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別再當只會念書的好學生!一個資深人資:尋找關鍵人才,履歷最後的「興趣嗜好」更重要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別再當只會念書的好學生!一個資深人資:尋找關鍵人才,履歷最後的「興趣嗜好」更重要

別再當只會念書的好學生!一個資深人資:尋找關鍵人才,履歷最後的「興趣嗜好」更重要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鍾子偉

最近有位研究所的同學偕同他太太,到台北來參加婚禮,因為我們已經好幾年沒見了,所以我提議帶他們逛逛台北,並請他們吃頓晚餐。

我這位同學在畢業後加入了一間非常大的製藥公司,他們是專注在開發醫療藥物,從早期研究階段一路到正式進入市場。他的太太是位招募和人力資源顧問,特別專注在幫年輕新創公司尋找合適的人才。

我們問她,根據她多年的經驗,關於招募重要未來員工、準備自己履歷或是規劃未來職場生涯等等事務中,最重要但是多數人看似都沒想到的事情是什麼。她分享了這個故事:

廣告

「通常,在英文履歷中,最上面總是教育和專業經歷的細節,而底部則是幾行個人資料細節、興趣和嗜好。履歷一開頭都是我們念什麼學校,修了什麼課和畢業成績,接下來是我們在過去幾年待過的公司和擔任的職位。

多數人拿到履歷的時候,都會從頭慢慢開始往下看。需要在短短幾秒鐘內消化一大堆的資訊和摘要。突然之間,你被迫要很快速的閱讀,記住所有關於你眼前這位陌生人的細節和數字,而你可能幾秒鐘前才第一次見到他。

通常情況下,在一開始的幾秒鐘內,有時候甚至到我們已經讀完一半的履歷了,除非有什麼非常厲害或特殊的地方,不然我們的腦袋通常還是空白,對於這個人沒有什麼印象。與其如此,我們應該要從最底部開始看起履歷。立刻尋找這個人是否有任何不同的興趣或經驗。我們很高興能夠看到他們有多元的經驗,不同的業界背景、工作職務以及不同的嗜好。

如果是在幫一個創意產業或新創公司尋找關鍵人才,希望團隊有批判性思考、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時候,這點尤其重要。」

廣告

許多人資經理是被訓練尋找「經驗深度」,但多元的廣度對於創造力至關重要。有什麼證據嗎?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最近得到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和他們同期的同事,發現諾貝爾獎得主明顯更喜歡把藝術和創意的活動當作個人的興趣或嗜好。比起其他人,諾貝爾獎得主會一種樂器的可能性是2倍,會畫畫的可能性是7倍,會寫作或是寫詩的可能性12倍,在之前有跳舞、表演或演戲的經驗的可能性超過20倍。

結論?真正有創意,有原生想法並且能夠有自律去執行完成的人,他們往往有許多不同的興趣。這是他們靈感和自我驅動力的來源。最終,這些不同的經驗讓他們變成多種學問的制定者、思想家和實作者。

在許多方面來說,這樣的想法違背了我們從小當學生時被教導的方式,也違背了我們進入社會後別人給我們的建議。

國中或高中的年輕學生,如果成績不錯會被認為是「好學生」,有機會能進入到最好的高中或大學,通常美術或音樂課會被犧牲掉。如果我們有任何多出來的時間,應該要花在固定的課程、考試、補習班,以及無止盡的反覆看同樣的教科書,一遍又一遍。

一旦進入到大學或研究所,我們總是被告知要專注在主修的「深度」而非「廣度」。如果大學主修電機工程,會立刻被強烈鼓勵甚至是被期待要一路念相同的領域的碩士或博士。

任何課外活動,像是玩樂團、寫作、參加社區表演團體,甚至只是週末的個人興趣,通常都不被鼓勵。如果這些活動佔據了我們生活中主修課程的時間的話,甚至會是第一個被強迫犧牲的東西。

從長遠來看,這會打造一個能夠遵照指令和完美執行他人計畫和願景的偉大工程師或科學家團隊,但如果是希望打造一個能夠獨立自主去追尋原創點子、新技術、新品牌或新商業模式的團隊,這就沒什麼幫助了。

從個人經驗來說,有些我參與過最短和最令人失望的面試,常常是那種拿到非常短的履歷的場次。履歷中的候選人,是一位拿著最好成績從最好學校畢業的碩士,有時候甚至是博士。但如果我們往下看,除了好成績和好學校,還有列出什麼其他的嗎?不同的興趣?社團的經驗?不同的實習?課外活動?運動?音樂或藝術?全都是空白或是極少,基本上只有好成績和課程,但是在專業之外非常少其他生活經驗。這類面試往往很難持續太久,因為沒有什麼好談的。

我們常常被洗腦太過專注在深度,但就許多方面來說,經驗和知識的廣度也一樣的重要。從家長、老師和個人職涯的角度來看,有沒有什麼藝術或樂器是我們一直想要嘗試或是學習呢?有什麼運動是我們可以在週末固定參與的?有沒有什麼個人嗜好或興趣可以給我們啟發,而不只是限制我們的世界在狹隘的專業領域而已?

只要我們能夠平衡,那麼就應該盡可能的被鼓勵、支持和去追尋。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履歷興趣 興趣嗜好 履歷 興趣 履歷興趣嗜好
哈佛之後的人生
哈佛之後的人生
Joey Chung (鍾子偉)
展開箭頭

出生於台灣,在美國長大。12歲回到台灣,20歲出版第一本書,23歲於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門工作,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台灣人。25歲在紐約Ralph Lauren實習,26歲畢業,是台灣模擬聯合國推展協會創會理事長。28歲當上中國三麗鷗總經理,30歲離開三麗鷗在台北開始創業。

出版作品:《記得你22歲的眼神

廣告
留言討論