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以暴制暴不能解決問題,但孩子一直被同學騷擾,還是要教他「不可以打架」嗎?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以暴制暴不能解決問題,但孩子一直被同學騷擾,還是要教他「不可以打架」嗎?

以暴制暴不能解決問題,但孩子一直被同學騷擾,還是要教他「不可以打架」嗎?
Dreamstime
撰文者:韋岱思

「要不要跟我們分享一下今天學校發生的事情呀?」

問女兒這句話的時候,女兒頭也不抬,繼續玩她手上的玩具回答「沒有」

其實我們會這樣問,是因為老師寫了聯絡簿,我們知道女兒那天在學校發生了一些事。

廣告

「真的嗎?」我太太繼續問:「沒有跟同學吵架?」

在我太太提醒之下,女兒才彷彿忽然想到一般地回答:「喔…對了,同學拉我的襪子,我不喜歡」女兒說。

「然後呢?」

「我就跟他說我不喜歡,但是他還是拉我的襪子」

廣告

女兒終於抬起頭來「然後我就咬他」

「咬他?」媽媽驚訝的問

「我只有咬他的衣服啦。」

跟同學有糾紛,我相信對家有幼稚園和小學年齡小孩的父母來說,不是個陌生的議題,小孩世界裡面充滿了小小的糾紛,小孩常常也不太知道情緒上如何處理,情緒一上來,也容易發生像我女兒以上的「咬衣服事件」。

對小孩子打架的行為,許多台灣父母採取一個「不能打架」的原則,無論糾紛多麼嚴重,父母聽到孩子有打架一定會懲罰孩子「不准使用暴力」。

當然,大人的世界裡,不太可能發生這種身體上的暴力,很難想像在公司開會,因為跟主管有不同的看法時,就對主管拳打腳踢,或主管開始拉你的襪子。

不過真的是在各種情況下,都要教孩子不能打架嗎?

像我女兒襪子被同學拉掉,女兒已經口頭跟同學表示不滿,說她很不喜歡同學拉她的襪子,同學不願意尊重我女兒的感受,還是持續騷擾她。在這種情況下,女兒咬同學的衣服真的是我女兒的「錯」嗎?

在這個情況下,她想要保護自己,要同學不再影響到她身體與衣服的自主權,本來用口頭的方式要求同學停止不友善的行為,同學不尊重她,我真的應該要求女兒不能用其他更激烈的方式保護自己嗎?

也許幼稚園拉襪子聽起來是一個很無害的例子,但是特別在今日的世道,當我好萊塢大亨縱橫影劇圈幾十年,持續騷擾跟侵害女性,過了這麼多年才引發社群媒體上#metoo的運動,好像這個社會才剛醒過來,發現女生原來在任何場合都必須面對性騷擾的危機。我真的要教我女兒無論人家對她怎麼樣,人家多麼不尊重她,女兒都不能用暴力的方式保護自己嗎?對一個家長來說,這真的是一個難題。

同樣的,假設未來我兒子上幼稚園,因為他拉了同學的襪子,同學警告他之後,兒子還是不放,因而被同學毆打,我真的要告訴他「雖然你自己亂碰到其他同學,同學要求你停止的時候,你也沒有尊重同學,但是同學先動手打你,是同學不對,你沒有錯」嗎?

任何前提,孩子都不能打架,我們真的在教他們如何保護自己與如何尊重別人嗎?

另外,我孩子的身分也讓我格外不安。

這禮拜剛好我有一位也在台灣落地生根的外國朋友,他在臉書分享,他小學一年級的混血兒兒子被同學霸凌,理由是兒子長得跟同學不一樣,寫中文字也寫得比較慢,同學因為他混血兒的身分,而取笑他「很笨」、「很難看」。

延續朋友的發言,馬上有許多其他定居台灣的外國父母留言分享家裡的混血兒在求學過程中也面臨被霸凌的問題,因為長得不一樣,行為與思維也有一些不同,就被同學霸凌。

在幼稚園裡,我女兒在一群黑色頭髮的學生中,有著咖啡色的頭。現在她年紀還小,同學還看不太出來她混血兒的特徵,但是當同學能分別出她的長相與家庭環境的不同,女兒恐怕也可能會面對被霸凌的困難。

如果女兒的聯絡簿上有寫到她跟同學打架,我真的要跟她說「無論同學對妳做什麼,妳都不能反擊;先打人就是妳的錯」嗎?還是我要告訴她,當別人對她不友善也不尊重她時,她可以採取比較強烈的手段來保護自己?

女兒悠悠的承認她咬了同學的衣服,好像對她來說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我腦袋迅速飄進了以上的問題,一方面認為孩子長大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因為情緒上來對別人暴力相向,二方面也想要告訴孩子世界上充滿危險、不友善,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也要懂得尊重別人。

我最後只能跟女兒說「保護自己是好的事情,但是下次同學做一些你不喜歡的事,不一定要咬同學的衣服,也可以跟老師說,請老師幫忙」。

我希望能幫女兒建立不一樣的解決方式,但是在「不能打架」與「如何保護自己與尊重別人」之間找到平衡,還真的是一個難題。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以暴制暴 同學 孩子 解決問題
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
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
韋岱思
展開箭頭

韋岱思,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系博士,在荷蘭出生長大,唸大學時因為想多了解東亞來到台灣學習中文。2010年變成阿兜仔女婿,2014年升格成為荷蘭爸爸。

很享受觀察女兒長大的過程,把女兒的學習進度視為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就。不過,過程中發現荷蘭與台灣育兒文化大大不同,開始反省自己的文化,也在思索台灣的教養方式。透過寫作紀錄女兒的成長故事並分享兩個文化之間的教養經驗。在2017年出版「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一書。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