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國立大學中文所註冊率慘剩9%》害文科生低薪、難找工作的兇手:大學科系分太細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國立大學中文所註冊率慘剩9%》害文科生低薪、難找工作的兇手:大學科系分太細

國立大學中文所註冊率慘剩9%》害文科生低薪、難找工作的兇手:大學科系分太細
撰文者:顏擇雅
精選書摘 2018.01.22

2018/1/23編按:教育部日前公布106學年大專校院新生註冊率,其中,中文、台文系碩士班的註冊率普遍偏低,國立暨南大學中文系碩士班註冊率只有9%,成大台文所博班註冊率也僅三成。暨南大學中文系主任陶玉璞表示,國家把所有大學科系分成有用跟無用、好就業跟不好就業,「害慘人文科系。」(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念文組,真的這麼沒用嗎?作者顏擇雅提供你不同的觀點思考......

台灣網上流行「戰文組」,作者都是理工科年輕人,寫文章批評文組無用。仔細看,所謂「文組」並不限於文史哲,也包含社會學、政治學等運用到統計分析的社會科學,卻不包含同屬社會科學的經濟學與法律學。簡單說,「文組」就是指學程並非圍繞單一專業,念完也無法考任何證照的那種科系。

當然有人反駁。一種說法是大學不該是職業訓練所。言下之意,文組畢業生也許求職困難,身上卻有無關職能的東西,文化素養之類。

這說法不通。大學的最重要功能是探討高深知識,當然不是職業訓練所。但這幾年高等教育擴張,最大驅動力正是經濟。是生產活動越來越需要高深知識,才有更多人需要上大學。因此大學教育雖不等於職業訓練,卻不表示大學可以完全不必為學生職能負責。

如果學生本人認為學習並非為了經濟自主,那他就必須回答一個問題:「那你要怎麼得到經濟自主?」快樂並不需要財富,卻絕對需要經濟自主,不然連尊嚴都成問題。1976年歌劇《海灘上的愛因斯坦》首演時,作曲家葛拉斯還在開計程車,那是他為經濟自主負責的方式。

還有一種說法,是社會永遠需要人文社科。這話沒錯,社會永遠需要一批人文社科人才,他們研究、教學、思考、辯論,眼前好像無功無利,卻可提升國民整體的自省能力,創造我們時代的學術資產。納稅人應該供養他們,這點沒問題。問題是這種人才的養成,除了學子本身願意投入心力時間,還要有天賦。歷史系每年那麼多畢業生,絕大多數卻沒這種天賦。這種畢業生還是需要靠歷史研究以外的職能,為自己的經濟自主負責。

廣告

有人揶揄台灣只會做代工,是文化弱國,才看輕文組。這話亦不通。美國、日本都不做代工,最會創新,是文化輸出國,近年政府亦大砍人文社科經費。說穿了,台灣「戰文組」現象並不奇特,它其實是全球性「人文危機」的一環。

人文危機的真正原因,說穿了,就是大學教育已經普及。在只有三成年輕人念大學的時代,不管你是念商還是念文史哲,都是知識菁英。外文系不做英文老師,也可進貿易公司。但如今相關科系畢業生多了,多益分數也不輸外文系,貿易公司怎還會用外文系畢業生?

這就要說到諾貝爾獎經濟學家麥克.史賓賽(Michael Spence)1973年提出的「就業市場信號」理論。企業想要最有生產力的員工,但履歷表看不出生產力高低,只有相關「信號」。依這種理論,文組畢業生求職困難,正是履歷表顯現錯誤信號。

問題來了:很多跟企劃、銷售、溝通相關的工作,在大學並沒對應科系。這種職缺照理說不該歧視文組。如果文組學歷依然成了錯誤信號,就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過往畢業生表現不佳,帶衰學弟學妹。

廣告

如果文組畢業生進職場真的表現不佳,就是學程有問題了。明顯問題是科系越分越細,授課內容越來越專,對其他學科是優點,對文組卻是缺點。

以台大為例,1945年有22系,如今已增加為54系。背後原因是知識爆炸,還有產業變複雜。本來只有電機系,後來有了電腦產業,77年就從電機系分出資工系。後來企業界需要更多電腦運用人才,91年又成立資訊管理系。

同樣邏輯運用在文組卻可能限制學生出路。一如前述,絕大部份的歷史系畢業生都不會變成歷史學家。如果將來不能憑專才與人競爭,大學何不為他指點一條變成通才的路?只要求他們吸收本科內的高深知識,反而限制視野,有礙他們變通才。

一種做法是減少文組的必修學分,鼓勵跨系選修。另一種做法是另外設計通識教育。如今通識教育通常指人文素養,但文組本科就是人文,通識教育就應該是工商科技素養才對。

亞里斯多德《政治學》有個文組被取笑的故事,結局卻很勵志。主角是西方「哲學之父」泰勒斯(Thales),成天做學問,安於窮苦度日,大家就取笑他學問一無是處。他就憑氣候觀察,預測橄欖將大豐收,預先用低價把所有榨具買下。果然產季一到榨具奇缺,偏偏橄欖不快榨油又會馬上壞掉,大家只好出高價向他租。泰勒斯因此證明,只是沒興趣而已,不然賺錢對他很容易。

今之泰勒斯有矽谷創投奇才彼德.提爾,他在史丹福主修哲學,深受老師吉哈爾(Rene Girard)影響。吉哈爾認為,人類有模仿本能,喜歡有樣學樣,才會人比人氣死人,才會有衝突。提爾《從0到1》寫的正是他如何把這種洞見轉化為獨特的投資理念。

提爾是哲學高材生,一定老早讀透許多「天書」,康德三大批判之類。連康德巨著都讀得懂,別人心目中的商業難題對他來說一定很容易。所以他擅長投資並不奇怪。

也不只哲學系,其實所有人文社科都有「天書」,好好讀都提供絕佳思考訓練,不只做學問有用,進職場也超有用,只是看文組畢業生怎麼活用而已。因此文組最重要還是不要故步自封。寫程式或財會原理都很容易,趁年輕學都來得及,缺人才的企業一直都很多。文組又如何?路還是無限寬廣。

書籍簡介

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

作者:顏擇雅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8/01/03

顏擇雅

2014年金鼎獎雜誌專欄類得主。著有《愛還是錯愛》(親子天下,2015年)、《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印刻,2016年)。譯有珍‧奧斯汀《理性與感性》(印刻,2017年) 。

2002年創辦雅言出版公司,出書極少,卻屢屢創造暢銷風潮。像《世界是平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都是雅言出版旗下代表作。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找工作 國立大學 低薪 學中文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