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為什麼公司這麼愛開會?日本心理學博士:沒能力的人坐在會議上,就有在做事的錯覺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為什麼公司這麼愛開會?日本心理學博士:沒能力的人坐在會議上,就有在做事的錯覺

為什麼公司這麼愛開會?日本心理學博士:沒能力的人坐在會議上,就有在做事的錯覺
撰文者:榎本博明
精選書摘 2018.05.18

解剖「愛開會」笨蛋的心理
光是坐在那邊就有自己在做事的錯覺

對熱中於工作的人而言,會議是剝奪工作時間、堆積壓力的場所。但是,有些人就是湧不上「衝吧!」「我會加油的」這種念頭,對這種人而言,只要出席坐在那邊、時間就會自動流逝的會議,是非常輕鬆愜意的。

身為會議的召開者、主持人的上司,對工作缺乏熱情時,只要講講話,上班時間就會過去的會議,不但不嫌浪費,根本比什麼都貴重,所以特別愛召開會議。不僅如此,為了不要讓會議早早結束,還會要求大家做不必要的報告、問沒有意義的問題,無謂地拉長會議時間,試圖不做事就把上班時間填滿。

廣告

被叫來開會的人,也變成坐在那邊就等同於在工作。會議能夠神奇地填補這些人工作動力的不足。

無能的上司可以藉由會議來誇示自己的存在

對沒有工作能力、無法在工作上指揮下屬的上司而言,會議就變成唯一自己能指揮大局的貴重場合。工作本身是下屬比較熟、做得也比較好,跟客戶的關係也是下屬比較強固。如此一來,身為上司的立場就會變得很微妙,感覺上無法得到下屬的尊敬,還會被瞧不起。問題是他沒有能力在工作上顯示自己的存在感,於是只好試圖在會議上顯示。

會議不同於工作現場,基本上客戶、往來對象、競爭對手都不存在,身為上司的人提出一些沒什麼意義的問題或意見,或是沒人聽得懂的話,也不會帶來實質上的問題,也沒有更上面的人在那邊一一指責。

廣告

因此,即使是無法理解工作內容的上司,也可以毫無顧忌地發言。再怎麼說畢竟是上司,沒有人會明確指出他抓錯重點或是思想膚淺,導致他自我感覺良好。他會自以為已經讓大家看到自己的存在感,對此感到滿足。會議之所以會沒完沒了,背後存在的是這種無能上司在會議中指揮大局的心態。

會議不再是做決議的場合,而是滿足「認同需求」的地方

原本會議應該是進行必要的探討或決策的場所,但對於「愛開會」笨蛋而言,卻是一個想盡辦法顯示自己很能幹的地方。因此,他們會漫無目的地為了議論而議論,其他人會越來越搞不清楚到底是為了什麼在討論。

純粹是個報告會議,他們也會一一提出疑問,擺出一副好像有深意的樣子,發表一些根本沒人在乎的意見,本來應該很快可以結束的議題,也會花上一大把時間。

這其實跟「認同需求」有很密切的關係。每個人都不想成為職場的遜咖或隱形角色。因此,對於不以發言為苦的人來說,會議是在職場上唯一能夠滿足他們認同需求的場合。這樣的情況下,議論本身才是目的,所以特別難應付。其他人並沒有將積極發言和有能力劃上等號,也沒有因此給予高評價,但是「愛開會」笨蛋卻會自動滿足於提出無意義發言的自己,以此填補他們的認同需求。

「責任分散效應」的實驗

此外,在「愛開會」笨蛋的心中,多半還潛藏著「責任分散效應」。「責任分散效應」,在心理學領域中,已經在許多關於援助行為的研究當中實際獲得證明。

比方說,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把寫好收件人地址、也貼好郵票,接下來只要丟到信箱就好的信件,故意丟在學生宿舍走廊上。收件人就是該實驗的研究者,有幾封寄達就變成援助行為的指標。

這些信件的寄達率,在住宿生人數平均58人的小規模宿舍是100%,平均166人的中規模宿舍是87%,而在平均529人的大規模宿舍則掉到63%,實際證明了宿舍規模越大,越難引發援助行為。這個實驗被解釋為牽涉到「責任分散效應」。

也就是,住宿生人數越多,大家會覺得「我不做也會有其他人做吧」,越難有當事人意識,責任感會被分散掉。我也在行人很多的都心市區車站前和行人稀少的郊區車站前做過同樣的實驗,掉在行人稀少的郊區車站前的信件寄達率高出很多。此外,發現受傷女性時的援助行為發生率,也是在只有1位時是70%,而有2~3人的時候則降低到40%。

如果覺得除了自己沒有別人了,就會覺得「我不想辦法不行」,意識到責任感。當還有別人在的時候,責任感就會被分散掉,認為:「就算我不做也會有其他人做吧。」如上所述,責任分散效應在心理學實驗當中已經獲得證實。

不想承擔責任所以搬到會議上

正因為這種責任分散效應的存在,不想負責的人就變得愛開會。採取經過會議上的討論,大家一起決議的形式,就算發生不好的事,也可以逃避責任,告訴自己畢竟是大家一起決定的,不是自己的錯,就能輕鬆自在。

日本組織中常見的不負責體質,也源自這種責任分散效應。關於企劃和付款等,簽呈上一個接一個蓋上附屬負責人的印章。藉此責任得以分散,形式上變成不是特定的個人肩負責任清算,而是大家一起決定的。

在沒有任何人抱持「是我決定的」、「是我批准的」這樣責任意識的情況下,案子一個接一個輕鬆拍板定案。然後,沒有人覺得是自己的責任,每個人都可以維持輕鬆的立場。「愛開會」笨蛋的心裡,潛藏著這樣姑息的心態。對這種人來說,會議是一個多麼方便的決策機構啊。

此外,也有上司會濫用這種責任分散效應。如果是在自己的指示或提案下失敗或發生問題,很可能會被追究責任,所以什麼都提到會議上,製造出「是大家一起決定的」這個事實,企圖規避責任。和會說「出事的時候我會扛下責任,請大家盡全力去執行」的上司,是正好相反的自保態度。

不管在會議中再怎麼討論,結果最後還是無視於別人的意見,強迫大家接受自己的意見或方針的上司,有些人會說,既然他一定會堅持自己的意見,開會討論也沒有意義。但是,在上司的立場上,提到會議上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他們是企圖將一己的意見或方針變成「大家的決定」,好在出事的時候可以規避責任。

濫用心理學概念,目的只是讓員工發洩情緒

有的職場是這樣的。定期召開會議,讓員工說說在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或需求等,結果大家說歸說,公司並沒有採取對策也不改善,造成員工對會議的意義抱持疑慮。如果說公司有訂定場合讓員工盡情說出心裡的話,或許有些人就會誤解這是個民主、理想的職場。不過,像這種會議營運的真正目的,並不是聽取員工心聲,並反應在往後的經營上,而只是讓員工發洩情緒。

藉由說出心裡的話,能夠達到「自我揭露的感情淨化效果」(譯註:自我揭露指說話者透過分享真實感受或想法,進而與談話對象拉近距離),提高士氣,而前述做法就是在濫用這種心理學的見解。他們只是覺得,讓大家講出想講的話,宣洩完就沒事了。

不過,再怎麼表達意見或期望,也不見任何改善或對策,總有一天那種態度會被看穿,因此,不管再怎麼宣洩,結論都是「既然不會聽取任何人的意見、期待,還不如當初什麼都不說」、「去想要講什麼是浪費時間」,並不會提高士氣。

連這點道理都不懂,心術不正的「愛開會」笨蛋,還在那邊企圖開無意義的會議達到感情淨化效果。

書籍簡介

 

別讓這三種笨蛋壞了你的前途

作者:榎本博明

譯者:李欣怡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8/04/27

★不管老鳥菜鳥,上班族走跳職場必知的護身指南!

◎什麼決策都要開個會的「愛開會」笨蛋是這樣想的:
1. 因為是「大家一起決定的」,所以出問題責任就不會是只有自己扛。
2. 會議是他「刷存在感」的地方,所以會做各種沒必要的討論,拖延時間。
 
◎任何狀況都堅持按規則來的「愛規則」笨蛋是這樣想的:
1. 只要凡事都照表操課,就不需要自己思考,也不會顯示出能力不足。
2. 沒有自信能用道理說服別人,所以喜歡拿規則來回應問題。

◎凡事都要人拿數據出來的「愛數字」笨蛋是這樣想的:
1. 思考邏輯單純,因此會無條件認為數字是客觀的。
2. 用數字來管理人很輕鬆,自己就不需要去思考或處理複雜的事務。

作者簡介:

榎本博明,1955年生於東京都,心理學博士,畢業於東京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曾就職於東芝市場調查課,之後進入東京都立大學研究所攻讀心理學,博士課程肄業。後經加州大學客座教授、大阪大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現任MP人類科學研究所代表。著作眾多,包括《有人就是要害死你!》、《享受孤獨的勇氣》、《暴走社會》等。

譯者簡介:

李欣怡,畢業於東吳大學、名古屋大學。愛日文、愛日本小說,近年最愛的作家是奧田英朗。生活中遇到自己無力閱讀原文的好文章時,就會對譯者心懷感激。希望在浩瀚且持續擴大的翻譯宇宙中,自己也能參與其中,堆砌一磚一瓦。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能力 日本 博士 心理學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