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一樣22歲年輕人領低薪,台灣卻只會抱怨慣老闆!在中國工作10年的中年大叔,點出台灣人看中國的盲點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海外工作實戰準備筆記

職場 | 心靈成長

一樣22歲年輕人領低薪,台灣卻只會抱怨慣老闆!在中國工作10年的中年大叔,點出台灣人看中國的盲點

一樣22歲年輕人領低薪,台灣卻只會抱怨慣老闆!在中國工作10年的中年大叔,點出台灣人看中國的盲點
撰文者:design superism
獨立觀點 2017.11.08

在大陸來往近10年定居5年,而去年我回台灣了。

這篇文章我想寫很久了,直到今天剛好看到版上「中年大叔大陸工作心路歷程」的文章我想我應該把我的一些想法分享出來,不過側重點會在於我發現的台灣現況跟大陸現況做分享。

首先,先介紹我自己,我是06年第一次到中國,主要是被台灣的公司派駐到上海,08年開始開公司自己前往大陸找供應商,這當中跟台商合作較多。

廣告

12年底之後我離開自己開的公司前往一個陸資電子公司上班,公司在中國企業的前100強,我在裡面的某部門擔任部長,這幾年來身邊的朋友、工作的同事等等,接觸的幾乎都是大陸人,除了加入各地台灣群有機會認識台灣人之外,幾乎沒有認識太多新的台灣朋友。

而16年底我決定回來台灣,大家見到我的第一句話都是問:「你回台灣幹嘛?有事可以做嗎?」

我自己來來往往大陸大概10年左右,去年底搬回台灣,而搬回台灣前5年則是一直在陸資公司上班(公司在深圳是中國前100強企業)。先應付可能有人問我是不是因為混不下去所以回台灣。我先回答,我在離開前一個月拒絕了兩個年薪超過100萬人民幣的offer,原因是我想回台灣陪小孩。

我想說說幾個許多台灣人看大陸的盲點。

廣告

1.你認識的大陸是真實的大陸還是台商(或者新聞)眼中的大陸

坦白說很多人沒有真實接觸過中國,而且絕大部分都是聽去當台幹的台灣人講述他們的中國經驗;這些裡面特別多是在工廠工作的台灣人、如果以上海地區來說他們多半在昆山、以深圳地區來說他們多半在東莞、以北京地區來說多半在廊坊。

這些人很多一天到晚都是在台灣圈子裡面活動,對外的接觸真的有限,我不能說他們不理解中國實際的發展,但是他們往往對於很多事情是脫節的。

所以你接觸到的資訊來源真的很多會影響你的判斷,因為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是真的了解,而是爬文去建構自己腦中的世界。是的,中國是共產黨,而且仿冒的東西還是多的不得了,但是如果你只有看到負面的價值,而忽略掉當中正面向上的力量,這樣的狀態就好像龜兔賽跑一樣,即將演變成的狀況就是盤盤皆輸。

2.在中國大城市當中的確也有低薪的工作,但是背後的影響值得思考

我月初在上海到一個台灣朋友開的咖啡店去喝咖啡,跟裡面的咖啡師聊了一下,他的薪水跟很多上海(這邊指的是「核心的上海」)的基層一樣,工資4000~6000(約2~3萬台幣)而且不包吃住。

如果工資4000左右的其實很多都是要包吃住的,那時我跟他聊了一下,主要是想知道他該如何活下去,有在上海生活的就知道,你很難想像一個月只有4000人民幣的工資怎麼活。

而這類的工作在上海出生長大的人其實都不會想要做,最多的狀況是外地來的人接手了這類的工作,就像在日本東京一樣,很多便利商店跟餐廳其實用的都是外籍員工。

那天那個咖啡師(22歲)跟我說她到上海已經3年了,潮汕人。她年底想要回南方讀日語,然後一年之後去日本讀書,在那邊學些東西再回大陸發展,她想要到深圳,因為深圳的咖啡市場還沒有起來。

下面是關於2這一點我想要跟大家聊的事情:

A.她22歲,對於人生規劃以及觀察市場,已經比我接觸到的許多台灣的同年紀的人多太多。

B.在一二線城市出生的人,現在大陸剛畢業的這一代中國人,很多人跟台灣民國65~75年出生的人一樣,上一代生活富裕了,所以這一代就開始追求理想了,沒有那麼積極,而且開始追求生活的樂趣與理想,於是這一輩的人對於「拼」這個字沒有那麼積極,開始想著要開咖啡店了。

不過這裡有趣的事情就是,因為中國大,所以還是有不少人(因為有些已經到各個省會去了)要到北上廣深工作。這些人的要求相對沒有都市人高,而且衝勁十足,我個人認為這些源源不絕的外來人口是刺激整個社會繼續發展的動力。

3.許多台灣人僅剩的驕傲,是壓死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近PChome跟蝦皮購物的PK大概就是一個例子,有人問如果以中國的設計角度去看蝦皮跟PChome,到底哪些讓蝦皮在用戶體驗跟設計上成為打敗PChome的關鍵?

坦白說這個問題以我的角度不太清楚大陸人會怎麼回答,因為蝦皮以中國的電商角度來說,它只是一個非常非常陽春的服務,加上等級也不高的補貼。然後就輕輕鬆鬆的把PChome打敗了。而更有趣的是,PChome還曾是很多中國電商學習的楷模。

我這10年看過太多產業原本是台灣人的天下,現在已經完全沒有競爭力了。例如:影視電影、設計、電商、遊戲、互聯網、民宿、電子等等。而這些退化的原因更關鍵的是,台灣許多人還沉溺在自我的優越感裡面。

最後我想要聊一個話題,是我回台灣這近11個月看到的狀態。

整個台灣你感覺得到或者是感覺不到,正在一個「負向螺旋向下循環」當中。我回台灣聽到最多人的心態是:「錢夠用就好」,「反正還過得去」,「再撐一下,整個社會都是這樣子,也沒辦法」。

碰到最多的供應商只想要撿:「簡單、容易、大量生產」的案子下來做。而慢慢的你發現,前者說的是「知足常樂」,我不確定「常樂」有沒有,但很多人講的中國美德「知足」,慢慢轉化成對事情「被動」與「不積極」,再轉變成「消極」沒有信心。

我感覺整個社會現在的氛圍是消極的。然後這整個社會不缺人提出問題,但是幾乎找不到人願意解決問題,願意挑戰問題,願意從自己開始做一些改變,願意有一群人做一些改變,讓這個社會開始產生流動性,沒有流動的狀態整個死氣沉沉,外面的人想救都沒有機會救。

很多人看中國大陸許多莫名其妙的錢投入在莫名其妙的地方,然後在旁邊笑這樣的東西也做?錢太多?之前亞馬遜在美國推無人商店的時候,有人笑說這個在中國大概會被偷光。不過現在中國的無人商店已經正在火熱的測試當中,不論其成功與否,起碼人家上場報隊打球了。

而也許你曾經笑它是山寨的OPPO手機,或者在意裡面有中國軍方色彩的HUAWEI手機,現在也已經沸沸揚揚,而本質上全部創新的商業模式-共享單車,不論你喜歡不喜歡,也成為中國第一個向外輸出的互聯網產品,但台灣現在連行動支付還搞不定。

當然你也可以說為什麼要找中國大陸PK?沒有問題,那我們要跟誰PK呢?又或者不跟任何人PK?我也看不太清楚有什麼是我們在過去幾年當中有突破的。

寫了這篇文章並不是在貶低什麼,而是希望喚醒更多人正面的看待問題,然後解決問題,重點在於開始解決問題。

※本文獲作者同意授權轉載,原文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年輕人 低薪 中國 慣老闆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