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反移民要脫歐的勒龐 V.S. 拚經濟的馬克宏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反移民要脫歐的勒龐 V.S. 拚經濟的馬克宏

反移民要脫歐的勒龐 V.S. 拚經濟的馬克宏
來源:法新社
撰文者:楊少強
經濟學了沒 2017.04.24

法國總統選舉到今日(24日)凌晨結束,極右派的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將與中間派的馬克宏(Emanuel Macron)在5月7日決選裡PK。

瑪琳出身政治世家,她反移民不只基於意識型態,更因自己有過切身經歷。2015年法國巴黎恐攻震撼全球,若說有人因為這次攻擊而獲得好處,瑪琳領導的法國「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就是其中之一。因這次攻擊有法國本土穆斯林參與,似又驗證瑪琳反對外來移民的「先見之明」。

「國民陣線」是法國極右派政黨,該黨由瑪琳這位離婚兩次、有三個子女的女性領導-她也是全歐洲極右政黨領導人裡唯一女性,要拜瑪琳父親所賜。瑪琳的父親勒龐(Jean-Marie Le Pen),正是「國民陣線」創立者。

廣告

瑪琳四歲時(1972年),勒龐創立「國民陣線」。勒龐是反對移民的死硬派,曾警告民眾「明天就有三個移民和你老婆或女兒上床」。這種主張自然容易樹敵。瑪琳八歲時,她家被一次炸彈炸得片瓦不留。成年後的瑪琳有次被問到何者是她參政動力,「20公斤的炸彈」,她說。

勒龐不只反移民,還主張「女性就是要在家掃地煮飯」,這使得勒龐的妻子、也是瑪琳的母親無法忍受。後來她和一位幫勒龐寫傳記的記者私奔,還在《花花公子》拍裸照,其中一張照片拿著掃把身穿暴露女僕裝,就是在諷刺勒龐的大男人主義。此事讓勒龐全家成為笑柄,瑪琳因此有15年不和母親說話。

父母離婚後,瑪琳和父親更加親近,她13歲就跟著勒龐到處參加競選活動。從法國頂尖的法律學校畢業後,瑪琳一開始是為無錢打官司的弱勢團體當義務律師,其中有不少非法移民。這段經歷如今被一些對手拿來攻擊瑪琳「昨非今是」。

不過這無損於瑪琳的魅力。在勒龐時代,「國民陣線」支持者多為男性、工人或失業者。但在瑪琳成為領導人後,她雖和其父一樣反移民,卻用較溫和的語言包裝,為該黨贏得更多支持者。去年歐盟議會選舉,瑪琳的「國民陣線」獲四分之一選票,是法國所有政黨得票率最高的。

廣告

瑪琳激烈的反移民主張,讓她知名度超越法國。流行樂壇天后瑪丹娜(Madonna),2015年三月上法國電視節目時,公開批評瑪琳是「法西斯」,還在她的音樂蒙太奇中,把瑪琳照片打上納粹符號。瑪琳回應說,她希望能親口向瑪丹娜解釋她的主張。後來瑪丹娜果真宣佈將請瑪琳出來「喝一杯聊聊」。

在2015巴黎恐怖攻擊,瑪琳主張「驅逐在法國境內散佈仇恨思想的人」,並取消激進穆斯林的雙重國籍,其主張已被法國現任政府變相採用。事實上在這次恐攻後,檯面上的法國政黨幾乎都轉向反移民,這是瑪琳最大勝利。被愛之者譽為「女拿破崙」、恨之者斥為「魔鬼的女兒」的瑪琳,成為艾麗榭宮(法國總統府)之主,似乎不再是不可能的事。

本次大選的另一位主角-今年40歲的馬克宏(Emmanuel Macron),2012年至2014年期間,他是歐蘭德總統的副秘書長。在左傾氛圍濃厚的法國政壇,馬克宏出線可說讓人驚奇。他曾是投資銀行「羅思柴爾德」(Rothschild)合夥人,曾促成雀巢與輝瑞子公司90億歐元購併案,光佣金收入,就使他成為富翁。

馬克宏的雙親皆為醫生,他本人就讀巴黎政治學院、國家行政學校(ENA)等名校。17歲時,馬克宏愛上大他20歲的法文老師。馬克宏最終和這位當時已50歲的老師結婚,週末時他們會一起去探望她的孫子——也就是妻子與前夫的孩子的小孩。

此外,馬克宏人多才多藝,他在鋼琴比賽中得過獎,會跳探戈,還是個哲學家,大學期間他擔任已故的法國思想家利科(Paul Ricoeur)的助理,並研究黑格爾、馬基維利。

雖然馬克宏本人極具魅力,他當年上任卻引起歐蘭德所屬「社會黨」不小抨擊。因歐蘭德競選時曾說:「我的頭號敵人是金融大財團,」結果,他卻任命一位投資銀行家當經濟部長,試圖挽救年成長率平均不到0.1%的法國經濟。現在馬克宏的出線,等於延續經濟鬆綁的路線,對企業界釋出更多善意之舉。

只不過在左翼勢力當道的法國政壇,被稱為「艾麗榭宮的莫札特」的馬克宏,要想彈奏「向右轉」這條旋律,恐怕也要有面對噓聲的心理準備。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脫歐 馬克宏 移民 拚經濟
經濟學了沒
經濟學了沒
楊少強
展開箭頭

其實,生活中無處不是經濟學。本專欄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貼近真實生活的經濟現象,涵蓋時事議題、經濟成長、投資預測甚至職場兩性,以一篇一主題方式,提出有趣的發現和統計。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