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Uber、蘋果自駕表現墊底,Google無人車會是全世界最聰明?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Uber、蘋果自駕表現墊底,Google無人車會是全世界最聰明?

Uber、蘋果自駕表現墊底,Google無人車會是全世界最聰明?
撰文者:洪婉恬
3分鐘頭條 2019.09.04

每天3分鐘,看一則時事、長一個知識。

全世界最厲害的無人車是哪一家?我們離自駕車的時代還有多遠?或許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可以期待。

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獨家披露Waymo用戶體驗數據,囊括今年7到8月間,每天在矽谷與鳳凰城載客超過300次、共1萬多筆道路測試的乘客體驗評價。這次的數據量是第一季公布的4倍,資訊也更豐富。

廣告

像是,坐了會暈車嗎?打雷下雨也能正常開嗎?會繞路嗎?這些乘車的關鍵場景,直接說明Waymo目前的穩定、安全性及舒適度。

去年12月,Waymo正式成為全球首家進入商用服務階段的無人駕駛公司,至今仍未有第二家躋身商用行列。要理解Waymo,就得先觀察自駕車市場的賽況。

Waymo是全世界最聰明的自駕車嗎?

這裡有兩項指標可以檢視。

一、里程數:跟開車開越多,經驗越豐富的道理一樣,測試里程數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累積的數據越多,技術才能更臻成熟。

廣告

二、人工接管次數:自駕系統出現問題,就需要真人駕駛接管,因此當接管頻率越低,說明無人駕駛的系統運作越順利。

數據會說話,美國加州車輛管理局最新公布《2018年度自動駕駛接管報告》顯示,Waymo在加州的路測里程數為203萬公里,是排名第二、通用汽車自駕車部門Cruise的 2.8 倍。

Waymo在路測里程數稱霸業界,人工接管次數的表現也是領頭羊。Waymo無人車每跑17846公里以上,才需要真人接管一次,這個距離相當於台北 - 恆春來回20趟,幾乎又是Cruise的兩倍。

值得一提的是,28家企業中,蘋果和Uber的數據表現分別墊底最後兩名。前者無人車平均只能撐1.8公里就需要人工接管;後者更是只有0.6公里,等於半圈操場。

那搭過Waymo的用戶實際感受如何?根據這次的試乘報告,鳳凰城有7成的乘客給了5星評價。

行進的順暢程度,Waymo比幾個月前進步得多,超過1/3的乘客感受「平穩」,但也有乘客在過程中遇到急剎車、轉彎過急或者加速過快。有乘客表示,「剎車頻繁到讓我嚴重暈車,差點按下靠邊停車鍵去吐。」出現太多不必要的急剎車,部分就和Waymo在閃避行人或行車時「猶豫不決」有關。

天氣變化也是Waymo需要克服的挑戰,因為小雨或路上的水坑,在測試中都干擾Waymo正常運作。

除了安全性,不夠穩定則是另一大問題。有人一週坐了3趟,全都碰到車子「當機」,需要人工接管的狀況;有Waymo則是在路上定格了15分鐘毫無動靜,原因可能是把前方的樹枝當成一台車了。

不過,比起「當機」,乘客抱怨更多的,是Waymo上下車的體驗不夠完善。

7%的乘客都反映上下車地點出錯,差距可達1公里;也有人說上車後,還沒繫好安全帶,車就開了。還有5至7%的乘客說,行駛路線規劃不合理,導致行駛時間過長,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可能是,Waymo的程式裡有個自動避開複雜岔路口的功能,導致錯過了應該轉彎的路口。

其實,只要低於5星,對Waymo而言都是「負評」,畢竟攸關安全。而攤開近4年報告,即使自駕車領域呈現爆炸式成長,仍未撼動Waymo的龍頭地位。它的終極目標,是和Uber和Lyft兩大共乘平台龍頭「正面對決」。

無人車的共同困境:技術+監管

劍指Waymo的Cruise,原計畫今年底推出無人駕駛計程車,7月底時確定告吹,官方稱仍需在舊金山大量測試。其實這已經從2018年一路推遲,知情人士透露,技術門檻確實是其一大挑戰。最新財報揭露,Cruise上半年總虧損5.03億美元,但接下來要砸的銀彈只會多不會少。

分析師預估,2026 年自駕車市場規模將達到 5566.7 億美元。能否快狠準的提升自動駕駛技術,很大部分就取決於燒錢的速度。因此口袋夠不夠深,或是有沒有個富爸爸,也是這場仗的勝負關鍵之一。

Waymo這次最新的路測數據,其實就透露了無人車的發展,並無所謂「漸入佳境」。不僅要敢撒錢,研發能力也要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同時,還得面對尚未跟上科技腳步的法規。

這也是為什麼,Waymo在8月底呼籲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加快推行全新自駕車發展監管辦法。其他投入自駕車發展與相關科技業者也認為,自駕車基本上並不需要配置駕駛座位,同時也能去除方向盤、煞車踏板等傳統車輛所需設計。但他們已經有心理準備,NHTSA最快要到2025年才能完成對安全標準的全面修改。

道阻且長,Waymo前方有重重挑戰,但在5G驅動下,無人車不會只是代步工具,自動駕駛勢必成為生活應用不可或缺的一環。

核稿編輯:陳慶徽

數據來源:The Information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自動駕駛 自駕車 Google 無人車 Waymo
3分鐘頭條
3分鐘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每天3分鐘,看一則時事、長一個知識。

全世界每天發生的新聞那麼多,但你能閱讀的時間卻剩下那麼少。如果每天只看「一則新聞」,哪一則最值得你關注?

商業周刊編輯團隊,推出「3分鐘頭條」專欄,每週一到週五,天天為你挑選一則重大新聞,並用3~5個問題,帶你看懂背後的來龍去脈,學會新的知識。

每天3分鐘,把你對世界的理解,每天往前推進一步!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