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為什麼窩在市中心的小套房,比住在郊區的大豪宅更快樂?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為什麼窩在市中心的小套房,比住在郊區的大豪宅更快樂?

為什麼窩在市中心的小套房,比住在郊區的大豪宅更快樂?
visulogik @flickr CC BY 2.0
撰文者:魯爾夫.杜伯里
精選書摘 2013.09.11

我們經常會直覺地、無意識地做出決定,事後再補上一些看似合理的選擇理由。如果拿律師跟科學家來比喻,我們的思考模式比較傾向律師,因為律師都很會先射箭再畫靶!

作者杜伯里帶著放大鏡,幫我們一一檢視3個非受迫情況下容易犯的思考錯誤,並逐一提供良方,讓我們不再輕易被自己騙了!

享樂跑步機:為何你應該縮短上班的路程?

廣告

假設有一天,你的手機忽然響了,電話另一頭有人對你說:恭喜你贏得一千萬歐元的樂透!請問這時你會有什麼感覺?此外,你認為這種感覺將維持多久?假設現在上演的是另一套劇本,你的手機忽然響了,電話那頭的人說:你最好的朋友剛剛過世了!這時你會有什麼感覺?同樣地,你認為這種感覺會維持多久?

不論在政治、經濟或社會方面,人類做預測的成績簡直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那些訓練有素的專家們,實在不會比隨機生成器好到哪兒去。如此看來,我們對於自己的感覺所做的預測,又能夠有多準呢?中了一千萬歐元的樂透,可以讓你享有好幾年的幸運感嗎?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丹‧吉伯特(Dan Gilbert)曾經針對樂透得主進行過深入研究,結果顯示:平均過了約三個月後,中樂透所帶來快感便會煙消雲散!也就是說,從銀行那裡領到一大筆錢,三個月過後,一切幸與不幸的感覺又會回復到跟從前一樣。

我有一位朋友是某家銀行的經理,他也是因為中了獎而得到一大筆意外之財。於是,他決定搬離市中心,並在蘇黎世郊區蓋了一棟自己的別墅。依照他的夢想,他的別墅不僅要有十個房間,還要有一座游泳池;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看到人人稱羡的山水美景。

在第一個星期,他整個人都散發出一種幸福的光芒;不久之後,在他身上卻再也找不到那種幸福洋溢的感覺了。六個月過後,他看起來反而還比以前更不幸福!為何會這樣?原來是三個月過後,快樂的效應早已煙消雲散;對他來說,他的豪華別墅一點也不特別了。

廣告

有一回他跟我說:「當我下班回家,打開大門之後,我再也感受不出這棟房子究竟是一棟怎樣的房子。我這時的感覺,就跟在求學時回到單人小公寓裡沒什麼兩樣!」不僅如此,更糟的是這個「可憐的」傢伙如今要到他上班的地點,每天平均得開50分鐘的車。一些研究證實,通勤最容易引發人的不滿;要命的是,來來回回的舟車勞頓人們卻幾乎無從習慣。如果你不是天生就能適應這種生活,肯定會被日復一日的往返惡夢折磨得生不如死。正如許多樂透得主那樣,豪華別墅為我朋友的幸福帶來的淨效益,其實是負的。

其他人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在事業方面更上層樓的人,平均過了三個月後,所感受到的幸與不幸又會一如往昔;因此,這些人必須一直換新車。學界將這種效應稱為「享樂跑步機」,它的意思是說:我們不斷地工作,追求升遷,希望能夠藉此享有更多、更美好的事物;可是,儘管如此,我們依然不會感到更幸福。

上面所談到的都是一些喜從天降的幸運情況。然而,那些命運多舛的情況又是如何呢?比方說,下半身不幸癱瘓,或者痛失好友,遇到這些情況又會如何?同樣地,處在不幸之中,我們也會自然而然地高估情緒持續的長度與強度。不幸遇上失戀會讓人感到天崩地裂,彷彿整個世界就要毀滅。一下子掉進萬丈深淵的失戀者,會深信這輩子再也感受不到一絲幸福。可是,轉眼過了三個月,你又會看到他們笑逐顏開,再度成為一尾活龍。

要是我們能夠清楚知道新車、新職位、新的男(女)朋友究竟可以帶給我們多大幸福,那豈不是太美了?這樣我們就能做出正確決定,而不必老是在黑暗裡摸索。是啊,要是我們真的能找出些頭緒,就這麼著手進行,的確是再美不過了。在這裡,不妨提供各位幾個經「科學」驗證過的小撇步:

(1)請盡量避免那些就算長期下來也無法習慣的負面效應,例如固定的舟車往返、噪音、持續性的壓力等;

(2)對於物質方面的事物,諸如車子、房子、分紅、中樂透、拿金牌等等,請對它們所帶來的效益抱持稍縱即逝的期待就好;

(3)對於要如何過你的生活,長期的正面影響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因此,請盡可能讓自己有自主的時間與空間。盡量去做一些投己所好的事,即便那些嗜好可能要耗掉你不少銀兩。投資你的心力去建立一些良善的友誼。

對女性而言,豐胸可以促進較長時間的快樂;對男性而言,事業則可以促進較長時間的快樂。不過,前提是在事業有進展的同時,不可跟著轉換到更高的比較團體裡。要是你晉升為執行長,而你的生活圈也變成全是執行長等級的人物,那麼,快樂的效應馬上就會跟著消散!

團體迷思:為何共識可能是危險的?

你曾經在某個會議裡保留過你的意見嗎?一定有過。我們經常在會議中保持沉默,對於所提出的議案點頭表示同意;我們總是不想成為團體裡(永遠的)搗蛋者。除此之外,我們或許對自己所持的異議也沒那麼有把握。畢竟,其他人也不是笨蛋,他們會異口同聲地贊成某些想法,自然也有其道理。就這樣,我們退縮並且噤聲。

倘若團體裡人人都這麼做,「團體迷思」便會就此產生。它的意思是說:一個由一堆聰明人組成的團體,因為每個成員都刻意去迎合被信以為真的共識,最終這個團體便會做出一些愚蠢的決定。也就是說,最後會產生出每個成員在平常情況下或許都會加以否決的一些決定。

自1960年3月起,美國的特務單位便開始組織反共的古巴裔流亡人士,希望借這些流亡人士之手,推翻古巴的卡斯楚(Fidel Castro)政權。到了1961年1月,當時美國的新科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甫就職兩天,美國的中央情報局(CIA)便將先前擬妥的入侵古巴祕密計畫呈報給甘迺迪。1961年4月,針對這項入侵古巴的計畫,美國政府高層在白宮召開一場決策會議;與會的甘迺迪及他的顧問們,全都對這項入侵計畫投下贊成票。

1961年4月17日,在美國海軍、空軍及中情局的協助下,一支由1400位古巴流亡人士組成的突擊旅,在古巴南岸的豬玀灣(Bay of Pigs)登陸。這支突擊旅的目標就是要推翻卡斯楚,無奈事與願違,更糟的是接下來的所有發展,根本完全背離美國官方事先寫好的劇本。到了第二天,完全沒有任何補給船艦到得了岸邊;先頭的兩艘補給艦被古巴空軍擊沉,後頭的兩艘見狀後逃之夭夭。才短短一天時間,這支突擊旅就被卡斯楚的部隊團團包圍。到了第三天,倖存的1200名突擊戰士全數被捕,淪為戰俘營裡的階下囚。

甘迺迪的「豬玀灣入侵事件」(Bay of Pigs Invasion),被認為是美國外交政策上的最大敗筆之一。這次的行動失敗,坦白說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真正令人意外的是,麼離譜的計畫為什麼會通過呢?這次行動的所有假設前提,很明顯都是錯的。例如,美方太過低估古巴的空軍戰力。還有,原先美方盤算著,若是這支由1400位古巴流亡人士組成的突擊旅不能一舉得手,他們可以轉進艾斯坎布雷山脈(Escambray Mountains)躲藏,並以該處為根據地,展開對抗卡斯楚的游擊戰。

然而,如果稍微去瞄一下古巴地圖,不難發現這個設定好的逃亡地點,與豬玀灣之間的距離實際上長達150公里,更不用說中間還隔著一大片難以穿越的沼澤區。可是,那又怎樣呢?甘迺迪跟他的顧問們,這些美國政府史上數一數二的聰明人,還不是同意了這麼離譜的一項計畫。這不禁令人好奇,1961年的1月到4月間,甘迺迪這幫人馬到底是出了什麼事,怎麼會如此恍神?

心理學教授艾爾芬‧詹尼斯(Irving Janis)[1]曾針對許多失敗的決策進行深入研究。根據他的研究結果,這些失敗個案都有一個共同點:一個共謀團體裡的所有成員,會在不知不覺的狀態下,藉由構築錯覺培養出某種「團隊精神」(esprit de corps)。其中一種錯覺就是對「不敗」的迷信。

比方說,成員們會相信:「要是我們的領袖(在上述的案例中為甘迺迪)及整個團隊都堅信這項計畫可行,那麼幸運就會站在我們這一方!」跟著,便會產生「全體同意」的錯覺。比方個別成員會認為:「若是別人全都意見一致,那麼我的異議必然是錯的!」如此一來,人們便不願成為可能破壞團結的攪局者。最終,我們會因能夠歸屬於團體而感到欣慰,畢竟堅持己見可能意味著會被團體掃地出門!

團體迷思也發生在經濟活動裡,經典的案例之一就是2001年瑞士航空(Swissair)的倒閉。當時瑞航執行長身邊圍繞著一群顧問,他們一直沉浸在過往的成功裡,因此對擴張策略帶來的高度風險,竟然沒有人提出異議,以致最終不幸得出一個強有力的錯誤共識。

結論

當你身處一個具有高度共識的共謀團體,即使其他成員都不想聽,你也一定要勇敢表達出自己的意見。請細心地探求所有未言明的假設前提。在緊急的情況下,就算冒著被溫暖的團體掃地出門的風險,你也要挺身而出,直言不諱!倘若你是某個團體的領導者,那麼請你指定某位成員擔任「魔鬼代言人」。他鐵定不是團隊中最受歡迎的人物,不過或許是最重要的人物!

[1]1918-1990,團體迷思現象的提出者。

社會性懈怠:為何團隊會讓人偷懶

西元1913年,法國農業工程師林格爾曼(Maximilian Ringelmann)對馬匹的拉車能力進行了一些測試。他發現到:如果讓兩匹馬同時去拉一輛馬車,這兩匹馬所出力量的總和,並不會等於只用一匹馬去拉車時,該匹馬所出力量的兩倍。

這項發現讓林格爾曼感到相當有意思,於是他把同樣的實驗套用在人類身上。他找了許多人一起進行實驗。首先,他讓每個人單獨拉扯一條粗繩,並分別計算一人拉繩的情況下,每個人究竟出了多少力。接著,他讓兩人一組共同去拉扯粗繩,同樣也分別算出兩人拉繩的情況下,每個人各出多少力。

實驗結果顯示:在兩人拉繩的情況下,每人所出的力大約只有一人拉繩時所出力道的93%。在三人共同拉繩的情況下,每人所出的力則降至85%。當拉繩人數增加到八人時,每人所出的力只剩下49%。

事實上,除了心理學家外,這樣的結果不會有人感到意外!學者稱這樣的效應為「社會性懈怠」。只要個人可以藉團體混水摸魚,並且不會被直接看穿,這種效應就會浮現。例如,在龍舟競賽裡會產生社會性懈怠的效應。相反地,在接力賽跑中就不會出現,因為這時每位跑者的貢獻完全攤在陽光下。事實上,社會性懈怠是一種理性的行為模式;試想,若是只花一半力氣就可以,而且不會引人側目,那麼何必要拚老命地用盡全力呢?簡單來說,社會性懈怠就是一種共業式詐欺,只不過造成共業的大多數人都是無心的。這場詐欺就在集體無意識中悄悄地進行,就跟那些一同拉車的馬兒一樣。

當很多人一起拉一條繩子時,每個人都偷懶地少出一點力,這點並不令人意外。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沒有人會完全不出力!為什麼不會發生這種偷懶到底的情況呢?理由很簡單:完全沒績效容易引起他人注意,如此一來,很可能就要承擔被團體驅逐或名譽掃地的後果。人類似乎發展出一套敏銳的感應系統,它會幫助我們摸魚而又不至被舉發。

社會性懈怠不僅發生在勞力方面,在勞心方面也同樣有這種情況,最常見的例子莫過於開會。團體愈大,個人的參與程度就會跟著變得愈微小。耐人尋味的是,雖然個人參與度會隨著團體規模而下滑,可是不管團體有多大,究竟是二十人還是一百人都無所謂,一旦每個人的偷懶程度到達某個臨界點,大家就會不約而同地知所進退,有所收斂。

走筆至此,相信各位讀者大人們應該已經對社會性懈怠有了一定的認識才對。我不禁想起一個不知出自何處、多年來卻一再被宣揚的主張:團體作戰優於單打獨鬥。這樣的理念似乎源自日本。三十多年前,全球市場上到處充斥著日本的商品;日人創造出的工業奇蹟,吸引了全球各地企業經營者的關注。他們從日本人身上看到了如何以團隊合作的方式組織起工廠。許多外國企業開始爭相仿效,最終卻是成敗互見!這套方法在日本行得通(我認為社會性懈怠效應在日本並不嚴重),但在歐美那些國情與日本迴然不同的地方,卻未必行得通。此外,根據截至目前為止的一些研究顯示:由專業背景盡可能各不相同的成員所組成的工作團體,會是較佳的工作團隊。這樣的研究結果確實不無道理。在這樣的工作團隊裡,個別的績效都可以冤有頭、債有主地回溯到某位專責的成員。如此一來,便可以有效地去除容許混水摸魚的模糊空間。

社會性懈怠有時也會造成一些令人玩味的結果。在團體裡,我們不但可以偷懶,還可以藉此規避責任。沒有人會願意把壞結果的過錯攬在自己身上,對納粹黨人進行的紐倫堡大審(Nürnberger Prozesse)便是一個顯著的例證。至於話題性沒那麼強的適例,還有公司的監事會或是行政團隊等。在這些例證中,人們為了逃避責任,會想盡辦法躲到集體決策的保護傘裡。學者們將這種情況稱為「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然而,有了責任分散的支持,團體會比個人更敢於冒險犯難,這種效應稱為「風險轉移」(risky shift)。一些研究證實,與一人自行決定相比,集體討論後通過風險較高的決議相對容易許多。顯而易見,在集體決策的情況中,團體成員們會自忖:「萬一失敗了,責任也不用我一個人扛。」不過,對於大型企業或退休基金的決策團隊而言,風險轉移有著不容忽視的危險,它們動輒影響到數十億歐元的存亡。此外,軍隊同樣要小心風險轉移;如果軍方的決策團隊裡都是一些鷹派,核子大戰恐怕就離我們不遠了。

結論

處在一個人的狀態下,跟處在一群人的狀態下,人類的行為模式會迴然不同;否則就不會有團體了。若欲掃除團體具有的缺點,我們要盡可能地讓每個人的績效都浮上檯面。精英階層萬歲!知識精英萬歲!

 

書籍資料

書名: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作者: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
譯者:王榮輝
出版日期:2012年09月01日
出版社:商周出版

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

1966年生,瑞士聖加侖大學(University of St. Gallen)企管碩士、經濟哲學博士,全球最大商業書摘網站getAbstract創辦人之一,2008年創立全球傑出人才社群機構Zurich.minds,會員包括《黑天鵝效應》作者納西姆.塔雷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伍思瑞齊(Kurt Wuthrich)、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教授索耐特(Didier Sornette)、心理學家鮑麥斯特(Roy Baumeister)、數學家曼德博(Benoit Mandelbrot)、哲學家丹尼特(Daniel Dennett)等各領域標的人物。

杜伯里已有7部作品問世,涵括文學小說及非文學類作品。2011年作品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甫出版即榮登《明鏡週刊》暢銷書冠軍寶座,並翻譯成多國語言,足稱作者至今最成功著作。杜伯里長期擔任《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n Zeitung)及瑞士《週日報》(SonntagsZeitung)專欄作者,撰寫討論人們的認知偏誤,幫助人們在個人生活、經商、理財等方面清楚思考並做對決定。誠如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這本書的前言所說:「富蘭克林為人類揭露了電的相關知識後,打雷、閃電並未因此而變得更少、更弱或更小,可是我們不再像古人那樣莫名地畏懼雷電了。同樣地,明白了自身在思考方面的弱點之後,我們也能更勇敢地與自己的非理性對抗。」

杜伯里曾旅居香港、澳洲、英國及美國,現居於瑞士洛桑。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市中心 小套房 郊區 豪宅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