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馬雲 VS. 馬斯克世紀對談:AI會不會控制人類?失業潮會出現嗎?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馬雲 VS. 馬斯克世紀對談:AI會不會控制人類?失業潮會出現嗎?

馬雲 VS. 馬斯克世紀對談:AI會不會控制人類?失業潮會出現嗎?
阿里巴巴創辦人與特斯拉創辦人今(29)日在在上海舉行的「2019人工智能大會」中同台,兩人以AI為題,針對諸多相關問題進行對談。
阿里巴巴創辦人與特斯拉創辦人今(29)日在在上海舉行的「2019人工智能大會」中同台,兩人以AI為題,針對諸多相關問題進行對談。 (來源:2019人工智能大會官網)
撰文者:陳慶徽
3分鐘頭條 2019.08.29

每天3分鐘,看一則時事、長一個知識。

當馬雲遇上馬斯克,東西「雙馬」會擦出什麼火花?

馬雲與馬斯克8月29日在上海舉行的「2019人工智能大會」中同台,兩人以AI為題,進行了一場世紀對談,以下從三大演講主軸來整理雙方談話重點:

廣告

AI究竟會不會超越人類?

「大家都低估了人工智慧的能力。」馬斯克表示,一般人只把AI定位在「比較聰明的人類」,但他認為,機器人未來將會比人類聰明更多。

除了特斯拉,馬斯克也是非營利機構Open AI的創辦人,這並不是馬斯克第一次對AI的發展提出警告,他曾發表「AI比核武還危險」等言論。

AI未來會不會超越人類,馬斯克的答案絕對是肯定的,他形容,即便只是現在,一般人的生活也已經跟手機、電腦緊密連結,「離開了手機,就宛如失去了一隻手臂。」

面對這樣龐大的威脅,馬斯克建議的做法是「打不贏,就跟AI組隊」。

廣告

今年7月,他首度跟自己另一家神經科技公司Neuralink,發表連結人腦與電腦的平台技術。當時他便聲稱,Neuralink的終極目標,就是讓人類與AI達成某種共生關係。

「今天要預測未來很難、特別難,99.9%的預測都是錯的。」對於AI,馬雲則在會中闡述了另一種不同的想法。

馬雲表示,他「不是搞高科技的、而是講生活的」。在他眼中,AI象徵著全球發展的新篇章。他認為,「聰明是學術驅動的,但智慧是經驗驅動的。」而且,人類發明了電腦,但他尚未看過電腦發明人類,因此,他直言從來不會思考「人工智慧何時會控制人類」這個議題,「因為這是不可能的」。

「我非常不同意你的看法。」對於馬雲的言論,馬斯克是直接表達了不贊同。

有了AI,人類工作都會被取代?

「我覺得未來每人一週工作3天,一天工作4小時就很好了。」

馬雲先前在社群上發表贊同「996」(每天工作12小時、每週工作六天)中,代表的積極投入工作的態度,但今日,他卻認為,在AI的輔助下,未來人們壽命會更長,時間也會被釋放,有更多時間去「享受作為人的樂趣」。

馬雲認為,過去100年,人們總是會擔心新科技的出現,會帶走就業機會,但事實是,很多就業機會也隨之誕生,因此人們並不需要擔心工作會因為AI消失。

對於這個議題,馬斯克則是仍持偏悲觀立場。

馬斯克表示,AI可能令部分工作失去意義,人類最後一項不會被AI取代的工作,可能就只剩幫AI撰寫程式的工程師。

也因此,他建議,未來人們可以多考慮去學習程式語言、物理,或是從事需要跟人互動的工作,以避開AI帶來的淘汰潮。

想搭電梯上喜馬拉雅山的馬雲,和想搭太空船到火星的馬斯克

旗下事業還包括太空新創SpaceX的馬斯克,最大心願之一,就是能親自探索外太空。

不過,這個野心,在對談中也被馬雲稍微吐槽。

「送100萬人到火星很好,但是我們要關心70多億地球人的發展。」馬雲認為探索宇宙固然有趣,但更該關注地球上的諸多人事物,研究如何提升人的生活品質。

馬雲說,不需要飛到火星,若未來能「搭電梯」到喜馬拉雅山頂,那對他來說已足夠了。

一個狂聊外太空,一個只關注地球。整場約45分鐘的「雙馬對談」,「搞科技」的馬斯克,在答題上還是偏向發散,大部分的對話,仍是由馬雲主導談話的節奏,但這場對談無疑是整個會議最吸睛的議程。

核稿編輯:洪婉恬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3分鐘頭條
3分鐘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每天3分鐘,看一則時事、長一個知識。

全世界每天發生的新聞那麼多,但你能閱讀的時間卻剩下那麼少。如果每天只看「一則新聞」,哪一則最值得你關注?

商業周刊編輯團隊,推出「3分鐘頭條」專欄,每週一到週五,天天為你挑選一則重大新聞,並用3~5個問題,帶你看懂背後的來龍去脈,學會新的知識。

每天3分鐘,把你對世界的理解,每天往前推進一步!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