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含金量最高的職務是「這個」!月薪中位數排名前百的職缺,4張圖一次看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含金量最高的職務是「這個」!月薪中位數排名前百的職缺,4張圖一次看

含金量最高的職務是「這個」!月薪中位數排名前百的職缺,4張圖一次看
在台灣,工程及技術底子的工作始終是「好缺」。(圖/Dreamstime)
撰文者:信傳媒 徐珍翔
信傳媒 2019.04.08

畢業季進入倒數,對新鮮人來說,「職涯」2個字正悄悄萌芽。究竟什麼樣的職缺最有潛力,含金量最高,甚至供不應求?有人力銀行就統計自家資料庫,最後歸納出所謂的「百大好缺」,新鮮人們不妨作為參考。

104人力銀行從自家資料庫篩選出符合:工作需求比4年前成長、薪資比4年前成長、2018年月薪中位數超過3.5萬元等條件的職務,並依據月薪中位數排序,發現前4大依序為「研發相關類」、「生產製作/品管/環衛類」、「營建/製圖類」、「資訊軟體系統類」,占比合計高達54%,可見工程及技術底子的工作依舊亮眼。

若對比2018年與2014年含金量職務的前10名,104人力銀行副總經理鍾文雄發現──有高達8成的職缺重疊,其中,類比IC設計工程師、數位IC設計工程師更始終占據前2名,「近期5G行動通訊產業需求增加,對Big data、IoT、AI等人才需求看漲,相關職缺的薪資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

廣告

此外,醫療器材研發工程師、生物專業學與研究類職缺在2018年首次擠進前10,其中又以生物專業學與研究類的彈跳力最大,一舉從2014年的42名跳到此次的第6名,薪資也從3萬8600元大幅提升到5萬6千元,一口氣成長45%之多。

「生物學專業已打破只在實驗室做實驗的刻板印象,結合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AI,生物基因檢測、癌症診斷,或者是製藥大廠採用結合化學、生物學資料集和雲端運算能力,都需要生物學專業研究與AI的跨領域合作,這也帶動生物專業的發展。」鍾文雄說。

圖/信傳媒

工程師供不應求,1年缺口超過1萬

廣告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號稱「工程之島」,但根據調查,2018年的軟體工程師竟供不應求,缺口更高達上萬。對此,鍾文雄分析,除海外企業挖角、傳統科技大廠人才競爭外,資訊人才培育不足恐怕也是問題之一,「這一次,我們看見資訊軟體工程師最缺,有3萬4千多個職缺,但實際上,以台灣目前所培育出來的大學應屆畢業生,1年大概只有2萬1700人左右,這個職缺的缺口超過1萬,我們希望政府在未來的教育政策上,或者在人才培育上,可以多朝這方面去發展。」

至於需求增加最快的職缺,非製造流程系統(MES)工程師莫屬,相較2014年暴增137%之多。鍾文雄解釋,該職缺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從事生產製造的流程控管,必須蒐集製程相關資料、負責系統及程式維護等等,也包含負責MES伺服器管理、報表開發、流程規劃等事務,「近年許多金屬相關製造業、精密機械製造業,以及鞋類、紡織產業等傳統製造業進行產業轉型,開始引進IT人才,進行生產流程與製程上的優化,這才使得MES工程師的需求增加。」

圖/信傳媒

運動教練興起,低門檻成斜槓族首選

相較於熱門的工程師職缺,鍾文雄發現,過去冷門的運動教練職缺竟也有118%的增幅,「近年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加上運動風氣興起,運動服務業的營利事業家數從2014年不到1400家,到2017年已超過2000家。所以,我們也發現到,運動教練職缺的增幅排名第3,雖薪資漲幅不明顯,但運動教練多半不要求工作經歷、可兼職,倒成了斜桿族的首選之一。」

整體而言,鍾文雄認為,若是擁有特殊專業、利基型的職務,恐怕還是強者恆強,但新鮮人並非毫無機會,「年輕人可以掌握新興產業趨勢,像是遊戲電競、網紅等新興產業崛起,如果能善用本身新世代的優勢,把握這類新職種,自然有可能贏在起跑點。」

圖/信傳媒

圖/信傳媒

圖/信傳媒

※本文獲信傳媒授權轉載,原文:哪些工作是好缺?前一百名排給你看……

延伸閱讀:

美中貿易談判有重大進展 美股逼近歷史高點提前展開慶祝行情?
9年19起重大工安事故 六輕火勢熄滅 政治上的閃燃才要開始..
北市老舊A辦打掉一棟少一棟? 建商抓準商機先卡位……

責任編輯:黃楸晴
核稿編輯:洪婉恬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工聯會結他班 川普 台灣數位工程 可成 104 人力銀行 airpods 2 什麼時候出 104人力銀行
信傳媒
信傳媒
信傳媒
展開箭頭

我們是一群對新聞有熱情、對新網媒發展趨勢很關心的人,對媒體的天職念茲在茲。我們相信媒體監督可以產生力量,透過新科技和社群傳播,可以發揮更大威力。當力 量夠強大、夠聚焦,就能改變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的不合理。

我們想發動一場「媒體的群眾運動」,讀者既是新聞的發動者,也是新聞的參與者 ,而 《信傳媒》就是公民的舞台,也是跨領域串聯各界資源的平台,是一個會自己成長的 「有機媒體」。

我們解讀新聞、傳遞進步觀念,也要搭橋,讓企業資源通往被政府遺忘的角落。做出有 品質、有價值的新聞內容,是我們最深切的自我期許。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