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口罩還要搶多久?延開學有必要?8問副閣揆陳其邁,一次搞懂政府防疫邏輯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武漢肺炎 經濟衝擊全解讀

焦點 | 時事分析

口罩還要搶多久?延開學有必要?8問副閣揆陳其邁,一次搞懂政府防疫邏輯

口罩還要搶多久?延開學有必要?8問副閣揆陳其邁,一次搞懂政府防疫邏輯
1個小時專訪,陳其邁因3度被來自疾管署、衛福部等電話打斷頻說抱歉,原來是因當天口罩限購政策及迎接武漢包機返台台商,跨部會已連續會議數日。 (攝影者:駱裕隆)
撰文者:採訪:田習如、管婺媛、吳中傑 整理:管婺媛
商周頭條 2020.02.04

春節以來,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整個台灣社會過得並不安寧。

從口罩徵購到限售、高中以下學校延後開學,到政府跨機關對各項防疫措施的因應等等,面對武漢肺炎,政府的判斷準則與依據是什麼?台灣人歷經17年前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慘痛經歷,這次我們是否能因應得更好?

《商業周刊》專訪這次整合跨部會機關、公衛背景出身的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提出近來引起民間爭論的幾項政策疑慮。以下為專訪摘要。

廣告

談口罩之亂》
不是防疫所需,全世界掃一圈也不夠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民眾買口罩要採實名制,限制購買數量、時間、地點,一定造成民怨,政府沒料到嗎?先前衛福部釋出4千萬個口罩給民間通路銷售,政府也沒算到這麼快就用光嗎?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答(以下簡稱答):這不是有算到沒算到的問題,口罩4千萬個(釋出),這是原本超量儲存的,民眾要買,(政府)當然要公平,且要有效率,(讓民眾)買得到,才不會恐慌;這就像銀行擠兌一樣,要先降低民眾的恐慌。

以戰備儲量來說,各醫院是夠用的,我有1張表(來統計),現在各個醫院整體依法規是600萬個口罩,目前是789萬個,超過我們1個月的儲存量;地方衛生局大概100萬片,現在有141萬片,數字差不多。我們說口罩夠,是指防疫所需還夠;但不是防疫所需、民眾要買,你是沒有辦法的,全台灣2300萬人,一個人買一個,全世界的口罩掃一圈也不夠。

以目前生產的量,要應付疫情,本來就夠,所以才釋出超量儲存。但這是「需要」跟「需求」的不同。「需要」是夠(指醫療防疫所需),但民眾「需求」,要買卻買不到。

廣告

談延後開學》
要隔離,不讓病毒進校比戴口罩有用

問:延後高中以下學校開學,引起很多家長抱怨,這個思維邏輯又在哪?
答:現在是防疫,比如口罩是需要的防疫物資,我可以穩定供應沒有問題,但我們現在1個月大概(產出)320萬到400萬個口罩,對防疫來說是夠的;但現在民眾就是要買啊!你說小朋友上學要不要戴口罩?

我今天跟台大醫師黃立民開會,他就舉例,小朋友在學校掛口罩到底有沒有用?其實口罩是掛不住的,比如小朋友吃飯口罩就會拿掉,那小朋友的傳染病防治該怎麼做?這就好像我們防治腸病毒一樣,如果(一個班級)有人出現症狀,一個班級就停課(編按:規定為1週內2人出現症狀)。

簡單講,這就是要隔離,不要(讓病毒)進入學校,這個比戴口罩有用。

當然,這個(延後開學14天的)決定要看中國疫情跟台灣現在的狀況,最大保護範圍就是小孩子。萬一要是有社區感染,假設是潛伏期14天,一隻病毒進來,傳給一個人是14天,這個人又傳染給另一個人,又是一個14天,所以要給我們一個潛伏期的時間觀察。所以我跟蘇貞昌院長建議,要再看一下,我們再看看有沒有什麼社區風險,這大概會在14天內出現。

談防疫順序》
第一時間守好邊境、社區、醫院3關卡

問:一切以疫情為優先,會不會有「濫權」的風險?政府決策思維的優先順序是什麼?
答:當然疫情要控制住,是有SOP(標準作業流程)的,我們有很多衡量指標,什麼時候該採取什麼措施、什麼樣的管制強度。

防疫體系就是3道關卡要守住:
第一、是阻絕境外,就是邊境管理,第一道關卡,就是檢疫。
第二、不要讓它進到社區,所以第二關是在防堵社區感染。
第三、醫院是最後防守底線,你不能讓它(病毒)攻破醫院。醫療(體系)被攻破,就是因為社區感染病例太多,使得它的能量沒辦法(負荷)。

所以我們第一時間整備能量,就是在整備有篩檢能量;醫院部分,就是要有負壓隔離病房、人力等。一開始這3大塊:邊境、社區、醫院,3道都要守好。

問:這次政府是從什麼時候就開始因應?
答:從中國武漢的醫院貼出病例,尋找相關病人開始,我們就注意到了。我們在去年12月31日開了第1次會,包括衛福部長陳時中、疾管署等單位。沒辦法,台商1年往返1千1百多萬人次,往來頻繁,當時我們就研判武漢的狀況有點像以前的SARS。

問:我們從上次SARS學到最重要的經驗是什麼?
答:就是隔離。我們從年前忙到現在,就是在做好隔離這件事情。

疾管署過去有經驗,且長期有跨部會間合作,一直有SOP,經過幾次重大傳染病後,這個制度就比較好,加上法制也比較完整,所以政策運用就比較靈活。第二是,蘇貞昌院長也很要求,像非洲豬瘟,也都是跨部會。我們從過年就每天跨部會協商,比如電子監控,運用智慧科技協助防疫,這要(結合)NCC、中華電信、法務部的法令解釋、疾管署、健保署與移民署等,做大數據分析。

現在科技一直在進步,我請資安處處長組成一個數據小組,整合部會開會,他們都是內行人,都知道資安有哪些資料,來追蹤個案。

問:這次防疫最困難之處在哪?落實隔離最大挑戰還是人性?
答:當然啊,(科技)是輔助而已。這個病是早晚會進來家裡,我們如果第1關顧不了,就要顧第2關,第1關盡量顧。所以我們很早宣布湖北(班機)禁止來台,確實那時候都是從湖北來的(病例)。那如果顧不住,就是要顧社區,就是採取隔離。

現在傳染病最大挑戰是,人的移動太頻繁,尤其中國又在隔壁。所以,現在要隔離,是不要(讓病毒)進入社區,因為還沒有疫苗跟藥物,等疫苗、藥物趕快上來,就可以cover(照顧到)人類健康。

談中國疫情》
防疫是大家合作,我們做得到就會幫

問:但也有人說,美國流感死亡人數、全球H1N1流感死亡與染病人數,都比武漢肺炎還高,政府是否太大驚小怪?
答:這個病,大家都還沒抗體,也沒疫苗;所有疾病的治療與預防,是要在它一開始就要擋住。目前為止,它的特性因為中國疫情不明,大家都擔心,不然美國一開始也沒什麼(作為),大家會猜,到底美國看到什麼資料(因此後來強硬禁止來自中國的外籍旅客入境)。

問:兩岸往來這麼密切,中國疫病資訊又不透明,這種事會不斷重演,我們要如何因應?
答:這是全世界要面對的問題。對醫療人員、對做醫生的人來說,他們(指中國)有需要,我們做得到就會去幫他。如果是口罩,我們自己真的不夠,真的沒辦法,但若是其他,我們有,比如點滴,就給他們啊!對不對?這是站在人道立場,本來防疫就是要大家合作。不可以說他不跟你合作,那你就不幫他,從醫療角度來看,這是沒有國界的。他弄好,沒有病人,我們不是也好很多嗎?

簡單講,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從疫區)回來要做好自主居家隔離,為了你自己,為了你的家人,為了旁邊的人,做好,就沒事。

責任編輯:林思妍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防疫商情室 武漢肺炎經濟衝擊全解讀 武漢肺炎 副閣揆 防疫 蘇貞昌 口罩 口罩之亂 陳其邁 延後開學 行政院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