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鑽石和乞丐並存的街道:MONEY 版的「飢餓遊戲」?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投資理財

鑽石和乞丐並存的街道:MONEY 版的「飢餓遊戲」?

鑽石和乞丐並存的街道:MONEY 版的「飢餓遊戲」?
撰文者:狄驤

鑽石和乞丐並存的街道:MONEY 版的「飢餓遊戲」?

唐朝詩人杜甫的千古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正是用來形容目前台灣惡劣的經濟環境。

無論東京或紐約,倫敦或者巴黎,年收入超過十萬美金的白領階級的辦公大樓底下,正有年收入不到三百元美金的遊民,靠乞討與拾荒度日,然而不管樓上樓下,卻同樣受到「全球景氣」波動的影響,不斷調整生活模式和經濟模式。

廣告

景氣好的時候,一塊錢美金掉在地上,沒人去撿。景氣不好的時候,不僅路邊可以撿到的紙箱、飲料罐減少,就連垃圾桶裡的食物也變少,拾荒遊民的人數以倍數增加,甚至有些國家還鎖上街頭垃圾桶,防止因為撿拾垃圾而造成環境髒亂。

這些大量增加的人數是從哪裡來的?正是來自大前研一所說的「蒸發的中產階級」。

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活在一個資本主義的社會,卻不見得了解資本主義跟自己的生活究竟有什麼關係?簡單講,「資本主義」跟你愛不愛賺錢無關,而是關乎你用什麼去賺錢。

首先,你必須擁有「資本」才真正屬於資本主義的一份子。再者,不僅人人要有資本,甚至要把「成為資本家」當作人生以及財務規畫的最後目標。尤其愈不愛工作賺錢的人,更要懂得資本運作,才能夠真正享受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而不是終其一生為錢所苦。

廣告

在理想的資本主義金字塔架構中,最上層的是純資本家,次之是專業人士+資本家,再下來是上班族+資本家,最後則是純上班族。每個資本家的不同之處,只在於資本大小和專業度高低的差別而已,無關乎職業。換言之,不論你是老師或者藝術家,最後都要成為自己的資本家。

簡單地說,在我們初出社會時,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是為人打工的上班一族,想要從單純上班族攀升到光是靠資本就能悠閒度日的純粹資本家,所要增加的不僅只是升職加薪的專業知識,也包括你憑藉著正確的財務規畫所累積下來的資本。

不是只有資本家才有資本,資本家只是擁有夠多的資本,所以不用工作也能開開心心過日子,這些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累積,能夠用錢去賺錢的「資本」,才是真正比10%、20%的退休金,更能提供財務自由與生活自由的保障,真正了解「資本」跟自己一輩子的關係有多密切的人,根本不會有時間去抱怨生活很無聊。

大前研一幾年前提出的「M型社會」至今言猶在耳,然而自從2008年的金融海嘯,重創世界經濟結構以來,不僅加劇了中產階級蒸發的速度,現在就連車市也完全呈現L形成長—一邊是最底線從雙B起跳的富豪階級,另一邊則是連國民車都買不起的新貧階級。

我甚至可以預言,不出十年,M型社會將走向V型社會—一邊是資本或多或少的資本家階級,另一邊則是沒錢與負債共存的貧窮階級。錯把資本主義當成福利國家來過日子,不懂得資本主義必須靠資本來保障生活的經濟型態,下場就是永遠待在貧窮負債的那一邊。

V型社會的來臨,就代表資本主義已經走到窮途末路,在大環境的政經結構徹底洗牌之前,只有兩種人能夠存活:一是提供勞務的螺絲釘,二是決定螺絲釘命運的資本家和系統擁有者。只要稍微想像一下工業時代的工廠擁有者和一台機器設備上的小螺絲釘,就可以知道兩者的差距有多大。小螺絲釘隨時都會面臨被丟棄的命運,只有工廠老闆才能憑藉全年無休的機器運作賺進大把鈔票。

十年後,你會成為流浪漢或者資本家?還要當朝不保夕的小螺絲釘多久?就看你為自己累積多少資本來決定。

脫貧致富前,先搞清楚你在哪一個象限?

想要脫貧致富的第一步,不是傻傻地捧著所有的家產,跑去買基金股票或是房產,而是要先搞清楚自己究竟屬於哪一種財務狀況。無論有沒有負債,或者負多少債,不同的利率和還款方式,各種情況不一的經濟條件,都會影響如何制定最適合自己的財務對策。

一個有負債的人一定比沒有負債的人更窮嗎?一個負債50萬的人就會比負債500萬的人要輕鬆嗎?如果負債的人付的是黃金店面的房屋貸款,而另一個沒有負債的人,卻是每到月底就荷包空空的月光族;如果負債500萬的人事實上收租繳貸款,而負債50萬的人卻每個月光是信用卡利息都還不完。到底誰是窮人?誰是有錢人?

再舉個例子,一個月入5萬元的人一定比只有4萬元月薪的人更有本錢嗎?就算領同樣薪水,同樣負擔信用卡債務的情況下,負債20萬的人就會比負債50萬的人更接近自由嗎?如果月入5萬元的人光是債務支出就要花3萬元,而薪水4萬元的人全部生活費2萬元搞定;如果負債20萬卡債的人每個月拿死薪水在繳18%利息,另一個負債50萬的人則提出前置協商或者資產擔保抵押,每個月利息連5%都不到。仔細想想,誰的生活比較有品質?誰更能掌握規畫未來的條件?

簡單來說,資本主義就是玩運作資本的遊戲,只有站在「資本」的角度,你才能了解資本主義怎麼玩。想要踏出成功的第一步,關鍵在於你有多了解自己—Where are you?

A象限:高齡 & 收入/資產多

  • 金融肥貓族

一個資本額400億元的企業,原本擁有超出270億的盈餘,下年度卻虧損620億。在一年虧空890億的情況下,這家企業的董事長仍然坐領將近23萬的月薪,以及4.6個月的年終獎金。這樣的情況是每一間大玩數字遊戲的金融機構中,高層主管、高階經理人的現實寫照。

金融業是服務業,他們應該先服務別人,再服務自己。然而許多銀行家、經理人,不但沒有為投資人做出較好的利益規畫,反而拿投資人的錢去規畫自己的更大利益。當災難發生,金融鐵達尼號因為種種瘋狂失控的圖利行為而觸礁沉船,最先穿上救生衣、跳上救生艇的就是這些金融肥貓,並且假裝沒事。

這些人把自己的獲利建築在投資人的風險上,投資人的風險愈大,肥貓的獲利就愈大,這種操作手法至今已成為整個金融體制的潛規則。肥貓不再只是耍弄機巧詭詐的江湖郎中,更在賭場莊家、經理人、荷官與公關,還有管制部門相互黑吃黑的遊戲中,進化成新一代資本掠奪怪獸。

嚴密的金管政策,是限制肥貓唯一的手段,然而在「股票即選票」的政經世界裡,金融管制層層鬆綁的結果,只是讓投資人在嚐到甜頭之後,卻得花更大的代價為肥貓買單。換句話說,我們怎麼看待自己的理財投資,整個金融世界就以同樣的方式回饋我們。

  • 傳統儲蓄型

1950至1990年代,由於一系列政治改革與經濟建設,台灣不僅成功轉型為新興工業化國家,更與日本、韓國、新加坡並列為亞洲四小龍。這個時期的理財核心觀念在於「節儉」和「儲蓄」,將平日苦幹實幹的薪資,省吃儉用拿去儲蓄或者買保險,以獲得額外穩定的利息。上自企業,下至個人,無一不奉行這種傳統儲蓄的方式。幾乎可以說,只要努力工作、節約儲蓄,每個人都會獲得應有的報酬,每個家庭都買得起房子。

隨著物價不斷上漲,以及近年來持續的低利率政策,銀行存款利率早已趕不上通膨的腳步,連調薪的幅度也遠遠落在 CPI 之後,你可以試著算算到期的壽險保單,還本利息是否擋掉這些年來的 CPI?

「節儉」和「儲蓄」是居家過日子的基本原則,但卻只能「節流」。如果不能打造源源生利的運作系統,親眼看著停滯型通膨腐蝕你存在銀行裡的老本,絕非難事。就算你有房有產,如果不懂得讓資產自行複製運作的方法,同樣逃不過物價上漲和經濟零成長的兩面施壓。

資本主義已躍居領導全球的地位,傳統增值模式不但無法在當代金融世界苟且偷生,也無能抵擋市場上各種鯨吞蠶食的手段,單靠節儉和儲蓄,已無法永保安康。只有不斷活化資產,才能對抗掠奪;只有不斷自我繁殖的系統運作,才是最有保障的棺材本。

B象限:少齡 & 收入/資產多

  • 富二代

「富二代」原本指的是中國大陸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第一代富豪)的子女,也就是我們俗稱「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這些身繫上億家產的年輕一代,的確在起跑點上遙遙領先,最起碼在教育資源方面,不虞匱乏,也因為出身豪門的關係,自然比尋常百姓家的孩子要接受更多栽培和訓練,造就發展天賦潛能的條件和空間。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小金湯匙們都能順利執掌家業,或者獨當一面,有人奚落這些富二代說「中國人『富不過三代』,他們都第二代了呢。」雖然是酸葡萄心理,卻也點出一個事實—自己不努力,一樣會傷悲。就像是中樂透的人因為不懂得資本主義遊戲規則,不到十年就被打回原形,豪門子女因為不用擔負經濟壓力,如果夠幸運的話,就可以不受限制、追尋自我實現,但也因為同樣原因,從小被過度保護的他們,不見得就比其他孩子更懂得資本主義競技場中的求生法則。

如果你跟我一樣咬著衛生碗筷出生,請不要忙著嫉妒羨慕或者自怨自艾,因為資本主義根本不在乎你是誰。甚至在某個程度上來說,資本主義其實很公平。簡單來說,只要你保持良好的理財態度,就可以在賭桌上掌握以小搏大的機會;而不好的理財態度,就算在握有一手好牌的情況下,都會讓你因小失大,這一切取決於你後天的心態,絕不是先天的碗筷。

  • 年少創業家

現在說起年輕創業家,很多人會想到 Facebook 創辦人馬克‧佐伯克(Mark Zuckerberg)。他在二十三歲時就登上《富比士》雜誌的「年度富豪榜」,不但是「世上年紀最輕的億萬富翁」,也是「史上最年輕的白手起家億萬富翁」。

佐伯克是少有的奇蹟,他的傳奇來自於賦予社交網路強大連結功能的創造性空間,但卻不是本書的重點—在資本主義競技場上脫貧致富的必勝法則。微軟企業創始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和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同樣以創意致富,並且有專人為他們管理財富。這不表示他們不懂資本主義,只不過他們也不是我在這裡所說的資本主義飢餓遊戲的勝利者。

我有兩位朋友都是鑽石王老五,一位是名車保養場的老闆,另一位正在籌畫慈善基金會。這兩人不僅從小自食其力,一肩扛起養家活口的責任,甚至曾經揹債數千萬。長久以來,過著失敗也不能倒下去的日子。他們很早就體認到自己沒有失敗的本錢,在想盡辦法止血療傷後,不斷維持資產體質的優勢,等到儲備足夠的啟動資本,才進行相對安全的投資操作。

一方面藉由增加投資收入以減少勞務收入,另一方面在逐漸提高勞務所得替代率的情況下,建立屬於自己的系統運作。他們才是真正在競技場上流血搏鬥(脫貧)的人,最後開創自己的賭局(致富)。希望你也能夠成為扭轉遊戲劣勢,甚至從競技場上全身而退、成功脫逃的一份子。

C象限:少齡 & 收入/資產少

  • 少債族

幾年前勞動市場的最大問題在於,未達退休年齡的高齡勞工,普遍找不到工作。直接原因在於廠商雇用意願低。而廠商之所以不願意雇用高齡勞工,則是拜「22K 專案」所賜—為了鼓勵企業大量起用應屆畢業生,由政府提供每人每月2萬2千元的補助—從此種下菜鳥低起薪的禍根。

不到十年,台灣失業人口數飆升至46萬人,全國每100人最少有4人失業,每一百個失業人口中,至少有12人處於15至24歲之間,青年失業率為全體失業率的2.9倍,失業年輕化,導致負債跟著年輕化。目前全國學貸申請人數已達68萬人,無論這些人什麼時候找到工作,全都在繳納第一份薪資所得稅之前,先揹負人生第一桶債。如果家裡原本就有負債,情況更讓人擔憂。

就在眼下奢侈性消費市場隨景氣逐漸萎縮的時候,商人卻降低消費門檻,挾著「時尚」的威名,不斷針對年輕族群傾銷「流行」的神話,並且宣稱這叫做「打造夢想」。為了把自己嵌進流行時尚的幻想,這些連第一桶金在哪裡都不知道的孩子,卻已經深陷人生的第N桶債。

如果沒有財務自由,就不可能擁有自由的人生;如果不先讓自己脫離貧窮的處境,更不可能在負債的情況下進行投資理財。所以,請不要再拿自己的未來去填補別人賺錢的欲望,而是學習如何賺取自己的未來。

  • 尼特族

每個年輕世代都是老一輩人眼中的「草莓族」,而「尼特族」(NEET)則是瘋狂資本主義所培植出來的新品種,特指15至35歲之間不就業、不升學、不進修的年輕族群,屬於經濟與知識高度成長或者發達國家的特殊產物。

由於國家處於穩定成長的狀態,整個社會要求對下一代投注更多(超出實際需要)的保護和關愛,以致小草莓無法適切評估自己所付出的能力和應得的回報,只好以自我膨脹掩飾自卑恐慌,並且引發社會冷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高等教育門檻已降至只要繳學費就可以拿到文憑的程度,再加上生育率降低,任何學校為了抵抗學術商業化所導致的膚淺化,往往必須面臨招生不足的危機。為了在萎縮的市場中求生,社會、企業和學校聯手拔除了教育在「向錢看」道路上所應有的功能和阻礙,然後再派給這些未經訓練以至於不堪一擊的族群另一個罪名—「啃老族」。

不管是不是尼特族,所有想要靠家裡吃飯的人都得清楚知道一件事情—就算你家有金山銀山,也抵擋不了 QE3(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熱錢效應將加劇貨幣貶值的程度,提前結束你醉生夢死的日子,然後將你打入赤貧階級,連懂得理財的人都不免受到影響,像你這種伸手族怎麼可能置身事外?你可以繼續過著擺爛的鴕鳥日子,在你沒有對自己伸出援手之前,不僅不會有人幫你,也沒人幫得了你。

  • 新貧上班族

台灣目前以經濟負成長和失業率位居四小龍之冠,國內貧富差距也擴大為8.2倍。物價持續上漲,經濟卻停止成長,不僅大量受雇就業人口淪為「窮忙族」,更讓年輕上班族成為「新貧族」。財政部公布每人平均負債為21.6萬元,事實上,如果加上潛藏債務和非營業基金舉債和地方政府債務等,每人平均負債已超過90萬元。

目前全國失業人數已突破47萬人,其中以青年(15至29歲)失業率(29.45%)最為嚴重,而大學畢業生失業率更高達5.87%。失業問題欲振乏力,高學歷高失業率問題也不斷惡化,停滯性通膨更造成工作貧窮普遍化、年輕上班族低薪化的困境。

全國現有829萬受雇人口,每人平均月收入3萬5058元,其中42.83%月薪不到3萬元,10.97%月薪不到兩萬元。在不到30歲的受雇人口(207.9萬人)中,62.9%月薪低於三萬元,17.4%月薪不到兩萬元。另外,十五至十九歲平均月薪為1萬5334元,二十至二十四歲平均月薪為2萬2432元,二十五至二十九歲的平均月薪也只有3萬331元。全國就業人口平均實質薪資4萬6437元,早已倒退回十四年前的薪資水準。

台灣教育廉價促銷高學歷的結果,提前了社會新鮮人負債的時間。要求畢業生屈就於不合理的起薪,更成為熱門的社會公理。而在政經失策、企業自危的情況下,大量就業人口在「窮忙」與「新貧」邊緣掙扎而無法翻身。

D象限:高齡&收入/資產少

  • 高齡月光族

「三十而立」已不再具有定位人生的階段性意義,滿足自我需求和感受才是三十(至三十九)歲族群的第一要務。因此,「月光族」不再只是二十至三十歲年輕人的專屬標籤,許多不想結婚生子、無意投資置產、誤以為追逐欲望即是實現人生的三十歲族群,就在「我消費,故我存在」的市場邏輯推動下,成為「高齡月光族」。

由於失業普遍化、薪資貧窮化,導致二十歲的新鮮人還沒賺錢就先負債,三十歲稍有工作基礎的人則忙著償還超額債務,到了四十歲依然深陷經濟劣勢的大有人在,「全民均貧」已成為中產和小資階級共同的生存困境。瘋狂資本主義並不會因為「大家都沒錢」而收手,反而另闢市場來彌補大量萎縮的消費能力。不僅富者愈富、貧者愈貧,更造成負債空間同時向少齡以及高齡兩端擴張的局面。

踩油門消費主義的確引發許多惡劣影響,然而你我也要捫心自問,有許多人在三十五歲之前就為創業打下基礎,為什麼有些人卻無法脫離貧窮的噩運?其中一個簡單的道理是,扣除基本開銷之後,具有資本概念的人會把剩下的錢投入產生利潤的持續性運作當中;而那些把物質拿來彌補生活和內心空虛,或是忙著犒賞自己辛苦工作的人,就成為標準的月光族。

少債族的夢想是資本家創造財富的新大陸;而高齡月光族的欲望,則成為擴建消費市場的新動力來源。

  • 中年散戶族

我爺爺是個老榮民,靠著賣饅頭養活一家八口,直到孩子們有能力回饋老父老母的時候,他才真正具有支配金錢的能力。有一天,老人家瞠眼盯著「鴻源吸金案」的新聞報導,不一會兒便破口大罵,接著老淚縱橫。我才知道,原來除了主耶穌,爺爺還把錢貢獻給一隻金融大老鼠,幸好爺爺還有子女奉養,就算再怎麼生氣,日子總可以繼續過下去。但是其他人也能這麼幸運嗎?

1989年六月,台灣股市首次突破萬點大關。1990年一月,鴻源破產,在不到八個月的時間,狂瀉暴跌,股市只剩二千五百點。在這場與暴利共舞的遊戲中受害最深的,莫過於想要靠投資貼補家用的中年散戶、想要跟著分一杯羹的菜籃族和上班族,或者像我爺爺一樣的養老族。

他們沒有內線交易,也不懂短線操作,甚至根本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每天盯著股票指數曲線圖,只希望跟著買到金雞母,幫忙養家養小孩。然而一場股災,不僅全數心血化為烏有,甚至搞到家破人亡、舉債度日。

請牢記這個故事的慘痛教訓:再怎麼瘋狂的賭場,也賺不到懂得控制風險、控制欲望的賭客的錢—不要拿生活費投注高風險遊戲;不要玩看不懂的高獲利遊戲;不要想跟著別人碰運氣。你輸不起。

書籍資料

書名:10年後,你想成為流浪漢還是富翁?:當你努力工作的下場,是淪為流浪漢,你該怎麼辦?
作者:狄驤
發行日期:2012年11月06日

出版社:智言館

狄驤

為人淡泊名利,唯獨偏好經濟遊戲。
所謂偏好經濟遊戲,不是指數鈔票的快感,而是享受破解資本階級變魔術撈錢的快意。 
作者認為:資本主義這個大賭場裡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玩人的莊家,一是被玩的賭客。 
如果我們八字不好,無法成為吃人的莊家,那麼,至少要當一個不被人吃的賭客,這是作者行走江湖的鐵則。 
作者目前客居台北,為《Reach+上班族達陣Mook》總主筆。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富二代 M型社會 飢餓遊戲 流浪漢 尼特族
資本主義的1001夜
資本主義的1001夜
狄驤
展開箭頭

資本主義這個大賭場裡,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吃人的莊家,一是被坑的散客。
如果我們八字不好,無法成為吃人的莊家,那麼,至少要當一個不被坑殺的聰明賭客。
這是身在資本主義世界的每個投資者,都應該要奉行的江湖鐵則。

作者目前專職寫作,立志把資本主義的祕密公諸於世,讓散戶大眾至少可以在這個「用錢吃人」的殘酷叢林中安身立命。
作品有:《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1~3集、《其實,鈔票不是錢,不景氣也不是壞事》、《10年後,你想成為流浪漢還是富翁?》

*歡迎加入Facebook粉專: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
*Youtube頻道:狄驤說真的DeeHsiang
*讀者來信請寄:deehsiang@gmail.com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