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大躍進」餓死4500萬人,每60年一回的戊戌風暴:2018年,台灣會變怎麼樣?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大躍進」餓死4500萬人,每60年一回的戊戌風暴:2018年,台灣會變怎麼樣?

「大躍進」餓死4500萬人,每60年一回的戊戌風暴:2018年,台灣會變怎麼樣?
取自百度百科
撰文者:陳啟鵬
歷史批踢踢 2018.01.04

進入2018年,面對這個戊戌年國運如何,算命師各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說是烏雲罩頂,有人說是大好大壞,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戊戌在天干與地支在五行都屬土,土主穩重,我們常說「安土重遷」,本來應該是穩定成長的一年,不過,土多則會萬物勃發,草生皆生,雖能擺脫困境,但同樣也會帶來動盪不安。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戊戌年通常會有變革,因為靜極思動、人心思變,也會使在上位者想要有所作為,然而這樣的變動,會帶來兩大問題,一是在變動會帶來過渡,容易產生動盪不安,為政者必須要有極為高明的政治智慧與手腕,才能將變動的不安降到最低,二是變動的結果不是大好就是大壞,因為成功的變革固然能讓國家煥然一新,但如果萬一失敗,將會引發更多更大的問題。

回顧近代兩次戊戌年的變動,其實很不樂觀,因為無論是清末1898年的戊戌變法,或者是中共1958年的大躍進,其變動都未如預料中往好的方向發展,如果說,歷史最大的作用就是鑑往知來,那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廣告

戊戌變法死傷17萬人的教訓:沒什麼祖宗家法不可變

光緒皇帝親政之後,有感於外力欺凌日趨嚴重,下令變法圖強,是為維新運動,因為歲次戊戌,也被稱為戊戌變法。只是這變法不到百日,便被慈禧太后以「祖宗家法不可變」為由,發動戊戌政變,把新法全廢了,也因此被稱為「百日維新」。但廢了新法的慈禧,對支持康有為、梁啟超等保皇黨的洋人餘怒未消,沒多久,就因為縱容義和團殺人放火,引發八國聯軍,總計在這場浩劫中死傷人數,達17萬人之多。

乍看慈禧的理由,似乎有幾分道理,因為祖宗家法之所以建立,必有其原因,只不過,祖宗家法重點在於立意而非制度本身,墨守成規而忽略原本的精神與作用,反而會落入拘泥守舊而不知變通。

像是滿清入關時規定剃髮結辮,除了信仰薩滿教戰死沙場剪辮招魂的習俗外,還有個更實際的作用,那就是穿山越嶺枝藤不刮髮,騎馬射箭無亂髮遮擋,此外,不花太多時間在頭髮梳理上,白天盤於頭頂便於勞動,晚上解辮可當枕頭,好處多多;另外,留這樣的髮型,也有提醒自己居安思危的味道,只是後人不察,以為這是滿清拿來折辱漢人的手段,一味以此作為反清復明的號召,就算是為了維護「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傳統孝道觀念,也算是捨本逐末。

廣告

再又如滿清世襲的八旗制度,其核心在於維持立國根本的騎射文化不墜,為了怕滿清子弟入關之後漸染漢習,驕惰偷安,所以皇太極曾要求:「凡鄉試、會試,功勳子弟也必須先試弓馬,合格然後許入場屋。」康熙時,滿清貴冑受封,也必須考以馬步射,才能授以本職,否則就會降職收爵;甚至到了乾隆年間,還會列次考試,考得好才能得到封賞。這樣的制度可謂立意良善,只不過,到了乾隆嘉靖年間,世襲的八旗兵養尊處優,許多制度都流於形式,於是騎射訓練或世襲整軍,都成為虛應一下故事的敷衍了事,到後來,戰力反而遠不如地方團練的湘軍與野戰起家的太平軍。

所以,祖家家法沿傳的過程中,不能只流於形式,還得要跟得上時代潮流加以調整。慈禧太后口中的「祖宗家法」,如果能掌握其居安思危的立意,再加上西方制度長處作調整,肯定能有一番新氣象,這一點,對一些歷史悠久的企業,更值得拿來作為借鏡。

大躍進餓死4,500萬人:前瞻千萬別忘了顧後

時序再過一甲子,來到1958年的戊戌年,當時大勢底定的毛澤東為了超英趕美,發起所謂的「大躍進」運動,結果全民大煉鋼煉出一堆爛廢鐵,而人民公社不種糧改煉鋼,使大批莊稼無人採收耕作,導致連續三年空前大饑荒,最嚴重時還傳出人吃人的慘劇,總計在這場浩劫中餓死的人,多達4,500萬人,而這還不包括因飢餓導致出生率降低,而少出生的4,000萬人。

自古以來的統治者,都不輕易改革或變法,就是因為深知這類變革會帶來深遠的影響,一個不好就會勞民傷財而大失民心,所以細數歷史上有名的變法,不過就戰國時代的商鞅、北宋的王安石、明代的張居正,以及清末的戊戌變法幾次而已,而這幾次變法,都是源於國家面臨沉痾難返,必須大刀闊斧下猛藥來挽救局勢的不得不然,但這類變革有個前提,那就是必須「順天應人」,這裡的「順天」,指的是因應當前趨勢發展來「瞻前」預作評估;這裡的「應人」,則是要體察民情,在最小的影響下,「顧後」來達成最大的效果。

1958戊戌年的大躍進運動,立意本來是良善的,可是超英趕美只訂了目標,卻無體察現實的謀定而後動,這就已經陷入決策先天不良的窘境了;再加上隨之而來的人民公社,看起來是專職農業生產,讓農民心無旁騖,但實際上這種農村計畫經濟,不僅使人民生產意願低落,也會因相互較勁而競相虛報產量,實施的結果當然不如預期,然而此時質疑的聲浪,卻又被一意孤行的毛澤東整肅,這就讓情況更加雪上加霜,導致無法挽回的慘劇。

「超英趕美」目標本身是宏大的,而利用充足勞動力與廣大資源這個切入點也是對的,但要落實這個目標,得先要了解民情,還要有支撐政策的建設基礎,當時中國基礎設備不足,煉鋼本身就已經是高門檻,那就更別說人民對這個無關民生的高遠目標其實無感,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強行落實,只會變成交差了事或者是帳面浮報,所以這個看似前瞻的決策在一開始實施時,就注定了失敗的命運。

2018年,台灣會變怎麼樣?

看完這兩甲子「人禍」所造成的悲劇,我們不禁要問:難道沒有解套的方法嗎?其實是有的。古人有言:「亡羊補牢」,在面對變法或改革時,我們得先有一個基本認識,那就是沒有任何前瞻性的決策是完美無瑕的,真正好的決策,都是不斷修正錯誤而來,所以關鍵不是事前的評估有多完美,而是落實在作法上,是否能腳踏實地好好體察優缺點。

舉例來說,光緒皇帝變法圖強的目標是對的,但是要實施,得要找到克服兩大難關:一是慈禧太后的掣肘,二是有足夠強力的大臣主事。如果能在「不改變祖宗家法」的情況下改革,那也許就能在主事大臣的掌控監督下,順利完成變法的過渡;毛澤東的超英趕美是好的,但如果不好高騖遠,把時程拉的這麼近,再多聽聽質疑的聲浪加以調整,未嘗不能讓國家體質從根本改變,成為經濟蛻變的上佳決策?

看完過去的殷鑑之後,想想當前的局勢,蔡政府截至目前為止的措施,無論是被學者批評很不前瞻的前瞻計畫、被批評為惡法的勞基修法、部會官員的政策失誤與言行失當,都引來不小的爭端與非議,然而我們看到的,不是政府放下身段,好好從人民立場來協調溝通,而是一味的為錯誤辯解或為政策護航,這樣的昧於時勢,是不是很像重蹈兩甲子在上位者的覆轍?局勢如此發展,實在很難讓人對2018戊戌年國運不憂心忡忡。

可慶幸的是,人們突破困境最大的優勢就是反省,如果我們能以兩甲子變革失敗的經驗作為借鏡,調合政府與人民之間的矛盾,在當前險峻的局勢中步步為營,隨時修正既有政策的不是,並力求在既有的窠臼中突破創新,我想,一定能翻轉戊戌年變動所產生的不安,而讓國運朝著新氣象的方向邁進。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历史上的戊戌年 躍進 2018 國運 2018國運 2018戊戌年國運 戊戌 2018 台灣國運
歷史批踢踢
歷史批踢踢
陳啟鵬
展開箭頭

天下事從來都不是當下才發生,追本溯源,多的是由來已久的歷史淵源,其中更有不能講、不能問、不能見光的潛規則,於是,當我們卸下堂皇的史家手筆,才會發現,無論是職場、商場或人生,早在過去的歷史中,埋下足以為鑑的指導玄機,等著我們批踢踢。「陳啟鵬老師」粉絲團

全新著作:不宮鬥也能強大

作者:陳啟鵬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19/01/17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