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什麼是負利率?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 看直播!【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什麼是負利率?

什麼是負利率?
歐洲央行的負利率政策,引發其他各國跟進風潮。(王之杰攝)
撰文者:吳和懋 整理
2016.10.27

(想知道更多、更完整的負利率相關知識及訊息,請上商周.com最新推出的《深度議題》專欄:「負利率的機會與衝擊」,有影音、大事紀、商周觀點、網路相關資源及各類相關報導。)

若將現金存在銀行,銀行通常會付給存戶微薄的利息,利息之於本金的比率,就是存款的利率(interest rates)。通常利率都是正值,但當利率降到0%時,表示存戶就算存錢也沒有利潤;若利率再往下調成負值,也就是「負利率」,不但收不到利息,要存錢還得繳納利息給銀行。

一般來說,利率不可能是負值,但加入中央銀行的角色,利息的本質就變了--因為「負利率」只會發生在中央銀行與各個金融機構之間。中央銀行的功能是「銀行中的銀行」,也就是銀行不夠錢時,央行可以借錢給它。對於各個銀行新存入的款項,不但不繳納利息,反而開始徵收利息,這就是負利率。

廣告

Q1. 央行為何要實施負利率?

因此要了解負利率,必須先了解各國中央銀行的角色。

中央銀行最重要的特色是:它可以做無本(甚至賠本)生意。這是因為一來它不用像商業銀行面對市場競爭(每個國家都只有一個央行);二來,它有發行貨幣的壟斷權,央行不用像商業銀行一樣,要先吸收存戶的存款才能把錢借出去,它只要無限制地印鈔,即使主動付錢給商業銀行,鼓勵它們來借錢,央行也不會被淘汰。

Q2. 為什麼現在採用負利率?導入負利率會有何影響?

因為金融機構存款到中央銀行,反而得繳納利息,比起存錢,不如借貸給企業投資才有利息收益。這也是啟動負利率的原因,資金在市場上流動,鼓勵企業投資設備、提高薪資來刺激景氣。以日本央行導入負利率來說,就是希望能夠提升物價2%,達成安倍經濟學的第一箭目標。

以日本來說,自從2008年導入零利率政策以來,利率已經降到零,已經沒有再下調的空間,為了刺激經濟,因此才有量化寬鬆、質化寬鬆作為對策。

量化寬鬆政策,是由日本央行向金融機構購入國債,增加銀行能夠自由運用的資金,增加市場上資金的流動。質化寬鬆,則是日本央行透過金融機構擴大購買資產的對象,購入超長期國債、ETF等金融商品。不論哪種做法,都是為了使資金在市場上流動。

只不過,不論那種政策,效果都有其極限,負利率可以說是日銀刺激經濟手上的最後一張牌。

Q3. 世界上採納負利率的趨勢如何?

央行實施負利率的動機,可大致分為兩種:第一、是支撐通脹預期,以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為代表。兩大央行均希望通過壓低本幣匯率,引入輸入型通脹,來達成通脹目標。

第二、是為了緩解本國貨幣的升值壓力,以丹麥、瑞士和瑞典的央行為代表。丹麥、瑞士和瑞典三國均為歐洲小型經濟體,未使用歐元,但與歐元區經濟關係密切。歐債危機期間,大量資金因避險需求流入三國,對其匯率構成一定上升壓力,並影響當地經濟表現。為減緩資本流入,同時保持幣值相對穩定,三國決定推行負利率政策。

2015年12月,美國升息蔚為話題,這跟日本央行的政策完全是背道而馳。升息為的是減少市場上的資金流動,等於是為景氣踩下煞車,意味著美國景氣強韌。

相對於美國,不論是歐洲、日本都在持續金融寬鬆政策,石油價格低迷,以及中國市場混亂導致全球股市動盪的趨勢仍未有改變。

Q4. 對我們的生活、企業經營有何影響?

以日本來說,雖然目前的負利率只發生日本央行與金融機關之間,個人與銀行的借貸雖不至於馬上轉為負利率,但未來不無可能。例如,房屋貸款、車貸的利率可能會下調,存款的利率會更低,甚至需要給付保管費才能夠存款。

央行之所以實行負利率,目的目的就在於鼓勵投資、刺激消費,是鼓勵民眾不要把資金握在手上,把銀行存款提出來花。只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既然錢存在銀行反而要付利息,存戶乾脆把錢囤在身邊。日本曾出現一個怪現象:保險箱賣到缺貨,就是人們在家裡囤積現金所造成。

以銀行來說,利息變低,以個人借貸的利息收入自然減少,但和央行借貸的資金則免除了利息。不過以日本導入負利率以來,銀行股價紛紛跌落,表示整體來說對銀行環境不利。

另一方面,由於房屋貸款利息下降,買房變得容易,對不動產相關行業則是利多。而利息變低,會帶動貨幣貶值,因為就算握有現金也無法收取利息,只有換成其他強勢貨幣。如此一來,會帶進海外觀光客,推動航空業的景氣。

Q5. 負利率當道,為何歐洲各國公債價格仍節節攀升?/台灣可能實施負利率嗎?

彭淮南擔任總裁的中央銀行,曾提出下列的解釋:由於歐洲各國普遍存在通縮現象,部分歐洲公債名目殖利率雖為負水準,但實質報酬仍大於零, 吸引投資者買進。除實質報酬率的考量外,下列因素亦為投資者持有負殖利率公債的相關動機:

1. 公債資本利得:由於歐元區、瑞典央行相繼推動 QE,部分投資者預期此舉將推動公債價格進一步走高,著眼 未來潛在的資本利得(capital gain),投資者即有加碼或繼續持有負利率公債的意願。

2. 匯率升值預期:部分投資人預期,ECB 推動 QE,將使瑞士、丹麥等國貨幣存在升值空間,且在持有成本及潛 在的資本利得等考量下,國際投資者在匯入資本後,亦會持有高流動性的當地政府公債。

3. 相關法規要求:銀行基於資本適足率及相關法規對流動性的要求等考量,須持有低風險且高流動性的公債;而 壽險公司、指數型債券基金等機構投資人,亦因法規或合約要求的資產配置,必須維持一定比例的政府債券; 因此,歐洲地區各類金融機構或投資機構仍繼續持有並買入負殖利率公債。

4. 現金持有成本:歐洲各國央行存款利率普遍為負(歐元區為-0.20%,瑞典更達-1.00%),金融機構如將剩餘資金 存在央行,其成本高於持有的負殖利率公債,持有公債可減少資金損失。

(想知道更多、更完整的負利率相關知識及訊息,請上商周.com最新推出的《深度議題》專欄:「負利率的機會與衝擊」,有影音、大事紀、商周觀點、網路相關資源及各類相關報導。)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什麼是實質負利率 何謂負利率 實質負利率是什麼 什麼是負利率 實質負利率 負利率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