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一條法條,讓台陷入中美商業間諜風暴!聯電52萬小股東現在最該做的事:盯著G20川習會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一條法條,讓台陷入中美商業間諜風暴!聯電52萬小股東現在最該做的事:盯著G20川習會

一條法條,讓台陷入中美商業間諜風暴!聯電52萬小股東現在最該做的事:盯著G20川習會
「中國針對美國的經濟間諜行動快速增加,真是夠了!」美國司法部部長塞申斯(右2)以嚴厲語氣,宣布起訴晉華與聯電。 (來源:法新社)
撰文者:蔡靚萱、李玟儀
2018.11.07

10月19日,週五深夜的桃園機場。

剛走過空橋、踏出登機口,由聯電借調福建晉華集成電路擔任總經理的陳正坤,立刻被配備錄影設備的司法警察上前攔住。對方確認他的姓名後,交給了他一份文件。文件寫著:美國司法部要求他如期到美國出庭,起訴法源是:《經濟間諜法》。

「中國針對美國的經濟間諜行動快速增加,我在這邊要說的是:真是夠了!(Enough is enough!)」美國司法部部長塞申斯罕見以嚴厲語氣,宣布起訴福建晉華、聯電公司、陳正坤以及兩名由美光跳槽到聯電的員工,涉嫌盜取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技術。

廣告

儘管新聞炒得沸沸揚揚,但少有人注意到的是:這是史上第一次,有台灣企業被美國指控,當外國政府的經濟間諜。

借調晉華的陳正坤曾任瑞晶總座,是DRAM業老將,卻在貿易戰引火上身,最高面臨15年刑期。 (來源:商周資料庫)

早年,台灣雖曾有數家企業被《經濟間諜法》官司纏身,但聯電被依第1831條起訴,也就是涉及由外國政府或機構幕後支持,竊取美國研發技術,還是台灣企業破天荒頭一遭。

這法條,美國司法院並不隨便出手。根據法律期刊《BNA專利、商標與版權》報導,《經濟間諜法》1996年問世後的10年內,依照第1831條起訴的案子只有10件。絕大多數案子幕後黑手指向中國,以色列、馬來西亞也在列。

廣告

「一旦掛上這條,涉及國安,就很麻煩,不容易和解。」研究《營業秘密法》多年的交大特聘教授林志潔說。

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系主任王偉霖認為,美國祭出第1831條,顯然是因為中美貿易大戰。而聯電窘境,則代表了在兩國激烈角力中,台灣廠商遭受池魚之殃的尷尬角色。

依照《經濟間諜法》,陳正坤等被告最高將面臨15年徒刑和500萬美元罰金,聯電與晉華等被告公司,最嚴重將被沒收獲益,並處以最高200億美元罰金。

200億美元,等於是聯電4年的營收、或是60年的獲利,消息一出,連累聯電股價跌停,算一算自今年6月的高峰至今,跌幅約42%,股價跌破3年新低。

去年美方早來台提出質疑 台灣恐成美企機密大後門

法界人士認為,明明,台灣檢察官去年已經大動作起訴聯電,美國司法部這次仍選擇親自動手,是嚴重警訊。

司法界人士透露,為了美光對聯電案,美國司法部早在去年初派大隊人馬來台,成員包括國家安全司、北加洲檢察官、FBI(聯邦調查局)探員。據了解,當時除了進行犯罪情資交換,他們對台灣法律制度提出質疑:為什麼台灣的《營業秘密法》定罪率仍不高?為什麼沒有如美國法律訂定共謀罪?

美國在台協會(AIT)新任處長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在今年美光的台中後段封測廠開幕時,直指台灣的「營業秘密法尚需更加完善。」

林志潔分析,台廠與美國技術來源關係密切,主要又在中國做生意,在中美貿易戰中,恰成了可能洩漏技術的最大黑洞,美國現在不允許這樣的疏漏發生,「不然等於他家(美國)大門緊閉,結果後門大開啊,因為台灣就是他的後門啊!」

雖然,去年台中地檢已經起訴聯電,但因事涉營業機密,審理進度緩慢,「為什麼一年了你都還沒判?美國政府當然想自己來起訴聯電。」法界人士指出。

美光對聯電案,從企業對企業的侵權案,升高到國與國之間的政治角力。事涉聯電52萬名股東荷包、2萬多名員工生計。到底會怎麼落幕?司法的問題很嚴峻,政治的問題,就要看看G20(二十國會議)上,川習會能否傳來解套希望。

中美貿易戰短期不會落幕,來自中國的科技竊密意圖也不可能停止,聯電案警示台灣:這可能不是最後一宗。

「中美貿易大戰是兩個大人吵架,小孩子(台商)不要去觸怒大人。」王偉霖說,未來要避免台商被拉到外國法庭,在營業秘密攻防成了夾心餅乾,台灣立法只能做得跟國際一樣好、更好。

事實上,20年前台灣的永豐餘、四維企業都曾是喧騰一時的《經濟間諜法》被告,卻也間接促成台灣將《專利法》修得更完善,讓台灣企業面對控訴時有憑有據,較少沾惹美國商業間諜侵權官司。

台灣企業也努力透過修法,防堵間諜案發生。在本土的台積電、聯發科等受害企業聯盟推動下,台灣的《營業秘密法》增訂刑事責任,成了防堵中國企業挖角、偷技術的一道防線。修法當年的技術盜竊案只有8件,到了2017年已激增為一年21件。近期案件中,每10件訴訟案中,就有9件與中國有關。

這個指標案,正迫使台灣檢視本土法制,如何能為台商提供更長期的保障,避免在中美兩隻大象打架中被踩扁,也促使企業自我檢視,是否已準備好最高規格自我要求,以應對這個大變動時代。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一條 風暴 中美 商業間諜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