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過年大掃除,孩子打掃房間後別說「你好棒」...日本收納專家3招,讓孩子養成整理習慣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過年大掃除,孩子打掃房間後別說「你好棒」...日本收納專家3招,讓孩子養成整理習慣

過年大掃除,孩子打掃房間後別說「你好棒」...日本收納專家3招,讓孩子養成整理習慣
撰文者:丸山郁美
閱多.閱好 2018.01.18

孩子整理房間後,不要說「你好棒!」
而是說「你把桌子收乾淨了呢!」

當孩子幫忙整理時,你會總是鼓勵他「真了不起!」、「你好棒!」、「真的好厲害喔!」,而期待他做得更多;或是用「哎呀真難得,你竟然會整理」、「明天也要像這樣好好整理才可以!」,像這樣反諷或對他施壓呢?

其實無論是稱讚還是施壓,都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廣告

大家往往會以為稱讚是件好事,但稱讚其實是在對方的行動滿足自己的期待時,給予其評價或犒賞。換句話說,稱讚是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所說出來的話,這樣的人際關係是「上對下」的關係。所以被稱讚的人也可能接收到被小看、被藐視的訊息,這些表面上看起來是讚美的話語,其實和責罵、批評的性質是完全相同的。

你愈稱讚,孩子可能愈會覺得自己似乎該對父母言聽計從,當孩子不願再回應父母的期待,不想再背負任何責任時,會逐漸認為「會整理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吧」、「反正總是亂七八糟的孩子就是沒用的孩子」,於是開始反抗,故意把東西亂丟,最後放棄整理。

至於因為期待被稱讚而進行整理的孩子,會讓孩子之後做事都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誇讚和好評,而非出於自己的意志與判斷。也就是說,在得不到稱讚的情況下,孩子就不願再整理了;而且他們整理時總是會在意大人的看法,沒有自己的原則與標準,變成只會照著父母所說的方式整理。最後他們可能會一直詢問爸媽,仔細確認「這樣可以嗎?」、「你覺得我做得好嗎?」,或是討拍地誇耀「你看你看,我整理好了耶!」,甚至完全相反地,變成自律甚嚴,在維持整潔上絲毫不敢懈怠的孩子。

那麼,給予孩子勇氣又會是什麼樣的狀況呢?

廣告

平常就透過橫向關係獲得勇氣的孩子,不會將得到稱讚當成整理的目的。他們會成為不在意別人的眼光、能夠給自己勇氣、依照「我想要像幫助別人那樣幫助自己」這種想法進行整理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即使失敗也不會擔心被斥責,因此整理時能夠自動自發且輕鬆地進行。

所以,如果想讓孩子養成整理的習慣,就不要稱讚他,也不要責罵他,而是要給他勇氣。除了把焦點放在「你把電車放回去了呢!」、「你把桌子收乾淨了呢!」等具體完成的事情外,也要聆聽孩子整理的心得或是遇到的難題。

光是知道父母關心自己,他就已經獲得充分的勇氣。

在孩子無法做好整理工作時,也要容許他的失敗,因為無法容許孩子失敗,便無法帶給他勇氣,父母要將「你一定沒問題的!」、「我會幫你加油!」、「我覺得你很重要!」的心情,用言語表達出來。獲得支持的孩子,就逐漸能夠開始主動整理。

「不要稱讚,也不能斥責,而是要給予勇氣。」這個原則在面對大人時也完全相同。

適度協助不干涉,讓孩子完成自己的整理課題

「交給家人,從旁協助」是與家人建立橫向關係,讓家人成為整理主角的技巧。我家也一樣,從前我會站在掌控者的角度,一一干涉孩子們該如何整理玩具:「這個要留?還是不要留?」、「這個你已經沒在玩了吧?」、「不要拿出來就丟在那裡!」那時候我總是懷著焦躁的心情,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試圖掌控他們的整理方式。

但是,當我學會對她們說:「媽媽也搞不清楚哪些是妳們重要的東西,所以妳們自己決定吧!」將整理的任務交給她們,並且只有在她們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才給她們建議之後,我自己也能利用這段空檔準備晚餐,或是稍微鬆口氣去忙自己的事情。

這種方法在阿德勒心理學中稱為「課題的分離」,能夠改善人際關係。換句話說,我們必須站在「這是誰的課題?」的觀點,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釐清責任最後會落到何者身上,帶來的後果要由誰承擔,然後不要干涉別人,也不要讓別人干涉我們。這在家人的整理中,讓彼此都能覺得更舒服的一大重點。

我也告訴來找我諮詢的人,請孩子整理的時候,頂多只要對他說:「你自己試試看,有問題再跟我說。」給予他們獨力解決問題的機會與勇氣。剩下的工作就交給孩子處理,父母則在一旁檢視與協助。

孩子原本就很喜歡天馬行空地進行各種奇想,往往能想出大人意想不到的方法。所以請把重點擺在他們的創意與發想,並允許他們失敗,協助他們從不斷地嘗試中成長。

附帶一提,我認為孩子在自我開始萌芽的兩歲左右,就能做出「要」或「不要」的判斷了。

關注孩子已經做到的部分,就是幫助他們心生勇氣

「因注意而強化」能夠給予自己勇氣,這點在面對家人時也一樣。愈是注意家人能做到的事情,就算你不三令五申、耳提面命,他們也會主動且持續地採取行動。 舉例來說,當你注意孩子完成某件事,並對他們表達謝意,像是:「謝謝你把睡衣放到洗衣籃裡」、「你能夠自己倒水,幫了我很大的忙喔!」,這樣孩子聽了也會覺得開心,能主動做到事也會愈來愈多。因為光是注意並認同孩子「做到」的部分,就能給他莫大的鼓勵。尤其小孩子總是天真坦率地希望引起大人的關注與稱讚,所以,愈小的孩子愈容易產生變化。但是,很多人都在無意識間做出相反的事情。

來找我諮詢的人當中,愈是熱衷於教育孩子、個性認真的媽媽,就愈會抱怨:「我家的孩子根本不會整理。就算叫他整理,他也只是把餐桌上的玩具丟進房間的箱子裡,讓餐桌變乾淨而已。」

換句話說,他們每天持續關注、強化的不是孩子「已經做到的部分」,而是「沒做到的部分」。但我認為,像是在上面的例子中,其實這個孩子已經充分完成媽媽的要求了。光是他能按照媽媽說的把玩具放進箱子,就是個聽話的乖小孩了。

我過去也曾和這類只看缺點、不看優點的母親一樣,所以非常了解她們的心情。在此,請這些媽媽日後務必先注意孩子做到的部分,告訴孩子「你有進步,做得比以前好很多喔!」稱讚蛻變後的他。

如果還是很在意被丟了一地的玩具,請告訴孩子:「我希望可以再稍微整理得仔細一點,這樣會更整潔,你覺得呢?」透過「課題分離」的方式,磨合彼此的「舒服」與「不舒服」,這麼一來,一定能達到對彼此都覺得舒適的整理效果。

書籍簡介

書名:阿德勒勇氣整理術:擺脫焦慮,別再責怪自己,也不遷怒家人,讓空間與人生都變美好的整理魔法
作者:丸山郁美
譯者:林詠純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7/09/26

作者簡介

1979年出生於長野縣,現居東京都。兩個孩子的母親。

大學畢業後進入飯店業工作,後因懷孕而辭職。待產時從擔任褓姆的母親之處,接觸到阿德勒心理學。

雖然夢想擁有幸福的家庭,但因為帶孩子而使家中無法維持理想中的整潔,因而變得心浮氣躁。為了紓緩自己的焦躁,便藉由丟東西與整理屋子排解壓力,但家裡變整齊後,又開始責怪把東西弄亂的家人。

由於體會到一般的整理術無法建立幸福的家庭,於是在2008年將阿德勒心理學的觀念融入整理中,結果不但空間變得清爽舒適,家人也都覺得自己的行動是對這個家有貢獻,自己是有價值的,因而能獲得勇氣。

為了提倡每天愉快過生活的好處,因而成為「給人勇氣的居家整理師」的整理顧問,曾至超過七百五十個的家庭,傳授阿德勒整理術的技巧,給因為整理而一再受挫的人們帶來勇氣,產生「我也做得到!」、「我能夠自我肯定了!」、「心情變輕鬆了!」的自信。

於2014年在產經生活報社主辦的主婦競技「SHUFU-1大獎」中獲得準優勝。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房間 過年大掃除 掃除 孩子 打掃
閱多.閱好
閱多.閱好
出版社
展開箭頭

閱讀使人生豐富,看不到的風景、吃不到的食物,就用閱讀補足吧! 在這裡我們為您挑出五花八門好文,讓您生活“閱”來越豐富。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