,和清華的同學一起創業,窩窩團今年底即將上市。James說,

「如果你一樣每天都得花上24小時專注在創業這件事情上,那麼為什麼要選擇小市場,而不到龐大的市場例如中國直接闖蕩呢?」

中國市場的大,對網路服務而言,非常重要。今年初才上線的通訊App微信,用戶已經將近2億了,這樣的成長速度,沒有其他市場跟得上。但是,這個市場不只大,競爭還非常激烈。對很多還沒進入中國市場、對中國不熟悉的人來說,政府的管制和山寨文化,特別是後者,都讓大家看著中國大餅,卻遲遲不敢前進。

TCD Beijing昨天早上的演講,從騰訊的馬化騰,Rovio的Peter Vesterbacka,以及Jawbone的Rahman,幾乎或多或少都會觸及這個議題:山寨抄襲的文化,使得創新事業在中國市場很難被公平對待。

我覺得馬化騰的回答,相當中肯。他比較矽谷與中國市場的差異。在矽谷。一個創新idea在商品化之後,至少會有3~6個月的領先期,因為其他公司不會這麼快跟上。但是在中國市場,大家幾乎是在同一天甚至同一小時看到來自TechCrunch、techmeme大量科技部落客的文章,一看到這些中國所没有的商業模式,一周之後,當美國的商品還在調整時,同樣的idea可能就有數十家甚至上百家的相關新創公司成立了。

創新工場輔導的點點網創辦人許朝軍在月初到台灣參加兩岸青年論壇時直言,點點網的idea很簡單,看歐美市場,找到一個中國沒有的,然後直接移植。「點點網就是美國的tumblr(編按:一個新型的部落格服務)。」許朝軍不覺得這有什麼好掩蓋的,因為這是事實,對他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這個idea怎麼來,是他怎麼讓點點網在這麼嚴酷的競爭下,持續營運、快速成長。

對中國的這些創業家而言,難的不是有一個想法,難的是永遠跟上快速變化的市場腳步。重點不是移植,重點是發展。

馬化騰說,因為山寨服務出現的時間快到讓人措手不及,所以即使是騰訊這麼大的公司,都一樣受到嚴峻的競爭考驗。規模不是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迅速適應使用者需求才是在中國維持優勢的主要原因。所以,他每天戰戰兢兢,擔心騰訊沒跟上發展趨勢,擔心對用戶需求反應過慢。

Wee自己這麼評價中國:

「認真的創業者會想著如何跳脫舒適圈,以開創真正的事業。中國是他們最佳舞台。(China is a perfect place for serious entrepreneurs who are willing get out of their comfort zone and explore.)」 

李開復離開Google創立創新工場時說,他離開,是因為想要把20年在蘋果、微軟和Google的創業與經營經驗傳承給中國年輕人。媒體怎麼能接受這麼正面的說法!因為李在Google的權力被架空而退出等說法開始流傳,但我卻願意相信李開復的說法。

2005年開始幫Google打中國市場,李開復比誰都要更深刻感受那股興奮樂觀的氛圍,任何具有開創性格的人在那樣的環境,都難免要心癢難耐,尤其是對李開復這樣在歐美市場為人作嫁多年的人。他當時在微博公開說明,「我想用自己的主動性做一個掌控全局的工作。我已經到了這個人生階段,再不去做,我真的很怕來不及了。」如果沒有處處是機會的樂觀氛圍,李開復如何放得下。

創新工場一開始就設定把75%的資源挹注網路業,因為這是機會最多的領域。為了讓創新工場走得更快更穩,過去神祕的李開復自此之後對媒體友善親和,只要確保不傷害創新工場的形象,他大部分的邀訪和活動都會參與,這次TechCrunch Disrupt北京場,也是李開復主動促成。和那個21歲的小伙子一樣,他可是很認真的在中國市場實現自己的創業大計。

在歐美市場,在Steve Jobs、Bill Gates和Eric Schmidt手下工作20年。李開復絕對是個serious worker,同樣的,他也是個serious entrepreneurs。他今天的演講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對中國公司而言,歐美市場應該是開拓領土最後的地區;我更傾向去開發非洲或東歐的市場。」

創新工場無法代表整個中國創業市場的面貌,但這句話,我相信絕對具有代表性。當大家把眼光放在已經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時,在中國的創業家們早就把眼睛放在其他更具高度發展潛力的開發中市場,他們在中國的競爭市場下的試煉,絕對有助於他們在這些地方發展。

本文獲「科技報橘」授權刊登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中國 李開復 創業家 中國市場
科技報橘
科技報橘
TechOrange
展開箭頭

TechOrange,專門追蹤全球網路產業的科技網誌。提供網路創業者、行銷人員、媒體人員關於網路的資訊與知識是我們的任務。文章輕薄短小,吸收科技新知沒負擔,每天大概花吃顆橘子的時間來瀏覽就夠了。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