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中國「自行車墓地」越來越多...金融時報:共享單車熱潮退,只是中國火紅新創的縮影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中國「自行車墓地」越來越多...金融時報:共享單車熱潮退,只是中國火紅新創的縮影

中國「自行車墓地」越來越多...金融時報:共享單車熱潮退,只是中國火紅新創的縮影
撰文者:金融時報
金融時報精選 2018.08.02

中國的共享單車產業只是中國科技新創企業興衰週期的最新例證:先是產業的迅速擴張,再進行整合。

在與北京毗鄰的港口城市天津的西郊,一家自行車廠無所事事的工人們回憶起過去的美好時光。

天津郊區王慶坨鎮洛達自行車廠的一位薛經理說:「去年,共享單車還風靡一時,但現在我們接不到任何訂單。」薛經理補充說,今年的熱門產品是電動滑板車。

明州自行車廠的楊凌表示:「這麼多共享單車公司破產,現在誰還訂購新的共享單車?」他的鄰居曾經為ofo和現已倒閉的小藍單車(Bluegogo)供應產品,去年就關門大吉了。

廣告

從王慶坨鎮這個縮影中,可以一窺當前中國許多科技新創產業的普遍發展路徑:在自由流動的資本驅使下,產業迅速擴張,待多個競爭者湧入後,再圍繞規模最大、或支持者實力最雄厚的新創企業進行整合。

中國的共享單車產業不過是中國科技新創企業興衰周期的最新例證。外送餐點和叫車服務也遵循著同樣的模式:先是蜂擁進入,然後是整合,最終穩定為最多一兩家規模最大的參與者。

共享單車服務的快速成長令自行車製造業重獲新生——但當趨勢的逆轉,它也首先受到衝擊。隨著共享單車產業明顯開始收縮,天津荒廢的自行車工廠有數十家之多,而由成千上萬輛廢棄共享單車堆成的「自行車墓地」在中國只會越來越多。

在產業走下坡之前,幾大競爭對手平台之間打了近兩年的融資和補貼大戰。僅在2017年,由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淡馬錫(Temasek)和富士康(Foxconn)支持的摩拜單車(Mobike),與阿里巴巴(Alibaba)支持的ofo,兩家總共從外部募了近20億美元的資金。

廣告

北京艾媒諮詢公司(iiMedia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的共享單車市場收入估計為103億元人民幣(合15億美元),是2016年12億元人民幣收入的8倍多。用戶數量也遵循了相同的增長軌跡:去年中國有2.09億人使用共享單車平台,而2016年則為2800萬人。

但是,ofo已開始收縮戰線,成為迄今發展遇阻的最大的新創企業。它暫停了雄心勃勃的海外擴張計劃,無力再像競爭對手摩拜單車那樣支出。後者今年被外賣和線上服務集團美團點評(Meituan-Dianping)收購。

與許多共享單車新創企業一樣,ofo依靠外部資金來推動擴張,一度宣稱在全球擁有1000萬輛單車。據Crunchbase稱,ofo已從包括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在內的投資者手中募資了22億美元。

然而,僅在過去的兩個月裡,ofo退出了以色列和印度市場,並開始縮減在澳洲和德國的業務——一改去年年底宣稱要在20個國家擁有2000萬輛單車的計劃。ofo曾經在美國的30個城市積極擴張,但現在也計劃減少美國業務。

在中國,包括小藍單車和香港GoBee在內的小型公司已停止營運。

亞洲共享單車行業的興衰在中國各地產生了連鎖反應。中國城市規劃者和交通部門不得不改進服務以適應單車的迅速湧入。但受影響最嚴重的是自行車製造商——在過去的兩年中,這些製造商生產了數百萬輛自行車。

這種影響在距北京東南方向110公里的王慶坨鎮十分明顯。該鎮在歷史上是數個傳統自行車品牌的製造中心,但隨著向上流動的中國消費者將目標轉換到汽車,最近幾十年它們的業務大幅下滑。

然而,隨著共享單車的興起,自行車業務再次蓬勃發展。該鎮湧現了數百家民營自行車廠——其中一些每天產量幾百輛,有的則能達到數千輛。據當地媒體報導,2015年該鎮自行車產值達到39.2億元人民幣,相當於該鎮GDP的70%。

隨著共享單車初創企業命運的轉變,王慶坨鎮的企業家們正在努力尋找新客戶。曾經在一家今年關閉的製造工廠當工人的馬經緯表示:「我們喜歡製造共享單車,因為要求較低,你可以快速賺錢。」

電動滑板車雖然需求量大,但製造起來更複雜,成本更高,難以獲得利潤。他說:「至少有30%的工廠倒閉了,特別是那些專門為製造共享單車而開的工廠。」

上海科技投資公司光源資本(Lighthouse Capital)的合夥創辦人Max Hu表示:「有太多(共享單車平台)倒閉,我甚至說不清楚有多少。」研究公司IDC的數據顯示,過去兩年中,中國約有60家共享單車新創公司。

為了脫穎而出,新創企業依靠補貼來降低平均騎車成本以吸引中國用戶。例如,摩拜最近在收到美團點評的新融資後推出免押金騎行,而各種平台發行的定期優惠券仍然可以讓用戶免費騎行。

Max Hu表示:「不正常的競爭和盲從的投資者(在共享單車領域)造成了巨大的浪費。這導致了短期內商業模式的非理性。」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墓地 金融時報 自行車 中國
金融時報精選
金融時報精選
金融時報記者群
展開箭頭

《金融時報》是全球領先的新聞機構之一,致力於向商業菁英和企業決策者提供商業、經濟、市場、管理和科技新聞,因其權威性、完整性和準確性而獲得國際認可。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