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研究報告:氣候變遷讓中暑、傳染病更嚴重 台灣無法倖免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共好臺灣  水保先行

國際

研究報告:氣候變遷讓中暑、傳染病更嚴重 台灣無法倖免

研究報告:氣候變遷讓中暑、傳染病更嚴重 台灣無法倖免
撰文者:古國廷
環境資訊中心 2019.08.28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地球暖化1.5℃》報告,預估最晚將於2052年,地球表面均溫( global mean surface temperature)將比前工業化時代升高1.5℃。我們除了面對極端氣候挑戰,若不謹慎應對,亦可能迎來多病的未來。

氣候變遷對全世界人類健康有什麼影響?是否會助長傳染病的傳播?台灣又遭遇哪些威脅?

國內外研究組織和政府單位也有同樣疑問。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與世界27個學術單位及聯合國等共同合作,於2018年底提出研究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對全球健康的衝擊。同年衛生福利部也出版《因應氣候變遷之健康衝擊政策白皮書》,說明極端氣候對台灣民眾健康影響。

廣告

兩者皆提到氣候變遷帶來的高溫、水災、旱災,以及影響傳染病傳播,都可能影響你我的健康。

炎熱衝擊長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

光2017年就比前一年增加1,800萬次熱浪事件。

據《刺胳針》報告,與1986-2005年區間相較,2017年全球均溫增加0.3℃;但單看人類居住的地方,溫度則增加0.8℃。

同樣與1986–2005年相較,2000年至2017年每人一年所經歷熱浪時間增加1.4天。光2017年就比前一年增加1,800萬次熱浪事件──一個人經歷一次熱浪,算做一次熱浪事件。

廣告

另據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氣溫升高所帶來的衝擊,身體原本較虛弱的族群首當其衝,包括肥胖症、高血壓、肺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以及60歲以上的年長者。他們在越來越長的熱浪中,有更高機率出現熱相關的病症,例如熱痙攣、 熱衰竭、中暑。

光2017年就比前一年增加1,800萬次熱浪事件。照片:Envato圖庫

炎熱對工作的影響

氣溫升高超過身體能負荷的範圍,會讓工作難以持久,甚至無法工作。澳洲國立大學教授Tord Kjellstrom與其研究團隊,在2017年運用綜合溫度熱指數(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計算氣候變遷對各國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影響。

研究估計2017年全球因炎熱減少1,530億小時的工作時間,相較2000年增加620億小時;且80%集中在農業。原本已承受高溫的地區影響更鉅,例如印度、南亞、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以及南美洲。

炎熱對台灣民眾的影響

炎熱同樣衝擊台灣民眾健康。據衛福部報告,台灣每年7月和8月為中暑高峰期,且單日中暑人數逐年增加。若氣候變遷讓氣溫持續升高,則中暑情況會更加嚴重。其中年長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在高溫密閉環境的工作者,皆為高風險族群。特別是75歲以上年長者,發生中暑機率是一般成年人的3倍。

高溫增強病媒蚊、腸炎弧菌、創傷弧菌傳染力

若要知道氣候變遷對傳染病的影響,就要知道它跟疾病傳播、病媒、病原體的關係。

病媒能力(vectorial capacity)是計算病媒傳播病原體給宿主的能力。與1950年代比較,氣候變遷使2011–2016年間登革熱的病媒能力增加,其中埃及斑蚊的病媒能力增加7.8%,白線斑蚊病媒能力增加9.6%;且使這些病媒蚊在一年中具影響的時間變長。

由水傳播的疾病也受氣候變遷影響。例如透過海水傳播的腸炎弧菌、創傷弧菌、 非產毒性霍亂弧菌,這些會引發腸胃炎、創傷感染和敗血症的弧菌屬,環境變得越來越適合它們傳播,

與1980年代相較,2010年代北緯40至70度地區,適合弧菌屬傳播的程度增加3.5%;特別是波羅的海及美國東北部兩地沿海地區,適合弧菌屬傳播的程度分別增加24%和27%。其中,波羅的海一年中適合弧菌屬傳播天數增加兩倍。

瘧疾也會受到氣候變遷影響。與1950年代相較,2010年代非洲高原地區適合瘧疾傳播的程度增加20.9%。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高溫讓台灣登革熱、腸病毒重症、桿菌性痢疾更嚴重

就科技部、中研院和國家災防中心撰寫的2017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1900年至2012年全年氣溫上升攝氏1.3度,且近10年增溫速度變快。

而據衛福部報告,氣溫升高與日本腦炎和恙蟲病的個案增加有關;同樣高溫也與登革熱、腸病毒重症、桿菌性痢疾等發生機率增加有關。

其中登革熱台灣早期每年僅有零星疫情,間隔數年才會遇到嚴重疫情,但近十年登革熱疫情嚴重。從2010至2012年的數千例,2014年首度突破萬例疫情;到2015年台南市和高雄市爆發二戰以來最嚴重疫情,高達4.3萬例。

而登革熱病媒蚊分布,白線斑蚊全台都有,埃及斑蚊集中於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臺東縣。因埃及斑蚊傳播疾病能力較好,如果氣候變遷讓它活動範圍擴大,或既有活動的縣市族群密度無法控制,都可能讓疫情更加嚴重。

水災、乾旱和風災帶來飢荒和疾病

長期乾旱會使作物歉收、糧食短缺、當地人營養不良。

據2016年統計,南美洲、南亞、非洲北部和南部,該地許多區域全年受乾旱威脅。長期乾旱會使作物歉收、糧食短缺、當地人營養不良;小孩因此長年飢餓、消瘦,最終夭折。

水災和極端降雨也嚴重影響健康,除了洪水立即帶來的死傷,還帶來長期傳染病的擴散和精神上的影響;加上基礎建設、家園和生計因此遭到破壞,讓情況雪上加霜。而在南美洲和南亞地區,豪大雨事件增加特別明顯。

如果人類不採取行動,預計持續到世紀末將有14億次旱災事件,以及20億次水災事件。

長期乾旱會使作物歉收、糧食短缺、當地人營養不良。照片:Envato圖庫

風災與水災對台灣的影響

據衛福部報告指出,台灣南部類鼻疽病的疫情,與颱風等極端氣候事件明顯相關。特別是颱風過後一至三周,經常有類鼻疽病疫情高峰。

進一步採樣研究,發現中南部土壤深處普遍有類鼻疽伯克氏菌,會因颱風而露出地表,是人感染疫情的重要原因。

若氣候變遷增加風災的強度和頻率,將進一步影響這類傳染病的傳播。

由《刺胳針》跨國研究以及衛福部的政策白皮書,可以知道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影響深遠。世界各國如何因應?台灣醫療體系和民眾如何面對這些威脅?下一篇報導將試圖找出答案。

參考資料

The Lancet Countdown: tracking progress o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 2018. The 2018 report of the Lancet Countdown o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 shaping the health of nations for centuries to come

•Kenny G, Yardley J, Brown C, Sigal R, Jay O. Heat stress in older individuals and patients with common chronic diseases. CMAJ 2010; 182: 1053-60.

•衛生福利部,2018。《因應氣候變遷之健康衝擊政策白皮書》第二版。

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7 - 物理現象與機制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聯合國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展開箭頭

環境資訊中心每日報導國內外環境議題。我們希望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認為資訊是啟動關懷的起點,而有豐富多樣化的資訊,才有正確的判斷與決策,以醞釀有意義的行動。

※網站:http://e-info.org.tw/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nc.teia/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