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平平是動物實驗,比起白老鼠你為何對米格魯比較「於心不忍」?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平平是動物實驗,比起白老鼠你為何對米格魯比較「於心不忍」?

撰文者:海苔熊(Hanason)
PanSci 泛科學網 2013.08.27

來源:pc030296@flickr, CC BY-NC 2.0

「噢,米格魯宇宙無敵霹靂可愛!」April說,眼睛瞇起來,兩隻手握拳放在雙頰邊。然後把狗狗抱起來摸摸她的頭和下巴。米格魯大大的眼睛舒服地微閉,很開心地舔著她的脖子

「嘿,其實我一直以來一直有個問題耶。為什麼大家都會覺得米格魯可愛呢?老鼠阿、蟑螂、拉牙什麼的就沒有人會覺得可愛。這其中一定有什麼祕密或規則吧?」我說,清玉等了30分鐘還沒好,讓我微微感到焦躁。

廣告

「我不知道耶?就是一種『噢,我要融化了!』的感覺啊。而且,老鼠也有可愛的阿,你看哈姆太郎不是也宇宙無敵霹靂可愛!」好吧,這個答案的模糊度,基本上不亞於「你喜歡什麼樣的男生啊?」

可愛的元素

小時候,我一直以為Hello kitty、皮卡丘或是布丁狗,一定有什麼陰謀的畫法,才會讓大家都覺得它們「很可愛」。隨著年紀長大,雖然我的最愛從哆啦A夢變成拉拉熊,可是我還是相信,可愛一定有其構成元素。所幸,一些學者也真的對「可愛」提出一些看法。

Lorenz指出,一般來說我們覺得可愛的東西,都有「嬰兒」般的特質[1],如:

廣告

1. 大頭(相對於身體的比例):所謂長大,就是從三頭身變成六、七頭身的過程。所以如果有個玩偶或娃娃是二頭身,我們會覺得它像小嬰兒,升起可愛的感覺。當然,許多事情都過猶不及,比方說湯婆婆

2. 大額頭(high and protruding forehead,指額頭相對於整張臉的比例):嬰兒總是額頭幾乎佔了整張臉的一半大。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網路正妹拍照喜歡露額頭、或剪妹妹頭,盡量使「額/臉比」高一些。

3. 大眼睛:嬰兒的眼睛總是相對地又大又水汪汪,惹人憐愛。因此,關於睫毛膏、放大片等等……嗯。

正如你所知道的,娃娃臉(babyfaceness)是外貌吸引力高的因素之一[2, 3],所以不論是動物、玩偶或是真人,只要呈現出「嬰兒」般的臉,就會讓你覺得可愛(當然也要在合理範圍內,否則路上都是把眼睛畫得像少女漫畫一樣大的人,或是傳聞中未來我們的長相,看起來都還是會覺得怪)。

回過頭來想想,拉拉熊(大額、大頭)、哈姆太郎(大眼、大頭)或是Hello Kitty(大額、大頭)或多或少都具有上面這些特色。如果你還是不能想像,請你畫一個小眼、小頭、小額的人,應該很難覺得他可愛吧?

你無法放著不管的Kawaii

為什麼像嬰兒會讓人看了覺得開心、可愛呢?一般來說,我們會覺得嬰兒是弱小、需要被保護的,也因為需要被保護,讓人想靠近、抱抱他或跟他玩耍。日本學者Hiroshi Nittono等人也舉了例子:日文「可愛」(Kawaii)的意思已經由「羞愧、不忍看、心生憐憫」(ashamed, can’t bear to see, feel pity)轉化為「無法讓人放下不管」(can’t leave someone alone, care for)[4, 5]。

許多研究也顯示,這些大頭大眼圓圓臉的娃娃型基模(Kindchenschema),會讓人感到可愛[6]、想照顧(care taking)[7, 8]、引起你的注意[9, 10]、讓你有開心、微笑的正向情緒[11, 12]等等。

以Glocker等人的研究為例,他們操弄了寶寶的照片,調整他們的眼睛大小、額頭高度與臉的圓潤程度等等,發現越典型的嬰兒臉(如前所述諸點)越讓人覺得可愛,也越讓人想保護、照顧[7]。所以,不論是皮卡丘還是拉拉熊,史迪奇或是Hello Kitty,哈姆太郎或是米老鼠,只要他夠可愛夠像小孩(二頭身、圓臉、大眼、高額),你就會想保護他、無法放著它不管。

不要殺米格魯!!

可是,這還是沒有辦法完全解釋最近很夯的米格魯實驗問題。為什麼相對於把大白鼠抓去動物實驗,我們會比較「不忍」米格魯被抓走呢?這裡我想討論的不是道德或正當性的問題,而是情感性的問題:同樣都是生命,這個「比較不忍心的感覺」究竟是從何而來?

根據前面的推敲,一種可能是「米格魯比較可愛」,今天如果是大白鼠和米格魯要被犧牲,你可能對後者比較不忍;但如果是米老鼠與史努比要擇一犧牲,你可能就比較難抉擇了。

第二種解釋是「斑比效應」:有些人會極力反對射殺可愛的動物(如鹿),卻不會反對殺那些「不可愛」的動物。不過,這裡仍然牽涉到三個問題:

1.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傾向。

2. 並沒有明確的實驗指出此效應「特別容易」出現在哪些人身上。

3. 除了像嬰兒之外,還有什麼主導著我們「不忍、想保護牠」?畢竟斑比、米格魯雖然可愛,但並不像嬰兒啊?

針對(3),我的推測如下。

試想,當火災發生要逃難的時候,如果你僅存一點時間拿鳥籠,或抱起狗逃跑,你會選擇救鳥還是救狗?一般來說,如果兩個你養的一樣久,你還是可能會先救狗(內心OS:反正鳥會飛)。人們對演化上接近人(如哺乳類)、或是被塑造成具有人性的動物,比起不像人、不親近人的動物有更多情感連結。因此,在針對「你是否贊成以此動物做為實驗對象」的研究中,如果要讓動物被囚禁、疼痛、或犧牲,相對於老鼠或鳥(rats, mice, pigeons),人們會比較反對狗(dog)與靈長類(primates)被傷害[13-15]。

第三種解釋是從社會知覺(social perception)切入。一般來說,我們會喜歡又「溫暖」又有「能力」的人(warmth and competence)[16],倘若不能兩全,讓人感到溫暖者,總是比讓人覺得冷漠者更令人喜歡。相較於大白鼠,米格魯經過訓練後可能會打獵、看門,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我們分手傷心難過的時候給予安慰,不論是「溫暖」或「能力」都大勝大白鼠,我們當然會比較喜歡米格魯。

最後,從寵物依戀的角度(Pet attachment),我們的確會對所飼養的寵物形成情感的依戀[17, 18],這份依戀甚至不亞於你的朋友或情人[19]。研究也顯示,對寵物有高度依戀的飼主,對於貓狗死亡或離去所感受到的悲傷,甚至可以達到臨床診斷的標準[20, 21]。或許是因為貓狗比起大白鼠更「可能」成為人類的寵物,我們對貓狗更可能有情感的投射和依戀,也更不忍他們被殺害。

我們,都欠動物太多、太多

「可能是因為米格魯可愛、溫暖、又像人,所以我們才不忍心……」我話都還沒說完,她就打斷我。

「難道那些米格魯就該白白去送死嗎?牠們這麼可愛,卻要……你到底有沒有良心啊?而且我也沒有說我不關心哈姆太郎的死活啊!」她說著低了頭,又是生氣又是傷心。我很想跟她解釋大白鼠並不是哈姆太郎(倉鼠才是),更想跟她說明,縱使是倉鼠和米格魯,如果一定要選擇一個被抓去做實驗犧牲,大部分的人還是會選擇倉鼠而不是米格魯。可是這句話才到喉頭,就被我吞了下去。因為我想到多年前在做美白生物實驗的Joyce跟我說的一段話。

「實驗室裡有100隻倉鼠是歸我管的,每天每天,我都要跟他們相處10個小時以上。你可能無法相信,但每一隻倉鼠,都有不同個性,左耳打一個洞的那隻,食物還沒來,就急著靠近,右耳兩個洞的那隻,每天都在睡覺,頭頂上有小花紋路的那隻,每次都躲在籠子角落……。每當要扭頸犧牲牠們的時候,我都得說服自己:牠們是到天堂去當小天使。但我心裡還是很難過。不論這些動物對科學、對美白貢獻了多少,我們還是欠牠們很多很多。因為我們變白的那一陣子,是用他們的一輩子換來的。」

我們並不比任何動物高尚,但我們也跟某些動物一樣,喜歡和自己相近的種族相處、喜歡能讓自己感到開心或快樂的夥伴。人本來就有所喜好、有自己願意維護捍衛的東西。承認自己並不總是公平的對待每一項事物、觀點與生命,並不是軟弱的體現,相反地,是一種勇敢的看見[22]。

延伸閱讀

1. Lorenz, K., Die angeborenen Formen möglicher Erfahrung. Zeitschrift für Tierpsychologie, 1943. 5(2): p. 235-409. 

2. Cunningham, M.R., MEASURING THE PHYSICAL IN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 QUASI-EXPERIMENTS ON THE SOCIOBIOLOGY OF FEMALE FACIAL BEAU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0(5): p. 925-935.

3. Zebrowitz, L.A., K. Olson, and K. Hoffman, Stability of babyfaceness and attractiveness across the life-sp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4(3): p. 453-466.

4. Shogakukan, Nihon kokugo daijiten, 2000, Shogakukan: Tokyo.

5.Nittono, H., et al., The Power of"Kawaii": Viewing Cute Images Promotes a Careful Behavior and Narrows Attentional Focus. PLoS ONE, 2012. 7(9): p. e46362.

6. Alley, T.R., Head shape and the perception of cutenes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1. 17(5): p. 650-654.

7. Glocker, M.L., et al., Baby Schema in Infant Faces Induces Cuteness Perception and Motivation for Caretaking in Adults. Ethology, 2009. 115(3): p. 257-263.

8. Alley, T.R., INFANTILE HEAD SHAPE AS AN ELICITOR OF ADULT PROTECTION. Merrill-Palmer Quarterly-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3. 29(4): p. 411-427.

9. Brosch, T., D. Sander, and K.R. Scherer, That baby caught my eye… Attention capture by infant faces. Emotion, 2007. 7(3): p. 685-689.

10. Brosch, T., et al., Beyond fear – Rapid spatial orienting toward positive emotional stimuli.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8. 19(4): p. 362-370.

11. Hildebrandt, K.A. and H.E. Fitzgerald, ADULTS RESPONSES TO INFANTS VARYING IN PERCEIVED CUTENESS. Behavioural Processes, 1978. 3(2): p. 159-172.

12. Schleidt, M., et al., “Caring for a baby" behavior: Reactions of passersby to a mother and baby. Man-Environment Systems, 1980. 10(2): p. 73-82.

13. Plous, S., Attitudes toward the use of animal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of psychology major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6. 7(6): p. 352-358.

14. Ormandy, E.H., C.A. Schuppli, and D.M. Weary,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the Use of Animals in Research: Effects of Invasiveness, Genetic Modification and Regulation. Anthrozoos, 2013. 26(2): p. 165-184.

15. Plous, S., Attitudes toward the use of animal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of Psychologis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6. 51(11): p. 1167-1180.

16. Cuddy, A.J.C., S.T. Fiske, and P. Glick, Warmth and Competence as Universal Dimensions of Social Perception: The 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and the BIAS Map, i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P.Z. Mark, Editor. 2008, Academic Press. p. 61-149.

17. Sable, P., PETS, ATTACHMENT, AND WELL-BEING ACROSS THE LIFE-CYCLE. Social Work, 1995. 40(3): p. 334-341.

18. Johnson, T.P., T.F. Garrity, and L. Stallones,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LEXINGTON ATTACHMENT TO PETS SCALE (LAPS). Anthrozoos, 1992. 5(3): p. 160-175.

19. Beck, L. and E.A. Madresh, Romantic partners and four-legged friends: An extension of attachment theory to relationships with pets. Anthrozoos, 2008. 21(1): p. 43-56.

20. Wrobel, T.A. and A.L. Dye, Grieving pet death: Normative, gender, and attachment issues. Omega-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 2003. 47(4): p. 385-393.

21. Brown, S.E. and A.H. Katcher, Pet attachment and dissociation. Society & Animals, 2001. 9(1): p. 25-41.

22. Brown, B., 不完美的禮物. 2013, 台北: 心靈工坊.

專欄簡介_PanSci 泛科學網

PanSci泛科學網由台灣數位文化協會(ADCT)成立,邀請台灣科學研究者、教育者、愛好者、以及所有受科學影響的人們,共同暢談科學,將高深龐雜的科學發展重新放置回台灣公共論壇中,並且用理性思考社會議題中的科學面向。

「PanSci泛科學」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動物實驗 白老鼠 米格魯
PanSci 泛科學網
PanSci 泛科學網
PanSci 泛科學網
展開箭頭

PanSci泛科學網由台灣數位文化協會(ADCT)成立,邀請台灣科學研究者、教育者、愛好者、以及所有受科學影響的人們,共同暢談科學,將高深龐雜的科學發展重新放置回台灣公共論壇中,並且用理性思考社會議題中的科學面向。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