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畢業後該先工作,還是念研究所?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畢業後該先工作,還是念研究所?

畢業後該先工作,還是念研究所?
來源:Tulane Public Relations@flickr, CC BY 2.0
撰文者:羅伯特.彼得斯(Robert L. Peters, Ph.D.)
精選書摘 2013.11.04

某位知名學者說過:「研究所就是學術菜鳥進到專業領域之前要經歷的受辱儀式。」

進研究所不一定要受人欺凌,但它跟大學部可能有天壤之別。許多研究生抱怨系所沒提供正式的訓練與指導。少數研究所跟大學部一樣,會提供完整的課程,研究生只需修畢學分即可。然而,多數的碩士班與全部的博士班卻要學生自己規劃學習系統。學生要自己找指導教授、提出論文題目與準備口試,甚至要建立人脈,免得畢業後喝西北風。

你讀大學部的時候,學校都把你當成小孩子。除非你燒掉行政大樓,否則你只要成績過關,鐵定可以畢業。

廣告

研究所比較像成人世界,別人會以成人的標準看待你。基本上,你就是個菜鳥同仁。你的穿著舉止與其他教職員對你的觀感都會塑造某種印象,進而影響你的未來。此時,你沒錢沒地位,最好把自己當作剛入兄弟會的成員或在職訓練生。你只是個菜鳥,必須主動積極且樂於助人。這種社會地位可能讓你感到低人一等,但你必須保有自尊與自信。

如果你很天真,誤以為憑外表評定好壞的體制大有問題,那你可能會很難調適。你可能會問:成敗與否,難道不該只看論文品質嗎?可惜,事實並非如此。你不可能閉門造車就能寫出令人佩服的高超論文。你必須與其他學者互動,才能提出好的研究成果。即便你有絕佳的論文,仍然要施展手腕,日後才能找到工作或留在學術界研究。如果你讀完碩士還想讀博士,或者取得博士學位後想謀得一份好工作,你必須以專注奉獻的精神跟自我才華來建立名聲。

學業成績只有在第一年比較重要,資格考與寫論文才是重頭戲。對於博士生或想繼續深造的碩士生而言,真正的目標是要讓指導教授或其他教授認為你「大有前途」。換句話說,你要讓教授深信不疑:當他們為你推薦工作或博士後研究的機會時,你絕不會讓他們丟臉。你一進入研究所就要不斷展現專業能力,等你要找工作時,教授自然會樂意推薦你。此外,你也必須學習如何授課、發表論文、舉辦系所研討會、替論文委員會服務,以及在飲宴中與教授們侃侃而談。

要做的事很多,你得儘早準備。別忘了,你的競爭對手可能跟你一樣聰明,甚至比你還高竿。許多學術領域的教職一有空缺,競爭都會非常激烈。

廣告

該不該讀研究所?

千萬不要看到前途茫茫而讀研究所。研究所比大學部要求更高,博士班更是如此,研究更難,花費更高,能不能畢業也在未定之天。你大學的朋友早已各奔前程,所以你的社交圈不會跟大學一樣熱絡,也難得會有朋友從旁支持。博士研究尤其令人寂寞,你會感到與世隔絕。

當你決定是否要讀研究所時,請務實一點,要衡量得失,讀兩年的碩士班都可能讓你負債累累。我發現,目標明確的研究生比懵懵懂懂的研究生更快拿到學位。如果你已找到志向,就要權衡一下繼續深造與進入職場分別會對你的生涯有何幫助。有了學位之後,你的總收入會提高嗎?你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你若不知何去何從,先進職場累積經驗可能比較好。

應該先工作嗎?

你應該考慮在讀研究所之前先工作一到兩年。有一位研究生說職場經驗很重要,所以他讀書時才能一帆風順。我訪問過許多指導教授,他們都認為先工作再回學校讀書的研究生比較成熟,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學業,不會有所耽擱,而且會因為現實世界的成就而充滿自尊,懂得如何應付求學的不安全感。某位研究生甚至說:「我一看就知道哪些學生進過職場。他們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應該先工作的五個理由

理由一:先自我充電

你若不確定能否全力以赴去衝刺學業,或者大學苦讀四年後已經厭倦疲乏,不妨離開校園一年。有些學生千辛萬苦擠進研究所,到頭來卻發現早已精力耗盡而陷入低潮。因此,別急著讀研究所,先讓自己蓄積能量,等到充滿活力時再回頭讀書,如此方能一踏進研究所就能積極爭取好名聲。

理由二:學習學校無法教你的技能

你有了全職工作,就必須大幅改變大學養成的習慣。你要每天上班,不是遇到考試時才當個拼命三郎。你會明瞭為何要仔細規劃才能準時完成長期的專案。你也會知道,大學時期認為繁重的工作量與你每天持續工作所完成的工作量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你在職場會學到文書處理與查詢資料的能力,還會學到簡單的訣竅來以迅速完成工作。

理由三:獲得自信

你在職場會獲得能力與自信,重拾書本時就不會認為自己比教授低一等。你會變得更成熟,能夠應付口試委員,同時孜孜不倦地學習,不會浪費繳交的學費。某位藝術史研究生說道:「出社會之後回頭讀書的學生無法忍受打混的教授與擺爛的課程。他們認為,花了錢買產品,就得買到好貨。」

如果你進過職場,就比較不會擔心如何謀生。你不會把研究所當成唯一出路。你要是不喜歡研究所,大可輟學去另謀出路。或許,你可能會愛上職場而不想重回校園讀書。

理由四:找到你喜歡的領域

你去工作就會知道自己喜歡哪個領域。你可以當研究助理或實驗室助理。你喜歡從事研究工作嗎?你最好先知道這點,免得讀研究所才發現有寫不完的學期報告。如果你想成為作家,最好到出版社上班,才會知道出版社會出哪種書籍,同時學到出書流程。

你累積了相關領域的工作經驗,申請研究所就容易多了。舉例來說,英語系比較喜歡收曾當過作家或編輯的學生。

當你工作的時候,應該隨時留意有哪些領域可當作論文題目。我發現優秀的研究生在入學前就已訂好研究題目。有一位生物學家曾在佛羅里達州的野生動物收容所工作,他看過許多野生動物因為會危害當地物種而被送到收容所。他讀碩士之後,研究題目就是收容所野生動物的管理技巧。還有一位當過顧問的研究生,她以前常輔導情緒異常的小孩,而她又擅長跳交際舞,結果這位研究生結合這兩項專長,把舞蹈療法當作碩士論文題目。

理由五:給自己動力

許多人需要學位來發展職業生涯,所以會想回學校讀書。舉例來說,有一位生物學家曾在著名技術期刊擔任四年的編輯,她跟作者們互動時建立不少人脈。她後來決定攻讀博士,以便升遷到更高的職位。結果,她的人脈在她求學過程中幫了不少忙。

有一位擁有碩士學位的歷史學家在某間阿拉斯加的州立大學任教好幾年。他為了能在學校升遷,決定去拿博士學位。他利用關係進入一間好學校,跟著一位認識的教授進行研究,最後才花20個月便取得博士學位。

可以拖多久才回學校唸書?

每個領域的情況都不一樣。英語博士幾乎都待在學術界,所以英語系學生最好別中斷學業。招生委員會有可能認為,中途輟學去上班的學生缺乏研究毅力與精神。然而,每個系所規定不一,短期中斷學業應該還無妨。某個頂尖英語系的系主任說道:「在我們招收的學生之中,一半曾中斷學業去工作一到三年。從整體來看,這些學生比直接攻讀碩士的大學生更專注與積極。」不過,這位系主任也提出警告,中斷學業很多年的學生要冒極大的風險。英語系大多不會招收大學畢業10年後才申請讀研究所的學生。

然而,在許多應用科學的領域中,許多人會重回到學校讀碩士或博士,其實是想要接受額外訓練或拿畢業證書。因此,這些領域的人可以中斷學業多年之後才回學校讀書,而且申請時幾乎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如果你打算先工作幾年,不妨先問教授的意見,或者詢問研究所的招生政策。如果你要先工作幾年,你日後最好去申請招生政策比較有彈性的系所。

我最後要提醒你:你若想先進入職場,你最好事先或畢業不久就請教授寫推薦信,免得他們日後忘記你。

你需要碩士學位嗎?

許多人讀碩士是因為不知道該做什麼,誤以為有了學位就能大展鴻圖。碩士學程比博士短,即便浪費了時間也比較不令人痛心。話雖如此,兩到三年依舊不算短。在美國私立研究所讀兩年可能要花1.5萬到2.5萬美金,而且這還不包括生活開銷。此外,學校給碩士生的補貼很少,你可能要自費或者借貸來繳學費。在求學的過程中,你也無法累積工作經驗。

沒有統計資料可顯示碩士在職場的發展,但你可以自己去探訪,先聯絡你有興趣的系所,然後找到近期畢業的學生,詢問他們尋找工作的經驗。你也可以聯絡你有興趣的公司並詢問相關人士。詢問的問題可包括:對方具備何種學歷?對方受聘人員時,碩士求職者會比學士求職者吃香嗎?碩士與學士的薪資差多少?碩士跟博士相比,薪資與職等差多少?名校畢業生比較佔優勢嗎?有沒有備受重視的碩博士學程?

有位會計師告訴我,她不需要碩士學位就能在公司立足,而且她已經升到管理階層。然而,在某些大公司上班仍需碩士學位,可能這些公司注重聲望,而更有可能是辦公室文化作祟。這些公司不想讓大學畢業生去管理教育程度比他高的下屬。

在某些狀況下,讀碩士就顯得不划算。物理治療師入行之前,通常只在大學讀過兩年,然後便在專業學校訓練三年。物理治療師大都沒有碩士學位,目前即便要擔任管理職也不用碩士學位。在化學工程的領域中,鮮少人有碩士學位,因為碩士不會比學士多賺很多。

在某些領域中,碩士確實具有優勢。中小學老師若取得碩士學位,薪水會大幅調漲,而且調薪時也調得多。此外,有MBA 學位的確可獲得更高的薪資與更好的升遷機會,名校的MBA就更值錢了。然而,非名校的MBA學位就毫不值錢,有人認為拿那種學位簡直「浪費時間」。藝術碩士學位的情況也是如此。

當你自行調查時,不要聽信學校的片面之詞。別忘了,學位能否幫助你發展事業,還得看你先前的工作經驗。一名國際關係的碩士生注意到:年薪4萬美金的紐約投資銀行家完成學業之後,可以在國際金融機構找到年薪8萬美金的工作。直接攻讀碩士的語言與政治科系學生卻無法靠學歷來找到工作。如果你進入研究所之前便已具備可行銷的技能,讀書時再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這樣你才能增加自己的「附加價值」。

如果你只有碩士學位,卻在大學任教,這時千萬得注意。如今博士滿天飛,碩士通常都被視為「低等勞工」。

另一個讀碩士的理由是,你就是想接受這種教育。最後一個理由則是,你需要先取得碩士學位來攻讀博士學位。

你需要博士學位嗎?

一、你會畢業嗎?

約有一半的博士生會中途退學,即使那些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的研究生都可能放棄。根據統計,約有1/5的人最終無法取得學位。根據心理學研究,下面這些人比較容易取得學位:

  • 已婚者:結了婚比較不會輟學,可能是因為另一半會從旁鼓勵與支持。
  • 依照計畫進行研究的學生:讀碩士時延畢的博士生比較容易中途放棄。
  • 理工科系的學生:讀物理與生物的博士生最容易完成學業,社會學系的學生其次,人文學系的學生最可能輟學。這種現象表示,理工科系的學生較常共同研究,擁有的研究經費也比較多。
  • 經濟來源穩定的學生:獎助學金非常重要,它與學生是否會輟學有關係。有全職工作的研究生很容易中途放棄。
  • 目標明確的學生:學生若目標明確,同時知道日後要靠學位找工作,就比較能完成學業。因此,計畫在大學執教的博士生比打算在中小學教書的博士生更可能完成學業。
  • 與指導教授關係良好的學生。

二、完成學業的平均時間

讀博士非常耗時。大學院校都「樂觀」預估學生花4年便可取得博士學位。然而,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的研究指出:在1994年時,學生從得到學士學位到取得博士學位平均要花7個註冊學年。某些學科的學位比較容易取得,比方在1994年時,平均花6個註冊學年就能成為化學博士,但取得歷史博士的學位則要花8.6個註冊學年。有些學生在讀研究所之前會先去工作,因此博士生畢業時的平均歲數為34歲左右。

時間就是金錢。你在研究所待一年,便是失去一年的賺錢機會。你若想讀博士班,可能必須延後生小孩:或者,你讀博士班時若生了小孩,經濟壓力會更大。因此,讀博士之前必須考慮清楚,要知道你可能未來5到10年都沒什麼收入,家庭生活難免會受影響。

在1912年時,普林斯頓大學的威斯特院長發現,研究生「不想成為學者,只想謀求好工作」。他很理想天真,認為這種行為「貪婪且危險」。我的建議恰好與他相反:除非你要博士學位來發展事業,否則別讀博士班。

三、職場充斥太多博士

多數的博士都會成為大學教授,但如今教職可是愈來愈難找。在決定讀博士班之前,先探聽一下自己專業領域的工作好不好找。你可以跟教授或顧問談談,同時接觸業界人士。你獲得教職的機率有多高,1/5?還是1/50?在某些領域中,博士幾乎都能找到工作,但在另外的領域,競爭就會非常激烈。如果你的領域競爭過於激烈,不妨考慮在相關領域另謀出路。

上一代的教授在學術黃金時代開始他們的事業。當時戰後嬰兒潮的學生逐漸長大,大學生的人數因此劇增,使得學校得大量聘僱教職人員。到了1980年代,這個趨勢過去了,學生人數減少,學校不得不減少聘用老師的人數。

在1980年代末期,研究生誤以為到了1990年代,那些在1950與1960年代聘雇的教授會大規模退休,進而刺激就業市場。只可惜,這項估計最後是錯誤的。

學校自私自利也是讓博士滿街跑的原因。學校需要博士生來授課,因此博士生數量過多才符合他們的利益。伊利諾伊大學的教授卡里‧納爾遜(Cary Nelson)說道:「授課已經變質,成為另類的剝削。若沒有好的就業機會,從經濟的角度而言,博士班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可提供廉價的教學勞力。」此外,大學的終身教職一有開缺,立即可吸引數百位高素質的博士生前來爭取。對學校而言,這何樂而不為?在1980年時,學生發現博士生會被剝削,而且讀博士之後必須中斷工作,因此申請博士班的人數就稍微下滑。當時的大學非常擔憂,於是便想辦法吸引學生讀博士班。

伊利諾大學英語系教授麥可‧貝魯貝(Michael Bérubé)用「內爆」來形容競爭激烈的人文學系博士的就業市場。就業市場一緊縮,馬上就會造成「學歷通貨膨脹」(credential inflation )。為了完成學業,博士生必須在求學時發表更多的研究報告。此外,愈來愈多的大學生與碩士生在申請博士班之前便在發表論文了。舉例而言,在1993年與1994年之間,印第安納大學有超過32%的碩士在直升博士班之前便曾在研討會或學術期刊發表過論文。

未來的就業情況可能不會好轉。雖然許多教授即將退休,但大部分學校還是遇缺不補,寧可繼續擴班,生產更多的博士生老師。

對於許多科系而言,取得博士學位後找到教職的機率比考進研究所的機率還低,而取得終身職的機率又更低了。比方說,在你的領域中,有50%的博士生能夠取得學位,其中又只有20%的人能夠找到教職,而找到教職的人只有80%能夠得到終身職。換算下來,你從讀博士班到順利取得終身職的機率只有8%。對許多科系而言,這個數字並不誇張。你好好評估一下,花4到8年省吃儉用過苦日子,就為了拼終身職,這樣是否划算呢?

書籍資料

書名:研究所這條路:升學、研究、社交、謀職一把罩的研究所生存術
作者:羅伯特.彼得斯(Robert L. Peters)
譯者:吳煒聲
出版日期:2013/09/27
出版社:所以文化

羅伯特.彼得斯(Robert L. Peters, Ph.D.)

美國史丹佛大學生物博士,也是保育生物學家,目前定居於美國科羅拉多州。    

1970年代末於史丹佛大學攻讀魚類行為博士,但求學歷程非常不順,花了八年才拿到學位,畢業後卻不想從事跟魚有關的工作,感嘆指導教授和研究的魚都大 有問題,害他把存款都花光,以致在博士班的最後一年,一邊忙著寫論文,一邊還得到餐廳打工。最後,從這些經驗中,他得到了一個教訓:如果讀書時知道該做什 麼,三年就能取得博士學位。於是痛定思痛,寫成本書。

本書出版以來,已成為廣大研究生口耳相傳、推薦的必讀經典。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要不要讀研究所 讀研究所 一定要讀研究所嗎 研究所畢業 要讀研究所嗎 該不該讀研究所 不讀研究所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