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老闆沒看到你的努力,玻璃心就碎一地?被活活燒死的介之推,給我們的職場啟示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老闆沒看到你的努力,玻璃心就碎一地?被活活燒死的介之推,給我們的職場啟示

老闆沒看到你的努力,玻璃心就碎一地?被活活燒死的介之推,給我們的職場啟示
撰文者:陳啟鵬
歷史批踢踢 2017.04.03

很多人以為清明節是源自於寒食節,正確說來,這兩個其實是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寒食節是禁火懷舊的民俗,清明則是萬物生長的節氣,不過由於兩者時間相去不遠,再加上習俗也多所交融,隨著時間的推移,寒食節的民俗意義逐漸被清明所取代,清明也由節氣變成節慶。

儘管寒食節被清明所取代,但它的歷史意義並不因此而稍減。寒食節源於春秋時代的介之推,他跟著晉國公子重耳一起出亡,顛沛流離過了19年,始終不離不棄,中間逃到衛國時,重耳飢餓難當,此時介之推毅然決然割下大腿肉,作成羹湯,重耳才得以逃過一劫,這也成為成語「割股奉君」的由來。

但重耳回國登基即位之後,賞賜所有曾經跟他一起逃亡的人,卻獨漏介之推;而介之推認為重耳回國是上天的旨意,並非自己的功勞,因此決定與母親一起歸隱山林,這也是「介之推不言祿」的由來。只不過,重耳後來想起自己漏掉賞賜介之推,聽說他躲在綿山上不肯出來,於是接受其他臣子建議,放火逼他出來,哪知道,介之推母子在山上活活被燒死,重耳知道之後心中非常懊悔,於是把介之推被燒死這天定為寒食節,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律吃冷食,藉以紀念介之推。

廣告

這個君臣互動看似美事一樁,中間卻充滿疑竇,根據史料記載,重耳賢能,謙而好學,善於結交賢能智士,難得的是守信用、重然諾,他曾於逃難之時有感於楚成王的厚待,答應「退避三舍」以為回報,後來兩軍對峙,他真的實現承諾。這樣的人,不可能會忘記賞賜功臣,那就更別說,介之推跟在重耳身邊這麼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種感覺,一如某位元老自創業就跟在老闆身邊,但在公司業務蒸蒸日上之後,卻辭退所有職務賦閒在家,任憑老闆怎麼求他也不回來。於是,以常理忖度,此其中必有蹊翹。

職場老鳥的最大忌諱:倚老賣老

司馬遷《史記》記載了一個故事,說是重耳即將返國時,先前一起追隨重耳的咎犯惟恐流亡途中多所冒犯,假意請辭,介之推認定咎犯挾功脅君,惺惺作態,因而鄙其行徑,恥與之同船,自行渡河。

這個故事突顯出一點,一是跟在重耳身邊的人雖然不離不棄,但流亡在外時,必然也有許多犯上無禮的行徑,咎犯意識到自己倚老賣老的不是,因此故意請辭。而這招很是高竿,因為重耳回國之後面對接班的過渡期,正是用人之際,故意請辭的咎犯此時不僅可以免罪,還可以邀功。介之推一眼就看出咎犯以退為進的用心,所以才會恥與之同船。

廣告

對重耳來說,咎犯的假意請辭,好歹是知道自己的不是,可是介之推卻完全不知反省,重耳心底OS大概會是:你既然不知反省過去的無禮,我也可以當作不知道你的功勞。

這種情形在職場其實屢見不鮮,常常是創業時大家同心協力,交情好到可以說話沒大沒小,但當公司業務步上軌道需要制度化時,元老自恃自己地位特殊,開會時仍像過去一般沒有分寸,老闆幾番提點仍沒有自覺,為避免更多的衝突,當然只能冰封。這是元老沒有意識到情況的變化,也可說是他懷念過去的創業情誼,刻意不願自覺的結果。

所以,左傳在提及介之推不言祿時,開頭就說:「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介之推固然不想要俸祿回報,但重耳也根本就沒想要賞賜,有人說重耳忘了,但真的是重耳忘了嗎?其中必然有些更不為人知的理由,讓重耳選擇刻意忽略。

當介之推面對母親為他打抱不平的質疑時,是這麼回答的:「我明知這些人的行為有錯,還去學他們,那我的罪不就更重?更何況,我已經口出怨言了,不應該再接受賞賜。」如果以現代職場角度來看,這番話不就是創業元老抱怨老闆忘了自己的勞苦功高,因而標高自舉說不希罕嗎?於是此時的介之推,義無反顧的作了一個決定:出走。

老闆迫於輿論放下身段,老臣挾風向抬高姿態

此時刻意忽略介之推的重耳,終究還是被人提醒了他應該要給介之推賞賜,於是重耳此時面對一個抉擇:到底是該選擇繼續忽略?還是放下身段對介之推示好?在評估利弊得失之後,他認為當務之急是穩定局勢、攏絡人心,所以他假裝自己忘記了,趕緊派人尋找退隱山林的介之推母子,而且還把尋訪的事情鬧大,弄得國內人盡皆知。

此時的介之推卻又如何應對呢?其實當他出走之時,就已經是一種徹底失望的悲壯心情了,他已經作好最壞打算。無論是重耳顧慮輿論的的放下身段,或者是介之推話已說滿的抬高姿態,都變成是一種不得不然。所以重耳放遍消息仍不見介之推出來,見好就收,否則,如果他真的要傾全國之力找人,又何致於找不到帶著高堂老母的介之推?

重耳後來把介之推母子躲藏的綿山,改為介山,說是要「以記吾過,且旌善人。」不過,我們可以看到,最後得利的終究是重耳,因為重耳放下身段可以搏得他人實質的讚賞,但介之推卻也只能標榜自己的風骨光風霽月。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兩人卻也都達成願望了,因為重耳維護了自己的聲譽,但介之推卻留下千古令名。

然而,歷史上功成不居的評價,終究不能適用於現代職場的現實。以現在職場眼光來看,無論你在職場上跟老闆多久,該有的分寸都一定要有,倚老賣老不合職場倫理,也會阻礙公司進步;再者,老闆有可能不小心疏忽了員工的努力,但並不代表員工不能從旁提醒,畢竟員工勤奮工作,圖的當然是實質的獲益,而最大的獲益,當然就是來自於老闆的回饋。如果老闆不小心忽略,員工就一個跺腳閃人說老子不幹了,那也只不過代表你擁有一顆脆弱的玻璃心,這樣的人,又怎麼學的到晉升高層應有的氣度?

在《禮記˙檀弓篇》中提到,有餓者因黔敖輕慢的態度「不食嗟來食」,黔敖隨即修正自己的態度,但餓者終不食而死,當時曾子聽到曾這麼說:「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也就是說,態度輕忽固然不對,但堅持不食也不對。因此,當屬下以辭職作為提醒老闆的最後手段時,若老闆展開慰留,就不妨給個台階下,如此老闆明白自己的不是,屬下也能繼續為公司效命,這不是皆大歡喜嗎?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玻璃心 老闆 職場 啟示 假裝沒看到 介之推
歷史批踢踢
歷史批踢踢
陳啟鵬
展開箭頭

天下事從來都不是當下才發生,追本溯源,多的是由來已久的歷史淵源,其中更有不能講、不能問、不能見光的潛規則,於是,當我們卸下堂皇的史家手筆,才會發現,無論是職場、商場或人生,早在過去的歷史中,埋下足以為鑑的指導玄機,等著我們批踢踢。「陳啟鵬老師」粉絲團

全新著作:不宮鬥也能強大

作者:陳啟鵬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19/01/17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