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QE未退 聯準會全能神話先破滅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QE未退 聯準會全能神話先破滅

撰文者:拉詹
大師開講 2013.08.08

柏南克
柏南克
來源:Medill DC@flickr, CC BY 2.0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暗示將在年底減持債券,引爆市場動盪,而且反應之強出乎意料,至少,從人們對聯準會的量化寬鬆政策發揮多少作用的認知來看是如此。畢竟,聯準會一向謹慎表示,它將會維持近乎零利率的政策,而且不會賣掉它所持有的債券。

量化寬鬆效用的主要理論是投資組合平衡法。本來,聯準會希望從私人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購買長期國債,好讓這些投資者重新估量手上的投資組合。因為,移除具有風險的資產,反以安全的央行準備金取而代之,投資者沒被滿足的冒險胃口會變大,所有風險資產的價格(包括私人手中尚持有的長期國債)將上漲,而債券收益會下跌。

廣告

這套理論的核心要素是,聯準會計畫從私人投資組合中移出的債券存量(意即非聯準會購買的量)將決定投資者的風險胃口,所以,除非投資者認為,聯準會將一路買到停不下來,否則,聯準會計畫將開始減少購買的消息,應該只會輕微影響他們預期中聯準會最終持有的存量。然而,全世界市場為何產生如此激烈反應呢?

一個可能的答案是,聯準會每個月的購買量攸關全球資產價格;另外一個可能性則是,全球投資者解讀,聯準會的聲明遠比它想表達的意旨更深入。無論結論是哪一個,都令人擔心,因為這意味著,目前持有數兆美元資產的央行處理量化寬鬆退場的能力,比我們期待的更弱。

量化寬鬆疑慮未解
美國卻投下經濟猛藥

或許,已故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早已思索過量化寬鬆:「在經濟政策領域裡,證據缺缺、所憑有限,卻浪擲許多,可謂前所未見。」(Never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 policy has so much been spent, with so little evidence, by so few.)

廣告

量化寬鬆的確是黑暗局勢中的一步棋。考量到所有不確定性(即為何能奏效、如何發揮最大效用、如何退場等),為什麼向來視「創新」為修飾語的央行總裁們在採用時卻會一反保守主義態度呢?

可能原因之一是,在過去,經濟訓練在美國和歐洲已是屢見不鮮,而危機通常是出現在經濟訓練深度不足的國家。

當新興經濟體的決策者被告知必須實施大規模的財政緊縮政策,還得放手讓體質不佳的銀行倒閉,以便整頓危機過後的經濟時,儘管等在未來的前景是連年高失業率,他們多半也不會反對。畢竟他們鮮少有質疑正統的訓練和信心,而且那麼做會被視為誤入歧途。擁有掌控資金權力的多邊機構,則照著經濟名著上所教的內容制定政策。

總而言之,這些決定性政策往往不是正在蒙受痛苦的國家所定,因此不食人間煙火、遠不知民間疾苦。

經濟衝擊步步逼近
決策專家卻置身風暴外

根據這一解釋,當危機逼近到家門口,西方經濟學家極不情願接受痛苦有其必要,於是,承諾能夠提出無痛解決方案的凱因斯主義(Keynesianism)便再次復甦。或為全世界最頂尖貨幣經濟學家所領導的聯準會,會在決策圈(包括通常作風保守的多邊機構)提出少有質疑聲浪的創新解決方案。畢竟,決策者不具經濟實力或經濟訓練方面的優勢。

但這個解釋不能讓所有人滿意,像是史蒂格里茲(Joe Stiglitz)等享有諾貝爾獎殊榮的經濟學家,便公開強烈反對在印尼等國家實施緊縮政策。儘管如今反對緊縮的聲浪越來越大,自恃聰明的專家卻對新興經濟體受危機衝擊時的痛苦完全不以為意。

再來看看另一種解釋: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或許央行成功避免金融體系崩潰,因此贏得公眾信任並得以進一步施展身手;正可能因為它們成功拯救銀行體系,便誤導部分央行相信他們擁有點石成金的能力。畢竟,就算他們行事保守,但如果認定自己能做任何事促進成長、降低失業,很難不採取行動。

但這似乎也只是片面解釋。社會大眾並不樂見大銀行被救,更多人根本無法理解,當銀行解雇他們的行員或索性關門大吉時,為何金融體系必須被救。事實上,更好的解釋或許是,拯救銀行並未為央行創造更多餘裕,反而壓縮在政治上運籌帷幄的空間。也許,迫使央行實施創新性作為的原因是,當它散盡家財拯救私人銀行之後便無所作為,在政治上將面臨被挑戰的困境。

畢竟,當革新性金融工具都被用來拯救華爾街之際,誰能容許名義利率零下限的技術性障礙成為拯救民生的絆腳石?一旦央行採取必要措施拯救銀行,他們就無可救藥的涉入政治,而量化寬鬆也變成不可避免的結果。

除了擔心眼前這些非常規的貨幣政策,還有很多狀況我們只能臆測,包括問題為什麼會發生,說到底,如果真要追究當前發展戳破了什麼神話,很可能是我們錯將央行總裁視為技術官僚,獨立超然於他們所處時代的政治和意識形態之外。事實上,他們的雙腳仍踩在與你、我一同踏著的土地上。

小檔案_拉詹Raghuram Rajan

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
國際貨幣基金(IMF)前首席經濟學家

作者簡介_Project Syndicate

從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哈佛、耶魯等知名大學教授到聯合國官員;從中國、新興市場、歐美到中東、阿拉伯世界,全球財經大師開講,深入淺出剖析國際大事。

「大師開講」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新興市場 量化寬鬆 美元 債券
大師開講
大師開講
Project Syndicate
展開箭頭

從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哈佛、耶魯等知名大學教授到聯合國官員;從中國、新興市場、歐美到中東、阿拉伯世界,全球財經大師開講,深入淺出剖析國際大事。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