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網路時代的便利生活,我們該思考的問題:可聲控的智慧微波爐,值得用「個人隱私」來交換嗎?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網路時代的便利生活,我們該思考的問題:可聲控的智慧微波爐,值得用「個人隱私」來交換嗎?

網路時代的便利生活,我們該思考的問題:可聲控的智慧微波爐,值得用「個人隱私」來交換嗎?
撰文者:鍾子偉

幾個月前,亞馬遜發表了全新的智慧居家物聯網設備。從可連網的微波爐、最新的智慧音箱,到智慧時鐘。從表面上來說,一個可上網的微波爐或時鐘,跟一般傳統微波爐和時鐘有什麼特別不同或重要之處呢?

他們會聽取語音命令,你可以要他們設定計時器,透過語音加熱東西,給不同步驟指令或是上網搜尋資訊。家電全都用無線網路連接在一起,透過軟體應用程式,家中一切都可以連接在一起,讓你的生活更為便利。

一個著名的評論員帶了這些裝置回家幾天後,做出這樣的結論:

廣告

「擁有這些東西很棒嗎?在你每天忙碌的生活,在家中忙著照顧小孩或下班後忙著要煮晚餐時,他們肯定是很方便。能夠一邊洗碗盤一邊抬頭對你的微波爐大叫『開始加熱食物5分鐘』,或是叫你的時鐘提醒你10分鐘後要出門接小孩。但是這些事情在以前沒有這些裝置的時候無法做到嗎?之前沒有他們我們能活得很好嗎?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是絕對必需的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但是經過幾天習慣有這些東西在每個小地方協助你,的確會逐漸越來越習慣,確實讓生活變得更便利一點。或許也讓我們有時候有點偷懶,好像抄了捷徑。

也許這正是使得這個未來如此可怕的原因。因為每當要一台裝置上網買點東西或是提醒我一些行為上的細節,像亞馬遜這樣的公司都在收集這些關於我生活每個細節的資料。

這些物聯網設備延伸到更大的軟體或網路服務企業,從Google、Netflix到Facebook現在基本上都在爭取同樣的東西。從表面上看,大部分都是免費的,或至少不會花我們很多錢,並提供了非常棒的便利,像是Google搜尋、免費Google地圖或免費Facebook,讓我們方便聯繫朋友或更新動態。

廣告

但就像是亞馬遜最新一波智慧家庭裝置一樣,這一切都變得非常可怕。它本質上利用了人性想要盡一切可能便捷、便宜和懶散的特性。

但眾所周知,沒有什麼是真正免費的,特別是「免費」的東西。

代價當然就是我們逐漸自動地放棄隱私,提供資料。我們放棄了所有的隱私,因為我們懶得走過去手動設定計時器。這些大型跨國公司,像巨獸般壟斷了上網或日常的服務,逐漸成長進入到銷售,盡快盡可能完整地蒐集資料,來描繪我們的樣貌,這樣他們可以販售資料或是用這些資料來賺錢。

可悲的是,每一天我們都有更多這樣的決定,自願地把更多的資料和隱私交出去。30年前,每當有人開玩笑說機器的時代即將來臨,並掌管我們所有人並奴役人類時,每個人會想到的是它會像魔鬼終結者一樣,以一種非常真實和有形的物理性威脅,出現在我們前面。

現在,越來越明顯的是,未來的威脅不會以實際的機器形式出現,而是源於我們日常決策的懶惰,因為我們交出了越來越多每天細節瑣碎的日常行為概況。

幾週前,我們公司受邀參加了關於企業家精神,物聯網和網絡安全未來的大型會議。在一場研討會的結尾,一位聽眾問了台上其中一位著名IT網路安全專家問題:

「在一個幾乎萬物聯網的時代,當我們點擊一個頁面、下單購買一個產品時隨時都在被蒐集資料,真的有任何企業或個人能夠100%免疫於試著要竊取資料、網路詐騙或侵犯我們隱私的網路攻擊嗎?」

他的回答很簡單:沒有。在這個時代,當技術越來越進步,越來越多之前沒想過的方法快速出現,幾乎沒辦法保證有任何人的資訊或任何公司的資料庫會是100%安全,絕對不會被外部人士惡意使用。真的非常難保證這一點,特別是對一般人來說。

所以最合理的第一步是什麼?盡可能小心不要自願地交出你所有的個人資料或是行為模式。我們送出越多資訊,有天就越有可能被拿來對付我們。

帶有諷刺意味地,一個眾所皆知的事實是,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在他自己筆電上的鏡頭有貼一個膠帶蓋住。原因是他一直擔心自己會被入侵,所有他的個人和最私密的時刻會被紀錄和使用。

回到智慧時鐘和微波爐的議題上,我們真的應該要好好問自己,就像是那位評論員一樣:

沒有什麼是真正免費的。這個產品或服務確實非常方便,但是真的值得交出我們的所有資料和隱私嗎?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網路時代 聲控 生活 便利
哈佛之後的人生
哈佛之後的人生
Joey Chung (鍾子偉)
展開箭頭

出生於台灣,在美國長大。12歲回到台灣,20歲出版第一本書,23歲於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門工作,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台灣人。25歲在紐約Ralph Lauren實習,26歲畢業,是台灣模擬聯合國推展協會創會理事長。28歲當上中國三麗鷗總經理,30歲離開三麗鷗在台北開始創業。

出版作品:《記得你22歲的眼神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