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叫菜蟲太沉重!「文青別鬼扯」解析:菜價漲跌背後的祕密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你家的年菜這樣來!直擊果菜市場48小時不斷電大作戰

焦點 | 時事分析

叫菜蟲太沉重!「文青別鬼扯」解析:菜價漲跌背後的祕密

撰文者:Lin bay 好油、文青別鬼扯
2018.02.07

每次逢年過節、颱風來襲造成蔬菜的供應不穩定時,農產品就會有價格飆漲的現象,接下來就會看到電視台訪問家庭主婦抱怨菜價太貴。菜價為什麼會貴?大家開的第一槍反射動作大概不脫「這一定是盤商操縱價格」、「一定是菜蟲搞的鬼」!這時從事農產運銷相關的業者就如同過街老鼠,媽媽喊殺,文青哥哥與姊姊喊打。

我不是要幫盤商伸冤,只是這種虛擬出菜蟲來怪罪的結構,喊了都三十年不膩嗎?不可否認在拍賣市場有時會出現一些價格很低或是沒人敢拍的現象,但這畢竟是少量,無法影響整個菜價。

過去很少人了解農產運銷的結構,「盤商」兩個字無法代表農產運銷系統裡的所有角色,先了解從業人員的專業及扮演的角色,再來說有沒有菜蟲也不急。

廣告

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攝影:商業周刊/郭涵羚)

菜價漲跌,究竟是怎麼決定的?

首先你必須先了解一件事,就是台灣市場的多元交易性,台灣查得到蔬果交易資料的稱為「共同運銷」,一共有16個批發市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台北第一、二及西螺果菜批發市場。

農產運銷在台灣是一個非常多樣化的環境,我們以最大兩類來解說,一個是公開的農產品交易行情,也就是以台北第一批發果菜市場(以下簡稱台北一市)為準的菜價,另一類則是各地批發市場外面的行口價,而行口價是一個封閉的訊息,如果是藉由行口所賣出的,就找不到公開的價格跟數量。(編按:行口就是在批發市場裡面的批發菜商。)

廣告

這兩個價格會有一定程度的交互影響,最重要的價格參考點就是台北一市的承購價,營養午餐的菜的計價就是以這個為參考點,而零售市場也參考這個價格來販售蔬菜。

因此菜價的形成有幾個原因:
1. 前幾天的行情
2. 未來產地的供應狀況
3. 目前供銷的情況
4. 到貨的品質

行口的價格波動較小,不似拍賣市場的波動大,媒體喜歡聳動,加上最好查到的就是台北一市的價格,拍賣市場是一個比價的地方,缺菜的時候價格的波段就會變很大,例如鬍鬚張的採購就曾經在台北一市創下兩箱苦瓜一萬元的天價,但這種量又有多少?但對媒體來說,有極高值可以報導就好了,而零售端也樂得媒體這樣報導,因為民眾會接受菜就是這麼貴的事實。

台灣的特色就是小,不只生產端小,運銷端也都是小資本小規模,看看各批發市場的行口規模,再看看批發市場外停得滿滿的發財車,在這個結構下,要如何產生可以壟斷跟操作價格的菜蟲?但是政府跟蛋頭學者就是喜歡喊抓菜蟲,喊到民眾也覺得一定是菜蟲害的。

政府有部分的手段可以干預菜價,但沒有辦法百分之百控制菜價,一股腦的認定「菜價貴就是政府沒管理好」,其實並不公允。菜價為什麼會波動?因為台灣就是一個生產不穩定地方,氣候的不穩定,供需一直改變,菜價自然就會波動,就像最近寒流來,大家就要吃火鍋,吃火鍋茼蒿的需求就上升,批發市場的茼蒿供應量跟價格都上升,可是45天之前誰知道現在有寒流?

菜蟲作怪?產地跟零售端價格落差的關鍵是...

這種情況最容易出現在產地菜價很低的時候,媒體訪問時農民說:「一斤高麗菜3元給盤商收。」結果消費者一到菜攤看到一斤高麗菜15元,價差這麼高,於是直覺認定一定是菜蟲。

一斤3元,一簍高麗菜50斤,成本就150元,找工人來砍菜收成,一簍就要30元以上的工錢,竹簍一個大約要30元,光砍好菜一箱就要210元了,再配送到消費批發市場車錢也要50元左右,再從批發市場運到菜販的手裡也要50元左右的運費,這樣成本就310元了,把中間兩個盤商的利潤算進去,一箱高麗菜到菜販的手裡假設是400元,菜販再把菜整理一下,去掉外葉只剩40斤能賣,買400元全賣掉600元,這樣算暴利嗎?

菜價低的時候,採收、資材、運銷的成本不會降低,如果菜車司機運菜會虧錢,他幹嘛要運?這些當然通通是盤商要吸收。消費者只看到產地的收購價跟消費端的零售價,但他根本不知道整個運銷的結構跟成本,只看到前後5倍的差距,就把盤商當只會壓榨農民的菜蟲。

農產運銷的實務很簡單,就是集、運、散。生產端先集貨,然後運送批發市場,再分散到各零售端銷售或食品服務端。有些蔬菜,收成了裝箱並沒有辦法直接賣,例如青蔥需要去除老葉、去除根的土,因此需要理貨,所以有些盤商還需要做理貨的動作。蔬果是生鮮產品,如果沒有良好的採後處理,很快就會腐壞,尤其是葉菜類,櫥架壽命往往不到一個星期。

每種蔬菜的運銷流程都不太一樣,以台灣最大宗的蔬菜高麗菜為例,運銷流程大致是農民或大盤協助採收-->大盤運菜到批發市場-->分銷給中盤或行口-->分銷給攤販-->消費者購買。因此盤商做的就是集貨、理貨、分銷的動作,沒有中間的運銷協助,農產品根本無法送到消費者手裡,這幾年環南市場陸續都有盤商倒閉的消息,這門生意也不是穩賺不賠的。

農民當然希望農產品賣高價,而消費者當然希望買的東西物美價廉,這雙方的需求本身就是衝突的,農產運銷業者就是協助交易的達成,並從中賺取利潤。

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攝影:商業周刊/郭涵羚)

與農民爭利,為何盤商還會一直存在?

當單一農產品產量供過於求,消費者又不愛買的時候,零售商有店面、人事的壓力,又掌握了銷售的通路,零售商自然就會壓迫中間運銷商的價格,因此運銷端就會去砍農民的利潤,在這一層一層的結構下,風險就轉嫁給農民。

許多的系統都存在著強欺負弱,在台灣農產運銷的系統也一樣,供過於求的時候,農民就成為風險的承受者,再加上媒體的報導,消費者自然會覺得是盤商剝削農民。當農產品求過於供的時候,媒體也不會報導農民怎麼欺負盤商,只會報導消費者買菜很貴,政府無能等。

有些盤商的收購價的確可能較低,但農民為什麼還願意供應蔬菜?因為這些盤商提供了一個穩定的需求量,可以每天穩定幫農民銷售、有利潤,在供過於求的時候,就算會虧一些錢,一樣幫你處理貨,也穩定先銷你的貨,至少也不會血本無歸。有的農友喜歡穩定的低獲利模式,更勝過追求不穩定的高菜價。

以前的市場資訊沒那麼發達,有些行口可能隱藏市場資訊,利用資訊差賺農民的錢,但現在農民都用Line在問菜價,對於價格資訊的掌握程度高,盤商要賺超額利潤已經很難了。

「小農蔬菜產地直送」只是銷售話術

很多人想說,既然中間運銷過程這麼複雜,那我直接跳過中間者,跟農民購買,不是更好嗎?於是這幾年開始興起「小農產地直送」,然而,這一切不過只是銷售的術語。

產地直送要農民自己處理物流跟配銷,以一般短葉菜農而言,要天天出貨,就要排生產排程,要花時間也要抓量,出的菜要給消費者的還要經過洗選、理貨、包裝等程序,然後還要接消費者客訴,就算能做到也是很痛苦,再遇到某些不太正常的消費者,那真的是生不如死。水果會一次買個一箱10斤慢慢吃,但很少消費者會一次買10斤青江菜慢慢吃,消費者要買蔬菜百寶箱的話,小農就更難做到了。

許多農民都是走跟運銷合作社合作的方式,就是合作社接訂單後分配供應量,農民因為已經有訂單,可以安心生產不怕賣不出去。合作社經過理貨的動作把蔬菜包裝,再透過物流交給通路,這才是現在不斷增加的趨勢,農民需要的是團隊合作,而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鬥。

雖然在蔬菜方面是銷售的話術,但在水果就能做到小農直送,蔬菜跟水果在運銷上是不同的邏輯跟世界。所以會看到,電商在網路上用很可憐的菜農的故事作宣傳,說傳統產銷制度剝削農民,他們要幫助農民,結果賣的卻是水果。

不再只是單純賣菜,農產運銷的轉型之路

台灣相對於其他國家,在農產運銷的改變跟轉型算是非常慢的,共同運銷制度的興起有它的時代背景,但這個模式已經越來越沒辦法滿足消費通路的需求,因為台灣蔬菜最主要的消費還是在外食,外食需要的不單只是蔬菜的供應,而是食品服務。

連鎖餐廳要去皮、切好的洋蔥,傳統批發市場無法供應,從不確定的拍賣市場買來的蔬菜,過不了通路的藥檢時,也只能自我認賠,在安全的管理上無法提升。水餃工廠要求供應標準規格大小的去外葉高麗菜,傳統批發市場也無法供應初級的截切處理。當餐廳通路要求做採後處理提供低生菌的蔬菜時,傳統批發市場也無法供應經過滅菌程序的低生菌蔬菜。

產地的批發市場漸漸走向沒落,西螺果菜市場內開始出現空租的行口,而具有理貨能力、提供食品服務的合作社及農產公司興起,也開始出現超越中小企業規模的農產公司。以供貨生菜給麥當勞的產銷合作社為例,能通過麥當勞McDonald's, Gap的要求,供應給台灣麥當勞,打進亞洲麥當勞的供應鏈,生產國際水準的農產品,這不是單純的賣菜,而是專業的生鮮食品服務。

產運銷的標準結構正慢慢崩解,農產運銷的模式也在改變,現在生產地區逐漸形成整合式的食品服務供應鏈,這才是台灣農業該走向的未來。

作者簡介_Linbay好油

主持人為俗稱好油的林裕紘,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地質學碩士,農業專欄作家,家裡世代從農,曾經在家種過菜,過去曾從事油品精煉行業,目前則是以農產品外銷及農業輔導為主,空閒的時間則是開發農食產品(Agri-food)。

作者簡介_文青別鬼扯

主持人為俗稱鬼王的劉志偉,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SUNY at Binghamton)社會學博士,以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獲得金鼎獎。堅持用人話詮釋農業,力抗以想像杜撰鬼扯。

數位專輯_你家的年菜這樣來!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虫周 林裕紘 文青別鬼扯 linbay好油 文青 背景 文卿別鬼扯 沈重文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