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數據證明!無能總統反而救了台灣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數據證明!無能總統反而救了台灣

撰文者:王明聖
有物報告 2013.06.21

接續上文:政府這麼糟,還一堆人想考公務員?(上)


2012知識經濟指標
(來源:有物報告)

台灣/韓國/新加坡分項比較

介紹完台灣在知識經濟指標各項的分析,接下來我們將台灣與韓國和新加坡比較。傳統亞洲四小龍還有香港,不過香港地位特殊,跟中國大陸有極高的經濟連動,中國大陸也提供它高度的支援,所以我們會先不把香港放入比較。

廣告

三國的知識經濟指標分析,下圖中台灣為綠色,韓國紅色,新加坡為橘色。

資訊科技指標
這三國得分跟全球各國相比都很高。台灣跟新加坡都是領先群,韓國落後一些。詳細看韓國分數低的原因,發現韓國在電話、手機跟電腦的普及度,都落後於台灣跟新加坡。不過韓國的網際網路普及度則領先。

經濟跟政府指標
新加坡在本項目全球第一。台灣政府施政跟法治雖然被自己國人批評得很厲害,但放在全球來評量也還屬於領先群。

但韓國得分就很低,遠遠落後新加坡,甚至跟台灣比都有段距離。韓國在這部份有幾個超低得分,例如關稅或非關稅壁壘、銀行體質、註冊公司容易度、政治穩定度等,代表韓國政府其實是個比台灣更封閉的環境。也可以說,韓國政府受財團控制明顯,對外開放不足,過度保護財團既得利益。

廣告

教育指標
這一項是實施菁英教育的新加坡的最大痛處,在本項得分超低。

台灣跟韓國兩者分數相近,都受廣設大學助益教育指標分數很高。大學就學率這部份比較台灣跟韓國,從這份師範大學所做的韓國高等教育研究,韓國同樣從1980年以來快速增加專門/綜合大學數量,18~24歲大學就讀率,從1980年10%,1985年成為30%,1995年為55%,2004年為87%。台灣跟韓國在廣設大學這邊的看法簡直是一模一樣。

創新指標
在本項這三個國家都是科技立國,在研發方面投資很大,排名在全球都很前面。但台灣跟新加坡的排名又比韓國更高。

也許韓國三星一個公司可以領先全球,但由於這是考量整體國民的戰鬥力,因此不能夠班長很強但是班兵跟不上。韓國大財團過於集中,反而把全國的戰力給拉下來。

綜合台灣/韓國/新加坡的強項跟弱項

韓國敗在政府指標

前文提過,同樣是廣設大學,韓國2004年的大學就學率超過87%,所以韓國在教育指標跟台灣分數同樣高。因此廣設大學不一定是錯誤,這的確提昇了整體國民的教育能力。

試想,一個受過大學教育的人,相較於只有高中畢業,不管大學幾分入學跟到底學了什麼,他畢竟有多讀了四年的書,整體而言知識水準還是比高中畢業的高。另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他的自信心會提高。

韓國也是科技大國,因此它也在創新指標,資訊科技指標上分數都不低。

但韓國這些傑出成果,卻都是成就了大財團。政府受制於財團勢力,導致政府指標分數超低,把它的整體知識經濟指標拉下來。一個相對有效率的政府,搭配著掌握全國經濟力量的大財團,形成刀的兩刃,有好有壞。政府協助財團提昇國家經濟,財團要求政府提供政策保護,導致韓國成為比台灣更對外封閉的經濟體,政府阻擋國外競爭對手,保護當地財團。

新加坡敗在教育

新加坡在政府指標獲得全球最高分,在創新指標跟資訊科技指標同樣也是全球領先者。但被台灣視為典範的新加坡教育系統,卻徹底慘敗。

新加坡這一套菁英教育,培養出新加坡令人自豪的文官體系,造就了全球最有效率的政府,甚至政府直接就是大財團,造就出全球數一數二的淡馬錫控股集團。

但整個新加坡教育體系從小學開始就有各種分流考試,意思就是區分你是要受照顧的菁英,還是普通人。2002年發行的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中就有深刻的反省。

新加坡控制普通大學數量,也就是說只有菁英才去讀大學,其它普通人就不必讀大學,或者去讀技職大學。這對「普通人」在自信上是種打擊,因為會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國家認定「你不是菁英」,以後沒機會讀大學,或去學點技能吧。

全國最優秀的人才得到很好照顧,但國家是由上中下層人民所撐起。新加坡選擇了最上層人才,放掉中下層,於是犧牲了全國的知識能力。這就像一家公司有十人,新加坡把總經理跟副總經理都訓練的很棒,主管也還可以,但是基層做事的員工就整個差一大截,這樣的公司就算再有多好的策略,也難以貫徹且持續。

台灣的「大無為」政府救了我們

韓國是大財團影響政府,而政府也要能做事才有價值被財團去影響,結果就是政府指標分數超低。新加坡則是政府能力特強,於是透過教育系統著手挑選菁英,培養未來更強的政府。但卻導致整體國民平均教育水準不足,基層國民戰力不足。

在台灣反而是「大無為」的政府救了我們,成就台灣知識經濟能力。台灣的大財團們尚沒有韓國財團的影響力,政府也沒有優秀到可以通通聽財團的指揮(常常是有聽沒有懂)。雖然很多人想報考公務員,但政府也沒特意著重菁英教育。這樣「無為而治」的政治氛圍,反而造就台灣成為營養均衡的知識經濟高分指標。

台灣的教育跟創新指標優異

幾項主要指標中,台灣在教育普及度跟科學與工程論文上都拿下傑出分數;而這兩項政策卻在台灣被罵慘。

不過,首先要聲明,教育跟創新指標不只包含教育普及度和科學與工程論文,整個的計算基礎有超過三十種以上的資料來源,只不過此為兩項重要指標。

如果單看教育指標,台灣排名全球第八,勝過許多比台灣教育更普及的國家。只有瑞典同時能在創新指標上贏過台灣。

如果單看創新指標,台灣排名全球第九,又只有瑞典能同時在教育指標上超過我們(嗯! 輸得心服口服)。

所以說廣設大學跟著重 SCI/SCCI 評鑑這兩項政策,執行多年後反而真的把台灣帶入全球知識經濟的領先國。這成果被世界銀行確認,為邁入知識經濟重要的基礎。

台灣宛如習得九陽神功但不知利用

從創新指標跟教育指標來看,台灣都是全球領先大國;再加上台灣固有強項資訊科技指標也是高分,造成台灣知識經濟各方面均衡,獲得全亞洲第一,超過韓國、新加坡跟香港。這成績背後是超過一百四十種統計數值,幾乎就是國民戰力的總體檢,不是像新加坡、韓國政府專心扶持績優生,就能夠把全國水準提昇。

即使有這麼耀眼的成績,但台灣長期的經濟低迷,跟兩黨政治只問顏色不問是非,讓台灣人民自信不足,非常羨慕韓國、香港、新加坡這些過去共稱四小龍的鄰居。

在我看來,台灣就像金庸筆下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他在洞穴裡面莫名其妙練成九陽神功,卻不自知,只感覺經脈亂竄渾身難受。台灣在大無為的政府遭受一片罵聲之中,糊里糊塗把台灣知識經濟練成了絕世九陽神功。

台灣不是政府很有策略性很有遠見(北歐先進國家可能是如此)。舉個例子,這就像台灣、香港、韓國、新加坡在過去都是很會種田的農夫。曾經有段時間大家種田的技術都很高超,創造出輝煌的經濟收入。於是新加坡跟韓國的家長就用心栽培第二代,要讓第二代創造出更好的種田技術。但台灣這家長就沒什麼在管第二代,夫妻倆人鬥嘴吵架都來不及,小孩放著都沒管。

於是新加坡跟韓國的第二代,受到爸媽精心培養,都學會了更高超種田的技術,產量越來越好,房子越修越大。台灣這家的小孩,由於爸媽忙著吵架都沒在管,就東學一些西學一些,到城裡看到學堂裡有很多書,整天就去抱著各式各樣書瞎看。台灣這爸媽一看小孩都看些五四三,叫他去種田都不會,收入越來越少房子越來越破。都很羨慕隔壁的新加坡、韓國他們家日子過這麼好。

但其實台灣這小孩他看的是工業科技的書,他懂得怎麼設計機器、改良設備、流程管理、自動控制。叫他繼續去種田,肯定比不過別人,但他還不知道原來他已經具備了下一次產業革命所需的知識,還一籌莫展在跟怎麼插秧拔草奮鬥。

神功大成關鍵來自於創業教育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偶然習得九陽神功,但因為被「布袋和尚」說不得用「乾坤一氣袋」擄走,卻在袋中陰錯陽差的把九陽神功最後一關衝破,神功遂得以大成。

台灣已經莫名其妙的習得進入知識經濟的竅門。這些全新學到的知識才能,跟過去台灣以製造、代工為主的科技產業格格不入,因為知識經濟體系下的技能,跟把產品生產出來、壓低毛利衝高產量是兩碼子的事情。也難怪產業界一直大聲宣稱,台灣沒有人才,學校訓練出來的人都不能用。當然不能用囉,就像上面例子,台灣這下一代學會的不是種田插秧,但是父母還指望能精進種田插秧,當然有巨幅落差。

我認為台灣要衝破九陽神功最後一關,來自於真正落實創業,而且關鍵是創業教育。

政府官員、國策顧問、中研院院士、民間企業重量級人士,一直在說要推動台灣的創業。但為什麼說破了嘴,還是沒效呢?

我參加文化部「文創星勢力─天使選秀競賽」。在十組決賽的隊伍中,沒有被創投選中的七個團隊雖然可以做出很棒的產品,但卻不知道這麼好的產品該如何規模化跟國際化,創投資金該如何運用等關鍵問題。

這些文創團隊都是搞創意、搞設計,不懂得市場行銷、擴大規模走向國際。我跟另一位創投碰面,他說過去一年他看超過一百個創業團隊的商業模式,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技術、產品能力,而在於怎麼把產品推出市場、怎麼做通路等等。因此每當他看到好的案子,討論最多的不是技術,而是教導他們如何了解市場,跟怎麼樣藉由資金把規模做大。

台灣不缺創業者,也不缺創業資金,但缺創業教育,所以我在創設的「白領牛仔」網站裡,就是做創業教育。台灣有紮實的科技底子,一直有許多創新的科技公司誕生。台灣也有像「交大校友天使投資俱樂部」,這種重量級科技大老願意出錢扶植新創科技公司。關鍵在沒有創業教育,所以好的人才跟案子,沒有辦法被訓練成值得創投們去投資。

如同我可以在家裡拿起板手修水管;但如果沒有受過水電訓練,突然把我丟到一個大樓叫我去把裡面管線重新布局一番,我就瘋了。台灣的創業家,在產品、技術上沒問題,這是來自教育普及以及科學與工程的知識,但沒有受過創業訓練就要拿著牙牙學語的公司,開始到全世界去比武,失敗率當然高。

如果台灣可以建立起有系統有組織的創業訓練,由於國民已經在教育普及跟科學/工程上有很高程度,同時資訊科技普及率也高,在此基礎上透過正規教導創業過程所需要知道的知識。這樣就能夠把台灣這莫名其妙學得了知識經濟的本領,真正突破最後一道關卡,練成絕世九陽神功。

結語

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IMD 發表了2013年國際競爭力(World Competitiveness)排名,台灣從2012年第7名滑落到第11名。於是政府官員紛紛出面解釋,報章雜誌跟網民到處都是「台灣競爭力滑落,都是馬英九施政無能的錯」。

IMD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是歐洲一流的管理學校。這份報告的目的,是在分析國家如何能夠創造出環境,讓它的企業具有競爭力。所以它報告排名的本質,是來自於企業的競爭力,無需直接把它跟國家競爭力劃上等號。

政府不需看這些各種國際排名、指標施政。只要做好基本功夫,例如提昇人民生活水準、改善基礎建設、提昇知識水準、保護人權 . . . 等等,國家自然興盛,這些排名也只不過錦上添花。

新加坡跟韓國就像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新加坡透過政府力量扶植菁英,卻導致基層國民失去創新戰力,只好大力從國外引進人才填補缺口,造成國民知識經濟能力更低落。南韓傾全國之力扶植財團,但卻造成財團綁架了政府,壟斷了各種產業,政府為了經濟也只能遷就財團。不在財團的人只能撿財團剩的湯喝。讓韓國自殺率超高,成為另一個極端。

台灣已經牢握未來知識經濟的門票,全亞洲領先地位明顯。韓國跟新加坡因為政府太優秀了,要改變已經很成功的現狀困難重重,反而很難追上台灣腳步。(有點像是「創新的兩難」裡面描述的窘境。)

台灣的關鍵就是要致力打通《九陽神功》最後一關,在這關卡沒打通之前,我們會覺得渾身燥熱經脈亂竄,全身都不對勁到處都有問題。政府「一定不會」打通這關鍵,必須靠你我這樣民間的力量,崇尚創業精神,推廣創業教育,把這渾身內功真正轉為正面有力幫手。

台灣是全球知識經濟領先國家,令人驕傲!

本文獲「有物報告」授權刊登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韓國 總統 數據 證明
有物報告
有物報告
有物報告
展開箭頭

有物報告取名自「言之有物」,是一個內容深、觀點多、有時帶點幽默的網路媒體。我們聚集了科技業的業內人士,從專業的角度探討科技業有興趣的議題,包括國際合作、新科技、領袖、商業策略、遊戲、動畫、法律、職場生活、以及創業等。有時這裡的讀者留言比原文更精采,是令作者們又高興又不好意思的特色之一。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