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三種台商動態大追蹤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商業趨勢

三種台商動態大追蹤

三種台商動態大追蹤
過去台灣電子業在中國有完整的千家企業聚落、百萬製造大軍,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將打散。圖為加百裕產線。
過去台灣電子業在中國有完整的千家企業聚落、百萬製造大軍,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將打散。圖為加百裕產線。 (攝影者:楊文財)
撰文者:黃靖萱、蘇宇庭、吳中傑
2018.12.11

*註:原文刊登於《商業周刊》1621期,2018年12月5日出刊。

2019年台商的三重挑戰到位!郭董的麻煩,已經成為台商的共同挑戰,而且比我們想的更快發生。

高度倚賴中國與蘋果的台灣,風險大幅升高,現在得放眼全球,重新布局三個台商的新處境。除了讓我們看到分散產地、客戶布局的迫切性,還提醒我們:這次,大家得學做精算風險的牛仔,只有勇敢,還不夠!

客戶有人要去巴西,有人要去印尼
零組件廠不想跟:怕政治反轉、利潤太薄

廣告

鴻海的全球布局在各國雖有挑戰,然而,鴻海資源相對龐大,台灣的下游零組件廠商,就難以採取到處布局的邏輯,挑戰更為艱鉅。

最近,筆電、網通產品電池模組廠加百裕董事長黃世明,每天密集會見客戶、勘廠的行程中,有1/3是為了中美貿易戰的事。

今年6、7月開始,美國第一波對中國加徵關稅清單裡的網通業客戶就找上門,要他們提供中國製造以外的規畫,包括可行性及報價,只要求速度夠快,明年第二季前要能量產、出貨。往前推算,就是今年年底廠房、設備都要設好,才來得及做驗證。

加百裕是中美貿易戰受影響較低的廠,因為他們3年前就已經在台灣擴廠,同時也已在印尼租廠生產。然而現在要在哪加碼,還是讓黃世明頭痛。

廣告

6月開始,短短不到半年,加百裕已為了3個客戶,在台灣新增6條產線。至於印尼,他還在猶豫。「我不想貿然投入太多錢,目前有一個客戶要我們移到印尼,我還沒答應,如果現在只為了一個客戶做規畫,(規模)太大,政治風險一反轉,可能養5年、10年都餵不飽怎麼辦?弄太小,如果需求很多,2年就滿了,還要再找個新廠,很麻煩。」

「但現在麻煩的是,每個客戶說要分散風險的地方五花八門,一個要巴西、一個要印度、要東歐,還有馬來西亞或越南的,」黃世明說。

加百裕面對的是五花八門的選擇,不確定資源如何擺置才最好。但另一家零組件廠,則更擔心,一步錯、步步錯,至今不敢輕易移動。

「前車之鑑就是,幾年前筆電被品牌廠要求從上海、蘇州,移動到重慶。」(編按:因筆電出貨量下降,以機殼為例,產能填不滿,甚至有兩家西進的筆電機殼廠幾乎都收了)一家筆電關鍵零組件廠董事長說。

這家營收150億元以上的公司,除了中國,沒有第二個生產基地,而且和鴻海一樣,蘋果還是第一大客戶。這位董事長憤怒回憶:「他們(ODM廠)希望是希望,但往重慶移動時,我們就沒有去了啊!」他當年堅持不肯西進,寧可一直付運費,應付來自客戶的壓力。

「我覺得產業景氣還沒完全到底,明後年會更慘。像筆電出貨量從2億台變成1億6000萬台,並不是像HP當年要大家西進時說的會倍數成長,智慧型手機也飽和了,還會每年一直有這麼大的量嗎?而且成長的都是大陸品牌、是東南亞市場,也不用管中美貿易戰。」「反正我們量就是做少一點,要有心理準備,downsizing(瘦身)是會發生的。」他很悲觀。

台灣科技供應鏈,有人積極布局全球,有人卻消極面對。

積極者如大廠緯創與廣達。

ODM廠移出中國 新基地分散,供應鏈難跟隨

ODM廠移出中國新基地分散,供應鏈難跟隨

公司:廣達
評估新移動地點:台灣華亞園區

公司:緯創
評估新移動地點:印度班加羅爾、菲律賓

公司:仁寶
評估新移動地點:重啟備用狀態的越南廠

公司:英業達
評估新移動地點:台灣、墨西哥、捷克

公司:和碩
評估新移動地點:台灣新北市、印尼

公司:鴻海
評估新移動地點:美國、北越

整理:黃靖萱

緯創因為印度擬限制iPhone產品進口,為了這些高階手機業務,已在印度班加羅爾興建第二座工廠。「印度第一個廠都滿了,除了當地市場的開展,或中美貿易戰的外溢效果也好,在印度的開拓是必要的。」緯創高階主管強調,「以前,印度是可有可無,我們一直小量的做;現在是勢在必行,不只是為了蘋果,對依賴大陸太多的公司,都該有這樣的考慮和動作。」

廣達,則買下位在桃園的華亞園區廠房,今年7月已經在附近既有廠房買進設備開始生產高階伺服器,「從過去生態來說,如果你跟品牌說要移到越南,對方會問你,那你(報價)要降多少給我。但回台灣生產,則是可以跟客人漲價的,品牌客戶會看國家地區,給不同價格,」一位筆電供應商總經理分析。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跟當年西進時集體移動不同,這次大廠布局全球,後面的供應鏈小廠,卻不一定想動。意即,當年的聚落效益將難以發生,這都會連帶影響台灣ODM大廠的競爭力。

打群架的聚落威力,一直是中國能成為台商最大代工基地的關鍵。當年西進中國,單在昆山,就有4000家台商群聚,透過車程最多不超過3小時的距離,大家才能快速交換訊息與進出貨,降低成本。

一位零組件廠總經理透露,最近有一家ODM廠開始一一詢問供應鏈,跟著他們去設廠的意願,卻只有兩家點頭同意。

「我覺得,過去幾年大家在中國過得比較安逸,即使這幾年薪水漲這麼高,也沒幾家跑出去。」「像我們做零組件的,新設一個廠需要很大的設備和人力,重點是,投資這麼大,卻是為了一個不成長的產業,利潤又微薄,我們才不去。」

供應鏈多數僅願意就現有工廠,配合下游客戶擴大生產基地,在資源有限下,就算要移動,也只能在這麼多ODM客戶如此分散的製造基地裡,選邊站。

「要他們同時去這麼多地方設廠,他們當然有顧慮。要說服他們,我們選的點必須是值得他們投的,」緯創高階主管說。「最後要競爭的是,到哪裡設廠才是最長久的。」

還想博一次的企業,這次要想的不僅是哪裡有政策紅利與補助,這麼簡單。能走「長久」的布局,正在考驗著大家的精算能耐。

動態二》連中國廠都不再愛蘋果……
它壓寶蘋果,今年股價暴跌六成

「現在蘋果已不可能救台灣!」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說。

蘋果訂單量成長趨緩,讓郭台銘很頭痛,也正讓台灣蘋果概念股的神話,告一段落。

軟板廠嘉聯益,就是血淋淋的案例。

11月23日,嘉聯益股價跌破今年新低,相較今年6月最高點,股價狂瀉62%。

關鍵原因就是:蘋果傳言將砍單3成,今年靠著擠入iPhone供應鏈聲勢大起的嘉聯益,首當其衝。

嘉聯益原先是軟板產業中,蘋概股的末段班。業界人士觀察,嘉聯益過去因調整速度太慢、管理能力不佳,打不進重要的iPhone供應鏈,僅能吃下Apple Watch、MacBook等毛利較低的軟板訂單。

蘋果光後繼無力,股價創今年最低
蘋果光後繼無力,股價創今年最低
嘉聯益今年來股價 (圖表製作者:蘇宇庭)

去年8月,嘉聯益卻碰上轉型大契機。

當時,蘋果因應未來5G趨勢率先練兵,首度在iPhone X導入LCP(液晶聚合物)天線和軟板新技術,除了原先獨家供應商村田之外,開始找尋台灣供應商合作。

為了這場合作案與技術精進的可能,嘉聯益去年擴大資本支出,在桃園觀音籌設新廠,產能擴增3倍,今年前三季投資活動及現金支出,是去年同期近十倍。

蘋果也很有誠意,外傳它砸了100億元替嘉聯益買設備,甚至居中牽線,找來金屬機殼大廠可成,今年3月參與嘉聯益現金增資,斥資約11億2700萬元入股嘉聯益,持股比重約7.42%,躍居其第一大法人股東。

原本是強強聯手的佳話,卻在今年七月急轉直下。可成無預警公告3家子公司將處分2萬6000張嘉聯益持股。業界推測,問題可能是出在嘉聯益的良率不佳上。

但另一個推測是,蘋果風向球正轉變。外傳,蘋果明年新機種,將僅維持部分LCP設計,另一部分,則可能改回以往的MPI天線技術,若真的轉向,台郡、臻鼎等老大哥都能做,這將讓嘉聯益陷入競爭壓力。

里昂證券甚至預期,嘉聯益明年第一季LCP訂單,將大幅季減50%。雖然嘉聯益發言人王吉輝回應「不會到50%這麼誇張」,不管客戶怎麼改設計,嘉聯益都會參與其中,「差異在競爭程度不同。」他反問:「如果不看好,客戶(指蘋果)為何要出錢幫我買設備?」但,蘋果訂單量衰退卻是事實。

過去,台灣蘋果供應鏈都有個不成文的遊戲規則,供應商想吃蘋果單,就必須通過蘋果考驗,還要肯大砸錢、擴產、買設備。雖然供應商會隨著技術更迭而被替換,但通常會有多年蜜月期。

如2010年宸鴻為蘋果孤注一擲,砸逾百億元擴產,相當於前一年獲利的5倍,變身觸控股王,享受到約3年蜜月期,但這次,嘉聯益的蜜月期只剩下1/3。

即便法人、分析師及嘉聯益本身,都有志一同看好LCP為基礎的天線和軟板,仍會是5G時代主流,但現在5G可能因大國角力延緩技術創新,也讓供應鏈變數大增。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曾博昇觀察,中國電子供應鏈現在最關心:如何分散對蘋果的依賴程度。

另一位法人也補充,現在中國零組件廠商提到蘋果的態度,與台廠差很大,不再唯蘋果單至上。其實,就連靠著蘋果起來的台郡,去年底擴廠後,布局重點也轉向車用電子等新應用。

蔡明翰斷言,當蘋果的策略轉向衝高單價,而不是追求量的爆發性成長,這是整個上游到下游的危機,無一倖免。

蔡明翰預測,接下來蘋概股本益比都會往下走,從高本益比的成長型股票,變成低本益比、高殖利率的價值型股票,與蘋概股過去不可一世的狀況,完全不同。

未來,企業只談技術競爭門檻還不夠,我們得開始面對現實:再大的客戶,也可能遭遇貿易戰夾殺、面臨成本與各國保護主義的壓力,唯有適度分散客戶比重,我們才得以降低暴起暴落的風險。

動態三》不只美國會告,中國也有商業機密法
一場聯電案,打破半導體廠中國夢

政治與經濟,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再努力轉型布局,也難以防範的風險因素。台灣半導體業已率先領教,甚至有更強的後坐力。

今年12月,晶圓代工廠聯電與其先前協助營運、技術授權的中國記憶體廠晉華預計在美國加州的法院出庭。這兩間公司與聯電三名台籍主管被美國指控,涉嫌共謀竊取美國美光半導體公司的營業秘密,以經濟間諜等三罪起訴,並遭求償2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200億元),相當於它去年稅前淨利的79倍。

原先,聯電想攀著中國近年發展半導體的主旋律,槓桿商業利益,不料,當美國與中國角力,它卻成了美國重炮轟炸的對象。

聯電是否真侵害美光的營業秘密,有待調查,但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系主任王偉霖認為,聯電代表了中美激烈角力中,台灣廠商遭受池魚之殃的尷尬角色。

現在的竹科就如驚弓之鳥。雖然里昂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侯明孝推估,聯電案後,中國得不到美國技術奧援,必須加強與台灣或美國以外國家的半導體業合作,但目前業界卻寧可先行緩兵之計,日月光投控旗下福建矽品電子與晉華的合作將暫緩,另一位半導體業高階主管也直言「(未來跟中國合作)大家會更保守。」

竹科人的恐懼,在於聯電不會是單一特例。長期關注企業法律議題的交通大學科技法律所特聘教授林志潔提醒,只要你的員工是美國公民或有綠卡,或你在美國有設廠或子公司,甚至只要在美國公開發行股票或募資,都可能成為美國聯邦政府經濟間諜法的管轄對象。

也就是,包括在美國設廠的台積電、日月光、環球晶圓,在美國設有子公司的聯發科等企業,甚至只要你的員工有美國人,風險便不是零。更不用說,已經跟中國深度合作的力晶、南茂等企業。

兩岸半導體廠頻繁合資、挖角,都有潛在風險

兩岸半導體廠頻繁合資、挖角,都有潛在風險

█中國企業:福建晉華

領域:記憶體
技術敏感度:高
合作台廠:聯電
台廠參與形式:協助研發、管理

█中國企業:合肥晶合
領域:晶圓代工
技術敏感度:高
合作台廠:力晶
台廠參與形式:合資、技術授權

█中國企業:合肥長鑫
領域:記憶體
技術敏感度:高
合作台廠:無
台廠參與形式:大量挖角台灣工程師

█中國企業:睿力集成
領域:記憶體
技術敏感度:高
合作台廠:無
台廠參與形式:大量挖角台灣工程師

█中國企業:長江存儲
領域:記憶體
技術敏感度:高
合作台廠:無
台廠參與形式:挖角台灣高階主管

█中國企業:紫光集團
領域:封測
技術敏感度:低
合作台廠:南茂、矽品、日月光
台廠參與形式:中國子公司予紫光入股

整理:吳中傑

一位公司市值上千億的半導體企業法務長坦言,業界非常關注聯電案,「現在除了你實質上沒這麼做(侵害營業秘密),也要避免任何(合資、投資)動作,怕被解釋成你配合一方打另外一方。」

該法務長表示,以前企業只在乎自己的營業秘密是否被離職員工帶走,但聯電案後,「連別人的東西進來,都要管控!」

他解釋,「過去是簽一張確認書、口頭告誡,保證他(新進員工)不會帶別人的營業秘密來,但未來要透過IT系統、內部稽核跟加強教育訓練來管控,特別是針對從競爭企業跳槽來的員工,遑論他從美國公司來,那更危險。」

法律遵循的成本難以量化,但若出了事,以聯電為例,該公司自今年中與美光在中國纏訟以來,股價已跌逾3成,市值至少蒸發800億。

問題的層級,更已經不是台灣要跟美國或中國「站隊」二選一。林志潔表示,美國有嚴格法條,中國則更將經濟間諜相關條文置於國安法底下,若台灣企業被中國指控妨害營業秘密,絕非賠錢能了事。

除了營業秘密,在美中衝突短期不會止息之下,未來企業甚至得提防踩到美國海外反貪腐法等紅線。「例如英國藥廠葛蘭素史克賄賂中國官員,看似跟美國無關,但也被美國罰,因為它是美國公開發行公司,美國政府會質疑:你有沒有用我投資人的錢去賄賂?」林志潔舉例。

「沒有IP(矽智財)的東西,就算當初你是用政治力(槓桿),但長期還是會面對挑戰,不要想說你躲在什麼市場就沒事,現在是全球化的市場,」前外資分析師陳慧明說。

一樁聯電案,像給前幾年將中國視為樂土的全球與台灣半導體業澆下一桶冷水,雖降了溫,但也更能看清利益與風險。

外界預期晉華短時間內無法量產,而未來美國的調查若擴及其他記憶體廠,也將牽動全球半導體設備與矽晶圓片的出貨。綜合全球景氣,明年半導體產業預計會是守成的一年,成長率約在5%,落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前預估,未來10到20年全球半導體成長率5%至6%的低標。

林志潔呼籲企業:「世界不安寧的時候,沒有國家可以倖免於外……,以前美國太忙了,沒時間把眼光放在這裡,現在因為美中(衝突),你所作所為被它用放大鏡看,要特別小心。」

美中持續角力,未來台灣企業打國際盃時,法律遵循將不再有灰色跟僥倖。而在守成的氛圍下,風險控管,將成為所有企業不能迴避的一門必修課。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蘋概股 追蹤 聚落 台商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