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拉攏台青創業、蓋世界最長跨海大橋 香港、廣東將出現什麼改變?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趨勢中國

拉攏台青創業、蓋世界最長跨海大橋 香港、廣東將出現什麼改變?

拉攏台青創業、蓋世界最長跨海大橋 香港、廣東將出現什麼改變?
斥資480億人民幣的港珠澳大橋,進入緊鑼密鼓的通車前測試準備階段。(風傳媒周岐原攝)
撰文者:周岐原
風傳媒精選 2018.07.18

設一條世界級的大橋,往往是政府彰顯對推動經濟最顯著的承諾。連接香港、廣東珠海和澳門三地的港珠澳大橋,總長55公里、斥資480億人民幣,是珠江出海口上最新景點,預定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啟用通車,只要旅客在周邊機場起飛、降落,一定都能親眼看見這條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最初,香港前往珠海的路程十分曲折、行駛公路至少要4個小時,海上渡輪開通後,路程被縮短至大約75分鐘,未來經由港珠澳大橋,同樣的路程只要花1小時。

不光是港珠澳大橋,由廣州經東莞、深圳到香港的廣深港高速鐵路,也在施工13年後落成,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的測試階段,日後從香港到廣州,車程只需要48分鐘。橫貫東西的港珠澳大橋,加上南北飛馳的廣深港高鐵,這兩條交通大動脈開通以後,顯然將把香港、澳門與中國的關係更緊密融合在一起,從政治面到經濟面,意義非同小可。

廣告

嚴管開支卻獨厚相關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倍受重視

從港珠澳大橋到廣深港高鐵,背後代表的其實是同一個關鍵字:「粵港澳大灣區」。什麼是粵港澳大灣區?這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去(2017)年兩會期間提出的一個建設計畫,準備連結香港、澳門與廣東省珠江周邊的深圳、東莞、廣州、珠海、佛山、中山、肇慶、惠州、江門,將這九個地級市與兩個特別行政區,構成一個沿海灣共同發展的經濟圈。由於計畫被寫入中共19大報告,相關建設已經被視為接下來5年中國最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

以環繞海灣的城市群作為經濟發展載體,這並不是新的概念,國際上現有三個已成形的海灣經濟圈,都有一定成果,分別是紐約、東京和舊金山灣區,將粵港澳大灣區和這三個地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人口最多、達6672萬人。

儘管香港、澳門已經被視為國際級都市,深圳、廣州也是中國發展領先的二線城市,但由於中山、肇慶、惠州、江門等相對發展中的城市,區內仍以附加價值較低的加工製造業為主,因此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均GDP現階段僅有約2萬美元,遠遠落後紐約、舊金山灣區,連東京灣區一半也不到。

廣告

但,後發者只要找出自身利基,一樣可以創造獨特的經營優勢。「全世界沒有幾個地區,像粵港澳大灣區這樣擁有完整、多元化的製造業」,香港貿發局研究部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黃醒彪便指出,香港作為亞洲的區域金融中心,整合深圳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基礎,以及周邊城市豐沛的製造業營運管理實力,將一方面推動香港逐步落實產業多元轉型,二來透過香港本身在法律仲裁、貿易物流及金融服務的國際地位,也有機會帶動整個灣區經濟升級。

中國政府對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視程度,可以從最實際的財政挹注看出來。近年中國積極推動財政、金融去槓桿化,不只P2P借貸、影子銀行的各種理財產品陸續被叫停,地方政府開支過大、成本明顯難回收的工程也在「喊卡」之列;例如內蒙古自治區的包頭市,去年底就因為中央發現,該市地鐵落成營運後將持續虧損,緊急將所有工程暫停。

相較於此,粵港澳大灣區內,除了有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兩條世界級的交通工程,從珠海的橫琴,廣州的南沙,深圳的前海到東莞的濱海灣,各地方政府也爭相大興土木,要創造一個基礎建設互聯互通的場域,藉此推出生活功能齊備、吸納多元人才的新區,基礎建設如火如荼,顯然得到政府相當支持。

創新人才是重點
大力向台灣青年招手

除了現有產業,新創事業更是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齊頭並進的重點。以香港為例,在2018年至2019年的財政預算中,特區政府便規劃了500億港元專款,準備用來支持創新、創業相關發展;座落在香港、深圳兩地接壤之處的落馬洲河套地區,未來則將會成立面積達到350公頃的港深創新科技園區,透過這塊新開發土地,直接面對創新風氣盛行的深圳,並為新創企業、科技公司和研究機構提供稅務、資金及人才招募上的便利,前述的500億專款,其中有200億便已經撥入「創新科技園區」的第一期建設資金中。

另一方面,招攬台灣青年赴粵港澳大灣區創業,也呈現遍地開花之勢。在台商匯聚的東莞市,就有一個名為「松山湖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的創業孵化器,專門提供青年創業輔助。來自台中、在中國生活十多年的創業基地副總黃朝凱指出,目前進駐的台灣團隊已達62家,其中8成由台灣跨海而來,其餘則是台商二代的創業項目,希望在3年內達到實際進駐100家的目標。

黃朝凱解釋,選擇落腳在松山湖兩岸青創基地的團隊,可以獲得最高20萬人民幣的創業啟動補助,可使用一間6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境內外參展1年內最高5萬人民幣補助,及貼息70%、最高人民幣20萬的2年期貸款等多種獎助措施。「現在這裡已經略顯擁擠,大家很踴躍來發展業務,所以希望具規模的團隊趕快加速長大,騰出空間讓給其他新創!」黃朝凱笑說。

從重金打造的巨型交通建設,到關注全方位的創新創業熱潮,粵港澳大灣區正陸續整合區內11座大城市的軟硬體設施,無論你喜不喜歡,這都是正在加速實現的最新趨勢。

※本文獲《風傳媒》授權轉載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香港 大橋 青創 創業
風傳媒精選
風傳媒精選
風傳媒
展開箭頭

擁抱美麗新世界,堅守古典老價值。風傳媒,一個有國際觀、專注揭弊、觀點犀利的新媒體。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