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愛情騙子 詐欺的是金錢還是感情?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愛情騙子 詐欺的是金錢還是感情?

撰文者:柯宜姍
非法之境 2013.07.16

來源:Junnn@flickr.CC BY-NC-SA 2.0

向來不太國際化的台灣,近來經常被外籍人士攻占新聞版面,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都屬負面的社會事件。繼被指控性侵及偷拍和台灣女子性愛過程的土耳其男之後,現在又有一名伊朗男子,被數名台灣女性指控詐欺騙財。(伊朗男涉詐財,台女100天被騙1000萬

根據受害女性描述,伊朗男「詐欺」的手法是:伊朗男在和這些女子交往一段時間後,就謊稱投資失利被套牢,而向受害女子借錢周轉,也有約定利息。不過,伊朗男卻沒有償還全部借款,甚至還叫受害女子變賣資產,借錢給他。受害女子不甘被騙,出面指控,並希望不要讓人認為「台灣是國際愛情騙子的天堂」。(伊朗男又爆詐財!女國標舞老師Eva差點賣了2000萬房產

廣告

此等新聞,難免變成「台女愛洋男」、「CCR」(Cross Cultural Romance)等網路論戰。不過,若從法律上來看本案是不是構成了詐欺,而回頭觀察此種社會現象,也是一個富饒趣味的問題。

刑法上的詐欺:用騙術占為己有

詐欺的案例在社會上層出不窮。從《刑法》上「詐欺」的規定來看,以白話的方式來說,就是指:將別人的財物騙過來,以據為己有。既然是用「騙」的,表示就是有人施以「詐術」──告訴別人跟事實不符的資訊,讓別人以為是真的事情而陷於錯誤,而將財物「處分」、「交付」,也就是「給」了他。

例如,就有人曾經收到詐騙集團的電話簡訊,以為自己中大獎,但簡訊裡又告知,得獎人須先回電給簡訊裡的一組加值付費電話號碼,且要提供稅金以保有中獎之獎品。有的民眾不明所以,真的回電給對方,而對方即會故意與民眾通話許久,藉機詐取電話費用。

廣告

「伊朗男」是不是有達到《刑法》上定義的詐欺程度呢?顯然是沒有,因為在女子拿出金錢給伊朗男時,他們之間建立的是《民法》上的消費借貸關係。也就是說,女子是借錢給伊朗男,也同時約定了利息,而不是直接將錢「給」了他──伊朗男是必須還錢的。

而從伊朗男所說的「投資失利」等話來看,就算不是真的,導致受害女子借錢給他的「動機」發生錯誤,但是雙方的借貸關係還是成立了,因為在借錢這件事上面,雙方的認知是相當清楚的,從伊朗男其實也還了部分的金錢可以得知。

既是借款,表示受害女子對於「拿給」伊朗男的金錢,已轉化成附有利息的債權,將來是可以將這筆錢收回、甚至是有利息的孳息,而不是詐欺上所說的把自己的金錢「處分」、「交付」、給了伊朗男,而造成自己的損失,通通要不回來。

據新聞報導,伊朗男沒有還清全部款項,所以受害女子出來指控。不過,沒有把錢還清,應是民事上的借錢不還,須進行相關程序催討的問題了。整件事是當事人間債權債務的糾紛,十分明顯。

法律沒辦法控制感情欺騙

從新聞報導來看,受害女子會認為被詐欺,應該是因為立基於感情,所牽涉到的金錢糾紛。而伊朗男最應該被嚴重非議的,應也僅限於道德的層面,就是利用受害女子對他的情感,進而產生同情,並提供他財務上的援助:畢竟雙方都是智識充足的成年人,男歡女愛出於自願;而願不願意借錢給伊朗男、甚至做出超出自己能夠承擔債務的範圍,竟向別人借錢來給伊朗男,其實都是個人的決定。

這則新聞因為受害女子是所謂的CCR,因而引發網路論戰。不過,說「台灣是國際愛情騙子的天堂」恐言之過重了,因為觀之台灣社會,「感情詐欺」的受害男性,亦所在多有。

無論男女,總是希望感情能互相交心、誠心誠意的走下去。而當感情被欺騙時,當然是非常受傷的事,如果當中牽涉到金錢往來的問題,更是使人感到痛苦萬分。但法律畢竟沒有辦法控制感情的走向,其間因「感情詐欺」所衍生的法律間債權債務關係,更應該清楚區分。

《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一千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民法》第474條
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
當事人之一方對他方負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給付義務而約定以之作為消費借貸之標的者,亦成立消費借貸。

作者簡介_柯宜姍

在台北市出生、長大。小時候喜歡畫畫,最大的夢想曾是當漫畫店老闆,長大後卻進了哈佛法學院念碩士,當了律師。曾從律師界轉戰金融界,在美國紐約梅隆銀行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香港分行環球信託部擔任副總裁執行跨境交易,是極少數由法律界轉戰國際金融資本市場的台灣律師。離開金融界後回法律界自行創業,現為立凱法律事務所(IK Partners) 創所律師。喜歡詩歌、音樂、戲劇、閱讀、唱歌和游泳、慢跑及練瑜珈,將和朋友間的知心交流視為人生一大樂事。

「非法之境」臉書

「非法之境」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詐欺 財物 感情詐欺 愛情騙子
非法之境
非法之境
柯宜姍
展開箭頭

一個法律人,以不那麼法律的角度,說著當下形形色色的人生。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