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兩岸頂尖工業4.0專家:台灣,從縫隙需求開始想就對了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兩岸頂尖工業4.0專家:台灣,從縫隙需求開始想就對了

兩岸頂尖工業4.0專家:台灣,從縫隙需求開始想就對了
辛辛那提大學特聘講座教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智慧維護系統產學合作中心主任 李傑
辛辛那提大學特聘講座教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智慧維護系統產學合作中心主任 李傑 (攝影者:程思迪)
撰文者:曾如瑩
2017.06.01

製造業將服務化,已是大勢難擋。台灣企業想轉型,該如何同時解決:內部抗拒,又不知道該從何處切入的難題?

辛辛那提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李傑,是兩岸談工業4.0最炙手可熱的專家。他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智慧維護系統中心(IMS)主任,從2000年就開始工業大數據研究,合作過的企業包含奇異航空、西門子、英特爾,台灣的上銀與研華等。

李傑指出,台灣企業的態度像是彈簧,雖然認為這是趨勢要勇於投入,但當接到客戶要求降價時又會縮回原狀,先解決眼前問題。

廣告

李傑提供給台灣的解方是:先別把工業4.0想為高大上的事,而是從「縫隙需求」著手。

他口中的「縫隙需求」指的是:找出消費者的痛點。

李傑以台中的高聖精密機電為例,高聖出口的帶鋸機,其零組件帶鋸,會隨著切削而磨損,造成品質與效率的下降。他們發現,多數的客戶得用大量人力時時檢查帶鋸的磨損狀態,以讓產線運作順暢,這是他們使用上的最大痛點。

於是,這家資本額1億2千萬的企業,開始在機械上加裝控制器與感測器以蒐集數據,分析帶鋸的磨損狀況,開發雲端系統讓客戶可以從平板電腦裡知道哪一台帶鋸即將損壞,必須更換。高聖還依照不同帶鋸的切削功能,建議客戶做出最好的生產排程,提升生產效率,這讓客戶根本離不開它。

廣告

從小成功開始積累,內部會逐漸有信心,能降低抗拒的阻力,又不會耗費太大成本。

李傑分析,論製造與技術,台灣遠不如德國跟日本。但台灣企業靈活性強,只要用心思觀察客戶,憑藉50年累積的製造實力,再跟數據與軟體結合,台灣,反而正迎向過去未見的成長機會。

小檔案_李傑

出生:1957年
學歷:喬治華盛頓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經歷:美國聯合技術研究中心產品發展與製造主任
現職:辛辛那提大學特聘講座教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智慧維護系統產學合作中心主任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兩岸 頂尖 工業4 專家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