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網速提高40%、iPhone 11有支援...第六代Wi-Fi即將登場,它有多厲害?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商業趨勢

網速提高40%、iPhone 11有支援...第六代Wi-Fi即將登場,它有多厲害?

網速提高40%、iPhone 11有支援...第六代Wi-Fi即將登場,它有多厲害?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李超凡
愛範兒 2019.09.19

今年是公認的5G商用元年,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放5G牌照,除了蘋果外的主流手機廠商都搶著推出了5G手機。

儘管5G基地台尚未普及,5G資費方案還是很貴,但5G依然被認為未來重要的通訊技術,很多人會因為iPhone 11系列沒有5G暫緩換機計劃。

相比起5G,Wi-Fi這個我們每天都在用的通訊技術,關注的人反而沒那麼多,Wi-Fi也在最近迎來了重要的里程碑。

廣告

9月17日,Wi-Fi聯盟宣布推出Wi-Fi 6認證計劃,這意味著新一代的Wi-Fi即將進入我們的生活,它帶來的影響可能不亞於5G。

Wi-Fi 6到底有多厲害?

1999年9月,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成功創建了802.11b標準,將無線以太網的傳輸速率提高到了11 Mbit / s,這也正式標誌著Wi-Fi的誕生。

20年後的今天,Wi-Fi已經成為生活中像水電一樣的必需品。Wi-Fi訊號的強度甚至決定著我們的情緒狀態。

可跟移動網絡從2G到5G不一樣的是,儘管Wi-Fi已經發展到第六代,但我們似乎很少感受到像從3G邁向4G的顯著變化,那Wi-Fi 6和我們現在用的Wi-Fi有什麼不同呢?

廣告

跟5G一樣,Wi-Fi 6帶來最直觀的變化就是網速的提升。最高的傳輸速率可以達到9.6 Gbps,相當於1.2GB / s的下載速度,這也比上一代Wi-Fi速度提高了40%。

而5G的峰值速率為10 Gbps,這意味著Wi-Fi 6的網速和5G旗鼓相當。Wi-Fi往往會因為太多人使用而變得非常慢,Wi-Fi 6大大改善了這問題。

從具體效果來看,Wi-Fi 6能夠提升多台設備接入後每台設備的傳輸速率,這不只是因為提升了網速,總量多了所以平均到每台設備的網速多了,而是讓接入幾十台設備後和接入一台時保持則一樣的速度。

這是怎麼做到的?這裡面涉及到OFDMA(正交頻分多址)),MU-MIMO,1024QAM等多項技術,但你沒必要記這些拗口的技術名詞,只需要知道這些也是5G的關鍵技術。

OFDMA是一種能提數據傳輸效率的技術,傳輸數據並不難,難的是當數據像廣州地鐵三號線早高峰一樣擁擠時仍保持高速運輸。

如果把Wi-Fi的數據傳輸看作是地鐵載人,過去如果有3個團隊要搭地鐵,必須要用三列地鐵分別把每個團隊運走,即便這個團隊只有一個人也需要獨占一地鐵,太浪費了。

而且還得按照先後順序出發,也就是說一趟地鐵走了之後必須等一下躺來,人越多等待時間也就越長,這也是多人同時使用Wi-Fi時網速變慢的重要原因。

而Wi-Fi 6優化地鐵的運輸效率,在地鐵上設置了9行座位,讓3個團隊都可以有人先登上地鐵,讓每趟地鐵坐滿人後再出發,更快地將所有乘客送往目的地。

另一項提升多人上網的體驗的技術則是MU-MIMO,過去的SU-MIMO路由器是以自身為圓心,360°向外發射信號,如果有100 M的帶寬,3個設備同時接入,每個設備只能分配到33.3 M,因此設備越多網速就越慢。

而MU-MIMO能讓3個設備都得到100 M的帶寬,相當於在相同帶寬的情況下,將傳輸速率提升了3倍,連入的設備越多,提升的效率也就越明顯。

簡單來說,寬帶就像一條高速公路,而接入設備就是在上面行駛的汽車,過去所有的車都只能走一條車道,而Wi-Fi 6讓每輛車都有一條專屬車道,每年車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行駛。

除此之外,Wi-Fi 6將時間遞延從上一代的30ms降低至20ms,同時能減少終端設備的電池消耗,並改善電池續航表現,不過這些升級,短時間在家庭中帶來的變化可能並不明顯。

但正是上述的種種功能,讓Wi-Fi 6不再只是一個「不用花自己流量上網」的通訊技術。

除了上網更快,Wi-Fi 6還有什麼用?

就像現階段的5G一樣,除了網速更快一般消費者很難說出有什麼變化,但無論是5G還是Wi-Fi 6,對於生活的改變遠遠不只是讓我們上網更快。

當智慧手機成長停滯,各個廠商都在尋找下一個顛覆性的產品(Next Big Thing),事實上未來或許不會有手機這樣單獨的「Big Thing」,真正的Next Big Thing可能是以物聯網IoT為基礎的萬物互聯。

這也是蘋果,華為和小米等手機廠商都在重點佈局的方向,隨著智能家居等物聯網終端設備的數量越來越多,穩定高速的無線網絡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比如4K網絡影片要求單終端至少要有50 M的帶寬,而8K影片的則需要100 M,當有十幾個這樣的設備同時運行時,比如企業的視訊會議,現有的Wi-Fi就難以支援。

現在或許還難以想像,但隨著4K和8K逐漸成為主流的影片分辨率,Wi-Fi 6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取代現在的Wi-Fi。除了家庭,在體育賽事和演唱會等大型活動中,也不會再出現因為用戶太多而連不上Wi-Fi的情況。

2019年其實也是Wi-Fi 6的商用元年。今年7月,全國首個Wi-Fi 6地鐵深圳福田建成,使用的是華為的Wi-Fi 6技術,通過聯通5G網絡接入,這兩個新的通訊技術終於產生了交集。

同時對於高寬帶有強烈需求的VR / AR領域也會從中受益,Wi-Fi 6高傳輸速率和低時延除了能降低影片畫面不清晰帶來的眩暈和不適,也能更好地把內容放在雲端運行,減輕VR頭盔的重量。

雖然去年VR / AR發貨量只有約1000萬台,但根據行業分析機構ABI Research的預測,2025年全球VR / AR出貨量將增至2.5億台,形成一個價值2920億美元的市場。

事實上Wi-Fi本身就是一個商業價值極大的市場,根據WiFi聯盟的一份研究報告,2018年全球WiFi經濟價值接近2萬億美元,遠超過智慧手機市場,報告預計2023年這一數字將達到3.47兆美元。

未來幾年內Wi-Fi的增量市場,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由WiFi 6拓展的更多場景帶來的。此外據知名會計事務所KPMG測算,全球5G市場的潛在價值達4.3兆美元。也就說5G和WiFi 6是可見的未來商業價值最大的兩項通訊技術。

這意味著很快各大廠商就會像搶發5G終端一樣,將WiFi 6作為各項設備的標準配備。

什麼時候能用上WiFi 6?

雖然Wi-Fi 6已經開始商用,但大多數個人用戶還難以體驗到這項技術。目前除了iPhone 11系列和三星Galaxy S10 Plus,大多數智能手機都還不支持Wi-Fi 6。

支持Wi-Fi 6的路由器已經有不少,但價格高達上萬元,在支持Wi-Fi 6的智能設備還不多的情況下,這些Wi-Fi 6路由器就顯得十分雞肋了。

此外儘管Wi-Fi 6理論上能達到9.6 Gbps的峰值速率,但前提是需要1000 M的寬帶,這樣的家庭寬帶套餐每個月價格基本在5000元以上,大部分家庭也不會為了體驗Wi- Fi 6購買這樣的套餐。

前面說到,在Wi-Fi 6的環境下,連接的設備越多,速率的提升就越明顯,這有利也有弊。即便是家裡有三四台設備同時播發4K網絡影片,現在200 M的寬帶已經能滿足,只有這樣的設備多達十幾台甚至更多,Wi-Fi 6的優勢才會體現出來。

在智能家居還不普及的當下,大多數人家裡其實並沒有那麼多需要高寬帶的聯網設備,這也讓Wi-Fi 6沒了用武之地。

Wi-Fi 6還不會在消費級市場大範圍普及,更多應用會先從企業級市場開始。

但我們可能不需要等待太久的時間,根據IDC的預測,Wi-Fi 6的普及將在2023年前完成。

5G和WiFi,誰也取代不了誰

正如上文所說的,5G和WiFi 6都是基於相同的關鍵技術,提高傳輸速率和低時延都是重要的特性,這讓兩種通信技術似乎有了一點競爭意味。

根據Wi-Fi聯盟的數據,全球超過一半的數據都是通過Wi-Fi傳輸的。但是5G出現後,有少人開始猜測5G是否會替代Wi-Fi。

實際上5G和Wi-Fi誰也很難取代誰,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兩者還會在很多的場景形成互補。

5G和WiFi 6在網速和容量方面的提高相差無幾,但適用的場景卻有所不同,在高鐵和汽車等戶外場景,5G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不過在家庭,尤其是企業的辦公環境等室內場景仍依賴WiFi作為無線網絡,因為企業有更多的無線聯網設備,對於一些需要搭建無線網絡的企業,WiFi也能更好地滿足私密性和安全。

但不可否認,5G和Wi-Fi在一些場景存在競爭關係,比如智能家居、汽車聯網、數字醫療等對網速、時延和能耗有嚴格要求的場景。

無論如何,當廉價的5G和Wi-Fi 6普及後,我們的生活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卻天翻地覆的變化。幾年後回過頭來看,速度可能是這些通訊技術最不重要的應用。

*本文由「愛範兒」授權轉載,原文:iPhone 11系列首次用上的這個技術,和5G一樣重要

責任編輯:陳慶徽
核稿編輯:洪婉恬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Wifi 5G手機 iphone 5G
愛範兒
愛範兒
愛範兒
展開箭頭

愛範兒連接全球創新者及消費者,跨界技術、文化、消費及創新,致力消費科技領域的產業評論、產品報導及社群連接,創造高品質的消費樂趣。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