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開放外國人才來台,會搶走你的工作?這樣想,台灣會失去更多工作機會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開放外國人才來台,會搶走你的工作?這樣想,台灣會失去更多工作機會

開放外國人才來台,會搶走你的工作?這樣想,台灣會失去更多工作機會
台灣台北西門町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xl_30083106
撰文者:胡采蘋
胡采蘋專欄 2017.06.06

到杭州工作給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除了公司有趣以外,也讓我理解到中國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有什麼不同。

剛從北京下來杭州時,我真的非常想死。第一次開會時完全沒有同事主動發表意見,他們希望你把工作吩咐好分配好,然後就去「幹活」,心態真的非常像在挑磚蓋工地,你給他幾簍他搬幾簍。但是我們這個工作的價值是要大家一起想事情,一起思考哇。

大部分同事是浙江本地人,他們大部分是家裡條件還可以,就喜歡在本省發展,沒有見過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也沒有多強的競爭心,就是想好好過日子而已。在浙江,最好的人才是去創業、做生意,到大公司上班是次等選擇。

廣告

我很難跟他們描述在北京那個媒體之都裡,小朋友們是怎麼工作的。像騰訊那種門戶網站是記者會完畢立刻要傳稿子回去,這連我都做不到;我們很多小朋友是必須立刻對發生中的新聞有所回應,我覺得如果不是他們本身有奮鬥意志,我真的也逼不出什麼東西,尤其我們經常面臨很多全新的事務、名詞,有時候連我都不能判斷對方有沒有在唬我們。能留在北京生存,那就是全中國最強的人才可以,大家都有這種心理準備。

在杭州本地,根本很少會有像北京那樣的大陣仗,天天大型記者會、豪華產品發布會(包下國家會議中心或是郭文貴那間盤古七星酒店)、國際一線創業家、全球五百強企業家到北京演講...我在杭州能用的記者沒有一個見過這種場面,更恐怖的是,我在開會時說今天某支股票漲停板了,結果小朋友們小聲的問我,什麼是漲停板...

反正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是件大妙事,我得學著怎麼運用現有的人馬,規畫能發揮最大效益的組織,怎麼打造產品線,能在僅有的水準下做到最吸引用戶。我知道我只能挑他們會做的事情做到最優組合,避開他們的弱點,然後一點一點往前走,把進步快的孩子培養起來,例如錯字妹。

實習生往往會帶給我意外的驚喜,因為我們用的大部分是浙大新聞系的學生,由於浙江高考的分數線是非常高的,外地學生申請浙大會比浙江學生申請外地名校相對容易,不像北京的北京當地學生那麼多,我因此有機會用到一些非浙江本地的實習生。外省學生對於新鮮的事物比較好奇、對不同環境的想像力和理解力高於本地學生(因為他們經歷過不同的文化環境),也比較有挑戰之心。大部分外省實習生的下一步都是出國留學,到英國到香港,留下來的還是以本地生居多。

廣告

我的大弟是一個沉默寡言的banker,他很少說話,但是會說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話;有一次他說,他覺得中國不是一個國家,就是一個自己封閉起來的世界。啊這句話真的讓人非常有感,我後來經常這麼看中國。如果把中國當作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裡所有最強的城市都是移民城市,因為這些城市保持了職業環境的多元化、新鮮化,這些城市才會是真正活潑、朝氣蓬勃的城市。北京上海或許無法證明這點,但是深圳那個從破地方長起來的城市可以。

外來的人才未必會搶本地人才的工作,這種想法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思維,事實上你來一個厲害的、在他的領域特別傑出的外國主管,他能組織好團隊、重新梳理產品線、找到市場定位,他能為公司創造的價值、新增的業務與僱員人數,絕對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是一片坑啊。這也就是為什麼我目睹了這家杭州公司,願意直接在北京薪水上直接加碼更高的人才費用、支付每個星期來回北京杭州的機票費用,也要從北京挖來全中國最優秀主管的原因。

看到這個限制外國學生來台實習的事情,還滿有感觸的,我真心的覺得台北是一個非常惹人喜愛的國際都市,我們得要為下一代創造一個更好、更有趣、有多元文化、以聰明智慧做事的都市(當然還有許多台北以外的大好都市),我真心的覺得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義務,這對一個城市的發展太重要了。能不能不要再用那種非常共產黨的思維去處理這些事情,更何況現在連共產黨都變了呢。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外國人 多工 工作機會 人才
胡采蘋專欄
胡采蘋專欄
胡采蘋
展開箭頭

財經記者,長居中國,在北京、上海、杭州有居住工作經驗。第一份工作在《商業周刊》任職金融記者,以「商周寶寶」自稱。曾經任職北京財經雜誌、創業家雜誌、杭州阿里巴巴集團《天下網商》執行主編;採訪過時任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董事長John Mack、前美國財政部長Henry Paulson、前美國聯準會主席Paul Volker。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