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天哪!我竟然變成了我媽...不小心複製爸媽的教養方式,該怎麼辦?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天哪!我竟然變成了我媽...不小心複製爸媽的教養方式,該怎麼辦?

天哪!我竟然變成了我媽...不小心複製爸媽的教養方式,該怎麼辦?
撰文者:jiabin

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有沒有想過,你以後要做與父母不一樣的事、做與他們不一樣的人?如果有(哪怕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好消息來了,我們大多人都會在成年後與父母漸行漸遠,特別是當我們結婚後,與父母的地理距離和心理距離都會變大。別以為我只是說說而已,這是有不止一份研究數據支持的結論,荷蘭的一個研究機構還做過一個長達6年、超過1萬人的研究,結論也是如此。其實這也容易理解,當我們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後,自然會花更多時間和配偶在一起,而慢慢的小家庭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都會與我們的原生家庭越來越不一樣。

可是如果你以為這就是結局了,那你就錯了。當我們有了小孩之後,一切又開始改變。研究發現,新生兒的出生,會讓我們和父母的關係更親密!這當然也好理解,畢竟現在我們和我們的父母會同時關注那個小小的生命,在很多家庭裡,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還會幫忙照料小寶寶,所以,我們和父母的實際距離及心理距離又因為新生命的誕生而重新變得親近了。

如果你以為這就結束了,那麼你又錯了。因為終於會有一天,當你對孩子說出那句話時,比如「你再不關電視,媽媽就把電視扔掉!」或者對孩子舉起高高的手掌時,你會猛然間醒悟:「天哪,我變成了我媽(爸)!」因為那句話或是那種方式,是你小時候經常聽到、經常遇到的。是的,當我們變成父母後,我們會變得越來越像我們的父母。不管這是好事還是壞事,總歸科學家的研究結果也是支持這一結論的。

廣告

為什麼我們會變得像我們的父母?

因為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們成長過程中那麼多年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早已深深的印在了我們頭腦裡,不管我們曾經多不喜歡某些方式,但當我們做了父母以後,會不知不覺的把那些方式重演一遍,畢竟這是我們唯一親身經歷過的教養方法。

如果我們再深入一些,這是因為我們大腦功能的變化

廣告

科學家發現,當一個人變大變老,大腦的功能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我們年少時看起來和父母那麼不同的愛好、志向、行為模式,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那時候的大腦會分泌特別多的多巴胺(dopamine),而多巴胺讓我們興奮,但隨這時間流逝,人的大腦越來越難以處理多巴胺,於是我們那些「不一樣」的特徵慢慢褪色,而父母的影響就開始顯現。而且,別忘了,當人到中年,我們過去總想要「反叛」的時光會變成「美好的舊日時光」。

所以我們會變得更像我們的父母,而如何對待小孩正是這種相似的一種體現。只不過,不管父母對我們的教養方式多麼明智,這其中總有一些細節,可能是我們不願意再度施予自己小孩的;更何況,兩代父母之間,總有一些育兒觀念上的差異是由於時代的改變而造成的,我們做了父母,大概更希望用一點不一樣的教養方式。那麼問題來了,成為自己父母那樣的父母,是我們的宿命嗎?這是可以避免的嗎?

如何擺脫父母教養方式的影響?

這其實是心理學上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很多心理學家都在尋找答案。每個人與自己父母及自己小孩的關係都不一樣,具體的解決方案要有專業輔導,不過,心理學家也給出了回答這個問題的兩個指導性原則,在一般情況下(你與父母的關係正常友好,你想要避免的只是一些父母過去對待你的某些你不喜歡的方式),你不妨按照下面的兩步進行:

觀察自己

你首先需要認識到你身上有哪些教養孩子的方式是你不喜歡的。這要求你在教養小孩的同時,經常性的把自己抽離出來,做一個旁觀者來審視自己的言行舉止,找出那些經常讓你和孩子爆發衝突、讓你覺得自己行為不當的情景來。比如說,是不是每次你對孩子大喊大叫的時候,都是孩子沒有完成作業的時候?

問自己

當你把你不喜歡的教養行為都找出來之後,你要問自己,你這麼做,是不是下意識的重複了你小時候父母對待你的方式?你每次沒有完成作業的時候,你的父母是否也是這樣大喊大叫的?當你把你現在的行為和過去的經歷聯繫到一起以後,你才能為自己找到下一條道路。當你找出了你不喜歡的對待小孩的方式,並且發現這些方式是因為你曾被同樣的對待後,你會與過去的自己及父母和解,並且當同樣的情形發生在你和孩子之間時,你會具備更清醒的頭腦讓自己做正確的事。

如果你有個不幸的童年......

觀察自己、審視自己並分析過去經歷的過程可能會很痛苦,特別是如果你童年時未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愛、情感需求被漠視、父母的一方或雙方對你有很嚴重的言語或肢體暴力時。但是,這個過程雖然痛苦,卻是你走出心理陰影的一個機會。心理學家發現,如果一個人童年時受到了父母的負面對待,自己做父母是一個擺脫童年心理陰影的好機會,因為他更容易意識到父母對他施加的負面影響,也就更有可能把過去的記憶和自己當前的行為聯繫起來,從而找到做正面父母的道路。相反,大多數有著幸福童年的人,往往很難意識到自己受教養的方式是如何影響著自己對待小孩的方式,於是,不知不覺間,我們就真的變成了自己的父母。

「看自己,問自己」,看看你是否已經變成你的爸媽了?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家庭教養模式 教養 複製 爸媽
in媽咪育兒新知
in媽咪育兒新知
in媽咪育兒新知
展開箭頭


in媽咪以「創新」、「實用」、「有效」、「娛樂」及「教育」這 5 種基本概念,促進爸媽對育兒的好印象,用心致力於提昇親子雙方的生活品質。

當爸媽實在不是件簡單的事,育兒這條路上幸福與辛酸共存,唯擁有良好的觀念及正確的知識,讓育兒更省力輕鬆,爸媽們才有更多的時間去感受孩子成長所帶來的喜悅與幸福。抱著這樣的想法,in媽咪用心經營正確、多元、國際性、跨文化且豐富知識的網路內容,期望透過來自各種領域及個人風格的作者團隊,產生貼近讀者的優質、易讀且豐富正確知識的文章,讓讀者能夠更輕鬆面對育兒的難題並找到屬於自己的育兒方式。

in媽咪親子成長網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