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重複領藥」浪費健保逾2.8億,民眾自費真能改善問題?健保署統計:這5種藥最易重複開藥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重複領藥」浪費健保逾2.8億,民眾自費真能改善問題?健保署統計:這5種藥最易重複開藥

「重複領藥」浪費健保逾2.8億,民眾自費真能改善問題?健保署統計:這5種藥最易重複開藥
根據健保署統計資料推估,一年就有72萬人重複用藥,浪費健保資源逾2.8億元,且每年有約193公噸的藥物被丟掉,等於超過5億顆藥進了垃圾桶。(圖片來源/Planeta@photoAC)
撰文者:信傳媒 陳稚華
信傳媒 2018.11.06

許多台灣民眾到醫院領藥像上菜市場一樣,用塑膠袋提「一大包」,拿了藥卻不吃、或是當中有許多重複用藥的狀況,都造成健保資源的浪費。

根據健保署107年第1季統計資料推估,60大類藥品重複用藥病人約18萬餘人、重複藥費約7千萬點,推估一年就有72萬人重複用藥,浪費健保資源逾2.8億元,且每年有約193公噸的藥物被丟掉,等於超過5億顆藥進了垃圾桶。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張如薰表示,為加強管理重複用藥,從明年(108年)1月起將加強實施「門診特定藥品重複用藥費用管理方案」,鎖定各級西醫醫療院所,由現有的12大類擴大至60大類藥品,當病人跨院或同院就醫卻出現重複開出同成分、同劑型的藥品時,健保將不給付、由民眾自行負擔。

廣告

健保署:「這5種藥」最易重複開藥

據健保署資料顯示,以年齡別而言,71歲以上是重複用藥人數最多的族群,約佔近4成;其次為61-70歲(約占26%)、51-60歲(約占17%)。重複用藥人數前5名的藥品種類依次為降血壓藥物(約4萬5千餘人,25%)、安眠鎮靜藥物(約3萬餘人,16%)、抗血栓藥品(約2萬2千人,12%)、降血脂藥物(約1萬9千人,10%)及降血糖藥物(約1萬8千餘人,10%)。

若以藥品種類而言,重複用藥費用前5名的藥品種類依次為:抗病毒藥物(850萬點,12%)、降血糖藥物(636萬點,9%)、降血壓藥物(629萬點,8%)、降血脂藥物(489萬點,7%)及抗血栓藥物(449萬點,6%)。

張如薰指出,過去健保署於104年9月起分階段執行的「門診特定藥品重複用藥費用管理方案」中,藥品管理範圍在第一階段的慢性疾病藥品中,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抗思覺失調、抗憂鬱症及安眠鎮靜與抗焦慮等6類用藥部分,3年多約節省下3.4億元藥費。

廣告

重複領藥讓民眾「自費」,真能改善問題?

針對健保署從過去針對6大類(特別在三高疾病),擴增至現在60大類、6千多項的藥品管制核刪制度,這方面《醫改會》發言人朱顯光表示是肯定的,「不過要做到位,還有更需要進步和討論的空間。」朱顯光接受《信傳媒》電話專訪時表示。

「不是把問題丟給病人、請他們自費就能解決問題!先不論民眾是否要自費重複開藥的部分,如何處理醫師重複開藥、民眾的藥安危機才是要去改善的問題。」朱顯光舉例,像是有民眾可能去了A醫院看心臟、去B醫院看骨科、又到C診所看病,結果C藥局藥師發現3位醫師都有開到一樣的藥,但這時請民眾回A或B醫院請醫師改藥,民眾可能會覺得要重新掛號、排隊非常麻煩而不去理會,「這樣就算病人願意自費買藥,但還是吃進很多不必要的藥物。」

朱顯光建議,可以比照國外「家庭醫師」及「家庭藥師」的概念,「將家庭醫師、藥師納入分級醫療系統,且藥師查藥及諮詢民眾用藥資訊、查出重複用藥等服務,應由政府補助專業服務費用,而非像現在藥師僅有發藥及包藥才能領到薪資。」

醫院雲端病歷覆蓋率太低,造成重複用藥狀況?

至於是否是因雲端病歷覆蓋率太低,造成醫院重複用藥的狀況?

對此朱顯光表示,政府實施雲端病歷這項服務已有一段時間,若怪罪到雲端病歷覆蓋率太低說不過去,除了民眾可主動告知病歷,醫師也應更仔細了解病人就醫與用藥情形。

張如薰也表示,健保署已於今年9月起全面提供「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跨院重複開立醫囑主動提示功能(API)」,能即時回饋病人餘藥資訊,節省醫師瀏覽大量資訊的時間與精力,在開立藥品及檢驗檢查時,才能儘量避免重複處方與檢查帶來的風險,提升病人用藥安全與醫療效率。

目前健保署呼籲各特約醫療院所醫師,在開立處方前應查詢「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並檢視病人的過去病史及完整用藥資訊,做好專業把關,也能降低醫療資源浪費。

※本文獲信傳媒授權轉載,原文:「重複領藥」浪費健保逾2.8億 民眾自費真能改善問題?

延伸閱讀:

北榮、羅東聖母醫院聯手》靠內視鏡、3D列印...成功救回菲國罕病童「腦膨出」

洗錢防制評鑑要過關 台灣得先拿到「5個S」

羅智先踢鐵板 兩個原因讓統一合併維力計畫再度告吹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小蜜 有機資源回收中心 醫改會 重複領藥 統計 朱顯光 便利袋
信傳媒
信傳媒
信傳媒
展開箭頭

我們是一群對新聞有熱情、對新網媒發展趨勢很關心的人,對媒體的天職念茲在茲。我們相信媒體監督可以產生力量,透過新科技和社群傳播,可以發揮更大威力。當力 量夠強大、夠聚焦,就能改變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的不合理。

我們想發動一場「媒體的群眾運動」,讀者既是新聞的發動者,也是新聞的參與者 ,而 《信傳媒》就是公民的舞台,也是跨領域串聯各界資源的平台,是一個會自己成長的 「有機媒體」。

我們解讀新聞、傳遞進步觀念,也要搭橋,讓企業資源通往被政府遺忘的角落。做出有 品質、有價值的新聞內容,是我們最深切的自我期許。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