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有愛才能微笑說再見!兩部電影看安樂死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有愛才能微笑說再見!兩部電影看安樂死

撰文者:朱全斌

在華人的文化中,一向避談「死亡」,尤其對長者更是忌諱。但近年來媒體上卻有不少跟安寧照顧相關的討論,足見國人開始重視如何走得不痛苦、走的有尊嚴這個議題,而公開表示希望得「善終」的人也越來越多。

西方先進國家在這方面就比較開放,有十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將安樂死合法化,而荷蘭和比利時更允許並以法律保護醫生協助無法治癒的病人安樂死(euthanasia)。

瑞士的「尊嚴」機構則替因疾病無法醫治而求死的病人提供自殺的協助。在簽署過協議書並經過有關單位的審核後,醫生可以提供毒藥給想結束生命的人,但是病人必須自行吞服,並稱之為「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

廣告

最近看了兩部關於安樂死的電影,都是以瑞士的做法為核心,一部是由BBC拍攝並贏得國際艾美奬的紀錄片《死亡處方箋》(Terry Pratchett : Choosing to Die)(2011), 另一部是由法國導演史帝芬布賽拍攝的劇情片《春日光景》(Quelques Heures de Printemps)(2012)。不過在分別看過這兩部片後,我對「協助自殺」的看法卻呈現兩極。

《死亡處方箋》的主人翁泰瑞.普拉契特(Terry Pratchett)是英國著名的奇幻作家,他在2007年得知自己罹患阿茲海默症,便考慮以安樂死的方式提早結束生命。紀錄片等於是他的田野調查,其中訪問了三位漸凍人,包括71歲的百萬富翁、42歲的帥氣中年人和退休的計程車司機,以及一位因阿茲海默症而接受協助自殺的遺孀。受訪者想要提早結束生命的理由,都是要走得有尊嚴,不想陷入需要完全依賴以及拖累他人的處境。攝影機甚至陪著富翁走了最後一程,讓觀眾親眼見證了他的自我了結。

雖然這段畫面引起極大的爭議,但是可以在親人陪伴下心無罣礙、很平靜的走向生命終途,看起來的確是優於讓病情持續惡化,讓自己跟周遭人都更受苦的一種選擇,問題是人是否擁有這種選擇的權利呢?

《春日光景》中的個案則是一位居住在法國布根第鄉下的母親,她在癌末階段選擇留下跟她不和的兒子,提早結束生命。導演關心的重點並非在安樂死是否道德,而在探討真正支持人活下去的力量是什麼?

廣告

影片以非常寫實而壓抑的方式讓我們看到,居住在封閉的狀態是多令人窒息,這位生活嚴謹一絲不苟的母親,每天過著極規律而一成不變的生活,除了一位老鄰居,幾乎不跟任何人來往,生活中唯一的消遣就是玩拼圖。她跟死去的丈夫不合,跟由獄中出來的兒子也無法相處,就這樣沒什麼感覺地走到人生盡頭。她雖然關心兒子,卻除了嘮叨不知如何表達,相依為命的母子關係卻有如寇讎。令她走不下去的應該不是疾病,而是封閉的心靈。

近年來安寧照顧的觀念與做法已經可以減輕許多癌末病人肉體的痛苦,但是心靈的空虛與寂寞卻需要愛來填補。不會表達愛是更大的疾病,但是它應該不是絕症,只要心念一轉不再矜持,立即可以改善。因此可想見當觀眾一直等到片尾,在母親吞下毒藥後,才看到母子互相示愛,有多麼扼腕,如果這一刻能夠早點發生,相信母親的選擇會不一樣。

據說向瑞士「尊嚴」申請安樂死獲准的會員,有高達七成的人最後都改變了主意,但願他們都是因為找到了愛的陪伴。

作者簡介_朱全斌

從小就喜歡接觸文藝以及表演藝術的獅子座,人生經驗過各種不同的角色,包括電視製作人、大學教授、電視台副總、紀錄片導演、廣播主持人等,也嘗試過插畫、編劇、專欄作家、音樂劇導演等角色。持續在人生中探索潛能開展的新可能。
現職:台藝大傳播學院教授兼院長
業餘:BRAVO電台『歌舞時光』節目主持人
臉書:朱全斌的粉絲團 

「朱全斌文娛筆記」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安樂死 電影 安寧電影 安樂死電影 有關安樂死的電影 阿茲海默 電影 安樂死
朱全斌文娛筆記
朱全斌文娛筆記
朱全斌
展開箭頭

從小就喜歡接觸文藝以及表演藝術的獅子座,人生經驗過各種不同的角色,包括電視製作人、大學教授、電視台副總、紀錄片導演、廣播主持人等,也嘗試過插畫、編劇、專欄作家、音樂劇導演等不同工作。持續在人生中探索潛能開展的新可能。
現職:台藝大傳播學院教授兼院長
業餘:BRAVO電台『歌舞時光』節目主持人
臉書:朱全斌的粉絲團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