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給五十歲以上的台灣人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給五十歲以上的台灣人

給五十歲以上的台灣人
撰文者:胡晴舫
精選書摘 2012.11.21

我一直想寫一篇文章叫做「給三十歲以下青年人的一封信」,因為我覺得基本上在台灣過了三十歲的人(包括我自己)因為成長經驗與感情包袱,大抵很難不被捲入文化認同、政治意識形態與社會族群網絡的混戰之中。

魯迅當年拿整個中國醬缸文化沒辦法,他就搬出一套寄望孩子的說法,我的念頭類似,有點想倚老賣老,寫封信給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期待等他們成熟,台灣社會自然會一片榮景,社會與國際接軌,發展經濟也注重環境保育,多重文化認同,遵循理性法治。

我以為,時光流轉,生死交替並行,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時空背景,每一代人都有他們該做的事情。蔣中正、毛澤東有他們之間的恩怨跟各自對中國的政治觀點,但是他們都沒有活到柏林圍牆倒下來的那一天。

廣告

時間,會替人類解決很多有生之年看似無解的問題。

然而,這陣子,我最常聽見的問句卻是台灣是否已經過了那個從富裕社會轉為貧窮社會的轉捩點,且完全無力回天?

我希望不是,但讀到及聽到的資訊都告訴我,是的,台灣已經過了那個轉捩點。這使得我警覺到,可能等不到三十歲的人接位,這個社會早已沈淪到無以挽回的貧窮狀態。

這封信,因此不該寫給三十歲以下的人,而應該寫給五十歲以上正在掌權的社會菁英。

廣告

你們現在所作的一切決定,無論大小,都是台灣未來發展的基石,你們的孩子跟你們的孫子將活在你親手建構修補的制度之下。你們透過擴音器說了什麼,你們最好自己也相信,因為你的子孫未來活在富裕的第一世界或貧窮的第三世界,取決你今天(不是明天也不是一個禮拜之後,就是現在)的決策。

他們沒有選擇,缺乏社會資源,無能反抗,只能盲目信賴你會跳脫自己的私心,暫時不去想自己的歷史地位或豐厚的退休金,用最大的理性與責任心替他們做最好的決定。

目前台灣社會最弔詭的地方就在沒有人覺得自己能為社會負責,包括握有權力的人。從總統、民選代表、地方首長、傳媒名人到市井小民都在嗆聲,人民怪政府,政府怪政黨政客,政黨政客怪媒體,媒體怪觀眾,怪完一圈剛好三百六十度回到原點,責任都在別人身上,自己都是無辜的受害者。

生在一塊自然資源不多的小島上,生存的焦慮感原本是向前進步的動力,就像新加坡,因為強敵環伺,國家沒有資源,連用水都要向關係緊張的馬來西亞借道,因此新加坡戰戰兢兢,更拚命要作好。

台灣看似無盡焦慮,卻沒有轉化成一股向上的正面力量。當亞洲其他國家交出亮麗成績,韓國品牌橫掃全球,泰國曼谷機場驚豔世界,中國躍居亞洲經濟龍頭,越南成為國際資金的新焦點,台灣卻耽溺於古早泉漳械鬥的原始情緒之中,成天坐在電視機前唉聲歎氣。

一個所謂的富裕社會,重點不是要一下子富起來,而是如何持久地富足有餘。台灣這幾年嚮往北歐社會模式,北歐社會的崛起固然跟自然資源有關,譬如挪威的北海石油,然而,拿著這些來自石油的財富,挪威非常謹慎地在全世界投資,使之增值,同時謹守道德投資,不投資他們不認同的企業,成為道德與透明度的榜樣。通過財富的投資與管理,他們為下一代規畫了一個安全、安定且寬裕的社會環境,讓他們的國家有條件繼續富強下去。

很多社會細節,不過是當下決策者的一念之間,就能影響歷史深遠。不要再跟下一代喊話了。請看看你們手中的權力,問問自己能做些什麼。

台灣的前途,就從這一刻開始倒數。

青年要團結起來

發達國家逐漸高齡化,人數最眾的戰後嬰兒潮世代正值退休關卡,需要福利保障,社會趨勢少子化之際,銀行破產,政府負債累累,國家面臨倒債,理應為上一代債務買單及為自己儲存退休金的年輕世代卻大量失業,上街抗議,燃燒市街。這是世紀初的全球景象。

巴黎郊區青年暴亂,阿拉伯之春,希臘抗議失控,到倫敦青年暴動,事後大量檢討均跟青年失業有關。2010年全球失業人口為2億,其中7800萬為青年。歐陸最嚴重,西班牙青年失業率高達45%,希臘38%,而每五個英國青年就有一人失業。抱怨太多「啃老族」的日本每十二個青年有一人失業,其他有工作的大多窩在便利商店打零工或站在街頭發面紙。台灣標籤年輕人為「草莓族」,青年失業率高達13%,自願性失業者恐怕更難以估計。

隨著勞工意識高漲,勞工保護政策漸強,青年作為勞工市場的新來者本來就居於弱勢。他們缺乏經驗,不懂專業,即使具備技術也尚待琢磨。青年也比較有本錢等待,不似一家子嗷嗷待哺的中年人每天必須妥協開工,他們總是可以回籠學校,混在父母家,賺點散錢,直到一份他衷心認同的工作出現為止。

青年就業的解決之道,首要經濟持續發展。然而,社會經濟愈成熟,發展愈趨緩,同時人類愈來愈健康長壽,當英國查爾斯王子六十多歲仍接不到王位,台灣張忠謀八十歲仍是台積電總執行長,這幅畫面顯現了現今勞動市場難以流動的困境,尤其,青年失業愈來愈高學歷,不再是季節性現象,而是結構性問題,亟待政府重視。

然而,採取保護政策未必能治標,相反地,如何增強青年的競爭力才是重點。當台灣大學錄取率幾乎百分百,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卻僅有20%~40%,同時市場因為擔心他們的專業不足,不堪錄用,這已透露了教育體制並沒有與市場銜接,師資恐與市場脫節,無法訓練出市場的所需人才。舉例美國SCAD設計學院延攬好萊塢師資,學生在學校時已對外頭市場有一定概念,並據此規畫就業方向,加強未來就業的所需技能,畢業後便能直接進入產業,從事服裝設計、動畫、場景設計等,學校與業界形成良好的供需關係。

當舊世代仍留在職場上,要做的並不是逼退,而是如何善用他們。當今人類正面臨一批前所未見的健康老人,體力腦筋不輸年輕人,隨著醫學愈見發達,人類長壽只會變成常態,英國一項研究顯示今年16歲的少年每五人會有一人活到100歲。老人如何繼續貢獻依舊旺盛的勞動力,如何將技能經驗無私傳給毫無生命經驗、遑論職業經歷的年輕人,而不鄙視他們,如何與年輕人肩並肩工作,且不以己身的社會資源與決策地位以霸占年輕人的就業機會,成為一項高齡化社會的共同課題。

我們習慣八十不稱老時,請別忘了二十歲已是法定成年人。就在不久前的二十世紀初,更多男人二十歲已是人家的爸爸。因此,產業應該給年輕人機會,不要受限於世代偏見,讓他們從工作中學習。有機會犯錯受挫,才有機會累積成長。草莓破皮了幾次,自然長出厚繭。

而青年人更應團結起來,在公共領域積極發聲,扛起社會責任,主動追尋自己的未來。畢竟,要人家不把你當孩子的前提便是自己先拒絕當個孩子。

世代正義

國民黨回籠執政,提出內閣名單,平均年齡接近五十八歲,行政院正副院長都在六十五歲以上,外交、國防、教育等重要部門首長無不衝過六十大關,國民黨提出來的理由跟爭取提名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希拉蕊一樣,因為他們有經驗,所以更適任。

當然,如果總是同樣一批人在做同樣的工作,除了他們,誰有機會累積經驗。無怪乎,也出現所謂人才斷層的抱怨。

每個已開發社會都面臨相同的問題,就是隨著社會高齡化,如果大家老當益壯,不必也不肯退休,那麼,原本透過世代自然輪替而新陳代謝的勞動市場該如何解決過度擁擠的現象。

後浪急著上岸,但舊浪仍在沙灘上滯留不去。科技發達,醫學先進,加上整容手術、染髮劑,人們活得愈來愈長,身體愈來愈健康,外貌愈來愈年輕,退休年齡一直往後推,五十歲的體能不輸少年郎,七十歲以上才開始勉強稱老,所有的消費文化與社會價值都在鼓勵人們不服老且不顯老,人們忽然沒有了退場的時間表。與四十八歲歐巴馬共同競選總統時,美國共和黨候選人馬侃(John McCain)已經高齡七十幾歲,仍活躍爭取美國總統這份堪稱世上最勞累的工作。

老人看不出理由需要退場,作為勞動市場的新來者,年輕人逐漸滑落為不確定的世代。他們的前輩年紀輕輕就能成家立業,找到穩定工作,置產投資,享受退休保障,新一代的年輕人卻高失業率,低薪資,做些服務業零工,就算幸運在體制內有份工作卻前途茫茫,不知何時升遷,既買不起房子也沒錢養孩子,等到他們退休時能否同等享受今日的福利制度,他們完全沒有把握。

身為目前勞動市場的既得利益者,中老年人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壟斷主流發言權,因此有能力修正法律與制度,以強化保證自己享有的工作權與福利。法國社會即是典型,移民、年輕人等市場新鮮人都被排拒在體制之外,不得其門而入,2006年法國大學生上街遊行,阻止政府頒布首度就業法,該法意圖允許企業任意開除二十六歲以下的青年員工,毋需理由,而法國各地郊區的移民青年因為飽受年齡與種族的雙重歧視,更憤而焚車燒街,激烈抗議。

日本年輕人終年幫資深幹部提公事包,只能擔任低階的工作,不能參與決策,薪水始終升不上來,於是大量貧窮化。主流媒體更把青年貼上「草莓」、「御宅族」等標籤,將年輕人簡化為一群不懂世事、不能吃苦、面對現實生活完全沒有處理能力的人。掌權的壯年族卻感歎人才斷層,除了自己,再也後無來者,足堪大任。

除了勞動市場的就業問題,日益高漲的環保意識更率先將世代利益帶入討論的焦點。誰能責怪每一個當下正活著的人類先替自己打算,先求自保,而傾向把政府債務、能源危機、地球暖化等問題留給還不存在的後代去解決。然而,人們雖然還看不見新一代的人類,卻能看見他們的生活環境,因為地球只有一個。因為被迫要分享空氣、水、石油等自然資源,將不同世代擺在一塊兒,而有了微妙的生存競爭的關係。

由於被迫要分享空氣、水、石油等自然資源,將原本屬於不同時空的世代擺在一塊兒,而有了直接共存的關係。在環境議題上,未來人類明顯處於弱勢,因為每一個族群都能推舉自己的代表發聲,要求權利,然而,未來人類因為還沒有出生或尚未長大,便不可能有代表在現有體制替他們發言,影響公共決策。

人類史上,種族、性別、文化、階級的差異曾造成社會機會的不均等,人類的長壽無意間竟造成了一種新的社會衝突。現代民主社會裡,多元化是重要價值,通過每個族群的發聲,進而打造一個更好的社會,因而我們有婦女、殘障、少數民族等弱勢團體代表的保障名額,提供不同的觀點,以完善制度。如果老人都這麼優秀,青年人因而被長期邊緣化,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該有青年保障名額。

銜金湯匙未免太沈沉重?

美國嬌生企業創辦人曾孫女凱西.強生(Casey Johnson)突傳暴斃,享年30歲。死時身邊一個人都沒有。

死前沒幾個月,一向行事高調的女繼承人凱西才剛遭警方逮捕,暫時交保放人,原因是涉嫌夥同同性戀人闖入英國女星友人家中,使用她的床鋪做愛,挑釁地留下用過的電動按摩棒,順道帶走珠寶與高級衣物。與凱西一起闖空門的同性戀人賽梅爾(Semel)是搜尋引擎公司雅虎創辦人兼前執行長的女兒,也是企業後代,事後卻無法忍受凱西滿不在乎地穿著偷來的蕾絲內褲躺在床上吃東西的輕率行為,因而打電話給英國女星,告發了凱西的乖張事蹟。

但,這並不是這名天之驕女第一次搏上版面。2006年秋天她登上《浮華世界》雜誌自爆家醜,指控她56歲的姑母勾引她38歲的男友,評論「一個身懷鉅富的老女人可是一帖至猛春藥」。

凱西強生與她的至交好友芭莉絲.希爾頓(Paris Hilton)───後者早已是浪蕩冨家女的金牌代表───成年之後就專與狗仔隊打交道。兩人均名門後代,青春貌美,卻明擺著胸無大志,萬事無厘頭,熱衷名流生活,追逐也領導時尚,憑藉優渥家產,過著五光十色的揮霍日子。彷彿因為無憂無慮是一種生活缺憾,她們把生命軌道當賽車駛,愈危險失控,愈刺激有色,愈讓她們咯咯大笑。

芭莉絲.希爾頓因而長年榮登網路搜索熱門字榜,醜事緋聞輪番上陣,甘願做市井小民閒嗑牙的八卦材料。性愛錄影帶外流,她根本懶得阻止,順勢炒大名氣,推出自家香水牌子,在酒駕保釋期間照開車不誤,終於搞到必須入監服刑。她進去五天,據說每晚哭泣,終究搞個醫療名義,改帶腳鐐居家軟禁。一出來,她第一件事是美容,第二件事是上CNN電視的賴利金現場秀。

當呱呱墜地就被迫汲汲營生的平凡人苦苦追求如何提高社會優勢,她們卻著迷了似地苦苦追求如何「浪擲」與生俱來的社會優勢。

其實,強生家族中,對財富感到困惑的人不只凱西,還有族譜關係裡算是她叔叔的傑米.強生(Jamie Johnson)。傑米因為對出身富貴這件事覺得迷惑又有趣,因而拍攝了一套紀錄片《生來富貴》(Born Rich),邀請十一個跟他一樣是巨賈名門之後的周遭朋友,入鏡自剖出身豪門的感受。

片中,傑米問自己父親,既然他們是有錢人,為何家中避諱談錢,也是銜金湯匙出生的父親低調回答,因為談錢很不禮貌。當他請教父親他該做些什麼,正在專注繪畫的有錢父親並沒有回頭看一眼兒子,隨口建議「收藏」。做兒子的傑米揚起眉頭問,「作為專業?」做父親的稱「是」,繼續作畫。

他的一名貴族後裔朋友則表情複雜地抱怨,作為豪門後代最困難的地方在於無法交代自己究竟靠何營生。初次見面,別人說自己是木匠、廣告人還是高中教師,他無法一副順理成章、態度自然地介紹自己其實什麼都不做,只不過是個有錢人。

只不過是個有錢人。

凱西.嬌生生前接受電視採訪時說,她總想知道別人跟她交朋友的真正原因,因為「我是凱西強生,不是嬌生企業的凱西。」而,《生來富貴》刪掉的鏡頭裡,傑米.強生的朋友路克.威爾(Luke Weil)嘲諷人們跟他共進午餐的唯一原因是因為他們知道他會買單。身為世界最大博奕系統「Autotote」的繼承人路克刻薄地評論,跟他共進午餐的那個人儼然是他買來的「奴僕」。在沒有剪掉的鏡頭裡,他直接表示,哪個女人若不肯簽婚前協議書,想嫁他門兒都沒有。

這或許就是有錢人家孩子的「困境」。不似一般人一輩子只有一兩項可憐的選擇,要能做成一兩件事就已經算是了不起了,他們能做任何選擇,成就任何事,變成任何人,跟任何人在一起,到最後,他們卻活得最不肯定。是否,缺乏了跌倒的血味或辛苦的汗水,事情來得太輕易,竟帶著不真實的夢幻感,再大的成就感也嚐嘗來有點淡味,就連世人最寶貴的愛情均入不到骨子裡去。

因為世人看見的只是錢,從小就在優渥錢堆長大的他們也很敏感地測知到那一張張笑臉的真正意圖。他們對人情的憤世嫉俗似乎也變得可以理解。

富不過三代。這些富豪後代幸運一出生就榮華富貴,卻也立刻受了世人酸葡萄的詛咒。不似他們白手起家的祖先,不但為自己及家族賺取巨大財富,更展現了過人才智與出眾品格,贏得全世界的尊敬。無需努力,不用才華,後代一出生便備受尊榮,卻也最不能、最沒有機會、也因為最不需要證明自己值得這一切,只能慢慢看著傲人財富令自己奄奄一息,淹沒在世人充滿諂媚、羨慕、嫉妒又苛求的目光裡。自古至今,「布登勃洛克家族」的故事不斷在各地上演著。

美國股神巴菲特表明了不願遺留財產給子孫,另一名同樣當了多年美國首富的比爾.蓋茲也表示,留給孩子太多金錢是一種罪惡。不相信金錢會窒息生命的窮人還是會說,那是因為不是留給「我」。如果是「我」,絕不會白白浪費這麼美好的財富人生。

 

書籍資料

書名:第三人
作者:胡晴舫
發行日期:2012年09月29日
出版社:麥田

胡晴舫

台灣台北生,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戲劇碩士,寫作包括散文、小說、文化評論,1999年移居香港,著有《城市的憂鬱》、《旅人》、《我這一代人》等書,固定專欄發表於兩岸三地以及新加坡各大中文媒體。2010年起,旅居東京。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青年 國民黨 金湯匙 失業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